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 第332节

  这段时间每天都能逮几只小鹰,等咱队伍拉起来了,新的鹰跟摘窝子,我再给您拿!”

  “妥了!万事儿开头难,有这四只小松子儿打头儿,只要有人尝到了甜头,后面就不用咱们再费心思了。

  虽然现在分了地,但挣现钱儿的机会还是少,你放心就行了!”

  “嘿嘿!您办事儿我放心!

  对了,您这大鹰,是哪天入的笼啊?我刚才站仓房门口看了一会儿,脯花上的毛已经掉了不少了!”

  “入笼半个月了,掉了一根翅膀大翎,我就知道该入笼了!

  这鹰脾气太臭,养不熟!入笼几天功夫,就不认人了,我进屋打扫卫生,都吓得不敢靠近跟前儿!

  每天九只到十只杂鸟,膘不大,但是应该也能吃饱!

  论摆弄鹰,你肯定是专业的,你给瞅瞅,看看这做笼的鹰还有啥需要调整的!”

  岳峰听完点点头,一天十只杂鸟的话,一只大鹰换毛肯定够用了。

  笼鹰也是一门学问,并不是说食物供给越多越好。

  看到这可能有人迷糊了,之前不是还说,野外的鹰,吃的越好,毛的质量越高,换毛越早吗?

  同样的鹰,为啥笼鹰的时候,就说食物供给不是越多越好了。

  这不是双标吗?

  还真不是双标,里面存在一定的科学道理。

  野外的鹰,跟人手里入笼的鹰,最大的区别就是,每天的活动量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野生的鹰每天捕食的活动量要远大于笼养的鹰,基础代谢高,食物吃的丰富,体质健康,换毛自然又快又好。

  但笼养的鹰,哪怕是陈大爷这种单独收拾出一间仓房来笼鹰,鹰的活动范围也极为有限。

  这时候食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鹰的代谢消耗又跟不上,就会在体内堆积一定的脂肪。

  这脂肪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笼鹰过程中,如果脂肪堆积太多,会影响到旧羽毛脱落的效率,反而好心干了坏事儿。

  “每天十只麻雀左右的鹰食养一只大鹰肯定够用,如果是我的话,每隔两三天的时间,稍微减一天的食物供给数量,抻着点喂食,更有利于鹰的旧毛脱落!

  另外,除了沙子铺地之外,还要给鹰准备一个水盆喝水、洗澡,定期更换!

  再过个把月,气温就要升到二三十度了,到时候会进入鹰脱毛的高峰期。

  俗话说七零八落九脱光,等到了九月份,大鹰就会换上一身漂亮的破花羽毛了!”

  “大小食儿抻着点儿?这是个什么原理?笼鹰也不是放鹰,还需要大小食儿抻着气头儿吗?”

  陈大爷听完岳峰的提醒,别的倒是都认可,唯独抻着食儿有些想不通。

第431章 鹰猎大队成立

  面对陈大爷的询问,岳峰微微抿嘴笑了笑,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大爷,您听过老辈儿修道的人里,提到过一种修行的做法,叫做辟谷吗?

  就是有意识的单独拿出一段时间来,只喝水,不吃东西!”

  “辟谷?我还真听过这个说法!但是这玩意儿跟笼鹰有啥关系啊?我是问你,这大小食儿抻着,是干嘛用!”

  “嘿嘿,如果这入了笼的大鹰,活动量比较大,可以随意的飞行活动,自然不需要大小食儿抻着喂。

  但是咱普通笼鹰,不都是放在相对狭窄的空间里嘛,就算是您单独收拾出来一间仓房,也就十来个平方的距离,鹰还是施展不开!

  这时候,笼鹰期间的食物,就不能持续的充足供给,要让它有点起伏波动!

  这样,鹰时刻有点饥饿的压力,身体代谢就会比较旺盛保持在一个更加健康的状态上。

  鹰如果养的太胖,代谢又低,旧羽反而不容易从身上脱落!

  说到底,这是一种没办法保证较大活动量前提下的折中行为!

  道士辟谷跟这个大小食儿抻着点从原理上也有些类似。

  平日里生活不错,有意识的饿几天,身上的器官机能反而会被激发,吃的闹满肥肠不爱动弹,反而容易出毛病!”

  听完岳峰解释,陈大爷点点头:“你这么说,我听懂了!反正那意思就是为了让鹰更好的换毛呗!”

  “对!!这大鹰如果一夏天都是吃杂鸟的肉换毛,那毛色质量啥的肯定不会差,您就按照我说的这个方法来试试,绝对不会出问题!”

  “行,那我就听你的,间隔三四天,就食物减半一天呗!你那架铁背红换毛进度咋样了?”

  “铁背红大鹰,被我送到山上养殖场那边去了,我赵大爷帮忙伺候着呢!

  那边笼鹰的笼舍也就跟仓房面积差不多,鹰食吃的是之前积攒下来的一些死掉冻起来的沙半鸡杂鸟啥的,等松子儿出了活儿,后面也就能吃到新鲜的血食儿了!

  对了,大黑鹰跟小白矛生了五枚蛋,我之前抽空用手电筒照了下,蛋已经孵化了,估计再有半个月就能出壳,到时候给您一只呀?”

  换成其他人,岳峰还真不舍得把子一代的矛隼雏子送人。

  但陈大爷不是外人,后面还要帮忙张罗归拢鹰猎大队的事儿,家里的鹰孵了雏子,总要提一嘴,要不然,可就显得小气了。

  不过听完岳峰的询问,陈大爷却没有表态要,而是非常睿智的摇了摇头:“这矛隼确实好,但送我我也玩不转!

  家门口逮个野鸡跳猫啥的,大鹰就够使唤!再多了反而照顾不上。

  再说了,你之前不是跟我说过,这从小养大的雏子,容易有各种毛病呢,你会摆弄,我不精通这些,可不伸手了!”

  “那行吧!!您先养着这架慢桃尖,等秋天过大鹰的,我抽空再上山逮,有好的再淘换也来得及!”岳峰顺势借坡下驴。

  ……

  爷俩喝着茶水儿聊着天,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饭口,到了家里了,陈大爷肯定不让岳峰回家吃,陈大娘提前就开始忙活着张罗午饭了。

  中午整了两荤两素四个硬菜,爷俩小酌了几杯,吃饱喝足岳峰在陈大爷家呆到下午三点多,这才骑上摩托三轮回家。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岳峰基本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作息状态。

  一早一晚去布置鹰网的地方巡网检查,有撞网的小鹰用得上的就拿鹰褂子捆回来,回到家栓到鹰杠上。

  经过前后六天时间的下网捕捉,岳峰这边总共逮到松子儿14只,摆胸9只。

  总数,23只,跟前期的预判数量大差不差。

  另外,在岳峰的持续指导下,小涛跟张家兄弟手中第一批开训的小鹰,也前后脚都成功下地成鹰逮到了第一只小鸟。

  这下,第一批能干活的猎鹰数量达到了六只(岳峰两只,小涛一只,孝文两只,孝武一只)。

  这松子儿在刚出猎没有彻底贴到圆膘之前,拿来干活儿多少也要爱惜一点,逮到一定的数量,就要贴点肉,休息休息。

  现在家里有了六只训成的小鹰,除了岳峰手里那只极品的净毛松子儿越放越硬干活儿的效率见长之外,别的小鹰多多少少都会有所轮换。

  比如说,早上天刚亮就起床,然后小哥几个,各自选择一个方向,在村头就分道扬镳,各自单独行动逮小鸟。

  到了八九点钟天气热起来再带着新鹰找地方闯脸继续开始新兵的训练。

  等到了傍晚天黑之前,再换一只鹰出去放一圈,让尽可能多的新兵小鹰都在确保体力膘情健康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实战锻炼。

  该说不说,岳峰手中这架净毛松子的实战表现,再一次印证了了老一辈赢猎人总结下来的真知灼见。

  选择大于努力,小鹰品相好,驯养得当,下地干活儿的表现就是比普通鹰要强出一截。

  其他几个人,两只小鹰一早一晚还要轮换一次,平均出去三四个小时,也就能逮到十几二十只鸟的样子。

  而岳峰用这只净毛小松子,大半上午的功夫,就能干够其他人忙活一天的成绩。

  赶上春天下了一场小雨,太阳不毒,人跟鹰都舒服。

  岳峰扁着小净毛,就在隔壁兴华村跟生产道边上来回溜达,一天就逮了41只大小的杂鸟。

  等回家的时候,小家伙还依然没有疲态呢。

  等到了五月中旬,岳峰这边手里的小鹰,能干活儿的数量已经到了15只左右。

  院子里鹰杠上,齐刷刷的拴着一排,看起来颇为壮观。

  只剩下最后几只品相略差体质也一般的替补生鹰,见了人还会象征性的挣扎两下。

  就在岳峰猎队小伙伴们放鹰训鹰稳定发展的时候,陈大爷那边的鹰猎大队组建情况,也开始显露成果。

  老爷子在岳峰送来小鹰的第二天,就带着两只鹰褂子紧好的松子儿去了大集上靠近象棋摊的位置蹲了下来。

  有了前面摆弄大鹰跟小兰花垛子的经验,陈大爷摆弄这小松子儿根本不在话下。

  两只小鹰解开褂子打水条的功夫,就被几个老相识朋友给注意到了,立马询问起来。

  老爷子不卑不亢,将这小松子儿的能耐,以及干活儿的收益,大致提了一嘴。

  听到一只小鹰玩好了,一天就能逮二三十只鸟,更是两分五一只无限回收,几个人立马就生出了加入的心思。

  陈大爷也没急着答应,而是跟第一批发展出来的熟人朋友,一起见证了新鹰从闯脸到掐食儿训鹰然后出猎的大致过程。

  具体的训鹰技术要点没露,但是陈大爷在这几架小鹰上下的功夫却被几个人看在了眼里,并且有了心理准备。

  等陈大爷手里的松子儿训好了,几个人跟着老头儿走街串巷又放了两条鹰,这放小鹰逮鸟既能耍,又能挣钱的活儿,可就彻底把几人给迷住了。

  很快,陈大爷家里另外三只也成鹰带活儿的松子儿,就被反应最快的熟人给交了押金讨了过去。

  老爷子用的是跟岳峰猎队差不多的方式,小鹰是团队资产,每天早上来家里取,等放完了鹰之后,傍晚再送回来,老爷子按照各自的收获数量,兑现相应的现金。

  一时间,岳峰这边,兄弟几个一天逮鸟大几十只,陈大爷那边,四只鹰也能逮百十只麻雀金翅雀等各种小鸟。

  鹰猎大队按照岳峰之前设想的模式开始运转起来,这下好了,又能稳定的给二食堂提供活的小鸟当做食材了。

  牛师傅那边也没含糊,只要是岳峰送来的活禽小鸟,全都按照最低五分钱一只的价格收购。

  这玩意儿在牛师傅的手里,不管煎炒烹炸都是一道好菜,一时间小食堂这边的大小领导食客们,反响非常不错。

  一天一两百只的供应,做一盘油炸麻雀就得用十几二十只,这点供货量,远远填补不上食客们的需求。

  在陈大爷发展的第一波队员们挣到钱了之后,很快各自的亲朋好友人员开始井喷。

  这种好事儿可不好找,最多的时候,陈大爷家里,一天能来四五波人,都是托着各种关系门路来‘找工作’的。

  毕竟都是熟人,陈大爷对不同的人是个什么成色,那是非常了解,挑挑拣拣的又发展了第二轮的鹰猎大队人选。

  前后不到二十天的功夫,岳峰夏至前后逮的小鹰,除了两架备用之外,全都被陈大爷组织的放鹰人员,给瓜分殆尽。

  一时间,每天收获的各种杂鸟数量再次飙升,从开始的一百多只,翻了一倍有余。

  这下,岳峰也开始忙活起来了。

  每天傍晚,都会骑着标志性的军用摩托三轮车来陈大爷家收货,挨个清点数量,统计交割货款。

  品质最好的那部分,挑选出来送到二食堂去赚取收益差价。

  有些死了残了或者个头瘦小的杂鸟,岳峰就挑选出来送到山上林场去,当做山上笼鹰以及紫貂的口粮。

  整体来看,岳峰这个鹰猎大队的成立,实际效果比预期还要强上不少。

  那些种上庄稼地里没有太多农活的普通农民,跟着放鹰就能获得每天至少五毛甚至更多的现金收入,这帮人的积极性太高了。

  时间一点点往前过,鹰猎大队日常收货送货等事情已经完全走上了正轨,岳峰也从最开始的忙碌状态,慢慢放松下来。

  五月二十一号,就在岳峰例行送货回家,回新房这边例行检查鹰舍的时候,大黑鹰的窝里传来了小鸟的叫声。

  听到动静,岳峰心头一跳,矛隼雏子出壳了!!

第432章 雏鹰

  下一秒,岳峰立马推开鹰舍的门走了进去。

首节 上一节 332/5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