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109节

  “是的,不会看错。”

  陈艾整了整自己的甲胄,命身边的十余人皆收拾一番。

  而后陈艾没有骑在马背上,而是牵着马站在路边。

  半个时辰之后,远处终于出现了一支队伍。

  对方也派了人来询问。

  陈艾说明了来意,对方又去回禀。

  两支队伍在这条路上相会,陈艾先上前问道:“敢问,可是都水长?”

  禄上前道:“正是。”

  “末将乃章邯将军麾下裨将陈艾,特来此迎接都水长,章邯将军有令让末将带都水长去看看敬业县的敬业渠。”

  闻言,禄问道:“商颜山的那条渠?”

  “正是。”

  “那条渠当真挖成了?”

  陈艾回道:“用了四年,前后征调民夫数万人,从中原各地迁民二十万入关,这两年修渠,垦荒,让关中多了数万顷良田。”

  禄惊叹道:“章邯将军果然了得。”

  “还请都水长先一步去商颜山。”

  闻言,禄有些迟疑道:“老夫还要先去咸阳,向咸阳禀报。”

  陈艾依旧行着礼用十分谦逊地姿势道:“那是自然,末将护送都水长前往咸阳,待都水长在咸阳忙完国事与家事,再去渭南亦可。”

  “渭南?”

  “章邯将军如今是渭南郡的郡守,都水长到了关中就什么都知道了。”

  禄神色期待,原来他离开关中之后,公子扶苏依旧在主持修渠,挖开洛河修建了敬业渠,还迁民二十万入关,垦荒数万顷田。

  公子扶苏竟做了这等大事。

  众人一起往关中而去,禄觉得自己在蜀中喂了一年的蚊子,在桂林郡又喂了两年的蚊子,没想到在关中也有人在努力挖渠。

  也有人一直在建设关中,这让禄觉得有一种志同道合的感受,治理国家也从来不只是说今天杀什么人,明天又要杀多少人。

  禄想到了当初在上林苑第一次见公子扶苏,那时候记得天还下着冻雨,公子扶苏十分谦逊地来问询咸阳桥修造事宜。

  离开终南山之后,一行人已进入了关中地界,如今正值七月下旬,是关中粮食要收获的时节。

第85章 公子与拙诚

  从蜀中的雨季走到关中,从一条山间的小道走出来时,就会感觉眼前一片豁然开朗,放眼看去是一大片望不到边的田野,粮食在田地阡陌间连成了片,阳光下的金色粮食是那么耀眼。

  人们看到遍野的粮食,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这个时候,从山间小道中走出来的众人一时间看傻了。

  好久好久了,他们好久没有见到过这么广阔的平原,如此多的粮食。

  有人傻笑着,甚至忘记了说话。

  后方接连走出来一队队人,一个小小的山间小道逐渐开始拥挤。

  这几千人就像是从蜀中云雾中走出来,转眼间就来到了关中。

  酷暑的阳光还在当头照着,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看向都水长。

  田野虽广袤,但四野见不到人。

  “在这里休息一个时辰,等过了午时再赶去咸阳。”

  众人听到了都水长的吩咐,纷纷就地坐了下来,三三两两地拿出自己的干粮。

  而后众人看到都水长禄离开了这里。

  众人在这里等了半个时辰后又见都水长回来了,回来时带了一些蒜,他一边吃着干粮,一边往口中送着蒜。

  在蜀中的时候,就听说现在关中的人们爱吃蒜,他去了附近的村子,问了好几户人家,才用两张饼换了半头蒜。

  黄昏时分的时候,众人才赶往咸阳城。

  穿过关中平原腹地,一行人走了三天,走到了咸阳城下。

  章台宫内,扶苏翻看着各县的文书,而自己的身边站着的是丞相李斯。

  “公子,丞相,都水长到了。”

  闻言,扶苏见李斯也看向自己,道:“请他来。”

  侍卫急匆匆走到了殿外。

  李斯站在公子身边,他相信现在公子最想要的就是南方的地图,始皇帝也是。

  如今的章台宫大殿还是空空的,公子如往常一样就在这里处置国事。

  田安走入殿内,行礼道:“公子,是否现在用饭了?”

  扶苏道:“有个很重要的人要来,先等等。”

  田安又退到了殿外。

  不多时,都水长就被侍卫带入了大殿内,后方的侍卫们还抬着一箱箱的竹简,这些竹简都是都水长的工作记录,是十分重要的笔记。

  “禄拜见公子,丞相。”

  扶苏站起身,道:“不用多礼。”

  闻言,这位都水长终于站直身子。

  扶苏对着殿外道:“田安,赐面。”

  话音刚落,田安就端着三碗凉面入殿,分别给公子,丞相,还有都水长,一人一碗。

  扶苏倒没有先动筷,而是拿起箱子里的一卷竹简,打开仔细看着,这一卷写着的是灵渠在修凿过程中的各种记录。

  又见对方端着面还是不敢吃的模样,扶苏道:“怎么?三年不见,不认识了?”

  没等对方说话,扶苏道:“坐吧,用面。”

  “谢公子。”

  禄缓缓在一旁坐下,拿起筷子吃了一口面,也并不是三年不见不认识了,只是看到如今的公子,变化还挺大的。

  他这才想起来自己离开关中的时候,公子才十七岁。

  扶苏看着这些卷宗,终于在箱子中找到一卷布,打开这卷布就是灵渠沿线与桂林郡的地图了。

  李斯三两口将碗中的面吃完,搁下碗筷,道:“臣这就将此图交予陛下。”

  扶苏低声道:“这三年来有劳你了。”

  “灵渠修建时需穿过高低不同的山地,若不是公子提前有嘱咐,臣恐怕不能准备得这么好。”

  扶苏道:“朝中会安排你与众甲士的赏赐,现在你先回家吧。”

  “臣告退。”

  等都水长也离开了章台宫,扶苏依旧坐这里看着这一卷卷的记录。

  建设灵渠的卷宗一共有整整三箱,其中多是记录修建灵渠的工匠名字籍贯,以及桂林郡的许多情况。

  扶苏搁下手中的一卷,坐下来安静地吃着凉面。

  “有个宫女脚步匆匆站在殿外,也不知道该不该进来,此刻有些两难。

  扶苏看向殿外,因章台宫实在是太大了,坐在殿内向外看去,只能看到外面有个人影。

  田安从殿外走来,行礼道:“公子,夫人的身体不舒服,似有身孕了。”

  扶苏搁下了碗筷,而后又道:“将这些卷宗都送去丞相府。”

  田安颔首就去安排。

  高泉宫,扶苏走入殿内,见到了一个妇人正在询问着。

  王棠儿正被问得有些紧张,蹙眉不语,又见是公子来了,她行礼道:“这是频阳来的婆婆。”

  这位老婆婆道:“恭贺公子,夫人这是有身孕了。”

  老婆婆又道:“如今孕相还不显,过两月就能更确切。”

  扶苏道:“多谢。”

  这位婆婆摆手道:“公子不用言谢,这是频阳公让老妇来看望夫人。”

  见人要走了,扶苏对田安道:“送婆婆。”

  田安满脸的笑容,他甚至不知从哪里拿出来一袋金豆子,送给了这位婆婆。

  那婆婆一直不肯收,但在田安三番五次地要求下,对方才收下的。

  王棠儿道:“我也没有特别不舒服,就是给送家书给爷爷,爷爷就让人来了。”

  扶苏道:“今晚,想吃什么?”

  她笑道:“有酸梅汤就好,有腌萝卜就更好了。”

  ……

  深夜,扶苏看了会儿枕边正在熟睡的妻子,而后起身走到屋外。

  夏夜里的夜风有些凉,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太高兴了。

  灵渠真的修建好了,而自己的妻子有了身孕。

  扶苏在寝殿的台阶坐着,抬头看着漫天的星星。

  正值深夜时分,扶苏听到了若有若无的说话声。

  扶苏站起身走近了几步,发现了话语声的来源,以及这种话语声还带着一些哭腔。

  华阳太后的牌位前依旧是灯火通明,而田安则是跪坐在边上,一边抽泣着,一边与牌位说着话。

  扶苏收回了目光,便离开了这里,田安是一个很容易哭的老人家,他老人家容易哭,却并不妨碍他同时也是一个严于律己以及严格对他人要求的老内侍。

  夜风吹过咸阳,一路吹向了咸阳城的北郊。

  北郊,林光宫内,本是深夜,这里的诸多宫人正是睡意浓重。

  而林光宫大殿内依旧点着烛火,嬴政站在殿内,反复看着手中的这张图,问道:“扶苏见过他了?”

  李斯行礼道:“公子已见过都水长了。”

  嬴政道:“都水长?朕记得他是冯去疾引荐的。”

  听着始皇帝低沉的话语声,李斯保持着弯腰行礼的姿态,回道:“正是。”

  嬴政将这卷地图放在桌上,之后应该还会再有两张地图送来,一张是屠雎的象郡地图,另一张该是赵佗的南海郡地图。

  嬴政道:“你觉得朕应该如何封赏他?”

  李斯行礼道:“臣以为当封爵,如当年郑国修渠。”

首节 上一节 109/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