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0节

  “说到曹参,我记得他曾经辅助韩信攻伐赵、齐二国。”

  “费公既有成为曹参的志向,何不自请留在荆州,辅佐关将军?”

  费诗闻言眉头一皱:

  “我自是益州犍为人,在荆州没什么名望,如何辅助关将军?”

  “竖子不懂人情世故,莫再妄言。”

  麋威一脸不以为意:

  “无妨,曹参并非齐人,最后不也做了齐相国吗?”

  “诸葛军师曾躬耕于南阳,如今蜀中谁人不称道?”

  接下来,麋威又是一通胡乱引经据典。

  乍一看似乎有些歪理,其实都不切实际。

  引得满堂宾客发笑,费诗尴尬不已。

  最后费诗似乎受不了他玩尬的,当场将他轰走。

  于是麋威起身告罪,以“更衣”为由悻悻然退出宴会大厅。

  所谓更衣,就是上厕所的雅称。

  简单解决完小问题,麋威并未着急离开茅房,而是转到旁边通风处,静静等待。

  不多时,有脚步声传来。

  垫脚一看,正是面色微微坨红的费诗!

  他果然听懂了我的暗示!

  麋威暗暗松了一口气。

  别看他刚刚扯了一通有的没的,其实什么萧何曹参都是虚的。

  核心只有一条:让费诗留下辅助关羽。

  可正如费诗所言,他一个益州士人初来乍到,凭什么辅佐关羽呢?

  这是不符合当下人情世故的。

  而麋威虽然年轻,但一直跟从麋竺这种人精南来北往,见识不少,怎么可能不懂这种人情世故?

  荆州这边的人不熟悉麋威也就罢了。

  费诗一直在益州,肯定是了解的。

  所以会对麋威这种反常表现有所警觉。

  而这种警觉,正是麋威刚刚临时想到的,能在两个督邮眼皮子底下吸引费诗注意力的办法。

  “阿威,何故在更衣之室徘徊不去啊?”

  “小子在等候费公呢!”

  两人相视一笑,各自了然。

  “发生了何事?”费诗直接问。

  麋威不再废话,将江陵潜在危机一一道出,并将关兴提前准备好的文书证据交给费诗。

  末了,郑重一拜:

  “如今能救荆州于水火者,唯有费公了!”

  费诗看过文书,脸色已不复先前从容。

  想了想,道:

  “为免夜长梦多,我今夜就启程北上见关将军。你要跟我同去吗?”

  麋威知道对方在担心自己的安危,毕竟他是在“大义灭亲”。

  万一东窗事发,有可能遭到麋芳报复。

  但他还是坚定摇头道:

  “关君的动作已经引起我仲父的警惕,而我这段时间跟关君走得近。”

  “此时贸然离开,不但惹人生疑,还可能祸及费公,反而误了大事!”

  “所以请费公不必顾忌我的安危,速速去请关将军回师救援。”

  “而我将继续留在江陵,协助关君御敌!”

  闻得麋威此言,费诗顿时满脸激赏道:

  “好!”

  “不愧是麋子仲之子,有贞士之气!”

  “此番我出使荆州,本以为最大收获是说服了关将军接受王命,其次是结识了荆州名士。”

  “不料今夜还能看到大王麾下有你这样的后起之秀,真是不虚此行!”

  贞士?

  哪有贞士?

  我就是单纯想抱你大腿啊费公!

  麋威心中大虚。

  他总算体会到刚刚费诗被他一通尬吹时的心情了。

  接下来两人商讨了一些行动细节。

  费诗认为直接原路返回关羽大营太可疑了。

  不如照旧先从江陵坐船逆流而上,作出返回益州的假象。

  等到了上游的枝江县时,再伺机转入南北流向的沮漳二水,绕道麦城、当阳长坂一线前去关羽大营。

  麋威记得历史上关羽得知江陵被夺后,曾往麦城方向撤退,正是反向走这条路线。

  “只是如此一来,不免要多耽误些时日,再算上大军拔营南下所需时间,林林总总,你们至少要在此地坚守半个月!”

  费诗最后总结道。

  “半个月就半个月吧,有麋君相助,我就不信守不住这城!”

  一道激昂的声音传来。

  两人回头一看,正好看到关兴修长的身姿踏月而来。

  他先对麋威点点头,才继续对费诗道:

  “不瞒费公,我手中能调动的兵马,连上城外各处戍卒,不超过一千人,且皆是老弱。”

  “接下来我打算向各族各家征调奴客、粮秣、器械等等用来充实守备。”

  “只是这必然会触及本地士族和豪右的利益,不知费公有何教我?”

  “此事易耳。”费诗捋着胡子道。

  “我虽不熟悉荆州事,但也曾听大王提起荆州治中从事潘濬潘承明颇有才干与名望,所以大王特意让他留守荆州。你何不向他求助?”

  闻得此言,关兴与麋威对视一眼,欲言又止。

  费诗微微诧异:“怎么,我说得不对?”

  费诗不能说不对。

  麋威大致猜到什么情况,心中微叹。

  首先按照汉制,州牧(刺史)麾下诸多佐吏中,以州别驾和治中从事的地位最高。

  相当于功曹在郡府中的地位。

  如今荆州牧是刘备自领,原先的州别驾已经随刘备入蜀。

  所以这位潘治中,的确是理论上荆州州部这一层的最高话事人。

  但,之所以说是理论上,是因为这里多了一个关羽。

第10章 你拿这个来夸我?

  关兴一脸无奈道:

  “费公有所不知,我家大人与潘治中不和,平日互不往来。近来潘治中更是称病不见人……只怕他未必愿意出面相助!”

  关羽哪里只跟潘濬不和,他跟大部分荆州士大夫都不和好吧!

  不然后来孙权吕蒙凭啥能迅速收买荆南三郡的人心?

  麋威心中暗暗腹诽。

  “竟是如此吗……”

  费诗显然不清楚这个情况。

  但因熟悉关羽的脾性,并没有太意外。

  便板起脸对关兴道:

  “虽说对子非父,于礼不合。但如今关乎王事,我有一言不吐不快!”

  “这……”

  关兴稍显犹豫。

  麋威见状,知道关兴其实是缺个台阶下来,立即给他搭上:

  “关君!我等既为王事而来,今夜便该只谈社稷,不论父子!”

  关兴果然立即抱拳道:

  “洗耳恭听!”

  费诗赞许地看了一眼麋威,对关兴语重心长道:

  “我观关将军,平素傲上而闵下。”

  “他亲率大军坐镇江陵时,将卒拥戴,上下一心,自然不惧士人的非议。”

  “可一旦他远征在外,局势稍有反复,本地士族难免生出异心。”

  “恰如此时此刻,城中已经有人暗通孙权。”

  “若非昔年大王曾在荆州广施恩德于士民,只怕关将军大军前脚一走,后脚江陵城头就要变换旗帜了!”

  说到这里,费诗拍了拍关兴的肩膀。

  “关兴,你既有做大事的志向,便该只学关将军的勇略,却不能学他轻慢士人的作派。”

  “特别是像潘治中这等既忠贞又有才干的名士,就应该以对待名士的方式来对待!”

  “你身为后辈,该低头时且低头,不算丢脸的!”

首节 上一节 10/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