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道:“不只是我牵挂,整个咸阳都很牵挂。”
始皇帝是要一统岭南的,而且此事十分必要,似乎对始皇帝来说是非做不可的。
在这件事上没有人能够反对始皇帝。
况且,扶苏看向走在一旁的老师,在这种事上就连老师都是也会坚定站在始皇帝这边。
李斯道:“听闻,王贲将少府的许多事都交给了公子?”
扶苏道:“是的。”
李斯又道:“臣常看朝中九卿的奏报,有关少府的事总是被处置得十分妥帖,看来这里也是公子的缘故。”
扶苏颔首道:“这也是王少府主持有度。”
距离林光宫已有些远了,李斯接着道:“公子大可以多做一些事。”
“丞相的意思是……”
李斯低声道:“帮王贲多做一些事,少府丞也可以协助少府令,总领少府所有事宜。”
扶苏觉得老师是觉得我这个弟子不够长进了?
还觉得我这个弟子还只是一个少府丞,有些不像话了?
扶苏又想了想,反问道:“老师是希望我能够顶替王少府,从此执掌整个少府。”
李斯尴尬一笑,又道:“臣并无此意。”
言罢,这位丞相坐上了回咸阳的车驾。
扶苏站在原地送别丞相,忽又觉得老师这话多多少少带着一些暗示,暗示我该“篡位”,篡自家岳父的位,总领少府大权。
田安就站在马车边,道:“公子,可是回咸阳?”
扶苏颔首,也没有说话,就坐入马车。
田安亲自赶着马儿,让马儿尽量跑得快一些,这样坐在马车内的公子,还能感受到凉风。
扶苏抬眼看去,见到了远处的空旷关中平原,在这个高温天,让远处的景色有些扭曲。
马车赶了半个时辰,从龙首原一路来到了咸阳城。
此刻的咸阳宫内,也没有什么人,诸多宫人都寻了避暑的地方,直到傍晚时分,他们才会出来。
扶苏回到了高泉宫,也开始了避暑。
将鱼池扩大,多准备了许多冰块。
如今的高泉宫多了一位女主人,那就是公子的夫人。
成婚已有三个多月了,扶苏发现妻子很喜酸梅汤。
她的身边平日里就有王家的婢女照顾,都是与她从小一起长大的婢女,既是婢女更是妻子自小时候到如今的玩伴。
因此住在高泉宫时,王棠儿也不会觉得有多么枯燥,反倒是有不少趣事。
扶苏看着文书的时候,她们就在一旁叽叽喳喳说着话。
以前的高泉宫哪有这么热闹,现在有了这个妻子后,扶苏发现此地多了不少生气。
避暑时节,其实也没什么国事需要处置的,即便是有也只有零星一两件,多数事都送去了丞相府。
始皇帝去了北郊的林光宫避暑,而朝中也休朝了。
按照始皇帝的吩咐,诸多国事交给了丞相李斯与公子扶苏共同主持国事与朝野内外的事。
如果不是什么特别着急的事,恐怕丞相也不会太早去管,多半也是要等着秋后处置了。
避暑清闲的时候,扶苏平素里就喜欢坐在鱼池边看书,或者写一些文字,譬如说渭南的发展建设,以及渭南需要的教材。
这都是清闲时所写的,写完之后就让人送去渭南。
一到酷暑天,田安就更喜欢午睡了,他常常要从中午睡到傍晚,除了早晨时安排高泉宫的诸多事宜,还有他亲自准备饭食,如无必要在这个酷暑天,他老人家是不活动的。
今天,扶苏写了几卷竹简,让人送去渭南,倒是两头梅花鹿来到了这里。
是一头母鹿带着一头小鹿来到了高泉宫,它们正在鱼池边饮水。
这本是养在咸阳宫里的鹿,照理说它们应该被父皇带去北郊的,怎么还会有了两只在宫里。
扶苏走上前观察着它们,它们倒也不避人。
王棠儿提着衣裙走来,道:“这鹿真漂亮。”
扶苏道:“喜欢就养在这里吧。”
“好呀。”
黄昏时分,扶苏又去一趟丞相府,将最近处置好的文书放在这里的书架上。
丞相府平时没什么人,扶苏来之后,也只有冯去疾在这里。
冯去疾笑着道:“臣来这里取一些书。”
扶苏行礼道:“我也是将一些文书放到这里来,以免之后忘了。”
冯去疾与扶苏一起走出丞相府。
“臣听闻渭南挖的那条渠成了如今关中的避暑胜地。”
扶苏笑着道:“我也听说了。”
冯去疾接着道:“有人愿意花重金去渭南的暗渠避暑,那章邯为何还拦着?”
扶苏道:“不安全。”
两人在丞相府门前分别,扶苏回到高泉宫的时候,田安已准备好晚上的饭食了。
关中七月,田地里已长满了麦子,先前在林光宫,李斯从公子的话语中听到了一个人名,这个叫做司马欣。
当初公子说过章邯其人,李斯并不在意,现在的章邯已是渭南郡守。
而现在渭南耕种一切顺利,如今公子说起了司马欣。
李斯想看看这个司马欣是不是与章邯一样很有潜力。
车驾正走向华阴县,李斯问向一旁的家仆,道:“以前,那章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回丞相此人善种田。”
“老夫问的是为人。”
“为人忠厚,还有些傻憨。”
听到家仆的话语,李斯缓缓摇头,章邯真的傻憨吗?
其人分明是个颇有毅力,而且还能踏实做事,这样的人就算是放在军中也不会太差,只不过以前不起眼罢了。
再者说,叔孙通是一个齐鲁博士,只不过在敬业县教书之后,也像是变了一个人。
李斯又道:“还听说孔鲋对叔孙通颇为不满,入秦的齐鲁博士有好有坏,偏偏他叔孙通来了一趟关中就成了郡丞。”
到了华阴县之后,李斯下了车驾,他的目光扫视四周,当即落在了一处县衙。
很快会有人去通报,司马欣出了县衙,就脚步匆匆,看对方的模样毕恭毕敬。
李斯心中还有些许不快,就是当初从林光宫出来时,嘱咐公子扶苏可以取代王贲,取代王贲的办法并不是一定要坐在少府令这个位置上。
以公子的能力是不是可以通过招揽人心,再用一些过人的手腕与能力将人心与政事全部揽过来。
王贲既不能对公子做什么,他也无话可说。
反正,只要公子在少府令麾下办事,李斯觉得少府令这个位置就早晚是公子的,他是真的一心为公子好,希望公子能够独当一面,能够成为少府令。
可距离上一次在林光宫外的一番长谈,公子扶苏迟迟没有动静,甚至依旧与当初一样,看起来似乎没有进取之心。
李斯摇头一叹,他是真为了公子好的呀。
也就在司马欣走来的这片刻,李斯想了很多。
“华阴县令司马欣,见过丞相。”
李斯打量着他,问道:“栎阳人氏?”
司马欣行礼道:“正是。”
“娄敬说要治理国家,要各郡县的六国贵族豪强入秦,地方则可安定,你也是这么认为吗?”
再来之前,李斯就得知了渭南发生的诸多事,其实只要派人问询章邯,就什么都知道了。
而且章邯也是什么都说,丝毫不会瞒着。
司马欣回道:“娄敬的确有此意,但娄敬此策还有遗漏。”
“是吗?”李斯忽然一笑,道:“你说。”
司马欣再一次行礼道:“请各郡县的六国贵族豪强入秦,以弱化他们对各个郡县的声望与控制,看似很好,但娄敬忘了,既然秦邀请他们入秦,六国贵族是会提出条件的。”
“这条件与他们以前的贵族生活有关,娄敬此策一旦施行,若各地不响应,各地形势不仅不会好,各地的反抗则会更甚。”
第83章 将要从南方归来的人
司马欣的话语说罢,神色多有忐忑。
李斯思考着这些话,又道:“如你所言,六国的旧贵族会在各种条件上,一次次增加要求。”
司马欣行礼道:“这正是忧虑所在,人心是永远不会被满足的。”
李斯一手背负,神色凝重地望着远方,道:“除了娄敬的这个方法,你还有更好的方略吗?”
闻言,司马欣沉默了,其神色也越发的忐忑,他当然想说肯定有更好的,但他思来想去又沉默了,他心中的确没有想过更好的方法。
李斯倒也不意外,径直朝着潼关城走去。
司马欣还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他回头看向李斯,只能看到一个背影。
但在李斯面前,司马欣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李斯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看穿了自己有几分本领。
站在原地的司马欣很彷徨,更加地羞愧。
等李斯走远了,司马欣走回了县衙,而后关上门。
再之后,有人说司马欣一直闭门苦读。
今年蒙恬又从北方送来的羊群,而这些羊群通过买卖,送入了咸阳城。
咸阳城外的一处营地里,送羊群入关的队伍就在此地。
几个士卒聚居在城外,他们要在这里整合辎重,而后一起运去北方。
在上郡驻扎的兵马每个月都需要大量的粮草与辎重,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这支运送辎重的队伍来得早,始皇帝正在北郊避暑,这些事也落在了扶苏的身上。
程邈正拿着一卷竹简,一手提着一支笔,核对着运送的货物。
扶苏向一旁的将士手中借了弓,正在熟悉着拉弓的力道,这种弓是用来骑射的,说是拉开弓弦会容易。
但要造成杀伤,其实拉开力道并不轻松。
一箭放出,落在十步外的靶子上,却没有落在靶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