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323节

  听到这话,九猛安合的脸色瞬间大喜,激动的拍着大腿说道:“好,好,太好了。”

  “李骁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

  “哈哈哈哈~”

  九猛安合大笑起来,压抑在心中已久的郁闷,此刻终于释放干净了。

  他知道李骁的本事,更清楚金州军的厉害。

  更重要的是李骁的身份,他是萧燕燕的夫君,属于萧家外戚。

  只要他到了东都,那么东都就乱不起来。

  况且此时耶律制心的大军已经崩溃,李骁定然已经与萧达鲁的大军汇合在了一起,正在向七河支援而来。

  “这盘棋,终于被盘活了。”九猛安合笑道。

  旁边的亲兵同样激动道:“队头派我赶紧回来报信,他则是带人继续向东都城赶去,准备与李都督和大王子取得联系。”

  “另外,就是那个被抓的王廷逃兵交代,金州军好像能请来雷公……”

  听完亲兵的描述,九猛安合呵呵一笑,摇头说道:“这些蠢货,简直愚昧。”

  “哪有什么雷神?分明就是火药罢了。”

  在西征的时候,李骁担任左路军统帅,而九猛安合则是担任副帅。

  他曾经见识过金州军使用火药,炸开了虎思斡耳朵的城门。

  所以此时并没有任何的大惊小怪。

  反而得幸于金州军如此威力的火药,定然也能打的对面的王廷军损失惨重。

  “传令下去,从今日起,派人在思浑河北岸严密防守,绝不允许东都方向的一兵一卒渡河。”九猛安合大笑说道。

  当初耶律制心麾下的王廷骑兵能够阻拦七河和东都的联系,那么九猛安合也同样能够阻拦王廷逃兵南下。

  他要耶律直鲁古变成聋子瞎子,在不知道耶律制心大军惨败的情况下,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手画的,效果一般般,还望大佬们见谅!)

第207章 契丹八部,思浑河之战

  思浑河南岸,王廷军大营宛如盘踞在草原上的钢铁巨兽。

  十余里连绵不绝的牛皮帐篷,在暮色中泛着冷硬的幽光。

  中央大帐前矗立着十二面三丈高的战旗,每一面战旗之上都刻画着不同的图案。

  日月山川,河流大海,苍狼雄鹰等等。

  而在每一面战旗之下,都放着一面巨大的战鼓。

  这便是辽国皇帝仪仗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旗和十二鼓,简称为‘天子仪鼓’。

  代表着天子至高无上的身份,如今这二十四面旗鼓出现在军营之中,便意味着皇帝御驾亲征来此。

  而关于这旗鼓的由来,传说中是与唐朝有关。

  当初的契丹族首领大贺氏,因参与平定中原叛乱有功,被唐朝皇帝赐予十二神纛、十二旗和十二鼓。

  之后的岁月中,契丹族内部权力变迁,大贺氏衰落,遥辇氏崛起。

  最后是耶律氏强大,遥辇氏主动将这些神物送到了耶律氏帐前。

  十二神纛便被真正确立成为了大辽国的圣物,象征着契丹可汗及辽国皇帝的最高权力。

  只有在重大的祭祖仪式,以及皇帝继位仪式上,才会请出十二神纛。

  平日之时,二十四旗鼓便成为了皇帝的随身携带之物。

  此时,在大帐之中,鎏金铜炉里冒着松香,混着马奶酒的酸腥气弥漫开来。

  耶律直鲁古斜倚在嵌满松石的胡床上,金丝绣着雄鹰的锦袍松垮地半掩着胸膛,左手捏着玛瑙酒盏,右手随意地将葡萄干抛进嘴里。

  在两名妃子一左一右跪坐服侍下,耶律直鲁古这趟御驾亲征简直非常的滋润。

  “九猛安合回信了吗?”他含着酒液开口,尾音拖得懒洋洋的。

  “回禀陛下!”

  近侍猛地跪地,额角几乎贴到羊毛地毯:“那逆贼不仅拒了您的招降,竟还……还辱骂陛下昏庸无能,说您迟早要把大辽基业败光!”

  “哼,不知好歹的东西。”耶律直鲁古冷哼一声,也没有感觉气恼,只是有些可惜罢了。

  在上一次与东都的战争中,王廷军损兵折将,耶律直鲁古也意识到自己需要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去报复古尔王国和花剌子谟。

  九猛安合便进入了他的视线之中,虽然上次攻破虎思斡耳朵也有他的‘功劳’,但也恰恰证明了他的能力。

  可惜的是,九猛安合不识好歹啊。

  “萧思摩已经时日无多,东都城中现在是一个小娃娃说了算。”

  “要不了多久,朕将亲率大军攻破东都城,到那个时候,朕倒是要看看九猛安合会不会跪着来求朕的饶恕。”

  说着,耶律直鲁古的脸庞之上便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如今的形势对王廷简直是一片大好。

  东都内乱,给了王廷可乘之机。

  如今的他的儿子耶律制心已经率领两万大军越过了阿拉套山,抵达了东都。

  不求攻破东都,只要能牵制住东都的主力,让他们无法支援七河便算成功。

  一旦自己率领的王廷军主力越过思浑河,与耶律制心汇合之后,王廷大军兵力将会达到惊人的七万人。

  那个时候,东都唾手可得。

  至于,萧蒲剌曳鲁父子?

  将会失去利用价值,若是识趣也罢,耶律直鲁古可以给他们荣华富贵。

  可若是生了不该有的心思,哼!

  “萧思摩啊,你最好别死那么早。”

  “哥哥我还想好好的跟你叙叙旧呢。”耶律直鲁古得意的笑道,随即一把搂过了两名妃子。

  手掌很自然的从衣领处伸了进去,引得两名妃子娇嗔起来,耶律直鲁古也再次哈哈大笑。

  而就在这个时候,亲侍再次走了进来,小声汇报说道:“陛下,塔阳古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耶律直鲁古随意的说道,便继续与两名妃子嬉闹起来。

  很快,一名身穿铠甲的魁梧将领走了进来,抚胸说道:“微臣参见陛下。”

  “塔阳古,坐。”

  “来人,上酒~”耶律直鲁古吩咐说道。

  能与他同席而坐的人,放眼整个西辽也找不出几个。

  塔阳古虽然能力一般,但是却胜在忠心耿耿啊。

  当初耶律普速完称帝,耶律直鲁古被囚禁府中,日日担心受怕,是塔阳古父子忠心耿耿,始终不离不弃。

  当上皇帝之后,耶律直鲁古给了他们父子极尽荣华,甚至还娶了塔阳古的姐姐成了贵妃。

  更甚至,塔阳古在与古尔王国和花剌子谟的两次战争中,全部惨败。

  耶律直鲁古只是小惩大诫一番,依旧信任有加。

  如今,在王廷军缺少宿将的情况下,耶律直鲁古更是任命了塔阳古为大军副帅,仅在自己一人之下,宠信程度无人可比。

  塔阳古坐在了旁边的凳子上,无视面前的瓜果珍馐美酒,看向耶律直鲁古说道:“陛下,微臣前来复命。”

  “欧,六部兵马到了何处?”耶律直鲁古急切问道。

  东都的事情太过于突然,机会稍纵即逝,所以耶律直鲁古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率领皮室禁军和由皇帝亲领的五院部兵马,共计两万大军,先行一步,越过了伊犁河。

  经过了连番大战,终于打败了七河军队,将战线推到了思浑河一带。

  但是,两万大军并不保险,毕竟上一次萧思摩西征,麾下兵力便达到了四万多人。

  所以,耶律直鲁古对其他部族发动了征召令,命令他们派遣至少三万大军前来支援。

  这一次,他要动用七万大军将北疆彻底扫平。

  “乙室部、品部、突不吕部、涅剌部的兵马,距离我大营位置不足五十里,预计傍晚便可抵达。”

  “突举部和乌槐部的兵马预计明天傍晚才能抵达。”

  这六个部落加上耶律直鲁古直接统帅的五院部,以及萧思摩麾下的六院部,便是大名鼎鼎的契丹八部。

  当然,并非是辽国时期的契丹八部,而是耶律大石在西征途中,吞并了众多游牧部落,重新组建的八部。

  是耶律大石建立西辽的核心力量。

  其中,五院部和六院部的实力,是明显强过其他六部一大截的。

  上一次的西征,实际上就是五院部和六院部的战争。

  其他六部除了提供了部分青壮加入了王廷皮室军外,普通的部民一直都是在坐山观虎斗。

  看萧思摩和耶律直鲁古谁能笑到最后,六部便臣服于谁。

  毕竟当时的耶律直鲁古做了一系列的蠢事,的确是不得人心。

  萧思摩也是暗中联络过了六部,以及众多王廷权贵,确定了他们的态度之后,才敢发动的西征。

  但是现如今,萧思摩重病垂危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王廷,甚至耶律制心还在伊犁消灭了五千东都军,抓住了萧思摩的嫡子萧赫伦。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东都已经不行了。

  所以,六部为了表明与萧思摩之间的‘清白’,此次便派出了众多部民出征北疆。

  吞噬北疆的尸骸,壮大自己的部落。

  用萧思摩的陨落,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

  虽然是一群普通的牧民,比不上皮室禁军的精锐,但是蚁多咬死象。

  耶律直鲁古就是要用绝对的兵力彻底碾死北疆。

  “好,太好了。”

  “等到这些军队抵达,朕便能坐拥七万大军,直捣东都,生擒萧思摩狗贼”

  “哈哈哈~”

  即便是当初耶律大石西征后期,与塞尔柱帝国决战的时候,麾下的兵力也不过只有六万而已。

  到了耶律夷列时期,朝廷曾对王廷直属领地范围内的人口进行过一次普查。

  结果是八万四千五百户。

  这个结果,不仅仅是契丹八部众,而且还包括很多生活在王廷直属境内的回鹘人、葛逻禄人、突厥人、汉人等等。

  毕竟王廷直属领地,本就是从东喀喇汗国领土上割裂出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很多原住民。

首节 上一节 323/4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