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132节

  王贲都想不起来,当初的咸阳城死了多少人,就连那吕不韦……始皇帝也是说杀就杀。

  至少,公子扶苏是一位贤良的公子。

  让王贲觉得父亲的确做了一个此生最好的决定。

  咸阳,扶苏正在吕不韦的旧宅中练箭术。

  公子练箭像是为了散心,只是随意的放了几箭,似乎也不在意箭矢会不会落在靶子上。

  公子高提着一个笼子而来,他笑着道:“兄长,此鸟甚是漂亮,有人将此鸟献给弟弟胡亥,高看着也颇为新奇,给兄长也看看。”

  扶苏张弓搭箭,道:“谁送的。”

  公子高将笼子放在桌上,揭开笼子时这只鸟也不飞走,他回道:“是一个叫赵高的内侍。”

  闻言,扶苏将手中的弓弦松开。

  箭矢带着破空声,呼啸而出,那只鸟还未发出一声鸣叫,便在原地留下了几根羽毛。

  箭矢呼啸而过的一瞬间,吓得公子高一个激灵,两个呼吸后他看到了被箭矢击穿的那只漂亮的鸟雀,它的些许血还流了出来。

  公子高也十六了,一只死了的鸟并不会太讶异。

  但,兄长忽然一支箭而来,他的确吓了一个激灵。

  扶苏恢复了笑容,道:“乱我们心志的玩物,都该如此。”

  闻言,公子高神色凛然,行礼道:“兄长所言极是。”

  将一只鹦鹉送到咸阳,足可见有多难,这种短尾鹦鹉在蜀中居多,它被运送到咸阳之后,应该是花了大价钱被人买下的,献给胡亥的。

  赵高?

  扶苏心中暗念着这个名字,对人是要有防备这话没错,但不能只有防备。

  现在的赵高没危险,谁能知道以后。

  一个人的心性是难猜的,即便是他大喊着忠诚。

  公子高对身边的内侍道:“往后谁还有这种取乐之物交予弟弟妹妹,一律这般处置!”

  内侍得到了吩咐,快步离开了。

  当公子高再抬头的时候,见到了兄长正在与田安吩咐着,随后田安也离开了。

  又见兄长招手,公子高走上前道:“兄长。”

  扶苏道:“叔孙通又想吃豆腐了吧。”

  公子高笑着道:“他自己做出来的豆腐总是说不好吃。”

  “田安在这里存放了不少豆腐,你回去时让人带走。”

  “好呀,谢兄长。”

  “在敬业县好好学,待你二十及冠,兄长给你安排一番事业。”

  闻言,公子高眼神中似泛着光,他欣喜道:“谢兄长。”

  宅地外,一个内侍站在这里,面带笑容,穿着单薄的宫人服,他反倒不觉得冷,他看起来应该是在等着一件好事。

  而后,正如他所料,一个高大的内侍迎面走来,来人身后跟着其余不少的内侍。

  赵高看起来四十余岁,他行礼道:“田常侍。”

  田安先是看了看四下,问道:“生面孔,以前没见过你。”

  “我近来才入宫,幸得宫中有人见我识字精通律令,便命我去了敬业县照顾公子们。”

  田安迈步走着,又道:“随我来。”

  赵高走路时与田安不同,田安走路时都是直着腰背的,即便是在宫里。

  但赵高一直躬着背,面带谄媚的笑容,一副要巴结田安的模样。

  赵高跟着田安的脚步,也不知要往何处去,只是继续跟着,他又道:“我们这是……”

  田安笑着道:“公子说了要赏赐你。”

  赵高脸上的笑意更甚。

  众人来到了宅邸的后院,后方的几个内侍纷纷走入院内。

  当即就有人拉来了一驾推车。

  赵高正要开口再问,却忽然被几个人按住了手脚,他被压在地上挣扎着,道:“田常侍,这是……”

  田安道:“你不该向公子进献的。”

  “田常侍……求田常侍……”

  话未说出口,赵高又见到有人拿出了一把匕首。

  赵高身体不住哆嗦着,“我……”

  他还未开口,匕首就刺入了他的咽喉。

  为了不脏了地,几个内侍压着他的脖子,不让血乱流血。

  众内侍围着抽抽地赵高而站,静静地看着他死去,而后将尸体装车。

  “田常侍,赵高的卷宗。”

  田安拿过卷宗看了眼,见到其家人,又吩咐道:“一个别留。”

  “是。”

  随后,田安走到正热着豆花的炉子边,从炉子底下的火中抽出一根木柴,单独拿到远处,将手中的卷宗也烧了。

  从此,就再无赵高此人,包括与赵高的亲族。

  对公子扶苏与田安来说,要将一个人抹去痕迹很容易,可能对年幼的公子们来说,他们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有赵高这么一个人。

  黄昏时分,公子高与一队人马带着一车的豆腐离开了咸阳,豆腐是刚做好的,还冒着热气。

  扶苏走在回宫的路上。

  田安跟在一侧道:“公子,都办好了,这赵高原是犯人之后,连坐为奴,残体入宫,因其识字通晓些许秦律,得到宫中的人赏识,公子都在敬业县求学,想着公子身边多些识字的人也好,这才会派去敬业县的。”

  扶苏没想到赵高会用这个方式出现,本以为让弟弟妹妹离开宫中,就万全了。

  多了一些曲折而已,难不住赵高这样的人。

  又有人来报,低声说了几句。

  闻言,田安快步走上前道:“公子,都收拾好了,他的亲族也都不在了。”

  扶苏颔首,脚步依旧。

  翌日,扶苏得知公子高昨晚回到敬业县之后,将公子胡亥打了一顿,打得皮开肉绽的,几天都不能下地走路了。

  每天早朝,丞相李斯都会准时来到丞相府。

  扶苏每每比丞相早半个时辰,今天又看到了徐市送来的卷宗,他这一次写了海上的季风与风暴的关系。

  倒是一些很前卫的沿海气象知识。

  这人的来历和身份在丞相府都有记录,入秦的齐鲁博士都会记录在案。

  其人原是齐地的贵族后人,其家族在齐地靠着出海的本事,积累家底。

第105章 西巡诸事

  过了半刻时辰,来丞相府的人越来越多,扶苏将眼前的桌案都收拾好了,并且将书架上的卷宗都整理好了。

  程邈来了之后,帮着公子收拾着卷宗。

  也就程邈知道,每天早晨在丞相府的官吏们来之前,公子扶苏就先会将这里收拾一番,而后干干净净的丞相府内做事就会感觉很好。

  程邈真的很喜欢在一个干净的地方工作。

  他甚至觉得在干净的地方工作,甚至十分享受。

  不多时,丞相与张苍也来了。

  扶苏坐在少府令的位置上,看着今天要处置的国事。

  丞相府又变得忙碌起来,先前的整洁也不再了。

  程邈只想将自己周遭三两步内的空间整理干净,如此一来也能让心情好一些。

  坐在程邈身侧案边的是张苍,只见张苍的案上放着高高一摞竹简,张苍看罢一卷,又边上的竹简垒高了一卷。

  又有底下的一卷被挤下来,落在了地上,滚到了程邈的案边。

  程邈将这一卷捡起来,保持着坐姿,伸着手臂放在了张苍的案上。

  而张苍依旧在批复着文书,神色专注,并没有察觉。

  不论有多忙,程邈总会让自己的案前很整洁。

  当初程邈在御史府,御史府内显得很昏暗,也有些阴冷。

  而丞相府不同,丞相府坐北朝南,而且门很宽敞,温暖又明亮,程邈很喜欢这里。

  今天要处置的事不多,冬季的朝中总是清闲,上午就忙完了一天的国事。

  用罢午食,扶苏与李斯就在城墙上走着,就当作散心的,看着在冬日里还热闹非凡的咸阳城。

  此刻的敬业县,诸多公子与公主正在这里读书,这里的公子与公主们多数时候会与村子里的孩子们玩闹。

  就连公子高也在这里有几个关系很好的朋友,能够一起相处与玩闹。

  平时也有宦官与宫女照顾着公子与公主们。

  今天,诸多宦官隐约听到了一个风声,传闻那个给公子胡亥送鸟雀的赵高被杀了。

  咸阳送来的消息也不知真的假的,但有一件事是真的,那就是公子扶苏不喜有人给年幼的公子与公主们送去玩物。

  至于赵高的死活,众人并不清楚,多半真的是死了,因赵高一直没回来,去过宫里的宦官也没再见到过赵高。

  公子高也说过,以后不许再送取乐之物给公子与公主们。

  十六岁的公子高与几个人说着话,几人的年纪都相仿,其中年纪最长的一位年有十九,最小的一个十五岁,一共有十二人,四个要送去上郡入军,余下的可以前往各地,当作是游学也好。

  以前的士人也有游学一说,这些人与先前的孩子们一样,像是另一种东出。

  去年就有一群少年人离开了这里,如今又有十余个,将来的每年都会如此,就像稂与隹。

  公子高站在商颜山下,从西北席卷而来的寒风还在呼啸个不停,看着远去的同龄人,或许书籍的知识各有不同,但教书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尤其重要。

  叔孙通道:“公子。”

  “老师,我好羡慕他们。”

  叔孙通面带笑意,道:“公子也要离开这里吗?”

  公子高深吸一口气,神情多了几分气馁,低声道:“我才十六,等我二十行了冠礼,兄长说过会将一份事业交给我,让我去做。”

  叔孙通道:“这不是很好吗?”

  公子高望着远处,道:“我很想去看看外面的天地,看看外面是什么样的,父皇与兄长一心想要改变世道,但世人中也有很多人不想改变吧。”

首节 上一节 132/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