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311节

  这时候问出这种问题,是在质疑汉军攻取长安的能力,还是质疑汉军后续守住长安的底气?

  但该说不是。

  这个问题,又关乎到在场不少投诚之人的切身利益。

  毕竟刘备的诏书说得再怎么漂亮,终究是要以季汉君臣守住长安,守住关中作为前提保证的。

  否则今日归汉,明日魏军复来,他们岂非里外不是人了?

  这个问题可大可小。

  刘备已经极度疲乏,丞相诸葛亮代为作答。

  却是斜斜指着西北方高台上,那个众所瞩目的玉棺:

  “陛下此番入关,曾许下宏愿:生入关中,死葬长安。”

  “此棺为昔年陛下讨伐曹贼至叶县,应命而降,今已显形……正应命数!”

  这是从谶纬玄学角度给出的解释。

  又自指道:

  “我益、荆、凉三州二十万将士,奉诏讨贼,一路过关斩将,无往不利,以至于伪朝天子临潼关而不敢入……正应天数!”

  这是从军事实力给出的保证。

  言罢,让人将三个囚于槛车的俘虏押解上前,以游园的方式供百姓“观赏”。

  正是曹魏雍州刺史郭淮。

  以及关中都督夏侯楙的两个亲弟弟。

  早前就有人猜测三人已经成为了刘备的俘虏。

  这一刻眼见为实,再无疑问。

  而有了这种级别的俘虏作为佐证,原本对汉军实力有所怀疑的人,自然不敢再声张。

  倒是刘备精神恍恍惚惚,不知是听错了问题,还是想到了别处。

  忽而自言自语道:

  “此地万民宴虽好,但终究未能进入都城内,惜哉!”

  此言一出,刚要恢复热烈的气氛再度一冷。

  而刘备话一出口便反应过来,不由懊恼自己突然昏聩。

  “陛下,臣以为不然!”

  麋威突然站了出来。

  刘备:“怎说?”

  麋威:“臣以为陛下此刻就在都中!”

  “陛下曾言: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今日此地,有大汉天子,有大汉都城的子民,那此处就是大汉的都城,此处就是长安!”

  “苟若长安既无天子,又无万民,纵然宫阙万间,冷冷清清,又何以为‘长安’耶?”

  此言一出,众人望了望池边受万民拥戴的汉天子。

  又下意识望了望身后那道冷冷清清的城墙。

  纷纷颔首称善。

  甚至有机灵者,当场提出建章宫这“章”字与“章武”这年号相应。

  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数使然。

  提议今后就以建章宫为季汉天子的正宫。

  刘备听得哈哈直乐。

  对麋威笑道:

  “此间乐,不思蜀也!”

第277章 长乐未央

  万民宴三日后,汉军进入长安城。

  在此之前,魏关中都督,安西将军夏侯楙。

  为了掩护曹真的残部撤退,亲自留下为大军殿后。

  期间与汉军斗智斗勇,又舍身捐命,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怎奈寡不敌众,大军一夜溃散。

  夏侯楙本人更是生死不知。

  端的是铁骨铮铮,大魏忠良。

  以上均为汉军对外宣传的说法。

  总之。

  随着长安城彻底克复。

  诸葛亮、赵云、麋威,分别献上来自益州、凉州、荆州三地的万民书,以及各种形式的祥瑞。

  汉天子刘备终于进入了他忠诚的长安城。

  其后一日,刘备以惊人的意志力,完成了对汉太庙的祭祀。

  并委托丞相诸葛亮颁下一些基本的制令。

  最后则是对此战主要功臣的封赏。

  其中,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张飞,从武都太守迁为关中都督,持节如故。

  并增其西乡侯(这个是县侯)食邑八百户。

  其子张绍除为三署郎。

  征北将军魏延迁雍州刺史。

  镇北将军赵云迁益州刺史。

  二将皆有增加邑户,封荫子弟。

  值得一提,自关、马二将之后,季汉便不再沿用州牧为官称。

  一州长吏均称作刺史,如麋威的豫州刺史。

  至于麋威,作为此战论功与张飞并列第一人,赏格也是最高的。

  在保留豫州刺史的基础上,特拔为卫将军,假节钺。

  封爵也从都亭侯提升为都乡侯。

  换言之。

  继关羽、马超、张飞、魏延、赵云、黄权六将之后。

  麋威成为季汉第七位拥有金印紫绶的重号将军。

  而且还是排名仅次于关、马、张的卫将军,位亚三公。

  当然,将军号在这个时代更多代表政治待遇,而非实际权力。

  早在这次封赏之前,麋威就是公认的刘备肱股重臣,且与诸葛亮同在托孤重臣之列。

  加上斩杀魏军上将曹真这个实打实的战功。

  这个封赏在季汉内部可谓众望所归。

  也只有不熟悉蜀中人事的关中士人才会对此有所惊叹。

  当夜,刘备在未央宫设小宴,款待来关中参战的大小将领们。

  连麋威门下的姜维、邓艾等也都在受邀之列。

  美酒佳肴,歌舞齐备。

  虽然刘备已经咽不下一滴酒水。

  却仍坚持与每一个人碰杯,念叨他们的名与字。

  老将们隐有所感,各自肃穆。

  小将们则听到刘备念出自己的名字,既激动,又不敢声张。

  碰杯过后,众人本以为刘备会有军事上的嘱托。

  毕竟魏军还有重兵在渭北。

  曹丕更在潼关往东不远的弘农虎视眈眈。

  然而刘备压根不提战事。

  只是吩咐接着奏乐接着舞。

  将军们渐渐放松下来,又在酒水的助兴下,开启了互相相攀比功绩的传统艺能。

  刘备则握着酒杯,笑吟吟地看着老中青三代将军们在喝酒打屁。

  听着他们或追忆往昔,或畅想未来。

  如此欢饮达旦。

  众将起来辞别天子的时候。

  却蓦然发现。

  不知何时。

  刘备已经闭目辞世

  据说走的时候。

  红光满面。

  酒香四溢。

  脸上还挂着一丝笑意。

  ……

  ……

  进长安的第三个清晨,刘备崩于长安未央宫。

  享年六十五岁(虚岁)。

  一时间,臣妾号咷,满城戴孝,若丧考妣。

  然而按照刘备遗诏,关中战事未罢休,国贼未尽除。

首节 上一节 311/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