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第416节

  几人进了何雨柱的书房后,有的只有沉闷,老赵点起了烟,王翠萍则是去倒了两杯茶水。

  “老余,你自己说吧,该补充的我给你补充。”王翠萍道。

  “行。我离开津门以后”余则成点点头,然后就开始了叙述,老赵听着听着都入神了,烟屁股都差点烫到了手,王翠萍连忙把烟灰缸送到他手边,老赵才掐灭烟头。

  “后来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当初是谁给我留了个纸条,那上面的内容成了我活下来的希望,也因为那张纸条救了我直到我来了香江,然后”

  “后面我来说吧,然后,柱子.大茂”王翠萍一边说,老赵又把烟点燃,开始吧嗒吧嗒抽,这信息量太大了,他一时间有点接受不了啊。

  “那你们现在?”老赵道。

  “老余在警校当教官,我在西九龙警署,负责重案。”王翠萍道。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啊。”老赵感慨。

  “赵书记,我希望今天我们夫妻说的话,你不要上报。”

  “为什么?”说完老赵自己先是一愣,然后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看我这脑袋,你们这身份确实不能让别人知道,你们现在也挺好,知道老余还活着,我就安心了。”

  “我倒无所谓,可是他不行,谁知道还有没有人惦记着要他的命呢。”王翠萍指着余则成道。

  “是啊,是啊,今天我们见面的事情,出了门我就会忘了,能再次见到你们我实在是,实在是太高兴了。”老赵道。

  “谢谢,赵书记,其实今天柱子打电话,我们也犹豫过。”

  “犹豫是对的,这事还要批评柱子,要知道是这个情况,我宁愿不来。”老赵道。

  “不怪柱子,他觉得我们都该放下从前了,已经过去那么多的年了,而且这里也不是国内。”

  “那也要小心,毕竟坏人还是有的.”老赵欲言又止。

  “对,是该小心。”王翠萍道。

  “不过你们现在的身份,倒是很好的保护,就在香江安度晚年吧,以后如果政策再好些,或许你们可以回去看看。”老赵道。

  “诶,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了。”余则成道。

  “能,肯定能,这个信心是柱子给我的,我把它传递给你们,你们不相信我总该相信他吧,他可是总在创造奇迹的人啊!”老赵道。

  “哈哈哈哈!”几人同时大笑。

第318章 冀东考察团的震撼

  书房内的谈话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

  当何雨柱过来敲门提醒晚餐已经备好时,三人才从沉重的回忆与复杂的情绪中稍稍抽离。

  老赵深吸一口气,用力拍了拍余则成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翠萍抹了抹眼角,露出一个笑容:“走吧,老赵,尝尝柱子的手艺,他可是难得下厨。”

  这个称呼是老赵自己要求的,人家夫妻俩早就不是内部人士了,还叫什么书记啊。

  餐厅里,一张大圆桌上已经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川鲁粤菜全都有,这可比中午的那个招待餐丰盛多了。

  何大清还特意拿出两瓶好酒。

  何家的几个二代——雨水、雨鑫,雨垚,还有王思毓也都回来了。

  见了老赵齐声喊了句:“赵叔(伯伯)好!”

  “诶,好好好,雨鑫、雨垚都是大小伙子了,雨水、思毓你们的婚礼我没参加上,真是遗憾啊!”

  陈兰香则是对着何耀祖、何耀宗、何凝雪几人道:“这是你们赵爷爷,小时候都抱过你们的。”

  “赵爷爷好!”

  “好好好,耀宗和凝雪来的时候才这么大吧,一转眼都长大了。”老赵比了个婴儿的大小。

  “是啊,赵家兄弟,时间过得真快啊!”

  “真快。”老赵附和道。

  “都上桌吧,菜凉了可就不好吃了。”何雨柱一看介绍完了就道。

  “对对,赶紧上桌,上桌。”何大清道。

  推让一番,老赵坐到了何大清身旁,何雨柱开了瓶茅台,何耀祖赶忙过来接过酒瓶挨个给大人们满上。

  “这第一杯酒,敬重逢!”何大清举杯道。

  “敬重逢!”

  “这第二杯酒,敬我们都越过越好!”第二杯是让老赵提的。

  “这第三杯酒,敬不久后的再相逢!”第三杯是何雨柱,这个再相逢可不是光说老赵。

  “来来来,吃菜,吃菜!!!”几杯酒下去,陈兰香赶紧让众人吃菜压压酒。

  “柱子你这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啊!”老赵吃了一口菜道。

  “也就你来了我们沾沾光,这小子好久都不下厨了。”老太太道。

  “那我可真是荣幸啊!”老赵笑道。

  席间气氛逐渐热络起来,大家聊着家常,避开了那些沉重的话题。

  老赵很关心几个年轻人的工作,听到雨水在搞技术研发,雨鑫在打理公司,思毓做律师,不住地点头称赞。

  又问了几个小辈的学习情况,老赵道:“柱子,你培养的好啊。”

  “这可不是我的功劳,都是小满的功劳,他们平日里都是小满在管。”

  “你娶了个贤内助啊!”

  “这确实是!”

  吃过了饭,本来还想留老赵住一晚,老赵坚决要走,说是有纪律,最后是何雨柱亲自送回去的,当然,开车的不是他而是何家的司机。

  晚宴结束后,何雨柱开车送老赵回宾馆。

  车上,老赵看着窗外的霓虹,开口道:“柱子,今天谢谢你了,让我解开了心里的那个系了几十年的疙瘩。”

  “赵叔,您别埋怨我一直瞒着你们就好了。”何雨柱道。

  “怎么会,你这么做是对的,现在我都不敢保证什么。”老赵道。

  “那就当没遇到过吧,他们现在挺好的。”

  “嗯。”

  二人就此沉默,直到快到宾馆老赵才道:“柱子,虽然很扫兴,不过还是要说说正事,明天考察团的行程怎么安排?我们都听你调度。”

  “上午我先带大家参观一下黄河实业的总部和旗下的厂子,下午去港口和地产项目看看。”

  “我可是听说你的产业挺多,能看完?”

  “一天肯定是看不完了,你们能待几天?”

  “一个星期吧,这可是还有谈判的时间呢。。”

  “足够了,感兴趣的你们就多看看,没有条件的看个大概就好了。”

  “你这话说的,其实我们都感兴趣。”

  “那就重点看能上马的项目。”

  “好,就这么定了。”

  “那我明天一早派车来接你们。”

  “行,到了你的地头,听你的。”

  第二天,何雨柱亲自陪同冀东考察团,开始了密集的参观考察行程。

  黄河实业现代化的办公大楼、高效管理的生产线、繁忙有序的葵涌港码头、以及配套完善的屋邨项目,都让考察团成员们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他们不仅看到了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更看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效的运作模式。

  主管工业的局长忍不住对老赵低声道:“赵书记,这水平可比国内至少要领先十年啊!”

  “所以,我才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上面求来这么个机会,也就是咱们那特殊,过些年求都求不来。”

  “是啊,就算是上面批了,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去。”规划局的局长道。

  “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次机会,冀东未来一二十年行不行就靠这一次了。”

  “是,赵书记。”

  参观用了三天时间,就这冀东的人都没有参观够,可惜他们的时间有限。

  第三天下午,考察团说要内部开个会讨论讨论,提前回去了,何雨柱也召集黄河的人开了个会。

  第四天早晨,在黄河总部的会议室里,双方开始了第一轮会谈。

  何雨柱让人在会议室挂上了一幅巨大的冀东地区地图。

  这个细节考察团很满意,说明黄河很重视他们。

  不过会谈开场双方寒暄过后,何雨柱并没有让冀东的人先发言,他自己站起身走到地图前先开了口。

  何雨柱拿起指示棒,点向了地图上海岸线的一处道:“赵书记,各位冀东的领导,这几天我们的团队对冀东也做了一些了解,还问了一些冀东过来的老人(民国就过来的),我这里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各位可以先听听。”

  “你说!”老赵看着何雨柱点的那个点,眼睛一亮。

  其他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在地图上。

  “这里,曹妃甸。离冀东最近的天然深水港,我想冀东要发展缺少了航运应该很难,虽然现在基础设施几乎为零,但它的条件优越,不淤不冻,是建设深水大港的绝佳选址。”

  “继续!”会议室有了小声的讨论,老赵轻轻敲了敲桌子示意安静,对何雨柱道。

  “我的初步构想是,如果可以,由黄河集团牵头,与冀东方面共同投资,分期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深水港口。这不仅能服务于我们未来的工业项目,更能成为冀东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拉动区域经济。”

  说完何雨柱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让考察团消化这个内容。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建设大港?这个根本不在这次过来谈的范畴内啊。

  更别说,那地方现在归柏各庄农场管,根本就不归地方。

  就算是归了地方,好像也不是冀东管辖范围。

  老赵听了身边规划局局长说的情况皱起了眉头。

  何雨柱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未来这地方确实是冀东管辖,而且港口也建了,还有个大事就是首钢迁到了这里。

  不过那都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了,当然想要发展要做的不就是打破常规么。

  十分钟后,老赵下面主管交通的局长开口了:“何先生,这个规划确实气势恢宏,但实际困难比你想象的还要多,而且投入将会是个天文数字,基于以后的我们双方的合作我要先提醒一下你。”

  “谢谢你的提醒,这点我们也有考虑到,所以我今天只是把这个设想抛出来,并不是要谈成,而且也不会影响我们其他部分的合作。”何雨柱点点头道。

  老赵清了清嗓子,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何先生这个构想,确实极具战略眼光,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不过,正如刚才孟同志提到的,涉及面广,难度极大,需要从长计议,层层上报研讨。我们今天,还是先聚焦于眼下条件更成熟、能更快落地的项目,如何?毕竟,冀东几十万百姓的就业和吃饭问题,是迫在眉睫的。”

  老赵嘴上这么说,不过他的目光还是盯着地图上的曹妃甸,他直觉告诉他,要相信何雨柱的眼光,这是一个能真正改变冀东命运的战略支点。

  “当然,港口项目可以作为长远愿景共同探讨。那么,我们先谈谈近期可行的合作。”何雨柱从善如流地点头。

  接下来,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

首节 上一节 416/6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