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125节

  田氏三兄弟抓到了其中一个而且是最年长的,却跑了两个年轻的。

  李斯之后又问询了狄县治理如何。

  田横与田荣这两兄弟多半是躲在外面,往后也不敢再轻易在人前走动了。

  至于田儋,留他一命也无妨,如果田荣与田横敢来救田儋,正好将这三兄弟全部抓了。

  对付国事要有耐心,李斯反倒觉得几个反贼而已,不足为惧,他担心狄县的治理情况。

  一场宴席,因这个消息而扫兴的结束。

  李斯与张苍,吴公三人离开了章台宫。

  扶苏依旧站在章台宫,看着手中的消息,起初张良踪迹其实不难查,原以为他会前往楚地,没想到如今又没了踪迹。

  殿内的宫人们已收拾好碗筷,田安道:“公子,都收拾好了。”

  扶苏走到章台宫的殿外,风雪迎面而来,西北的寒风卷起一层层的雪,呼啸而下。

  这个时辰的父皇该还在熟睡,扶苏迈步走下台阶,又吩咐道:“准备一些豆腐,等这场大雪停下了,我送去给频阳公。”

  田安道:“好,这就去准备。”

  豆腐此物还只是宫廷的传说,扶苏相信只要敬业县也能够拿出豆腐,此物就能在人们的饭桌上大放异彩。

  多半也不会有人问豆腐为何一定要方方正正的,对扶苏而言,这东西就该是这副模样。

  如果能让现在的人们多一道菜肴,也算是一桩好事吧。

  若人们能够对食物多一些向往,想必是一件很美的事。

  扶苏回到了章台宫,见到了正在看着书的妻子,她扶着腰,肚子里装着一个小生命,做什么都是小心翼翼的。

  王家婆婆常说,夫人大可以随意一些,那个小生命其实没有这么脆弱。

  扶苏对妻子说了父皇的交代。

  王棠儿就坐在椅子上,看着漫天的大雪,何时能够停下。

  最近几天,朝中也不会有国事,这场大雪下了一天一夜也没停,倒是在第二天始皇帝给朝中诸多重臣送去了豆腐,还给齐鲁的博士也送去了。

  能够得到始皇帝赏赐的,也都是能够入章台宫参加廷议的臣子。

  再过几年,说不定这豆腐就会成为寻常物了。

  之后再赏赐就显得平常,趁着现在应该多赏赐一些,扶苏对田安道:“你让人给渭南送消息,渭南的几个县都送去一块大豆腐,送去各县之后,就让各县自己分了吧。”

  田安点头去吩咐。

  扶苏的身边放着暖炉,身后窝着一头鹿,扶苏便将头枕在鹿的脊背上,看着手中书卷,感受着身边炉子带来的暖意,扶苏不知不觉有些困了,想着闭眼休息片刻,醒来时却已入夜。

  原本枕着的鹿已不在了。

  “什么时辰了。”

  王棠儿坐在边上看着书道:“快子时了。”

  扶苏坐起来,也看向她手中的书,见她看着的是自己所写的一些有关韩非的见解。

  “可看得懂?”

  她摇头道:“有些能看懂,有些看不懂。”

  扶苏道:“要看懂这些书需要重新构建认知方式。”

  “那是什么?”

  对扶苏而言,这个时代的有些对错其实很简单,对他来说那几乎都是开卷考。

  可对王棠儿来说并不是,因有些学识直到后世才有了更正确的解释,从后来人的视角看待这些知识,自然是与王棠儿所理解的不同。

  这也无关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而是后来的人们已跳出了桎梏,后来的人们都已解开了思想的束缚。

  扶苏耐心地向妻子解释着现在的国策,以及书中的知识。

  这对年轻的夫妻坐在一起,像是还有用不完的时光,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漫长的交谈,来度过今年的严冬。

  几天之后,当风雪完全停下了,扶苏又听田安说了渭南的事,大雪压塌了不少民居。

  关中的冬季就是用来休息,这是老秦人留下的习俗,习俗成了人们的习惯。

  这个时节,在平日里的老秦人是不出门的。

  不过,此刻扶苏却要出门,他要带着妻子,前往频阳去看望频阳公。

  王家婆婆常说棠儿的身体很好,多走动也无妨。

  等田安收拾好之后,王贲早早就在宫门外等着了。

  扶苏再一次见到这位岳丈,还是挺高兴的,这位岳丈的气色比以往好多了。

  入秋之后,这位少府令一直都在休息。

  而少府的许多事,都是扶苏在打理。

  扶苏站在马车边,看着妻子与岳丈正在说着话。

  良久之后,王贲这才将他的女儿送上车。

  眼下,女婿与岳丈两人还站在马车边,田安就站在车队的前方,时刻等着公子的话语,只要公子一声令下,队伍就开拔前往频阳。

  扶苏依旧站在马车边,道:“少府令的气色看起来好多了。”

  王贲道:“有劳公子牵挂。”

  扶苏道:“陇西的事还要有劳少府多多照拂。”

  事关都水长,有关土地调动与兵马驻防,这些事都少不了王贲的帮忙,别看这位少府令这些天没有忙于国事,但陇西的事还真离不开他。

  近些年,王贲与西戎人多有走动,他对西戎与河西走廊很了解,甚至在将来,也离不开这位少府令相助。

  因此,扶苏觉得自己在少府丞位置上还要多坐几年。

  王贲道:“公子,如有需要,臣可去一趟陇西。”

  扶苏回道:“如今匈奴人与西戎人打得正凶,我们不着急。”

  两人又说了一些国事,待王贲翻身上马,扶苏也坐上马车。

  队伍这才缓缓出了咸阳城。

  王贲就策马在马车边护卫着,他一边道:“公子,自从咸阳桥修好之后,每天早晨来咸阳城寻找活计的人越来越多了。”

  “当初修建咸阳桥,也多亏少府令相助。”

  王贲面带笑容,岂敢不全力相助呢?

  咸阳桥切切实实给咸阳城带来了好处,并且这两年的作用越发明显,这咸阳城更加繁华了。

  一个都城,就应该越繁华越好,人口越多越好。

  队伍出了咸阳城,就一路朝着频阳县而去。

  公子扶苏还未到频阳,却已有快马将消息送来了,送这个消息的人是王贲安排的。

  王翦原本在冬日里正睡着,秦人窝冬时,保持睡眠是最好的,就像是一些动物冬眠,比如说熊,饿了出了找到果腹的食物,而后接着冬眠。

  因公子扶苏要来了,王翦坐在床榻上,让家仆给披上衣裳。

  外面虽阳光明媚,但依旧很冷。

  王翦穿好衣裳,披上大氅三两步走到屋外,又多走了两步。

  “频阳公,频阳公呀……”

  身后传来了慌乱的话语声,来人正是家中仆从,他手里拿着拐杖。

  王翦这才想起来自己忘记拿拐杖,这才拿过拐杖,拄着拐杖时这才几分老态龙钟。

  平阳县的村口,已让人将县里道路上的积雪清理好了。

  频阳公王翦拄着拐杖,脚步缓慢的走到县外的官道上。

  “你这是做什么呢?”

  王翦回头看了说话的老大哥,道:“老哥哥呀,你怎出来了。”

  “家中孙子喊着要吃肉,换了一些羊肉回家。”老大哥言罢,又问道:“你出来这是做什么?”

  那老大哥用黑布裹着一只羊腿,羊腿像是刚杀不久的,还冒着热气。

  频阳县一直是关中的富县,因为当年这个县的男人出去打仗都是最勇猛的。

  王翦道:“孙女要来看我了。”

  “就是今年嫁出去的那个?”

  王翦点头。

  “我可看见了,那个年轻人娶了你孙女,还有兵马护送,这是在咸阳当将军的?”

  “呵呵呵……”王翦笑得有些得意。

  老大哥见状再道:“真是咸阳城的将军?”

  王翦摇头道:“不是将军,是有将军护送。”

  “那就是咸阳的吏,不是将军就好,不是将军就好……”老大哥松一口气,他道:“可不敢再让孩子们出去打仗了。”

  王翦的目光依旧看着远方,路的尽头出现了一支队伍。

第99章 频阳公

  老大哥道:“家里的孩子哭得凶,老大哥先回去了。”

  王翦道:“走慢点。”

  老大哥笑呵呵扛着羊腿一路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一阵冷风吹过,吹得王翦花白的胡子飘动,他注目望着正朝着这里来的队伍。

  不多时,王翦原本带着笑意的神色便蹙眉,第一眼看到的是儿子王贲。

  车驾到了近前,扶苏扶着妻子下了马车。

  王翦拄着拐杖,他老人家的另一只手臂还让人搀扶着,道:“公子。”

  扶苏道:“频阳公。”

  王翦叹道:“多年不见公子了。”

  “孙女这才嫁出去多久,怎爷爷还觉得多年不见了。”王棠儿神色不悦地道。

  “哎呀……”王翦又行礼道:“老朽年迈了,记性不好。”

  扶苏道:“父皇让我带了豆腐来。”

  王翦道:“豆腐?老朽听闻渭南有这个东西。”

  田安让人扛着一桶豆腐进入频阳县。

  王翦面带笑容的看着公子,如今的公子扶苏只有二十一岁,这是多么好的年华,这是一生中最有光芒的年纪。

首节 上一节 125/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