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引以为傲的操作,全部被驳斥的一无是处。
想要辩解都不行,明明有更好的操作,他偏偏选择了最差的。
比如:带兵抓捕士绅的时候,他就可以让士兵扮作差役,打着钦差大臣名号行事。
私自调兵的罪名没了,责任也丢了出去。
纵使杀人立威,那也是万怀瑾背锅拉仇恨。
又比如:后续商人罢市,那是地方衙门的活儿。
就算要进去分一杯羹,也该打着巡抚衙门的名义去干。
杀的再狠,那也符合朝廷法度。
一系列的错误操作下来,让他在江南地区声名狼藉。
甭管最终结果如何,他这位“屠夫”总兵,都是这轮纷争中的大输家。
“兰先生,侯爷可还有别的事情交代?”
云向文关心的问道。
能被老上司骂,意味着他还有抢救的余地。
有些事情,书信上不方便说,只能通过口述。
“侯爷让我转告将军,有些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把事情做绝。
麻烦之所以是麻烦,那是因为制造麻烦的人存在。”
“对了,侯爷最近在读史书,深感世家门阀之害。
这些人最欢结社抱团,把持朝政、垄断官员入仕途径、逃逸税款。
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兰林杰的回答,让云向文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前面的一句非常好懂,把事情做绝,就是让他除恶务尽。
仇人多不要紧,只要仇人都死了,就相当于没有仇人。
后面的世家门阀,他总觉得是在说江南士绅。
毕竟,大虞朝从建立开始,就在打压门阀世家。
稍微有点儿苗头的,在开国初年,就皇帝给干掉了。
“兰先生,侯爷的意思是趁机把江南士绅全部干掉?”
云向文神色凝重的询问道。
杀几个士绅,他没有压力。
可要扫平江南地区的士绅,那就超出了能力范围。
人家现在都躲在老巢中,厚实的城墙,想要攻破可不容易。
真要是大肆进行屠戮,人家手中的民团也不是吃素的。
稍有不慎,整个江南大地都会狼烟四起。
搞乱了江南地区,没有了江南的钱粮补充,大虞朝铁定得完。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一旦天下大乱,最大的受益者无非是……
牵扯的事情太大,云向文都不敢想下去。
“云总兵,你可不能乱说。
侯爷什么时候,让你对江南士绅出手了!”
兰林杰没好气的训斥道。
干掉所有的江南士绅,这可是真敢想啊!
要知道他自己,也是江南士绅中的一员。
没有跟着江南士绅们一起闹腾,一方面是李牧给了他更好的前程,犯不着为了三瓜两枣冒险。
另一方面则是他属于江南士绅的底层,除了自己身上的举人功名外,宗族连世家门槛都够不上。
本身就不是一个圈子,强行融入其中,无非是士子炮灰团中增加一人。
“请兰先生赐教!”
云向文拱手行礼道。
知道自己的脑子没那么好用,索性就懒得废脑子。
兰林杰是李牧的师爷,早在担任千户官时,就跟着混了。
这样的近臣都派了过来,肯定不是为了和他打哑谜。
“江南地区的抗税运动是地方大族发起的,可是闹腾了这么长时间,死的却全是寒门子弟。
江南地区的土地兼并,早就过了初级阶段,现在到了大鱼吃小鱼的时候。
寒门子弟死的越多,就越有利于他们接下来的产业扩张。
在这场游戏中,勋贵系成了他们的刀。
江南士绅这样的举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虞的江山社稷。
侯爷不想如了他们的意,所以接下来的打击方向,必须发生转变。
书院,这个汇聚士绅大族精英的地方,必须被清理掉!”
兰林杰一脸严肃的回答道。
家中母亲病重,这次他是回乡探亲的,恰好赶上江南士绅的抗税运动。
然后一个新的任务,就砸到了他的头上。
尽管李牧只是让他带话,没有让他参与其中。
可做下属的,不能什么事,都等着老大安排。
侯爷和夫人的对话,既然被他路过听到了,那就要按照其意志完成。
何况蛋糕一共就那么大,不把江南的世家大族打压下去,他兰家怎么发展。
无论是为了扩宽家族生存空间,还是为了江山社稷,他都要为国锄奸。
“兰先生放心,回头我就安排人,把江南书院给一把火烧了!”
云向文当即表态道。
江南士绅他早就得罪死了,也不在乎增加一笔仇恨。
“云总兵,书院烧不烧不重要,关键是里面的人。
白莲教叛军余孽为报复朝廷,闯进江南书院大开杀戒,屠戮师生上千人,想来也很合理!”
兰林杰平静的说道。
打压世家大族,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最有效的手段无疑是直接物理消灭。
能够进江南书院就读的,都是各家的精英子弟。
干掉了这些人,比杀掉那帮老家伙,更有价值。
第485章 血色庆典
“多谢兰先生赐教!”
“末将,定不会让侯爷失望!”
云向文一口答应道。
专业人士出手,就是不同凡响。
同样是打击江南士绅,他前面折腾了那么久,纯粹在瞎忙活。
冲锋陷阵的寒门士子,本就是江南士绅推出来的炮灰,死的再多人家也不会心疼。
直接针对各家的下一代,那就不一样了。
优秀子弟永远都是稀缺资源,损失一个都能令人肉疼。
士绅以书院为纽带,构建了一道牢固的科举护城河,同样也把自己的短板暴露出来。
“云总兵,记错了!”
“侯爷什么都不知道,我什么都没说,你也什么都没听见。
一切都是反贼的阴谋,江南书院覆灭,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兰林杰委婉的提醒道。
干这种事,最重要的就是嘴严。
参与行动的人数众多,想要长期保密不现实,但前期必须要瞒住。
拖到朝廷给出盖棺定论,有了替罪羊背锅,问题就不大了。
“兰先生教训的对,一切都是叛军干的。
白莲教叛军死灰复燃,不断在南直隶掀起动乱,末将会向巡抚衙门请命带兵去平叛。
十天后是江南书院创立两百年庆典,到时候参加盛会的宾客众多。
如果反贼想搞事情的话,定会在那天发动。”
云向文当即给出了行动方案。
既然让别人背锅,那么不在场的证据,就非常重要。
没有什么理由,比率兵平叛更靠谱。
通知游弋在应天府的勋贵系武装,打出白莲教的旗号,南京必定震动。
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把出兵平叛的命令,送到他的手中。
到了外面剿灭几股山贼,拿着他们的人头冲业绩,还能立下一功。
江南书院在他外出期间发生意外,朝廷就算追责,那也是城中的官员倒霉。
……
皇宫中。
“啊!”
睡梦中惊醒的永宁帝,发出了一声尖叫。
太上皇又做噩梦了,一旁伺候的侍女,依旧停留在原地。
类似的一幕,她们已经见过了太多次,早就习以为常。
自从被群臣强行推上太上皇的宝座,无需处理繁杂的政务,永宁帝的生活规律就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