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124节

  一边观察着豆花的样子,叔孙通的还在低声且反复地念着:“看花点卤,看花点卤,看花点……”

  也不知他念了几遍,反正在公子高与章邯眼中,叔孙通在做一件十分神秘的事,而且这件事庄严又神奇。

  念完之后,叔孙通将一小勺卤水缓缓滴入桶中。

  接下来就只能等待了。

  章邯与公子皆是面色期待又严肃。

  良久之后,见桶中的豆花依旧没有变化。

  叔孙通费解地拿着一卷秘方反复看着。

  章邯又确认了一番,确认了桶中的豆花的确没有变化,道:“是不是哪里错了。”

  叔孙通真的很想再吃一口豆腐,他只得到了秘方,却不知秘方为何没用。

  门外依旧是大雪,叔孙通走到屋檐下坐好,安静的看着雪。

  也不知坐了多久,叔孙通竟睡着了。

  “老师!老师!”

  听到有人在呼唤着自己,叔孙通恍恍惚惚醒来,他见到了公子高,定了定心神,道:“怎了?”

  “老师,学生做出豆腐了。”

  “什么?”

  叔孙通满眼的疑惑,跟着公子高走入屋内,见到了一块已经脱模的豆腐,这块豆腐粗糙了一些,但它的确是豆腐。

  “看花点卤,你念了吗?”

  公子高的袖子还卷着,笑着摇头。

  叔孙通气得胡子稍有哆嗦,他知道这秘方是张苍所写,他低声道:“张苍安敢欺老夫。”

  凭良心说,张苍真的没有欺叔孙通,那是田安口述的。

  经过田安的口述,张苍写出来的秘方,而且田安的确说了要一直念看花点卤,至于是什么原因,张苍根本不知道,他又不会做豆腐。

  此时的张苍,正坐在章台宫内,与丞相李斯,正在给始皇帝的敬酒。

  扶苏站在章台宫殿外,张弓搭箭朝着远处放出一箭,箭矢穿过密集且正在飘下的雪花,没有落在远处的靶子上。

  扶苏又尝试了两次,终于确认了自己的天赋平平,将手中的弓交还给了殿前侍卫,走入了大殿内。

  章台宫大殿的很大,因此只有走到座位边,才能感受到炉子正在释放的温暖。

  豆腐成了这次宴席的主要菜品。

  自从田安开始钻研豆腐的吃法,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扶苏喜吃豆腐炖糜子,看向正在吃着豆腐的父皇,只见父皇端坐,吃下一口豆腐正仔细咀嚼着。

  “父皇,这是用渭南今年新收的秋糜子磨成粉与豆腐一起煮成羹,放了葱与姜末。”

  嬴政满意点头。

  李斯附和道:“冬日吃姜甚好,臣以为应当在立冬时节赏赐给群臣。”

  “好。”

  秦人是过立冬的,并且有四立节气。

  听到始皇帝回话,李斯又是满脸的笑容,举起酒碗道:“当贺之。”

  张苍嘴里还嚼着腌萝卜,见到丞相举起了酒碗,他也慌忙拿起酒碗,与丞相一起敬始皇帝。

  殿外依旧是大雪纷飞,大殿内很安静。

  温热的酒水入口,嬴政道:“甚好。”

  一碗酒水饮下,当即就有宫女拿着勺子,她给丞相与张御史再一次满酒。

  李斯举起又被倒满的酒碗,道:“臣敬公子。”

  张苍道:“臣敬公子。”

  “扶苏敬两位老师。”

  而后,田安又端来了一盆饼,饼很薄是用糜子烙成的饼,只是撒了适量的盐,吃起来就十分香了。

  嬴政拿过饼,将豆腐放入饼中,卷了卷之后,又放了一些葱花。

  扶苏看父皇的动作慢,便将自己裹好的饼递给了父皇。

  嬴政见状也不再往饼中添菜,而后将自己的饼递给儿子,他接过儿子递来的饼,咬了一口便在口中嚼着。

  张苍的吃法就简单许多,他没有往饼中添菜,而是一口饼,一口豆腐的吃着。

  食材很简单,今天就连肉食也不多,就像是寻常的家常菜。

  李斯又向始皇帝说起了咸阳城的趣事。

  扶苏也听了一耳朵,说是淳于越夫妻不和睦,他的妻子一气之下,带着孩子离开了咸阳。

  淳于越的妻子是以前的齐地贵族,家底还算是厚实,是坐着马车离开的,但他的妻子一走,淳于越的生活就失去了进项。

  闻言,嬴政笑着没有多言。

  今日的宴席上,几人颇有默契的没有谈及政事,听李斯讲着有关淳于越的笑话。

  朝中休朝了,就该如此,就该好好过冬才是。

  ……

  PS:小加更一下,求月票。

第98章 又闻

  章台宫外,宫人们十分忙碌,一盆盆的菜肴端入殿中。

  豆腐与饼可能也只是算前菜,之后的菜肴有肉也有饼,甚至还有面条与肉羹。

  始皇帝吃了一张饼之后,继续吃着豆腐炖糜子。

  李斯拿着酒碗,说着近来咸阳城的趣事,扶苏时而看向殿外,殿外的风雪依旧。

  嬴政道:“扶苏。”

  闻言,原本与张苍侃侃而谈的李斯也停下了话语。

  “儿臣在。”

  “等雪后,你代朕去看望频阳公。”

  扶苏道:“儿臣领命。”

  嬴政缓缓点头。

  似乎又是不胜酒力,这位始皇帝又离开了大殿。

  之后有内侍快步走到公子扶苏身边,低声道:“公子,始皇帝已睡下了。”

  扶苏道:“嗯,照顾好父皇。”

  内侍又行了一礼,而后告退离开。

  言罢,扶苏又端着酒碗道:“敬两位老师。”

  如今始皇帝不在章台宫了,扶苏陪着两位老师饮酒。

  正吃着,扶苏道:“近来毛亨虽在潼关,但凡提起丞相,总要言语两句。”

  对此,李斯都已习惯了,他摆手道:“臣与毛亨有同门之谊,公子放心,臣断不会与他计较。”

  大秦的丞相招惹一些骂名其实也没什么。

  言语间又有人走到了殿前,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吴公。

  见到人来了,李斯就觉得今天的宴席也该结束了。

  见李斯刚要扶着桌案站起身,扶苏先一步站起来道:“丞相不用离宴。”

  闻言,李斯又坐了下来。

  当丞相的脸色因来人有了变化,张苍则依旧低着头吃着眼前的菜肴。

  扶苏道:“让人入殿。”

  吴公是丞相最信任的弟子。

  扶苏觉得吴公此人虽说有些迟钝,还有些糊涂的样子,但也好在此人十分的诚实,这也使其人尽管能力一般,却一直被丞相留在身边。

  荀子曾有言,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

  李斯的身边有愚笨但诚实的人。

  即便是君王身边,也不会都是才能出众的贤才,李斯是大秦的丞相,他手下的人各有才能,但也各有各的缺点与优点。

  吴公有些拘束地走入殿内,看他的步子迈得也不是很大,似乎是担心他的脚会踩坏了大殿的地面。

  等人走到近前,李斯道:“说吧。”

  吴公行礼道:“齐地送来消息,他们找到张良了。”

  李斯颔首,示意他接着说。

  “本就快抓到张良,几个县尉与一个领军的郡尉带着六百余人抓捕张良,却扑了一个空,其人趁夜逃了。”

  李斯神色如常,倒不是一件新鲜事,也不用露出惊疑之色。

  这位大秦的丞相多半是听多了这种消息。

  吴公看向坐在另一侧的公子扶苏,低声道:“还遇到了渭南的学子,说是当初与张良同住亭长家中,事后经过查证,那位学子与张良的确只是偶遇。”

  李斯已闭上眼。

  “丞相,虽说没有找到张良,却发现了一伙反贼,而且是当场找到了刀兵,追查的兵马与这伙反贼厮杀,死了几个人,好在全部拿下了,都是齐地狄县人氏。”

  说着话,吴公双手高举,递上一卷竹简。

  他好像是不知道该给丞相,还是该给公子,而是举着这卷竹简僵在了原地。

  扶苏先一步站起身,拿起这卷竹简看着,其上所记录的正是在狄县所发生之事,一边看着,还听到丞相一声轻叹。

  这声轻叹恐怕不是因没有抓到张良,而是因那伙反贼。

  抓张良,都抓了这么多年了,多抓几年也无妨。

  或许是始皇帝还没开口,是不是真要抓到底,李斯也没有加派人手,只不过给各地送去了抓捕文书,各郡还有御史监督,仅此而已。

  让李斯叹息的是,是因这伙反贼。

  吴公回道:“留了三个活口,问出了是狄县的田氏三兄弟的人,原本是打算去伏击张良的。”

  闻言,让扶苏颇感意外,秦军与田氏三兄弟人都要去抓张良,没有撞到张良,这两支人马却遇到了。

  李斯道:“抓到田氏三兄弟了?”

  吴公行礼道:“只抓到了田儋,未找到田横与田荣两兄弟,来人送信至丞相府,说是要留着田儋一命,用来对付田横与田荣。”

首节 上一节 124/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