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19节

  老登这是让我赚一个人情吗?

  麋威了然。

  不过就算没有潘濬提醒,他本来也要做好交接。

  便道:

  “连年大战,荆州百废待兴,人心思安,我料至少明年秋收前,此地暂无兵戈之忧。”

  “然则南阳四战之地,襄樊兵家必争,今又汉贼不两立,此地早晚还要兴师动众的。”

  “还望将军莫要懈怠,厉兵秣马……”

  随后,麋威将近月探听到的敌情,包括附近哪些地方势力可以拉拢亲近,哪些需要小心提防,细细道出。

  直到提及曹魏征南将军夏侯尚将接替曹仁镇守宛城时,寇封才好奇道:

  “这位夏侯征南,何许人也?”

  “文武全才。”麋威不假思索。

  “且不同于做事急烈的父辈,其人有治理一方的才干,且深得曹丕信重,日后必为大敌。”

  见寇封脸色异常凝重。

  麋威语气一缓,又道:

  “今后将军若遇难题,不妨多向襄阳诸公请教。”

  “将来万一敌军势大难敌,切莫耻于求援,也莫要耻于保全自身。”

  “邓县眼下是襄樊之北屏,失之固然可惜,却不值得为此赔上一员大将!”

  寇封闻言对麋威大拜以谢。

  其后抬头憾声道:

  “只可惜都尉不是南阳的都尉,不然我就能天天向你请教问计,何惧那伪帝所遣之将!”

  “要我说,既得襄樊,那江夏便不再是直面北寇的要冲之地。”

  “留一个持重的邓伯苗足矣守备。”

  “如都尉这般大才,后镇于江夏实在屈就了!”

  麋威心道那不正合我意。

  前后左右都被大腿包围,每天和妻子打打鱼,射射鸭,那小日子多美啊。

  只可惜……

  “将军有所不知,近日襄樊众议,皆认为有了襄樊为北屏,石城以北便无须修筑山堡,就连江夏西部都尉一职也可省缺。”

  “日后另置辑濯令丞或者船坞督之类的船官,专门负责维护石城那处船坞,足矣。”

  寇封闻言顿时目光一亮:

  “麋都尉全取襄樊,论功第一。既然要省缺江夏西部都尉,不知足下将迁调何方何职?”

  感谢【小小航海王】的打赏!

第103章 行郡上计

  “尚未有定论。”麋威轻笑道。

  “不过家翁前度来信,说大王别有差遣,让我交接完邓城防务后,尽快入蜀一趟。”

  “此外,我年将二十,也该回家行冠礼了。”

  因为麋威戴着头胄,寇封没发现麋威仍是个束发未冠的“童子”。

  一时啧啧惊奇:

  “难怪先前路经襄樊时,人人都说年未及弱冠而能开疆托土者,前有甘罗,后有麋威,皆才不世出。”

  “麋君如此年纪就已拓地百里,后生可畏啊!”

  麋威脸皮微微一抽。

  最近类似的赞誉,一直没少从南边传来。

  他听到耳朵都快要起耳茧了

  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零陵太守习珍,也就是习宏他哥,竟也派遣使者北上来贺。

  虽然主要还是感谢麋威提携他弟立下大功。

  只能说,当初费诗所吹的牛皮,如今从汉沔到湘关,从巴东三峡到洞庭湖畔。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也难怪刘备对自己另有差遣,千里调将

  费公误我!

  寇封哪知麋威那么多内心戏,慨叹一番,又道:

  “麋君从襄樊入蜀,应该是沿汉水上溯,行经三郡入南郑,后转蜀道南下成都,然否?”

  “然也。”麋威颔首。

  “此外,听闻潘师新近除官为南乡太守,我正好顺道拜会恭贺。”

  是的,老登又有新职务了。

  他之所以积极地替刘备解决“刘封”这个隐患。

  当然不是出于大公无私的精神品质。

  而是,他最近以州别驾的身份替刘备关羽接纳梅氏和汉水五县归附,表现出色。

  于是就地授为南乡太守,继续招纳沔北士民南下归附。

  而他所守的南乡郡(只有南部),就夹在东三郡和襄阳郡之间。

  所以解决三郡的隐患,就是清理身侧之患。

  只能说老登还是那个老登。

  无利不起早。

  “原来如此。”寇封了然点头。

  忽而抓住麋威的手,低声道:

  “小心孟子度!”

  ……

  与寇封完成交接后,麋威立即率部南返襄阳。

  如今襄阳城不但是襄阳郡治所在,还是刘属荆州的州治。

  关羽亲自坐镇于此城。

  南下一路畅行无阻。

  来到樊城时,已经移屯此城的荡寇将军关平亲自出城迎接,又护送麋威一行人南渡汉水。

  从这里开始,路上行人才渐渐多了起来。

  而等入得襄阳城,

  但见街道上行人三五成堆。

  不但迥异于邓城以北的荒凉景象。

  更是与数月前北上之时判若两地。

  那麋威作为一名徐州籍士人,见此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难免驻足遐想。

  还真不是他胡思乱想。

  须知徐州,跟荆州的南阳、襄阳类似,地理上四通八达。

  在和平年代,这种地理优势很容易积聚人气,继而成为富饶的州郡。

  东海麋氏何以积聚家财,富甲一方?

  麋竺个人能力是一方面。

  但徐州独特的地理优势,也是重要的客观原因。

  可到了动乱时期,好事就成了坏事。

  道路通达,郡县富饶,难免招来各方诸侯军阀争夺。

  继而成为四战之地,迅速衰败。

  正是成也通达,败也通达。

  倒是跟东三郡那种那种道路闭塞之地,截然相反。

  当然了,正如潘濬所说,如今东三郡已经事实上成了一处“内郡”。

  毕竟其西北方看似与关中接壤,实则为横亘千里的秦岭,人迹罕至。

  真正与外界联通的还是东西两侧出口。

  那么当东西两头都被占领以后,三郡的闭塞就有弊无利了。

  此番西行入蜀,定要好好看一看当地人情地理。

  无论如何,亲眼看到襄樊得以重聚人气。

  过去一年的努力,全都值得了。

  ……

  很快,一行人来到前将军府。

  门前迎接的正是杨仪杨威公。

  一别数月,此公容光焕发,今非昔比。

  麋威当然知道为何。

  虽然邓芝并未如他先前鼓吹那样北调守襄阳。

  但杨仪总算挣脱了有名无实的江夏郡丞。

  因功除官为前将军府长史,行职于襄阳。

  与留守江陵的另一个长史张裔正好一北一南,共同辅佐关羽,调度州事。

  如此显赫的枢机之职,杨仪岂能不振奋?

  杨仪:“麋都尉来得正好,关将军正有要事交代,快随我速速入内拜见,!”

  麋威自无不可。

  不多时,众人一一拜见关羽。

首节 上一节 119/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