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第505节

  “阿正,外汇市场我觉得有些不对,你们察觉到什么了没有?”

  “老板,最近是有几家游资比较活跃,不过他们针对的都是小日子。”

  “只是资金层面的?”何雨柱问道。

  “不是,也包括实体。”

  “是不是家电产业?”何雨柱接着问。

  “老板你怎么知道?”

  “都把人逼急眼了,开始搞倾销回血了,我要是再不知道,我们就不用个跟他们打了。”何雨柱道。

  “那我们?”

  “你们盯好了,另外再调一些资金,以防万一。”

  “好。”

  等钱豪正走后,何雨柱拿起来来电话打给了香江中银的梁行长。

  “老梁,我,何飞!”

  “何生,你主动打电话可真是少见,有什么事?”梁行长道。

  “你们手里有多少日元储备?”

  “不多也就百十亿吧。”梁行长道。

  “还能调更多么,国内呢?”何雨柱道。

  “这个我要问一下,怎么何生也在炒日元。”梁行长道。

  “嗯,是有点动作,现在有点麻烦,需要日元。”何雨柱道。

  “这,少量的应该不管用吧?”梁行长道。

  “国内有多少你都帮我调来,如果你觉得亏,我就上二倍杠杆,我香江的产业可以抵押。”何雨柱道。

  “这么大啊,这个主我做不了,我要请示一下。”梁行长道。

  “行,不过要快,不然就晚了。”何雨柱道。

  “好,好,等下我就给你问。”

  七天后,香江,黄河集团顶层交易中心。

  电子屏幕上,日元汇率曲线如同垂死病人的心电图,每一次剧烈波动都牵动着室内数十名交易员的神经。

  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压抑的指令声交织成一片。何雨柱站在弧形玻璃幕墙前,背影沉静,与室内的紧绷气氛形成反差。

  钱豪正快步走来,声音压得很低:“老板,中银那边第一批资金,一千五百亿日元,已经到账。后续三千五百亿,分三批,七十二小时内到位。抵押手续全部办妥。”

  “嗯。”何雨柱目光未离屏幕,“汇丰、渣打那边呢?”

  “谈妥了。用我们在葵涌的三号泊位和将军澳的两块工业用地做抵押,又拆借出八百亿日元。条件是月息一点二,三个月内赎回。”

  “可以。”何雨柱点头,“所有资金,分批建立空头头寸。注意节奏,别让他们太早察觉。”

  “明白。”

  巨大的资金如同暗流,通过层层离岸账户和交易席位,悄然涌入市场。最初的几天,日元的波动仍在原有区间内,但抛压明显增强。

  东京,某大型银行外汇交易部。

  “部长,这两天抛盘有点异常,不像散户行为。”

  “跟进吃下。可能是短期获利了结。”

  但吃进的单子越来越多,仿佛没有尽头。汇率开始缓慢而坚定地下滑。

  黄河交易室内,钱豪正盯着屏幕:“老板,他们开始护盘了。几家大行都在接。”

  “继续抛。三分之一仓位。”

  更多的卖单涌出,汇率下跌的速度加快了。市场上开始出现不安的情绪。

  海外游资敏锐地嗅到了机会,纷纷加入抛售行列,试图趁机分一杯羹。

  多空搏杀骤然激烈,汇率如过山车般上下震荡,成交量急剧放大。

  “老板,有游资跟进,大约两百亿规模。在跟我们抢跑道。”

  “不用管。按原计划,再抛三分之一。”

  巨大的卖单如同巨石投入池塘,溅起惊涛骇浪。护盘的资金渐渐力不从心,汇率的下跌终于变成了溃堤般的趋势。

  东京方面终于意识到这不是寻常的调整。紧急会议连夜召开,但为时已晚。市场信心一旦崩塌,再想挽回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

  游资见状,更加疯狂地加大抛售力度,试图将利润最大化。

  黄河交易室内,何雨柱看着已跌至预期位置的汇率,下达指令:“平仓三分之一空头头寸,反手建立多头。”

  “现在?”钱豪正略有迟疑。

  “现在。”何雨柱语气平淡,“他们撑不住了。”

  黄河的平仓盘和悄然建立的多头头寸,如同在洪流中投入了定海神针。虽然未能立刻止住跌势,却极大地缓解了市场的恐慌性抛售。

  海外游资察觉到了这股力量的转向,内部出现分歧。一部分认为已是底部,开始获利了结;另一部分则判断这是技术性反弹,选择继续加码做空。

  市场再次陷入胶着。

  何雨柱并未理会这些杂音,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缓慢而坚定地买入。

  数日后,某国央行终于出面干预,宣布了一系列稳定汇率的措施。早已超卖的市场应声强劲反弹。

  那些仍在做空的游资猝不及防,被迫在高位平仓,损失惨重。

  “老板不要平仓?”

  “不用,还有空间?”

  “那我们的抵押?”

  “调别的资金还,用美刀。”

  “明白。”

  这么一折腾,小日子那边的市场扛不住压力,价格一垮再垮。

  国内很多厂子也学精了,直接干起了组装,毕竟配件也便宜了,然后打上自家的标低价卖出去,没办法厂子要活人啊,对此上面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了还是会告诫他们一番,毕竟他们生产企业,不能一直靠这个活着,那样永远都受制于人。

  下面自然不敢说不,只说过了这个风,他们会继续搞研发。

  何雨柱这边也有动作,他把刚毕业进入黄河锻炼的何耀祖叫到了书房。

  “这批货,你来接。”何雨柱递过一叠文件,“都是从那边流出来的家电和汽车,价格压得极低。你负责吃进,转去南洋。”

  何耀祖接过材料,低头快速翻看,喉咙有些发干。他不是没学过贸易,可真要实操这么大笔买卖,还是头一回。

  “爸,这量是不是有点”

  “怕什么,你娘会看着。”何雨柱语气平淡,“去做吧。”

  小满却是在一旁微微点头,没多说,眼神却稳住了儿子的心神。

  何耀祖不再犹豫,点头应下。

  他连着几天扎在集团贸易部,带着几个老业务员核对型号、盘算运费、联系南洋那边早已铺好的销售渠道。小满不时过来看一眼,偶尔点拨两句。

  谈判电报来来往往,价格被一压再压。

  对方出货心急,条件松得惊人。

  何耀祖签下合同时,手心都是汗。

  大批家电——电视、冰箱、洗衣机,还有成批的轿车,开始从几个港口装船南下。

  南洋那边接货的人也利落,市场早已透过气,货船一靠岸就直接分流进入市场。

  那边消费正起来,这批货价格够低,转手非常快。

  不到两个月,最后一笔货款汇入账户。

  财务把报表送来时,何耀祖正在办公室核对下一单生意。他接过看了一眼,净利那一栏的数字让他怔了几秒。

  小满不知什么时候站在门口。

  “赚了?”她问。

  “嗯,”何耀祖把报表递过去,“三百多万美刀。”

  小满点点头道:“下次运费还能再压百分之五。”

  她转身要走,又停住,补了一句:“做得不错,继续努力!”

  何耀祖站在原地,直到母亲脚步声远去,才比了个加油的动作“耶”。

  作为家里的老大他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虽然他老子根本就没有要求他必须怎么样,可是他知道父母有多忙,他想分担父母的压力。

  这次虽然都是按照安排好的去做,可是给了他不小的信心,他现在有点期待他老子下一次会给他安排什么任务了。

第369章 小哥俩的新任务

  果然,没几天后,何雨柱把何耀祖和正在放暑假的何耀宗一起叫到书房。

  窗外的蝉鸣一阵接着一阵,屋里冷气开得足,可小哥俩都有点紧张的手心见汗。

  “都坐吧。”

  “是,父亲!”小哥俩恭敬道。

  “怎么,你们很紧张?”

  “有点!”哥俩齐齐点头。

  “紧张什么?”

  “父亲第一次这样跟我们谈话。”何耀祖道。

  “这样啊,那你们继续紧张,我说我的。”

  小哥俩面面相觑,何雨柱接着道:“贸易那边的事,耀祖做得不错。接下来有个新任务交给你们兄弟俩。”

  兄弟俩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有伴了。

  何雨柱从抽屉里取出两份薄薄的文件夹,推过桌面。

  “集团打算成立一家文化公司,主营影视投资制作。启动项目是这部电视剧,《潜伏》,你们来牵头。”

  何耀祖拿起一份文件翻开。

  何耀宗也凑过来看。

  只看了几页梗概和人物小传,两人的脸色就变了。

  “爸,这”何耀祖抬起头,语气有些迟疑,“这故事好像”

  “像你姨奶和姨爷当年的事是吧?没错就是他们。”何雨柱道。

  “这剧本是我萍姨奶给的?”何耀祖道。

首节 上一节 505/6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