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少女与钢铁 第78节

  背后必有德人指点?

第131章 灵验许愿

  当图哈契弗斯基在专心研究如何对付布达珀斯城防体系之时,商克正在忙里偷闲的休息。

  紧张了好几天,必须放松一下。

  今天的晚霞很美丽,云朵泛着红,简直是字面意义上的火烧云。

  “不愧是图图,到底还是精明啊,没有头铁硬冲。”他自言自语的感慨,然后撬开了一瓶啤酒的瓶盖。

  试探性进攻受阻之后,图哈契弗斯基并没有一味的蛮干强攻,而是命令暂缓进攻,一边休整一边调整部署。

  这期间,航空兵和炮兵却不停歇,不间断轰炸布达珀斯的重要目标,削弱守军的抵抗能力。

  各个加农炮团都分配有各自的目标——有的对付火车站、有的对付码头、有的对付英雄广场、有的对付发电厂。

  每时每刻都有炮弹呼啸着砸落,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从未中断过。

  商克倚靠在商学院教学楼门口,将最后两口酒咕噜咕噜的灌完,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走神。

  这个年代正是大争之世,假如大统制联邦早几年整军备战,随便拉出个千万大军三线作战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若是那样,欧洲根本乱不起来,一个个都该立正挨打。

  只能说老中还是太保守了,更喜欢先用软刀子磨人,惹急了才来硬的。

  商克发明了一个新词专门用来形容大统制联邦——溫和帝國主義。

  刚巧,萨博-莫妮卡来到师部递交一份机密文件。

  她感觉这样很危险,于是提醒道:“咦?商上校,室外很危险,快回地下室。”

  教学楼门口用沙袋和填满了土的油桶堆着带折角的掩体墙,呈L形,以阻挡冲击波和破片直接灌入,除非被122毫米及以上高爆弹直接命中,否则相当稳固。

  远方,连续四发炮弹落下,给本就面目全非的商学院校区增添了一些弹坑。

  商克耸耸肩,满不在乎地说:“没事,能杀我的炮弹或子弹还没造出来。”

  接着,他望着落日余晖用汉语悠悠道:“许个愿,赐我两吨冲锋枪,别不给面子。”

  说完,他想到自己现在还在国外,于是改口又用匈尔瑞语复述了一遍。

  莫妮卡听到这话都懵了。

  对着夕阳许愿?用吨为单位来衡量冲锋枪?这个计量方式是不是有点奇怪?东方人的豪横程度是不是太抽象了?

  十来秒后,又有几发炮弹连续砸向先前那个位置。

  可这次只出现了三个炸点?

  同一瞬间,商克听到了奇怪的声音变化——从尖锐的呼啸逐渐变得低沉。

  有经验的老兵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电光火石间,商克立刻拽住莫妮卡就向前卧倒。

  “啊!”

  预料中的爆炸没有发生。

  商克扫视前方,只见一发未爆的炮弹半埋着扎进斜前方的土地里,距离自己只有六七米。

  莫妮卡也看到了,她一时间竟被惊骇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几秒才颤声道:“它没有爆炸……”

  “哑弹。”商克也感到一阵后怕,但很快就释然了。

  很快,闻声而来的士兵们急忙赶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带走了金贵的商某人和莫妮卡。

  至于那发哑弹,很快就来了几名工兵将之挖了出来。

  商克对自己的奇遇念念不忘,因此特意追问:“那发哑弹是什么时候制造的?”

  工兵下士答曰:“三六年的,很新,生产厂家根据编号来看好像是察里津第一弹药厂制造,但是我可能记错了。”

  “好,我知道了。”商克掏出一包还剩一半的香烟抛了过去。

  “谢谢上校!”下士接过以后闻了闻,敬礼道谢,乐滋滋地离开了。

  在地下室门口,商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道:看来这是因果律神谕发力了?

  当初那个莫名其妙的神谕好像说暂缓给自己编织什么命运之线,想来就是没有确定死法,暂时是不会死于意外的。

  这是相当有意思的因果律,事实上商某人甚至想过既然自己不会死,那么不如大胆点,直接单枪匹马杀入圣彼得堡,一条命速通圣皮特堡。

  当然商某人后来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打心里觉得奥林匹斯众神不怎么靠谱,也许特意考虑到了这种逆天操作。

  商克松了口气,却见到莫妮卡正凝视着自己。

  他玩味的笑道:“你盯着我干什么?我脸上有黄金吗?”

  莫妮卡正色回答道:“商上校,你思考的样子很有趣。”

  商克无奈的说:“好吧,你想看就看吧,我想问你为什么要亲自来师部。”

  “你应该知道,我们前天又解决了一个隐藏的据点,但猫捉老鼠的游戏没有结束。”莫妮卡捋了捋自己的褐色短发,平静道:“就在昨天深夜,我们注意到有可疑无线电讯号出现,但是对方非常狡猾,只持续了十几秒,我们来不及进行精准方位测定,仅仅大致判断在北市区。”

  她接着说:“我已经向城防司令部报告了这件事,现在要求A防区调动部队对A1至A8防区进行排查。”

  商克点点头,赞同道:“好,必须抓到漏网之鱼。”

  那发吓了商克一大跳的哑弹让他忘记了自己对夕阳许下的愿望。

  或者说,哭笑不得。

  我许愿要枪支弹药,你给了我一发吓唬人的哑弹,未免太不厚道了!

  次日早晨。

  一名上尉接了个来自城防司令部的电话,随即兴冲冲地转身对众人报喜。

  “太好了,伙计们,有艘军火运输船在里耶卡靠港了,国防部正在考虑抽调一部分加强给我们!”

  “……对这里的进攻也中止了,但小股敌人的渗透还在继续。”商克正在和几名参谋讨论昨夜的情况,闻言便头也不回地问:“一船军火?什么东西?”

  “不清楚,据说是鐘國方面征用的一艘葡图牙货轮,上面是用于组建殖民地部队的武器装备。”

  “哦?”

  商克瞬间动起了心思。

  他随即让上尉把电话打回城防司令部,要求提供那艘货轮上的清单明细。

  临近中午的时候,司令部发来了明细。

  “普图牙人真抠门,殖民地部队一点重武器都没,轻武器倒是足。”商克吐槽归吐槽,但索要起东西来却不含糊。

  他指名道姓地说:“这些伯格曼冲锋枪和勃朗宁自动步枪全都送到布达珀斯来,这下可算解了燃眉之急,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第132章 接管宪兵团

  布达珀斯守军本就有不少冲锋枪和霰弹枪,装备比例比敌人高很多。

  商某人为自己的要求给出了合情合理的理由,很快得到了承诺。

  美丽纳慕尔号上的560支勃朗宁自动步枪是FN公司得到授权后生产的7.92毫米毛瑟步机弹口径改进型,实际上是当做轻机枪来用的,自带两脚架,而且比原版多了可拆卸更换枪管的重要改进。

  至于800支冲锋枪则全都是二手的伯格曼MP18冲锋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冲锋枪,也是著名的风暴突击队的标志性装备,性能差强人意,就是400发/分钟的射速有些慢。

  囊中羞涩的普图牙人买不起昂贵的斯太尔MP34或布尔诺ZK-383,所以采购了瓦尔兰德人低价甩卖的欧战剩余物资。

  至于步枪那就不要了,守军不缺栓动步枪。

  商克想了想,平均分配一下,这一千多支自动武器足够让布达珀斯守军的近战火力更上一层楼。

  那么伊凡罗斯人和罗曼尼亚人无疑要撞大运了。

  十一月上旬的最后几天,围城战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祥和’,双方地面部队都没有大动干戈,唯独天空中的厮杀还在继续。

  在倒数第二天的空战最为激烈,当日,匈尔瑞王家空军和大统制联邦志愿航空队浴血长空,连续击落十多架帝俄轰炸机和战斗机。

  几名帝俄飞行员跳伞之后落入布达珀斯市区,其中三人被愤怒的市民们一拥而上围殴打死,等守军巡逻队赶到时只能给他们收尸了。

  同一天,‘亚诺什-匈雅提’宪兵团的团部莫名其妙的遭到了远程火力覆盖。

  附近各部队很快意识到这不是巧合,纷纷询问情况,但是有线电话已经中断。

  心灵交流在这个关头派上了用场,在可怕的炮火覆盖之下,宪兵团的那名女军士长瑟瑟发抖,不清楚团长所在的掩蔽部情况如何。

  “不对劲。”商克敏锐的察觉这有蹊跷,他皱眉道:“这炮火怎么直接朝着人家团部去了?”

  他通过炮队镜仔细观察炮弹炸点和密度,估算这大概是107或122毫米高爆弹的威力,弹道较为低平,每分钟大约落弹24发,也许是个加农炮的营级单位。

  一阵猛烈轰击结束之后,周围的士兵们才得以靠近查明情况和抢救伤员。

  很不幸的是,团长盖佐中校及三十几名官兵非死即伤。

  深夜,盖佐中校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不治身亡。

  他的遗言是:请把我葬在多瑙河畔,先不要立碑,等战胜敌人之后再迁移我的坟墓。

  这一变故让商克极为警惕。

  针对性太强,绝不可能是巧合!

  他沉声道:“太反常了,这按常理是说不通的,肯定是位置暴露了才招致远程火力打击。”

  神情凝重的拉茨-耶内少将缓缓道:“他们的隐蔽伪装是否合格?首先考虑他们被敌人的空中侦察发现。”

  商克不假思索地说:“我前天路过的时候看过,有印象,防空伪装良好,伪装网覆盖完全,明显标志物也都藏起来了。”

  二人对视一眼,心中了然。

  旁边的参谋长也笃定道:“一定是藏匿在市区的特工干的!”

  商克直言提议道:“注意,可能不止宪兵团的团部位置暴露,现在所有不以坚固建筑为掩体的部门都应该转移位置,赶快,免得蒙受更多损失。”

  “非常正确。”耶内少将点头赞同,然后望着商某人问询:“商上校,如果你不介意,我现在向城防司令部建议由你接过宪兵团的指挥权。”

  与指挥权相对应的是职责,不仅要对三千余官兵负责,更要完成这个团的使命。

  现在注定无法置身事外了。商克这么想到。

  他轻轻点头,格外郑重地答应:“好,我会尽力的。”

  耶内少将哈哈一笑,对参谋长打趣道:“我想我们的敌人要吃苦头了。”

  后者纠正道:“准确的说是吃更多苦头。”

  城防司令部一时间确实找不到比商某人更好的人选。

  况且,让商某人指挥‘亚诺什-匈雅提’宪兵团可谓是专业对口。

  一支团级部队岂可没有主官?于是来自司令官的命令火速下发。

  亚诺什-匈雅提是匈尔瑞历史上的摄政王,也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十五世纪中叶曾经率领匈、波、捷、德多国联军击败奥斯曼军队,多次以寡胜众。

  这个宪兵团乃是直属于王家陆军总参谋部的荣誉部队,一听名字就知道来头不小。

  商克对这支部队有所耳闻,其前身是匈尔瑞的十六个海关(边防)警察营之一,全部由经验丰富的老兵和素质最好的新兵组成。当时匈尔瑞受制于〈克里亚农条约〉无法正大光明的扩军,为了保证国防力量便琢磨了这些擦边操作,成功保留了一批优良种子。

首节 上一节 78/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