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329节

  当中最险要的地方,甚至需要依托山岩搭建一种名为“鲁班桥”的悬空栈道,方能通行。

  所以此地又名鹳雀津、雀鼠谷。

  意思是这种地方,只有鸟鼠等动物方能安全通行。

  以描述其惊险难行。

  自古以来,冠爵津便是河东和并州的天然分界线。

  其北边是属于并州的太原盆地。

  其南边是属于河东的临汾盆地。

  只要将此道南北两头堵住,便能将并州方向的魏军乃至于鲜卑人挡在河东之外。

  张飞这个军事建议的用意便在这里。

  赵云作为太行山东侧的常山真定人,对山西这一边的地形并不陌生。

  当场就领悟了张飞的意图。

  想了想,道:

  “若要奔袭,那步军便不宜多带。”

  “干脆你我的步骑换一换,我亲自去抢关,你来占城,如何?”

  张飞明显有些迟疑。

  但见赵云一脸坦诚,终是颔首道:

  “我部下的骑士分你一半。”

  “此外,冯休元(冯习)此番带来的白毦兵也都尽数与你!”

  “好!”赵云没有矫情,当场应下。

  “翼德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张飞想了想,道:

  “虽说冠爵津那个口子是此战关键所在,但太行、王屋的各处山道也不容忽视,若可能的话,尽可能堵上一堵。”

  赵云直接应下。

  “还有吗?”

  张飞:“还有就是,若实在来不及堵住南北出口,那至少堵住南口。”

  “若连南口也堵不住,那便把南口附近的永安(彘县)给抢下来……如此,也足以妨碍并州兵马大举南下了。”

  赵云闻言,一言不发转身离去。

  张飞愣了愣,忽而失笑。

  这赵子龙虽然沉稳识大体。

  但心中也是有一股傲气的。

  ……

  汉军四月的攻势如火如荼。

  但过程乏善可陈。

  因为这一阶段,汉军是抢时间出击,而魏军被动应付,一开始便有收缩防线的意思。

  但再怎么收缩。

  如涑水上的安邑,如汾水上的临汾、平阳等重要据点,都是不能轻易丢失的。

  所以,随着汉军开始围困城池,双方终于还是进入了伤亡率最高的攻城战阶段。

  而得益于这一年来张裔等人持之以恒对“拔城砲”的持续改进。

  良品率和投射精度有所提升。

  张飞魏延等人在传统的井澜、冲车、云梯、地道等等攻城手段之外,又多出了一种远程砸城的攻坚方式。

  虽不至于直接把城墙给砸烂。

  但守军建于城外的木寨、角围。

  存活时间通通不超过汉军起砲之后的三天。

  其直接后果便是。

  原本骑兵在城外下寨,步兵在城内坚守,双方互为“犄角”常规战术。

  突然就不好使了。

  一旦汉军完成了起砲的准备,围城战真就变成了字面意义上的对城池的彻底围困。

  而对于那些小一些的城池,汉军的石砲甚至能直接越过低矮的夯土墙打到城内。

  所谓据城而守,至少在把城墙堆砌得高一些,厚实一些之前,暂时失去了意义。

  时间进入六月。

  汉军第一轮攻势进入了尾声,两路初步的战果也都陆续汇集到长安。

  首先是河南方向。

  得益于水路两路的夹击,加上拔城砲大显神威,魏延成功攻占了此关,率先取得了开门红。

  不过。

  这并不意味着汉军可以就此顺河东下,直趋洛阳。

  因为潼关虽然是这个时代的一道雄关。

  但从防御角度来说。

  对西边的长安,对东边的洛阳,潼关的军事价值是不一样的。

  对于长安来说,潼关一失,东边的敌军就能几乎毫无阻碍地进入渭水南北两岸。

  骑兵极限奔袭之下,不超过两天就能跑到长安城下。

  所以潼关对于长安来说,可谓命门一般的存在。

  一旦丢失,关中便算门户大开。

  但反过来对于洛阳,却不大一样。

  如前所述,自潼关到弘农,是一片山河夹峙之地。

  在这段漫长的狭道上。

  丢了潼关还有閺乡;

  丢了閺乡还有湖县;

  丢了湖县还有弘农,曹阳、陕县。

  除非汉军一路打通到陕县,撬开崤函通道的西端关口。

  否则便谈不上打开了洛阳的西边门户。

  实际上,战国时秦国防御山东六国的主要关隘,大部分时间都在潼关东边的弘农,也即秦函谷关所在。

  所以当魏延关平的水陆大军一路推进到弘农时,随着洛阳方向魏军增援上来,加上张郃沿途依托山势抢修了大量堡垒,河南这一路的攻势不可避免陷入了停滞。

  而关羽的荆州军团因为缺乏东吴方向的策应,忌惮于许昌方向的魏军,暂时也不敢自广成关大举北上。

  这正是河东派早前担心的状况。

第295章 识变而不能用变

  相比起孤注一掷的河南战场,地形更开阔的河东战场就复杂得多。

  因为地形更开阔,所以张飞的攻坚过程更加顺畅。

  实际上,当张飞以石砲砸开了解县大门,让关羽这个大汉解侯名副其实之后。

  涑水对岸的猗氏当夜就派人来请降了。

  张飞兵不血刃又下一城,继续顺着涑水北上。

  一直到河东郡治安邑城,方才被相对高耸的城墙给挡下来。

  而这时候,赵云部的人马已经攻下了汾水边上的重要据点临汾城。

  算是在汾北站稳了脚跟。

  其后稍作休整,便继续逆流而上,直奔冠爵津方向而去。

  相比起需要攻坚的张飞,赵云这一路无疑推进更快一些。

  为了便于骑兵奔袭,赵云还特意选择了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的汾水左岸进军。

  但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

  因为平坦,这一侧的城池和各类据点,数量必然更多。

  赵云又不可能彻底不顾后路

  不免沿途分兵。

  一来二去,等他的人马来到冠爵津南口附近的永安(彘县)时,骑兵数量已经锐减到两千员左右。

  而这时候,早就得到命令的魏军,不再苟且于城内,直接出城阻击。

  包括汾水对岸,与永安隔河相对的唐城,也都派兵前来支援。

  誓死要将汉军阻挡在谷口之外。

  于是汉军奔袭速度最快的这部人马,也终于迟缓了下来。

  ……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今汉军已露颓势,而关中方定,仓廪不足,必不能久战。”

  “仲达,你我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

  吴质捧着河东军报,目光炯炯地看着司马懿。

  然而后者只是闭目不语。

  也不知是在沉思还是在打盹。

  吴质等了好半天也不见他吭声,不耐道:

  “你初来的时候,不是口口声声说要与我出征河东,共立功业?”

  “怎么事到临头,竟又迟疑退缩了?”

  司马懿嘿嘿一笑,并无言语。

  吴质目光一转:

首节 上一节 329/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