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桌上却多了一瓶酒,这么好的菜怎么可以没有酒呢。
在一家子煎熬中,何雨柱又上了一品豆腐、油爆双脆、拍黄瓜、糖拌西红柿,见王家居然有紫菜,何雨柱最后还打了个紫菜蛋花汤。
等何雨柱上桌,王老爷子问他喝不喝酒,何雨柱说不会,王老爷子略微有点可惜,没人陪他喝了。
王老爷子先动的筷子,目标就是九转大肠,何雨柱的速度很快,再加上天气也热,菜还是热的,进嘴之后还没等王红霞问。
老爷子直接来了句:“就是这个味,很多年没吃到过了,小伙子你这鲁菜得了真传了。”
“您捧了!”何雨柱客气了一句。
“我这可不是捧你,四九城鲁菜馆子最多,你这手艺能排的上号了。”
“咋样,我说柱子手艺好吧。”
“好好。”
简单说了几句,父女俩也顾不上聊了因为再聊就没菜了,那三个小的真是一刻没停,老太太吃的优雅点,那也是下筷如风。
何雨柱可没抢,他一个劲的吃着拍黄瓜,王老太太看不下去问了一句,何雨柱道:“王奶奶,我想吃随时可以做,您就不用管我了。”
“那多不好意思!”
“没事,做厨子的,客人吃的香才是对我们最好的夸赞。”
又让了几句,何雨柱好歹下了两筷子,王老太太才没继续说。
一桌子菜啥都没剩下,连菜汤子都让那兄弟俩拌饭吃了。
吃到一半赵盛丽又掉眼泪了,急的,她想吃可实在是吃饱了,吃不下了。
还是何雨柱答应下次还来给她做,才止住了泪,当然还有几块奶糖。
王红霞也不明白何雨柱兜里为何揣那么多糖,她也没说今晚有孩子在啊,她哪知道糖是何雨柱从空间拿出来的,里面多了,这东西小,从兜里拿别人又看不出来。
吃过了饭,王红霞收拾碗筷,何雨柱跟着王老爷子进了书房。
略微聊了几句,王老爷子就更惊讶了,这小子懂的东西还不少。
接着又问了一些物理之类的,王老爷子奇怪道:“柱子,你这水平学把高中读完,上大学完全没问题,为啥不去考高中?”
“大学,等我毕业那都得多久以后了。”
“你才14,读完也才20吧。”
“太久了。”
“你就那么想工作?”
“那倒也不是,具体理由我不方便说。”
“有什么理由不方便说的?家里没钱供你,还是什么原因。”王老爷子可不打算放弃劝说。
“都不是,即便能上您那所学校我也不会读满三年,我打算一年就把东西学完。”
“小伙子,好高骛远可不好,做学问要脚踏实地。”王老爷子有点生气了,连柱子都不叫了。
“您听我说完就不这么认为了,我上学晚,抗战胜利后才进的学校,不过我直接上的六年级,然后读初中我也用了一年,毕业后我去津门学厨,川菜和清真菜用了一年出师。”
“嘶”王老爷子还真有点惊了,之前王红霞说的可没这么细,只知道初中就读了一年,他还认为人家是买的证。
“口说无凭,如果我考进去,您只要允许我所有科目可以跟着高年级一起考试,如果考过了就让我毕业,不知道可以不?”
“这你这种情况我没遇到过,我要回去开会决定。”
“那您可以给我个报考名额了?”
“这是自然,你这种学生送上门了,怎么能放过。”
“谢谢王校长!”何雨柱起身微微鞠躬。
“哈哈哈哈,你说的我还是不信,证明给我看吧。”
“好!”何雨柱自信道。
等何雨柱出去,王红霞问聊的怎么样,何雨柱说可以了,不过什么时候考试还没说,如果她知道了让王翠萍回家告诉他,他好去考。
至于提前毕业什么的,何雨柱没说,做到了总比说出来要震撼,跟王校长说那是没办法,得人家答应啊。
在王红霞“注意安全”和赵盛丽“哥哥,你下次再来。”还有赵家那小哥俩殷切的眼神中,何雨柱离了王家。
何雨柱走后,王老爷子和王红霞又聊了几句,那意思是以后让小辈多跟何雨柱接触接触,有好处。
王红霞自然应允,这也是他带何雨柱今天回来的另一个目的。
回家后,何雨柱消息跟家里一说,何大清和陈兰香都很高兴,何大清可是知道职业学校的校长到他们厂,那可是董事长亲自招待的。
那些学生进了厂工钱都很高,而且不用下苦力,都是技术活。
陈兰香是觉得儿子终于有目标了,不用在家无所事事了。
七月初,王翠萍带回了信,七月十五号考试,考试就北平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地址在东四什锦花园,也在东城区离家很近。
不过何雨柱要给一张照片,准考证要用。
何雨柱当场就给了,他这俩年也没什么变化,当初去津门时办通行证的照片还能用。
过了几天王翠萍把准考证给他带了回来,期间何雨柱还去了一趟学校,认认门。
考试是顺利的,八月初何雨柱就拿到了入学通知书,为此何大清请客了,四合院里只有中院和后院这几家,当然了还有王红霞一家子。
王老爷子和王老太太没来,不方便来。
这下中院可热闹了,一群孩子满院子跑。
赵兴邦嫌都是小孩子,不愿意跟他们一起玩,几次相邀无果后,许大茂也来了脾气,然后赵兴邦就被许大茂收拾了。
也不能说是收拾,只能说二人打赌谁打赢了听谁的,结果赵兴邦被许大茂一合放倒。
然后许大茂就被赵家小哥俩缠着教功夫,许大茂哪敢啊,他自己还没出师呢,要是被何大清知道不得打断他的腿。
最后求到了何雨柱那,何雨柱教了几手散手,让他们自己练去了,这东西没有师承,他自己琢磨的,对付一般人是没问题,碰上练家子不行。
九月一号,何雨柱开学了选的机械专业,但是他把所有土木专业的书都买了一套回来,同时还得知了另一个好消息。
王翠萍他们负责十月的盛典,可以给人担保和推荐进入盛典的现场,问大家愿不愿意去。
别人不知道,何雨柱可是太知道了,这样的历史性时刻怎么能够错过,当即就说服全家人都去,包括还在襁褓里的王思毓。
王翠萍看他的眼神是怪异的,自己闺女才4个月大,去干吗。
何雨柱笑道:“萍姨,这可是几辈子都不一定能碰到的事情,抱小思毓去了,以后她可是会谢我这个哥哥一辈子的。”
“就你鬼主意多,人那么多也不怕吓到她?”陈兰香在一旁道。
“没事,耳朵里塞点棉花就是了,不然全家都去了,谁看着她?”
“要不我在家看着吧。”陈兰香道。
“娘,你会后悔的。”
“太太我腿脚不好,要不我在家看孩子吧。”老太太道。
何雨柱没说话,而是看向王翠萍。
“那就带上吧,我可不想那丫头长大以后念叨我!”王翠萍咬咬牙道。
她可是太知道这次盛典是多么重要了,安全级别有多高,之前她天天加班几点就是为了提前消除安全隐患。
所以何雨柱说的没错,错过了真的会后悔,其他地方是没办法来,四九城的能去而不去那真的是.
最后定下了谁去,老何家一家子加上老太太、老许家一家子、乔令仪、王思毓两个小丫头。
十月一日,四九城最大的广场上,人山人海。
下午3时整,***向世界宣告:“***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一声宣告通过无线电广播传遍全国,广场上30万军民欢呼雷动,声浪“如海潮般汹涌”。
何雨柱有幸带着一家子参与了如此盛事,陈兰香怀里的王思毓耳朵里因为塞了棉花,所以没有被这山呼海啸的欢呼声吓到,不然这位应该是年龄最小参加盛典的姑娘,应该也是唯一一个在盛典上大哭的人吧。
几个小孩的嗓子都喊哑了,连老太太都放下了矜持,随着人群欢呼雀跃。
接下来是盛大的阅兵,然后是群众游行,所有人的手都拍红了,还在狠狠的鼓掌。
散场之后,大家丝毫没感觉到累,有的只有兴奋,当晚不少人都失眠了。
第117章 柱子丢了?
盛典后,何雨柱接着就去上学去了,而盛典却成了院内所有人的谈资,尤其是前院那些人知道后面几家都去了以后。
何雨柱上学后开始忙碌起来,每天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他拿出了十二分的劲头,休息日他也在学习。
家里人还以为他是学的吃力,为此何大清和陈兰香还劝过他,不用那么拼,大不了做个厨子就是了。
他们哪知道何雨柱是为了考试,王校长出面给他开了个特例,让他十一前试考了一门,结果被他就考过了,成绩还不错。
这要得益于身体的改造,他的记忆力超群,思维也更敏捷。
转眼就到了1950年的的七月,正当家里的孩子等着何雨柱放假带他们玩的时候,我们的柱子同学失踪了。
去学校问过才知道这小子毕业了,拿了机械和土木两个毕业证,学校给他安排实习被他拒绝了,说是有地方去。
为此王校长还找他谈了话,但是何雨柱态度坚决,王校长最后只能作罢。
不过这事王校长却告诉了王红霞,王红霞这阵子忙的要死,这半年入四九城的人越来越多了,上级不光让他们安置工人、老师这些,还让他们安置那些入城务工的,主要是所有人都要登记造册。
进来的人鱼龙混杂,谁也不知道进来的是什么人,尤其是那些果党留下来的人,防不胜防。
等她去何家的时候才知道,何家收到了军管会送来的入伍通知书、“光荣之家”荣誉牌匾。
她也傻眼了,当即表示会去帮着问清楚。
事实上,何家人收到入伍通知书和“光荣之家”荣誉牌匾的时候,何大清是拒收的,打了这么多年仗,上了战场有几个能活着回来,儿子还去当兵,是不是脑子不好,还是老太太把他喝退了。
要知道以前果党那是抓壮丁,抓走了基本上就没了,只有幸运的能回来。
现在当兵人家居然送来证明,还送了块牌匾,老太太觉得这块匾应该没那么简单。
当然了何大清和政府对着干,那不是给自家找麻烦么。
等把人送走了,何大清抽烟生闷气。
陈兰香道:“他爹,你想想办法,我就这么一个儿子。”
“我也就这么一个儿子,我有什么办法,他什么时候听过我的,你还惯着他,现在好了,跑去当丘八了。”
“什么丘八,多难听,别胡说八道,当兵就是当兵,被别人听了去,你还想被人家写举报信?”老太太道。
“我,我不是着急么,这死孩子,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漏。”
“怎么没有,只不过我们都没注意罢了,这一年家里的密室都装满了,全是粮食和能放住的干货,柱子还让我们把所有的金圆券和银元都换成新发的钱,还让家里存了什么折实储蓄。诶,他这是早就想好了啊。”老太太开始回忆这一年何雨柱做的事情。
“那也该跟家里商量一下啊,他就这么怕家里反对?”陈兰香道。
“哼,这话你问问你自己。”老太太道。
“呜呜呜,这傻孩子,为什么非要去当兵啊。”
“行了,去都去了,人家王干部也说了除非是被队伍上退回来,家里要是闹,那是要记录在柱子档案上的,以后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都难。”
“那他到底是去了哪里了,总该让我们知道啊。”何大清不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