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 第325节

  气温回暖了,活动量提升了,两只鹰24小时几乎都在一起呆着,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提升,一直对小白矛看不太上眼儿的大黑鹰,总算发情了。

  这天早上,岳峰吃过了早饭来到鹰舍门口打算日常放风。

  隔着仓房还有十多米呢,就听到鹰舍里传来了咯咯咯咯一连串的小叫声。

  听叫声的音质判断是大黑鹰在叫,岳峰心头一动,立马蹑手蹑脚的靠近笼舍房门。

  隔着房门往里一看,好家伙,大黑鹰正低头撅着尾巴,咯咯咯咯的点着头小叫呢。

  雌鹰发情了,岳峰担心这么久的事儿,总算到火候了。

  面对大黑鹰投来的橄榄枝,白矛更是极为激动,同样搭拉着脑袋一点一点的往旁边蹭,眨眼的功夫,就跳到了大黑鹰的背上。

  好家伙,大早上的现场观摩鹰片!岳峰看的那叫一个聚精会神。

  个中细节略过不提,等两只鹰没羞没燥的完事儿之后,岳峰立马额外给鹰准备了小石子儿跟枯树枝等巢材。

  野生矛隼的巢穴极为简单,绝大多数都是悬崖峭壁上的石头洞等天然地形,随便捡点石子儿树枝铺一下都算精装修的。

  更有甚者啥都不弄,就是光溜溜的石坑里下蛋。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岳峰观察到人工巢穴的底座上,被两只鹰叼了不少巢材简单的铺设,营巢行为侧面印证了两只鹰完成配对儿。

  又过了一天时间,大早上岳峰开门给两只鹰放风的时候,只有小白从架子上飞了下来,大黑鹰趴在屋里嘎嘎叫,死活不挪窝了。

  这下,岳峰知道十有八九是准备或者已经下蛋了。此时已经四月下旬,比矛隼原产地的繁殖时间,延后了接近一个月。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大黑鹰跟小白两只亲鸟好似商量好了似的,早上白矛出去放风活动,到了傍晚时分,白矛换班趴窝,大黑鹰出窝活动。

  趁着两只亲鸟换班的间隙,岳峰也观察过巢穴里的情况,一天一只蛋的速度增长着,直到下完五只蛋,数量这才不再增长。

  起初,按照岳峰的计划,两只亲鸟只需要孵蛋育雏就好,食物的问题不需要亲鸟来考虑。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繁殖期的猛禽,对食物要求比较高的关系,一天早上照例带着白矛放风活动的时候,这个家伙没有按照平日里放风盘飞的状态活动,而是越飞越远,直接脱离了岳峰的视线。

  换做猎季的时候,如果小白出现这种飘鹰情况岳峰肯定会紧张不少,但现在他可一点都不怕,媳妇儿跟娃都在自己手里呢,让小白逃跑它也不会逃跑。

  果不其然,白矛在脱离视线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很快又回来了。

  区别就是,这次它不是自己回来的,而是叼了一只斤把重的母野鸡回来。

  看到这一幕,岳峰乐了。

  好家伙,不愧是有家了的‘男鹰’,这下连伙食问题都自己解决了。

  有了这次的经历,岳峰对笼舍的管理,变得放松了不少。

  当着两只鹰的面儿,岳峰将窗户上层的风窗直接打开,不管大黑鹰还是小白矛,都可以自由的出入。

  没了笼舍的束缚,小白每天都会外出捕猎两到三次,食物比较杂,小到斑鸠,大到沙半鸡野鸡,偶尔还有一斤多重的半大野兔、野鸽子等,只要小白可以飞行携带回来的猎物,几乎都会往笼舍家里带。

  面对可以自食其力的矛隼夫妇,岳峰也没有彻底放松对这两只鹰食物管理。

  这个年代,虽然农药等东西用的比较少,但老鼠药、猎人毒饵之类的东西,还是有机会被小白遇到的。

  猛禽每天进食次数有限制,大多数时候,逮回来的食物都会放在巢穴旁边的平台上。

  岳峰几乎每天都会检查小白带回来的食物,发现有异常情况,就会及时处理,防止亲鸟意外中毒啥的。

  好在,村子后面就是茫茫山林,小白捕食的猎场都是在山上,食物一直相对比较健康,除了偶尔一次发现一只大老鼠的腹腔里长了未知的疙瘩被岳峰给掉包之外,其他食物品质一直还算过关。

  不知不觉又是十天过去了,时间来到了立夏节气。

  有鹰谚讲,清明鹞子谷雨大鹰,立夏三天打花松。

  这句话说的是春天,可供驯化狩猎的猛禽迁徙经过中国北方的大致时间。

  清明的时候,鹞子(雀鹰)最早开始从过冬地往繁殖地开始迁徙。

  到了谷雨前后,大鹰(苍鹰)开始陆续回繁殖地。

  等时间来到了立夏前后,松子(日本松雀鹰)时间最晚,朝着北方繁殖地进行繁殖性迁徙。

  谚语当中的花松两个字,是指没有换完毛的亚成体松雀鹰。

  野生鹰过冬的区域温度高,光照足,所以换毛时间会更早,春天繁殖性迁徙的时候,松雀鹰的身上已经有部分老毛脱落换上了新装,老毛新毛混搭,看起来有些斑驳,故此叫花松。

  气温回暖,到了逮花松的时候了。

  年前的时候,岳峰就跟陈大爷提过这个茬,等春天的花松子迁徙经过的时候,岳峰会去多逮一些松子,将夏天放松子的鹰猎队伍也拉起来。

  现在,时候到了,岳峰立马开始了准备。

第422章 立夏三天逮花松

  在最开始的篇幅里,也提到过松子儿这个鹰猎品种。

  松子儿,也叫日松,燕松、红眼儿,是日本松雀鹰中的雄性个体。

  体长只有二十多公分,体重不到二两,个头只有松鸦大小,但却是鹰猎圈子当中,最有代表性的猛禽。

  不管是兔子野鸡还是更大的猎物,对训鹰放鹰人的技术门坎要求都相对高很多。

  但是这放松子儿不一样,说的夸张点,只需要稍微懂点训鹰放鹰的皮毛就能玩,有手就行。

  松子儿个头小,主要猎物以小型的鸟雀为主,常见的麻雀、山雀、伯劳等大小的鸟类,都在松子儿的食谱狩猎范围之内。

  极品的松子儿,更是可以以小博大,逮成年灰喜鹊、鹌鹑大小的猎物。

  开春家里的主力猎鹰褪毛上笼之后,岳峰给二食堂送野味儿的活儿只能暂时终止。

  毕竟打鹰围这事儿也是有讲究的,不可能一年四季高强度压榨猎物资源,否则种群基数都逮没了,后面可就没得逮了。

  春天是猎物繁殖的季节,尤其是放鹰这一行,开春之后秋鹰入笼,鹰把式就不会再去放秋鹰打鹰围了。

  但是,大鹰跟鹞子之流不放了,并不代表小鹰也不能放,这放松子儿并没有那么多讲究。

  这个年代,麻雀还属于四害之一呢,一到了秋天,动辄都能聚集成遮天蔽日的大群,鸟群飞过,遮天蔽日,落在农田里犹如蝗虫过境,极大的祸害农田里的收成。

  利用这春夏秋三季组织人放松子儿,可以获取大量的小型鸟雀活禽,一部分送到二食堂做成美味佳肴,剩下的部分,还能供给家里跟山上养殖场的笼鹰跟紫貂食物所需。

  这些计划都是岳峰去年冬天就早已经提前想好的,现在正好到了时间节点而已。

  打定了去逮松子儿的主意,岳峰就忙活起来,尤其重要的就是提前准备诱子。

  岳峰用一下午的时间,用铁丝网做了个打笼,在上方盖子上调整好平衡,然后放置谷穗食物,挂在高处。

  鸟雀看到打笼盖子上的谷穗儿就会落下来吃,踩到翻板上就被直接扣到了笼子里,而机关复原,等待下一个倒霉蛋。

  用打笼逮鸟这种操作其实上不得什么台面,效率不算太高,但拿来逮诱子的话,还是可以的。

  一天的功夫,岳峰就逮了十几只麻雀燕雀这些杂鸟。

  搞定了诱子,岳峰立马将逮小鹰的骑笼网找出来,带着出了家门。

  前面也说过,逮大鹰需要上山上,但是逮小鹰不用,河边林子里就是好地方。

  春天的猛禽迁徙,是繁殖性迁徙,持续时间不像秋天那么长。

  按照经验,亚成体的花松,立夏前后七到十天的时间基本就过的差不多了。

  岳峰想法很简单,在到了节气大量过小鹰的时间点上,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逮小鹰身上,至少搞个几十架的松子、摆胸(雌性松雀鹰),继续发展鹰猎小队的规模。

  带上全套的打鹰装备,岳峰溜溜达达直奔去年逮鹞子的那处河边小树林。

  林子空旷处选好一片场子,直接将单片网挂好,底下还是万年不变的骑笼。骑笼里塞上作为诱饵的鸟雀,再撒点食儿跟水,完活儿。

  布置好之后岳峰就换另一处,前前后后在小树林周围,布置了四块捕鹰的骑笼网。

  逮小鹰这种活儿,对岳峰这个老司机来说,就跟吃饭喝水那么简单,搞定了网具诱子等细节之后,岳峰溜溜达达就离开了树林,找了一处北风向阳的河岸边草甸子,晒起了太阳。

  立夏前后的气候不冷不热,太阳晒在脸上暖暖的,很快就有了睡意。

  岳峰脑袋里想着将来的各种规划,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一觉睡了两个多小时,岳峰被几声松鸦的聒噪声吵醒,他揉了揉眼睛,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时间。

  上午十点半了,该去巡视巡视网片了。

  想到这,岳峰起身扑棱了几把屁股上的草叶,朝着骑笼网的位置走去。

  隔着十多米远呢,就看到贴着骑笼网下沿的位置,一只灰不溜秋的小鹰正挂在网兜底下呢。骑笼里的三只麻雀,因为小鹰的存在,吓得在笼筒子里来回的逃窜。

  “嘿!开张了呀!!!运气不错!”岳峰嘿嘿一笑,快步走到跟前儿查看起来。

  等岳峰走到跟前儿,不等上手呢,那只小鹰就发出叽叽叽的尖锐叫声。

  这松子个头小,爪子跟鸟喙的杀伤力有限,岳峰对自己拿鹰的手法自信,所以连棉线手套都没戴。

  捋着网线,直接从背部将小鹰攥在手里,简单的将网线摘下来之后,仔细观察了一眼手里的第一只下网的幸运儿。

  蛤蟆头,石榴眼儿,头顶比较平,锈红色的脯子,从头脸品相上看,只能算中规中矩没有什么明显的优点。

  看完了头脸脯花,岳峰又将翅膀大翎跟后背、尾羽扫了几眼。

  翅膀大条基本全部换完,尾羽只换了四根。

  “擦了,这开门红也一般啊,只有四颗!!”

  岳峰自言自语一句,随后从兜里掏出了捆鹰的鹰褂子,三下五除二将这只小鹰给紧上。

  关于松子的品相,老辈儿的训鹰人,讲究还是比较多的。

  除了头、脸、膀儿、脯花、爪子这几个部位的说法之外,衡量一只松子儿干活儿实力高低最直观的体现是尾羽换新毛的数量。

  这是个啥道理呢?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

  所有夏天回繁殖地的花松,都是去年刚刚出窝还不到一岁的亚成鸟。

  成年的松雀鹰迁徙时间要早十天半个月的,这玩意儿数量多,鹰把式一般不太喜欢栓老家伙。

  老家伙逮的巧儿,但是训练起来费劲,个头小体力储备低,又不敢掐太狠的膘儿,训鹰放鹰的时候稍微偷点懒就容易反生不好摆弄。

  相比老家伙,小鹰性情更软一点,好训练,经过适当的挑选,捕猎技巧也有保证。

  亚成体的松子儿,捕食能力有高低之分,有的身体素质好,干活儿利索,在越冬地打食儿的时候不费劲,吃的好,身上的老毛换的自然就早,羽毛质量也高。

  而那些捕食能力差劲的亚成鸟,在野外饥一顿饱一顿的,吃的差,身上换的毛自然就少。

  经过长年累月的观察跟总结,鹰把式们,把松子儿尾巴换毛的数量,当成了一个衡量松子儿本事的标准儿。

  换四根毛叫四颗,换六根毛叫六颗,上品的松子儿叫净毛,12棵尾羽跟成年老鹰似的,全都换成新毛,只在尾巴上方缠腰的位置残留少量的头年胎毛。

  按照这个界定松子儿品相好坏的标准上来看,这开门红逮的第一只四颗松子儿,只能算凑合着可以用。

  如果不是爪子还算干枯苍劲有力的话,说不定岳峰当场就给放了。

  捆好了第一只小松子儿,岳峰将骑笼网重新整理好,溜溜达达朝着另外三处网片走去。

  第二处空,第三处空,等走到位于林子边最后一处迎着太阳布置的骑笼网的时候,又一只倒霉蛋在树上挂着呢。

  这只小鹰的个头比第一只松子儿明显大了一个号,背部羽毛也以铅灰色为主,脖子位置有一道黑色竖纹,脯花是那种细碎的横纹。

  瞳孔为黄色,三角脑袋、爪子干枯,呈现青灰色,抓把还挺大的。

  好家伙,把松子儿它媳妇儿也逮着了。

  花摆胸(亚成雌性日本松雀鹰)一只。

  这只花摆胸的胆子挺大被岳峰抓在手里的时候只是象征性的叫了两声很快就安静下来,嘴巴张开,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岳峰这个陌生人。

  岳峰攥着小鹰在手里掂了掂,大概三两出头的样子,正常的摆胸体重范围。

首节 上一节 325/5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