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转念一想,横竖对方都要来进攻的。
那为什么不让对方进入自己预设的战场呢?
很快,敌军来攻山。
举着大盾的士兵顶在最前,居中是弓弩手,两边有长矛掩护。
一个小巧,偏长,但绝对考虑了地形状况的紧密阵型。
特别是,马忠还率领数骑亲兵在后压阵。
督军的同时还兼顾了军阵之间的命令传递。
麋威不禁怀念起自己留在澧水东北岸的半队蛮骑。
不过也无所谓了。
他选中的这处地方,本来就不适合跑马。
雨后这两天尤其如此。
很快,敌阵就抵近营地四百步开外。
麋威因此看清将旗下的马忠。
果然也是一个体格雄健的战阵斗将。
仅次于关羽关平,超过麋威见过的大部分人。
其人策马蹬坡,狼顾山上,颇有猛虎归山的声威。
麋威发现身旁的习宏握弩的手居然有些抖,便上前轻拍其背。
习宏微微羞赧,转头道:
“司马处变不惊,临敌不惧,着实令人叹服!”
麋威轻笑摇头道:
“谁说我不惊惧?”
“只是我曾在江陵见识过那位吕虎威的虎威。”
“那此时再看这个马忠,自然小巫见大巫了。”
习宏恍然颔首,并暗道这麋司马学识渊博。
连《庄子》的典故也能顺手拈来。
见识绝不下于自家襄阳习氏的才俊。
但很快,他又回头诧异地盯着营地中央的那杆“麋”字旗。
麋威:“如何了?”
习宏:“之前听北边来的人说,有一个未加冠的麋姓督邮,曾在吕蒙兵锋下守住江陵半月,最后还水淹陆逊大营。”
“莫非……”
“是我不错。”麋威没有否认。
“但彼时全靠江陵众志成城,我不过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贡献,不提也罢。”
微不足道……好熟悉的说法。
习宏目光微动,当即点头应声,不再多问。
然而转过头,非但手不抖了。
盯着山下马忠的目光,还多了些狂热。
麋威一时啧啧惊奇。
只能认为大腿不亏是大腿。
虽然初临战阵,但适应能力就是快。
谈笑间,敌军进入三百步内。
考虑到守军有高度优势,这已经接近蹶张弩的有效射程了。
甚至有几架麋威特意带来的,只能由军中最健壮者才能驾驭的七石腰开弩。
已经可以尝试直射敌将和旗鼓令兵了。
但麋威依旧让众人引而不发。
直到敌军前锋抵达两百步附近。
他才下令除了腰开弩外,其余弓弩齐发!
一时间,弓如霹雳弦惊。
因为特意夹道架弩,箭雨同时从左中右上四个方向交叉而下。
将这段狭长的坡道几乎无死角覆盖。
最前的盾手顿时就倒下了好几个。
虽然很快有后方士卒顶上。
但这个轮换的间隙。
足够麋威这边射杀阵中的敌弓弩手。
敌方因为要仰射,此时还差一点才到有效射程!
一场精心计算过的阻击战,自此开启。
如是两刻。
敌军硬冲了三轮。
却始终冲不到一百五十步的范围。
于是守军几乎在不受敌方箭矢的威胁之下,肆无忌惮敌输出了两刻钟。
如此一边倒的虐杀,自然极大打击了进攻方的士气。
很快出现溃退。
马忠迅速斩杀了几个逃兵,好不容易兜住军阵。
却也情知此时此地,暂不可为。
不得不鸣金收兵。
同时其人在军阵退出三百步后,还亲率领骑士断后,以求稍稍振奋士气。
但就在此时。
早已蓄势多时的数架腰开弩,在麋威一声“射马”之下,轰然发动。
有高度加成。
三百步。
绝对不是此弩射程的极限。
马忠几乎只是稍稍一怔,便在坐骑的悲鸣中摔落地上。
其身旁骑士皆是一惊,却也无暇顾及主将。
因为就在腰开弩发射的同时,那些已经重新上弦的蹶张弩也各自寻找目标,分头攒射。
蹶张弩的有效射程固然不如腰开弩,但胜在数量多,密度大。
而箭矢投射的密度一旦能堆上去,体型越大的目标越容易遭殃。
为何射人先射马?
因为马比人的体积大!
顷刻间,断后压阵的数骑纷纷人仰马翻。
或是当场摔死,或者落地后被马蹄践踏而死。
甚至还有人被流矢所杀。
但稍显可惜的是,马忠坠马时恰好有亲兵垫背。
虽然受伤,却因及时被亲兵托住,居然保住了一命。
但无论如何。
随着主将败退,压阵的骑士非死即伤。
原本尚存秩序的敌阵,当场轰然四散,仅存少量精锐还能稳妥后退。
攻势就此瓦解。
不过麋威并未贸然下令追击。
正如潘璋在澧水河畔立寨,只要守住就算躺赢。
麋威此时到敌后立寨,只要守住就足以让对方瞻前顾后。
坚守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
所以稳守才是第一位。
于是继续让射程远的强弩继续杀敌。
最终。
敌人在山上抛下上百尸体,数匹马,无功而返。
首日防御,成功!
第62章 攻其必救,如鲠在噎
今日一战,胜得酣畅淋漓。
虽不至于扭转战局,却足以振奋人心。
待敌军远远撤离之后。
习宏甚至抱怨自己为什么开不了强弩。
不然今日定能斩将云云。
对此,麋威只能由他去了。
其后收治伤兵,修理军械,加派斥候前出探敌,与昨日并无差异。
不然呢?
总不能说打赢了一场千人规模的小战役。
就宣称“打破了赤壁之战以来,孙权军在大江以南不可战胜的神话”吧?
非要硬吹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