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息时间颠倒不说,还经常做噩梦,总感觉有人要害他。
尤其是在身边伺候的老人,接二连三的消失后,更加剧了他的危机意识。
纵观华夏历史,被群臣赶下台的皇帝,就没见谁有好下场的。
落水、暴毙,都算是体面死法。
运气不好,直接被人乱刀砍死,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乱臣贼子嘛,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刚被软禁的时候,永宁帝还期待着勤王大军过来,把从深宫中解救出来。
持续两年多的监禁生活后,他彻底了绝了望。
大虞朝不缺乏忠臣勇士,可惜这些人都不能为他所用。
百官把他赶下台后,并未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反而开启了百官自治时代。
尽管施政效率低的不行,但架不住大家互相牵制,朝廷没怎么折腾。
不做事,就不会犯错。
一切维持原状的执政模式,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内局势。
加上移民浪潮的爆发,逐步减缓了北方的人口压力。
如果不是江南抗税运动的爆发,大虞朝的总体局势,还会持续向好。
当然这些和永宁帝没有关系,从被软禁那一刻开始,就被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
不光他在“坐牢”,一应侍女太监,也相当于在坐牢。
一应吃穿用度,都是从外面送来的。
只要进了这里,就无法踏出这片区域。
“现在什么时辰了?”
永宁帝开口询问道。
落魄的太上皇日子不好过,下面宫女太监虽然伺候着,却远不及从前那么上心。
满心的委屈,却无处倾泄。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发过脾气,后面除了自讨苦吃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朝中的掌权者,都恨不得他立即去死。
对他的所有礼遇,全都是做给小皇帝和天下人看的。
“陛下,现在酉时三刻。”
听到这个答案,永宁帝点了点头。
又是颓废的一天,不过对他来说,现在时间根本不重要。
看似身份尊贵,实际上连汉献帝都不如。
汉献帝起码搞出了衣带诏,他就算想跟风学习,都不知道该把诏书发给谁。
废帝行动,朝中的文官参与了,勋贵们也参与了。
同这两大势力没有关联的,只剩下辽东军和西北边军。
西北边军可以忽略不计,他在位的这些年,就没有重视过西北防务。
有限的军费,能够维持边疆稳定,都算是将领能干。
起兵勤王这种活儿,他们手中那点儿兵,怕是刚出陕西就凉了。
辽东军的实力倒是不错,可架不住这帮家伙,本身就是朝廷最大的隐患。
让这些人过来勤王,那是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如此冒险折腾,他还不如混吃等死算了。
最起码皇位在他这一脉传承,江山社稷还在。
若是折腾失败,不光自己完蛋,妻儿老小都得完。
“你们去告诉姜书翰,朕要见太后、皇帝、一众太妃……”
从称呼上的变化可以看出来,永宁帝已经认了命。
为了见自己妻儿,不惜向大臣们低头。
“遵旨!”
众人齐声回答道。
嘴上答应的爽快,实际上却没往心里去。
上面若是询问,他们自然会提一嘴。
如果没人关心,他们也不会多事。
宫中想要活的舒服,最重要的就是审时度势。
太上皇是出了名的薄恩寡义,跟着给他卖命,那是典型的高风险低回报。
……
苏州,钱府。
“老爷,京中传来消息,朝廷决定从北疆调兵南下。
目前已经确定的部队,就有三个镇之多。
全部都是勋贵系的嫡系武装,朝廷这次怕是要动真格的了!”
管家神色凝重的汇报道。
抗税运动越闹越大,早就超过了他们事先的预估。
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已经不是他们想停,就能够停下来的。
被鼓动起来的中小士绅,以及稀里糊涂掺和的普通百姓,都变得狂热起来。
仿佛只要逼迫朝廷让步,他们就能从此过上神仙日子。
作为幕后谋划的世家大族,看似在积极参与抗税运动,实际上每到关键时刻,就没了他们的人影。
倒不是大家想交税,纯粹是本能的风险规避。
能够传承数百年的家族,每一家都拥有丰富的保命的经验。
这种前途未卜的活动,大家都是能避则避。
即便真要参与,那也是最后时刻介入,夺取最后的胜利果实。
一开始就冲锋陷阵的傻子,那是活不到最后的。
“预料之中的事情。”
“从江南局势失控那一天开始,老夫就知道进展不会顺利。
北方的局势非常糟糕,朝廷现在没有退路,调兵南下只是时间问题。
局势发展到了这一步,那就再添上一把火,让下面的人去和朝廷闹吧!
无论局势如何,反正我们要尽量避免充当出头鸟。”
钱承轩一脸冷漠的做出了决定。
面上杀伐果决,内心深处他也直打鼓。
按照事先的计划,他们可没准备玩儿这么大。
前面的逃税,主要是试探朝廷的反应,看能否占到一些便宜。
怎奈江南士绅这个团体太过庞大,行动一旦开始,就不再受控制。
有人是想伺机争夺政治上的话语权,有人是想在经济上占点便宜,还有人想要恢复到税改之前。
不同的利益诉求混杂到一起,各方互相妥协之后,就成了“全都要”。
如此过分的要求,严重超出了朝廷的承受极限,注定了双方谈判失败。
“老爷,从最近发生的事情来看,我们前期的关注重点,找错了方向。
或许那些惨案不是云向文干的,而是别的勋贵武装,潜入江南秘密作案。
另外汉水侯的亲信兰林杰,也在近期回到了江南。
搞不好背后,还有他们的手笔。
除此之外,晋商集团的表现,也是异常活跃。
为了分配朝廷对他们的压力,故意挑拨我们和朝廷的关系,也是有可能的。
掺和进来了这么多势力,如果继续闹下去,搞不好江南会血流成河啊!”
管家委婉的劝说道。
“正是因为情况严峻,才必须闹下去。
倘若现在停下来,我们就得割肉,下面的中小士绅也会不满。
最关键的是我钱家,有推波助澜的实力,却没有平息风波的能力!”
钱承轩果断拒绝道。
挑起事端容易,平息事端难。
一旦发生大乱,就算他们这种世家大族,一样有覆灭的风险。
有时候明知道风险大,也必须玩下去。
朝廷的立场非常明确,钱粮必须收上来,其他问题才能商量。
进了自家口袋的,钱家不想掏出来,其他世家大族也不想掏出来。
底层的百姓收入有限,无力填上这个窟窿。
继续加征下去,民间就会狼烟四起。
上面和下面都不能出,那就只能让处于两者之间的中小士绅、商贾掏钱。
毫无疑问,这个中间群体,同样不想多交税。
不制造点儿冲突,把这个群体的傲骨打断,哪里会乖乖当韭菜啊!
随着财富的不断集中,现在已经到了大鱼吃小鱼的阶段,同类一样可以是食物。
在这轮博弈中,看似江南士绅是一个整体,实际上内部早就发生分化。
争斗的本质,正在向着怎么瓜分中间群体而蜕变。
蒙在鼓里的中小士绅、中小商贾,还在为抗税而努力,殊不知他们已经被端上了餐桌。
一旦朝廷和世家大族达成妥协,就是他们被瓜分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