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 第333节

  看到主人进来,站在隼台上的小白矛耷拉着脑袋嘎嘎叫了几声,而旁边的大黑鹰,趴在窝子愣是没起来,还伸出脖子,叼着一根松木棍往旁边挪了挪。

  岳峰没有急着伸手检查,而是微微侧耳倾听了一下窝里的动静。

  叽叽叽!

  声音不大,但是辨识度很高,幼鸟刚出生的那种清亮的小叫声。

  “宝宝出壳了啊?我瞅一眼!!”岳峰确定小鹰雏子的声音之后,立马朝着大黑鹰这边凑了过来。

  伸手,在大黑鹰肚皮底下羽毛当中一摸,果然,两只热乎乎毛茸茸的小家伙,已经从蛋壳里孵化出来了。

  刚出生的矛隼雏子非常小小只,浑身都是白色的绒毛,看起来跟个袖珍级小号毛绒玩具似的。

  小家伙刚出壳最多还没半天时间,眼睛都还没睁开呢。

  感受到有人在触碰自己,小家伙哼哼唧唧的声音又叫了几句。

  听到崽子叫唤,旁边刚当了爹的小白矛多少有点小紧张,嘎嘎嘎拉着长声耷拉着翅膀就往岳峰身旁靠。

  那肢体动作代表的含义也挺简单,孩子还小呢,不抗祸祸,你别扒拉它。

  岳峰检查了一眼两只小宝宝的健康程度,没有伤,没有残缺,活性状态也算正常。

  相对于白矛的紧张,大黑鹰就表现的比较淡定了,它轻轻地用脑袋蹭了蹭岳峰的手背,眼睛很慵懒的眯着,毫不戒备主人接触自己的崽子。

  岳峰稀罕了几秒钟这两只毛茸茸的小崽子,随后将它们放回到了温暖的窝里。

  下一秒,岳峰展开手掌有意识的往上抬,强行将大黑鹰从趴窝的状态站起身来,露出了肚皮底下另外三颗鹰蛋。

  这三颗鹰蛋,其中一颗在靠近大头一侧位置,也被啄开了一个小洞,从洞里还能听到微弱的雏鸟叫声。

  不用说都知道,第三只雏鸟应该最晚明天就能出壳。

  另外两颗蛋应该是最后下的那两颗,还要经过一到两天的孵化,才能破壳而出。

  检查完了鹰舍里几只雏鹰的大致情况,岳峰将大黑鹰又放了回去。

  这个家伙趴窝孵蛋时间比较长,肚皮底下的羽毛都脱落了大半,甚至能隐约看到肉肉了。

  鹰窝旁边的台子上就放着新鲜的沙半鸡,有小白这个给力的奶爸在,食物肯定是不愁的,岳峰检查了几眼之后,在鹰窝下方的记录本上,做好了雏鹰出生第一天的繁殖记录。

  上辈子,岳峰虽然接触的猛禽不少,但可没有近距离接触过海东青这种传说中的神俊。

  他对猛禽繁殖的更多知识,都是通过专业论坛以及国外翻墙的纪录片得来的。

  目前来说,矛隼在国内的繁殖肯定还是绝对的空白,所以从学术科研的角度上来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记录,具有极高的价值。

  现在养殖场都搞了,后续自然是要更加的专业化发展。

  做好了记录,岳峰一拍脑袋,突然还响起来还忘了提前准备一件东西。

  代表着人工繁育标志的脚环!!

  在后世,不管是信鸽还是鹦鹉,或者国外引种进来的哈里斯栗翅鹰等猛禽,在还是雏鸟时候就带上的闭口脚环,是很重要的参考标志。

  目前这个时间节点,国内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则还没有出台,不带脚环倒也没啥法律风险。

  但既然人工养殖的雏子都出窝了,脚环这种专业的东西,自然不能怕麻烦。

  想要让手里的猛禽价值更高,就要把繁殖谱系、血脉溯源、身份认证等东西都提前做好。

  这些上辈子前辈总结出来的经验,岳峰可以毫不犹豫的拿过来用,而不用担心走任何的弯路。

  意识到这一点,岳峰从兜里掏出一小截棉线来,绕着大黑鹰跟小白矛两只亲鸟的腿骨位置仔细测量了几个成鸟的爪子腿骨数据。

  有了亲鸟成年后的周长数据,就能算出腿环的直径来,再去铁城找打首饰手艺人,用银子打出合适佩戴的腿环来,这件事儿就算大功告成了。

  别的事儿可以拖延,这事儿不能耽误,跟鸽子的比特环一样,要在雏鸟达到一定的日龄之前尽快安排好,否则等长大了,这闭口脚环可就戴不进去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岳峰,当天就去老丈杆子家,让王建国帮忙开了一封介绍信,随后骑着摩托车,直奔跟丰城相邻但是更加繁华的铁城。

  上次来铁城,还是去年下了雪跟李叔来买56半,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一路上摔了好几跤才到家,也不觉得疼。

  这才不到一年的光景,岳峰自行车都退居二线,换上了军牌的摩托三轮,一个多小时的风驰电掣就来到了目的地,位于铁城商贸街的世兴银楼。

  这个年代,贵重的金银饰品之类的东西消费的相对要少一些,但也已经有了成熟的定制销售产业。

  岳峰兜里揣着钱,还有村里开具的介绍信,大大方方的来到前面柜台找到营业员提了一嘴想要定制一批银饰,很快就被营业员带到了后面见到了负责生产的大师傅。

  世兴银楼属于前面是店铺,后面是作坊的模式,接待岳峰的是一个大概四十七八岁的中年男人。

  岳峰将银质脚环的大概尺寸、数据、要求,全都提了一遍,对方简单的核算之后,报出了一个还算公道的价格来。

  受到国际银价的影响,81年这会儿银价波动有些大,按照岳峰当时定制的报价,纯银克价一块四毛三。

  岳峰要定制的脚环尺寸略大,经过核算以后,一枚脚环成品算上工费,价格要八块钱左右。

  五只隼,五枚脚环,单单脚环的费用就四十块,这还没算骑着摩托车大老远过来的路程成本。

  不过岳峰毫不犹豫就掏了钱付账,公母不同口径尺寸,各做了五枚,总价格七十多块,并且双方约好了一周时间过来取成品。

  搞定了给小鹰准备的身份证脚环,岳峰又去银楼的前面营业区溜达一圈,给媳妇儿以及老妈各自买了个女士金镏子,都是4克多点的女士款式戒指,花费一百九十几块,付款之后美滋滋的带回了家。

  搞定了雏鹰脚环的问题,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岳峰每天上午跟下午都会去鹰舍一趟,持续的观察跟进雏鹰的情况。

  三天之后,五只雏鹰全都出壳了,最早出壳的那两只小家伙,也最先睁开了眼睛。

  刚刚出壳的小鹰,每天进食的食量其实并不多,小白矛每天外出逮回来的食物,供给老婆跟五个娃日常消耗绰绰有余。

  最开始岳峰还担心大黑鹰第一次带娃没有经验,别再搞出不会喂食把崽子饿死这种乌龙来。

  通过几次观察,岳峰发现自己明显多虑了。

  别看大黑鹰跟着主人上山打猎的时候颇为彪悍,但喂食自己的小宝宝的时候,表现的无比耐心。

  你能想象它能仅凭嘴上的鹰钩从沙半鸡胸口撕下一点点的肉丝来,然后小心翼翼的塞到雏鸟摇头晃脑的嘴巴当中吗?

  喂食效率确实不算高,但几只宝宝都能填饱肚子。

  从小鹰睁开眼之后,岳峰也有意识的加入到了给雏鹰喂食的工作当中。

  这是人工养殖猛禽,进行双铭印的必经之路,可以确保雏鸟跟随亲鸟长大之后,对主人也不会产生严重的身份误判,从而在保证后续饲养安全的情况下,提升基础的亲和性。

  每天上午一顿,下午一顿,岳峰用小镊子,夹着新鲜的肉类给小家伙喂食。

  起初小毛球们还有点不适应,在吃过几次之后,慢慢的接受了每天都会见到的这个两脚兽的投喂。

  不知不觉间,时间就来到了六月份,气温持续的提升,当地户外中午的温度轻松突破三十度。

  地窖里提前存下来的雪随着温度的持续上升,最终还是化的差不多了,家里存储的肉食储备,第一次有了储存安全危机。

  这么高的温度,如果放任不加以干涉的话,用不了几天的时间,肉食就会变味腐败。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岳峰看着温度持续升高开始跟家里人张罗着通过用盐巴或者熬练的方式保持肉食储备不会变质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

  村里要通电了!!

  在从老丈人王建国嘴里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岳峰骑上摩托车就进城找到了社会我虎哥。

  江湖救急,不管啥代价,求虎哥帮忙搞一台容量大一些的冰柜储存冬天打猎还没消耗完的肉食跟喂狗的下水。

  这趟岳峰去王虎家的时候,嫂子已经挺起了大肚子,预产期在九月份,还有三个月就生了,据说从b超上看,是个大胖小子。

  在王虎的帮忙下,岳峰心心念念的商用冰柜指标名额,还是搞了回来,又在供销社等了几天,成功开着家里的拖拉机进城,将全村第一台大冰柜给拉回了新家。

  兴安村一排排电线杆进了村,然后电线接通到了家家户户。

  有了电,就有了更多可能,岳峰家新房跟老房子两边,全都通了电,一直提心吊胆保存着的肉食储备,总算有了保障。

第433章 秋风行动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岳峰干了这么几件事儿。

  按照定制银器约定的时间准时去铁城将定制的纯银脚环取了回来,在雏鹰们达到12日龄已经可以通过外观分辨出公母的时候,给小鹰套上了刻着身份编号的脚环。

  家里地窖当中储存的肉食储备,也都提前转移到了电冰柜当中。

  接下来的六月跟七月两个月,岳峰基本都是几点一线的在自己家、陈大爷家、山上养殖场、二食堂这几个地方区域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的五只雏鹰慢慢长大,个头从开始的一丢丢小毛球,变成了两三斤重,混身长满了健康羽毛的雏鹰。

  这五只雏鹰当中,有一公两母三只黑色,一公一母两只白色,性别比例相对比较均衡,三只黑色系矛隼里有两只是雌性,更让岳峰惊喜。

  在雏鹰从出壳到羽毛丰满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岳峰大部分的功夫,都放在了这几只小家伙身上。

  每天像亲鸟一样定时的参与饲喂,然后给小家伙们建立起吹哨就集合进食的条件反射。

  等雏鹰宝宝们开始学飞的时候,岳峰更是大部分时间都跟这些小家伙们待在一起。

  在岳峰的计划当中,这第一批的五只雏鸟,肯定是要当做种鸟进行留种的。

  山上养殖场里,开始建设的时候,就留了猛禽繁育的相关规划跟笼舍,只等雏鸟们离巢之后就会带到新的笼舍里饲养。

  这里需要提一个常识性的知识点,留作种鸟的猛禽,跟带上山干活儿打猎的猎鹰,在养殖跟后期管理上,其实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作为种鸟,要的是品相跟血系的纯净,可以稳定生产品质较高的子代扩大种群。

  在保证每天基础活动量的前提下,让种鸟健康生活就够了。

  而作为实战猎鹰,就要更加麻烦了,好鹰都是在实战中慢慢训练学习磨炼才能得到的,对体能以及实战的表现,要求更高一些。

  岳峰之所以跟这五只鹰雏子保持极高强度的亲和性,主要是通过日常的接触,评估雏鸟的性格特质,为以后做提前准备。

  哪只雏鹰的胆子小,性格敏感,哪只雏鹰的性情稳定,胆子大还亲人,在岳峰的养殖日志当中,都有持续的评估跟进。

  等后续雏鸟长大了,进行后续的配对,会作为一手的资料。

  从出窝到雏鸟离巢,前后时间跨度,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这些已经会飞的雏鹰,将岳峰的新家周围一两公里范围,当成了自己的活动地盘。

  换成不太懂其中关键点的养殖者,根本就没法有效的控制雏鸟的活动,毕竟长着翅膀的玩意儿,离巢之后到处飞,人也没办法。

  但是岳峰是谁,前面铺垫的吹哨叫远喂食这些条件反射,早已经刻到了雏鹰的骨子里。

  在初步学飞夯实基础的时间节点里,岳峰基本上在家门口周边溜达一圈,小家伙们听到口哨声音就会找这个两脚兽奶爸要吃的,五只雏子成功度过了学飞最容易丢的危险期。

  等雏鹰们翅膀慢慢开始硬了,岳峰对小家伙们的基础科目训练也就慢慢结束了。

  岳峰挑了一天时间,将五只雏鹰全都带到了山上养殖场的猛禽笼舍,今年繁殖季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按照上辈子论坛里的国外猛禽繁育知识,矛隼大概两到三岁就可以性成熟开始繁殖了,接下来的漫长时间里,这些当做种隼的雏鹰,基本都要在繁殖场笼舍里度过。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春夏两季很快就过去了,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八月底。

  成功将雏鹰入笼之后,岳峰的时间多了起来,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山上的养殖场上。

  目前岳峰的养殖场里,各种牲畜可真不少。

  十六只野获的雌性紫貂,超过八成的都前后产下了崽子,算上亲本跟幼崽,养殖场里紫貂总数量突破五十只大关。

  再加上鹰舍里的五只矛隼雏鸟、梅花鹿三只、原麝三大两小五只、熊瞎子一只、狼血猎犬四只,每天单单人吃马嚼的各种日常消耗,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好在,有赵大爷帮忙照看着,大小牲口都管理的的非常条理。

  赵大爷是个极为利索的人,在山上养殖场瓦房里过日子可比卧牛山那边地窨子里舒服多了。

  每天有这么多的牲畜陪着,隔三差五岳峰还会送上来各种家里做的食材啥的,山上啥都不缺,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秋意渐浓,从开春搞建设开始,春夏两季猎队基本就没有大规模的上山打猎,现在入了秋,沉寂许久的岳峰等人,终于迎来了新的狩猎机会。

  不知道是不是夏天雨水相比往年有些少的关系,今年入秋,成群结队的山牲口下山,到山脚下村民们的责任田里贴秋膘祸害庄稼。

  前后不到一星期的功夫,已经出了好几场野猪跟黑熊瞎子伤人的事儿。

首节 上一节 333/5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