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庶子 第385节

  “人少了,人太稀少了。”李老太公直接就一语道破,“哪怕是接近冬季,也不可能只有这么些人!”

  “快走吧,快走吧。”宋老太公已经急了,赶紧指挥。

  就这么,快马加鞭的带着二人到了李家大宅。

  “父亲……”

  刚一到,便有人出宅子相迎。

  李老太公见到儿子后,刚准备开口,对方便说道:“府君派人来了,说您已经与他商榷好了屯田事宜,在统计完田亩和佃户后,便将所有的百姓先带走了。”

  这话一说出来,两个老登差点晕倒。

  “谁说……谁说商榷好了!”一位族中青年队李老太公的儿子骂道,“太公没来,你怎么敢擅自决定的!”

  “……”见这些都这般惊恐,儿子也吓傻逼了,连忙的拿出一幅地图道,“这是县里新划给我们的田,按照一亩赔一亩半……那官员跟我说,优先给了咱们好地方,再犹豫就归别人了!”

  “什么好地方!”李老太公当场破防,拿起这张地图就是往地上一摔,“我哪都不去,我哪都不去!”

  “这混账宋时安,竟然真的敢……”宋老太公攥着拳头,咬牙切齿,眼珠子提溜老大了。

  “太公,咱们的田难道也?”

  旁人一说完,他就厉声的回怼道:“怎的?我宋氏就特殊一些?他对李氏敢这样,对我们为何不敢?李宋,本就是一家!”

  这个时候要是再不团结李氏,让两个家族分裂了,那才是完蛋。

  “可是,现在还有家吗?”李老太公当即反问道,“难得将我们挪走了,给我们新分的土地,会是在一起吗?”

  他想都不想,就知道是的。

  其余人也恍然大悟。

  宋氏和李氏勋贵,被拆分了!

  “逆子,真是个逆子!”

  宋老太公盛怒之下,直接将拐杖往地上一砸。

  他这么做后,其余人全部都低下头,瑟瑟发抖。

  老头子丢拐杖就是要发怒了。

  甚至说,杀人了。

  “七日后,举办祭祀大典,所有宋氏族人一律要来参与。”

  宋时安可能不在乎挚爱亲朋,可这名声他还是要的,这也是宋老太公最狠的回击:“凡不到者,皆开除族籍!”

第321章 开除族籍!

  整个槐郡九个县,但用以屯田的县共五个,主要在河洛平原,剩余的四个县虽然不在屯田的范围内,也有出人口。

  太子承诺给自己的屯田人口是四十万,其中太子负责直接迁过来三十五万,剩余的五万,便由宋时安自己解决。

  也就是从这槐郡区区一郡之地凑出来。

  而在宋时安将自己的老家都给抄了之后,其余的乡绅世家也就没辙了……

  “给盛安的老爷寄过去信了吗?加急的话,顶多就一日能到啊。”

  “信的确是一日能到,也是一日能回,可自从发出去已经五日……这意思已经明摆着了啊。”

  “你的意思是老爷也不敢说?”

  “现在宋时安当道,乃太子麾下第一红人,谁敢得罪他,跟他硬来呢,那刺山县的县令甚至敢哄骗乡绅,把卖出去的粮食收回去,说明宋时安手段极狠呐!”

  “而且,连他老家的族人,还有世交的李氏,绝大多数佃户都已经被抽出去,此等六亲不认之人,自然更不能容忍我们。”

  “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他已经做了啊……”

  京县的一伙子乡绅看着不远处驻扎的军队,就在他们曾经的土地上,并且还扎了无数顶帐篷,用以百姓居住的屯田营垒,心中满是惆怅。

  这五个县都是一样的,没有哪怕一个人逃过了人口普查,哪怕还有家族里在盛安当二品大员的。

  这第一剑斩杀到家人身上,此等绝户之计,效果卓绝。

  宋时安人也坐车,直接到了京县的屯田点。

  沿着洛河,起了足足一千五百个帐篷。

  纪郡丞带着宋时安,就这么在来往扛着木头的百姓和兵卒之间考察。

  “按照府君的要求,我们将屯田总共设置了五个总营,五十个分营。其中,这就是在京县的总营,其余分营,正在慢慢形成雏形。”纪郡丞介绍道。

  宋时安的屯田是要建立一个十分完善的,集开发,屯田,养兵于一体的,军民合作的生产制度。

  总营可以理解成公社,分营则是大队,分营之下还有更细化的庄子,则可以算是小队。

  屯田的百姓四十万,军队五万多,总计四十五万以上。

  设置总营五个,分营五十个,‘庄’接近一千个。

  形成一套十分紧密的三级制度。

  这就是军屯。

  能够保证每四五百人的一个集体,至少分配四十名兵卒进行管制,以及数名吏负责统计和上传下达,甚至还承担了教化之责,形同于指导员。

  而到了总营的那一级,看似只有一个县的区域,可其下的权力和能量都十分巨大。

  要知道这可是拥有八万百姓,一万军队的巨大化公社。

  这也是为什么宋时安拒绝了宋氏想要安插族内子弟担当屯田官员。

  这里面的油水太过于巨大。

  将人口和耕地集中起来,生产力至少提升一坤倍。

  在贪腐和州郡县地方税收的损耗也少了至少三分之二。

  四十五万人,能够创造出三百多万人的田赋。

  当然,前提是成功。

  “一座这样的木房,大概要多久建好?”宋时安指着一排方正的,单个约摸十二平米,茅草顶的木房,问道。

  “在府君你上任之前,我们槐郡的郡兵就开始大兴伐木,三个月内共砍伐三十万棵树,事先已经准备妥当。”郡丞说道,“每五个人,五日便可做好。”

  “现在登记在屯田里的百姓有多少了?”宋时安问。

  “京县乃大县,已经统计出来,一万两千人,其余四县大概这两日内就能算好禀报过来,剩下四个不屯田的周县那就比较漫长了。”郡丞说道,“这屯田五县加起来的百姓,应该就有五万了。”

  “五万百姓,四千郡兵。”宋时安琢磨道,“那就是每天差不多落成两千座房屋。”

  “嗯,差不多有这么多。”

  “再快一点。”宋时安道,“发动其余未屯田的百姓还有士绅服徭役,在一个月之内,赶在落雪前,至少落成八万座房屋。”

  因为这五万佃户本来就有住所,大概一万多座,所以四十五万人,总共差不多也只需九万座房。

  “府君,还要动士绅啊?”郡丞是真的有点怕了。

  这未免也太过分了吧。

  我大虞立国以来,士绅什么时候受过这么大的委屈。

  “服徭役是每个大虞子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可是今年的徭役已经服够了啊。”

  “预支明年的,明年就不用服徭役了。”

  “府君,老百姓那边还是好动员的。”郡丞是真的觉得有点激进,遂小声的提醒道,“至于那些士绅大族…此番屯田他们本就有怨气,还让他们出人来服役,这不好吧?”

  “就是因为他们是士绅,是体面,所以让他们出人就够了。”宋时安冷酷一笑,“谁要是抵抗,管他是什么大族,亲自给我扛木造房去。”

  计划制屯田,要的就是狠。

  一百转我九十五,我的手段你清楚!

  “……”郡丞稍作缄默后,对着宋时安行了一礼,“府君,我听你的。”

  什么叫我听你的?

  那特么不应该是‘是’或者‘遵命’吗。

  知道他勉强,宋时安将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在他抬起头后,浅浅一笑:“放心去做,有我在呢。”

  “……”这八个字,便是给郡丞最强的底气。

  别人这样说,他不会信。

  因为在官场沉浮,有的只是明哲保身,到时候出了问题,谁都是优先保自己。

  清君侧,诛晁错便是最好的背刺。

  哪怕是皇帝,也避免不了成为无耻小人。

  不过好在的是……

  宋时安的信誉分还真的很高。

  北凉跟着一起兵变的所有文武官兵没有一个被清算。

  主动背锅的皇子也被他强行的分去锅。

  手握三千金的燕国贰臣黄通,甚至还被封官了。

  愿意为别人而死的人,才有人不断为他去送死。

  这便是人格魅力。

  “是府君,我知道了。”郡丞不管了,什么世家乡绅,他全部革了!

  就在这时,心月突然匆忙的跑了过来:“时安,不好了。”

  宋时安一愣,纪郡丞也怔了一下,接着主动说道:“那府君,我就先……”

  宋时安抬起手打断,然后询问道:“跟屯田有关吗?”

  “嗯,算有。”心月道。

  “那就说吧。”宋时安道,“一切跟屯田有关的,郡丞都应该知晓。”

  “谢府君信赖。”纪郡丞稍稍行礼。

  心月稍作犹豫后,开口道:“宋老太公在槐阳举行祭祖,通知了所有族人,还邀请了李氏。并扬言谁要是不到,除去族籍。”

  “……”这话听完纪郡丞是被吓到了。

  这事对于一般人来说,那都是天大的事,不亚于被逐出家门。

  “那也包括我爹咯?”宋时安问道。

  “仆射大人那边应该也传去话了。”心月说。

  “那好,让宋淦跟我爹说,他不用回来。”宋时安道。

  “府君呐!”纪郡丞急忙道,“虽然这是您的家事,我也知道对于您而言,屯田大于一切。可倘若真的被除籍了,不仅您个人名声受损,也不利于屯田完成啊。”

  没错,在古代名声非常的重要。

首节 上一节 385/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