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信了,那都是后患无穷!”
太仆寺卿曾定方率先反对道。
在他看来固守京师,实在是太怂了,容易引发不可控的政治后果。
唯有以雷霆手段,迅速剿灭叛军,才能震慑天下人。
勋贵系那么牛逼轰轰,现在到了该他们表演的时候,龟缩在城中算什么事。
“曾大人,你不知兵事,就不要瞎掺和了。
辽东镇叛军,可不是普通流寇。
不光有朝廷重金打造的骑兵军团,还有最精锐的步兵军团,战斗力绝非等闲。
想要剿灭他们,没有数倍的兵力,很难建全功。
何况就算朝廷想要出兵围剿,也得有钱粮才行,总不能让士兵们饿着肚皮上战场吧!”
威远侯不屑的反驳道。
同一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腐儒辩论,让他深感自己受到了侮辱。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他都会直接选择无视。
“现在是困难时期,尔等世受皇恩,难道就不能为朝廷分忧么?”
曾定方当即怒斥道。
有困难的事情多了,如果因为困难就不干,那么什么事也干不成。
出兵平叛要吃粮,留在驻地不动,不还是要吃粮。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武将的不作为。
“曾大人说的不错,国难当头我辈当奋勇而上,岂能因为困难而退缩!
……”
光禄寺卿楚林杰跟着附和道。
转瞬的功夫,催促出兵镇压的声音,在朝堂上占据了主流。
突如其来的变化,不光让勋贵系措手不及,连一众阁臣也猝不及防。
事发突然,大家根本来不及串联,眼前的一幕完全是这些官员的心声。
没有办法,高层需要顾全大局,下面的人不需要。
勋贵系在江南的做法,在打击了清流集团的同时,也让其他政治派系的官员兔死狐悲。
政治底线既然能突破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再怎么事出有因,也比不上大家的安全感重要。
有人带头点火,大家也乐得往上面添油。
“够了!”
“叛军来势汹汹,江山社稷危在旦夕。
再这么吵下去,我等都要沦为亡国之臣!”
首辅姜书翰当即怒吼道。
现在这种时候,他必须镇住场子。
一旦让议事演变为党争,江山社稷就危险了。
“首辅说的不错,当务之急是防守京师,平叛的问题稍后再议。”
在开口附和的同时,费心远狠狠的瞪了一眼点火的太仆寺卿。
当老大的都没有表态,一个小弟这么急着跳出来干嘛。
纵使要给政敌捣乱,那也要看是什么时候。
此时逼着勋贵们出兵平叛,打赢了一切好说,万一吃了败仗大家都得跟着倒霉。
中下层官员或许有倒戈的机会,六部尚书和内阁众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必须清算的对象。
纵使当日的废帝行动,清流党只是被动参与,那也脱不了身。
不把他们这些领头者全部干掉,勤王行动就不合法。
第501章 城门争夺战
安南会馆。
“会长,大事不好!”
“辽东镇反了,叛军正在向京师杀来!”
听到这个消息,李和颂眉头瞬间紧皱起来。
最近这些日子,可是噩耗不断。
先是大沽口沦陷,刚运抵港口的钱粮,被叛军洗劫一空。
除了朝廷之外,损失最大的就是汉水侯府。
不光囤积在港口的物资,落入了叛军之手,连在顺天府的移民行动也被迫中止。
有多少人员损失,暂时还没有统计出来。
吃了这么大的亏,他第一时间派人向李牧进行上报。
消息还没送到安南,现在辽东镇又反了。
相比那些不入流的叛军,藩镇造反的危害性,明显要高的多。
“知道了!”
“接下来京中要出乱子,把我们的人集结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李和颂平静的下令道。
凡事都有两面性。
单纯看表面上的财货,汉水侯府无疑是血亏。
可一旦着眼于全局,危险中也蕴含着机遇。
辽东镇此时造反,无疑给了大虞王朝最后一击。
甭管能否把这场叛乱镇压下去,开了这个先河之后,中央朝廷的权威必然大减,搞不好大虞帝国会因此而崩溃。
一旦大虞朝崩溃,束缚在自家侯爷身上的政治枷锁,也将迎刃而解。
放眼全天下,有资格参与乱世争霸的势力,一共就那么几家。
其中汉水侯府和北虏属于第一梯队,一方拥有当世最强骑兵,一方拥有当代最强步兵和水师。
并且都拥有稳固的大后方,综合实力远超其他竞争者。
刚刚造反的辽东镇,则属于第二梯队。
看似兵强马壮,可缺乏稳固的大后方,在政治上也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四面开花的农民起义军和隐藏在暗处各地世家,则属于乱世争霸的第三梯队。
只能说潜力很大,但现在尚未成长起来。
包括占据关中,自称闯王的家伙,根基同样不稳。
疲敝的关中大地,根本无法给他提供足够的钱粮,养活麾下的百万大军。
要么尽快打出去,要么自己把自己玩死。
暗自盘算了一番之后,觉得自家侯爷胜算最大的李和颂,当即熄了帮朝廷守城的心思。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不介意再推上一把。
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谁都能玩的。
以辽东镇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口碑,入主京师也只能当董卓。
纵使施靖风能够保持克制,全心全意的辅佐皇帝,大家也会把他变成董卓。
文官们不会服他,勋贵们更不可能买他的帐,宗室更是要跳出来反他。
稍微推上一把,天下间不知道有多少人称王、称帝。
乱世争霸开启,南方各省没有任何势力,能够和自家侯爷抗衡。
估摸着只需要两三年之功,就能够席卷南方大地。
至于北方大地,大不了暂时丢给各路叛军和北虏争夺。
纵使被人统一了,疲敝的北方大地,也无法为一个政权提供足够的钱粮。
虽说南方政权统一全国的概率低,但凡事总有例外。
以自家侯爷的用兵能力,区区北伐根本不在话下。
甚至不需要亲自出手,凭借钱粮上的优势,都能够耗死北方政权。
想清楚这一切之后,李和颂觉得自己应该行动起来,为自家侯爷的霸业增添一分助力。
……
午夜时分,镇远侯府灯火通明。
李氏宗族高层纷纷聚集过来,商议应对之策,其中不乏军中将领。
搁在往常的时候,组织这样的聚会,少不了被御史弹劾。
稍有不慎,还会被扣上密谋造反的罪名。
现在这种时候无需担心,纵使侯府的政敌,也不会在此时给他们扣上这种罪名。
没有别的原因,李家是真有造反的实力。
镇远侯退出权力中心,仅仅只是因为继承人年幼,并非景家那样伤了元气。
何况除了京中这一脉,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南疆,还有实力雄厚的汉水侯府。
“今夜邀请大家过来,主要是商议一下,如何应对眼下的复杂局势。
吾儿年幼无法拿主意,老身一介妇道人家,也不懂那么多。
事关李氏一门的安危,就拜托诸位了!”
说完,侯爵夫人抱着儿子,向众人微微行了一礼。
没有丝毫迟疑,众人急忙起身还礼。
在宗法制度下,族长和爵位一样,都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哪怕只有几岁,依旧是李氏宗族的族长。
“夫人言重了,辅佐族长本就是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