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40节

  “再有啊,就算你在运动会上面没有拿到自行车的奖励,之后你抓紧时间,搞出一点发明创造来,我亲自从我私人工资里拿出钱来,奖励你一台自行车,行不行?”

  旁边的罗树江等人,顿时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段书记对陈国华也太好了吧?

  要不是罗树江他们可以确定陈国华不是段云平的私生子,这个时候,他们都要怀疑了两人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了。

  而杨立青和黄克诚等人听到段云平后面那句话,更加无语。

  发明创造,是说有就有的么?

  怎么听段云平的意思,只要陈国华愿意,这发明创造随时都可以有?

  简直逆天了。

  “就按照我说的话,改成一百米项目和两百米项目,你最近这十多天,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抽时间多训练一下。”

  “我告诉你啊,到时候我会亲自来运动场检查的,你小子可别给我打马虎眼糊弄我,听到没有?”

  见陈国华无奈点头,段云平这才开心地笑了出来。

  旋即又说道:

  “对了,我记得前几年好像颁布了一个什么劳卫制,过两天我让人找来资料给你看看,你的成绩应该可以评选为一级运动员的。”

  陈国华闻言,自然没有说什么。

  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临走的时候,陈国华还发现,段云平已经搂着杨立青的脖子,大声炫耀着什么。

  后者的脸色,应该不太好看吧?

  管他呢,陈国华没在意这些。

  中午,他回家吃饭,跟家里人说了一下这事儿。

  云婉裳、于沫离、陈小月她们都十分惊讶,然后忙不迭地表示,那下午去学校测试一下。

  翠花胡同附近就有不少学校,而且距离六十五中还很近呢。

  于是,吃过午饭后,下午两点多,陈国华他们就来到了六十五中。

  门口站岗的还是董大爷。

  老大爷看到陈国华来了,一张老脸十分高兴。

  愣是拉着陈国华聊了好一会儿,才放他们进去。

  学校的运动场上,此时的周末,学校都没有多少人,运动场更是没人。

  于是,于沫离掐着从学校借来的秒表,站在终点处进行测试。

  吹口哨的变成了陈小月,观众则是云婉裳、胡萍姑、陈援朝和小梅两小只。

  不多时,陈国华第一次测试的成绩出来了,十秒三一,比之前在工厂的时候,还快了呢。

  陈国华很快就知道了,肯定是于沫离掐秒表的时间,慢了。

  要不然就是他跑过终点时,快了。

  这就是手动计时的误差,难以抹平。

  电子计时,就完全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毕竟零点零一秒的误差,对运动员来说,都是非常巨大的差距。

  随后,他们又进行了好几次的测试,但成绩都在十秒二八到十秒三四之间徘徊。

  短时间内来说,陈国华的短跑是不会有太大的进步了。

  除非他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跑步姿势、步频等等,方法如果用对了,加上更科学的训练办法,即便现在还剩下十天出头,应该也还来得及。

  于是,陈国华在当天晚上回到家里之后,睡觉之前,躺在床上仔细寻找相关资料。

  并且也找到了段云平所说的那个劳卫制。

  一九五四年五月开始,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就开始全国试行。

  这个简称为劳卫制的制度,总共有三个等级,少年级、一级和二级。

  少年级是最低层次的,然后是一级,接着才是二级。

  等到二级达标之后,就是运动员标准了。

  运动员等级总共有五个,分别是少年级、三级、二级、一级运动员和运动健将。

  劳二级的标准是一百米赛跑十三点八秒,三千米赛跑是十二分十秒的成绩,才算是达标。

  一级运动员的标准是一百米赛跑十一点三秒,运动健将的话,一百米赛跑需要达到十秒五零的成绩。

  看完这些标准之后,陈国华觉得自己应该是可以拿到运动健将称号的。

  只不过,必须得参加大型赛事才行,比如京城市举行的,或者说此次北汽制造厂举办运动会,那也算。

  从五四年开始,劳卫制的推行,以及领导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全国都掀起了全民运动的热潮。

  这也是北汽制造厂都自己举办运动会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时代,很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都有自己的运动会、舞会等等。

  可以说,娱乐生活也不算欠缺,只不过都固定了时间而已。

  比如全民都参与的广播体操,每天上午十点左右,就会有这个课间操。

  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都一样有课间操。

  就挺神奇的一件事。

  并且广播体操期间,连普通大众听到了,都会停下来动一下,非常有意思。

  第二天凌晨三点半,陈国华再次出门了。

  鸽子市,等他收购了五十多斤大米之后,终于见到了袁永新。

  昨天他约的那位二道贩子,是三天后才进行交易。

  并且是否可以达成交易,陈国华也不敢保证。

  因此他只要有空,就会跑来鸽子市这边转悠。

  毕竟现在已经十月份了,再不抓紧时间收购粮食,马上就是冬天了。

  大冬天的时间,他肯定不想出门啊。

  京城的冬天,那可是零下十三四度啊,老冷了。

  舒舒服服地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它不香么?

  “哟,同志您好,好久不见啊,最近我可是听说有人要收购粮食,当时我就在想,肯定是您.”

  刚见面,袁永新便自来熟地说道,十分热情。

  这可把陈国华给乐坏了。

  总算是见着熟人了,这次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吧?

  “袁同志,我这次可是来了大单子,就看您能不能吃得下了。”

  “没问题,您直说便是,如果吃不下,我自会找关系,合力吃下您的大单。”

  陈国华见状,也不跟对方废话,直接报了一万斤大米和一千斤面粉的超级大单子。

  嘶!

  这可把袁永新给吓了一跳。

  旋即又开心地跟陈国华连着确认了好几遍,这才激动不已地转圈圈。

  很明显,这么大的单子,袁永新是很想一口吃下来的。

  然而,太冒险啊!

  如此多的粮食,光是运输就成了大问题。

  似乎是明白对方的顾虑,陈国华表示,交易地点可以放在城外。

  尽管此时已经不分什么城内城外了,因为京城的城墙都已经拆完了。

  加上城外很多地方,其实比城内还要多人呢。

  比起朝阳门外的这些地方,全都是汽车工厂,最近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厂址已经选定了呢。

  光华路都快成为汽车厂一条街了。

  因此,甭管是城内还是城外,人都不少。

  但相比较而言,城外更方便一些。

  “如果您还担心的话,那我们可以参考之前的交易来,分十次交易,每次一千一百斤,如何?”

  陈国华又主动说道。

  反正不管怎么样,他只需要把粮食收进空间戒指之后,便可以轻松逃跑了。

  所以他完全无惧巡逻队。

  袁永新闻言,当机立断地答应了下来。

  不过,他也表示,需要三天的时间来准备。

  对此,陈国华表示理解,那就定在四天后进行交易。

  结束之后,陈国华就回到翠花胡同,上床睡了个回笼觉。

  既然已经改了训练项目,加上白天还能申请一个小时的训练时间,陈国华就不打算继续晨跑了。

  十月上旬的京城,气温已经开始凉了。

  因此,还是别晨跑了。

  今天是周一,陈国华不需要回工厂上班。

  于是上午的时候,他便来到了中科院学习。

  至于说北大那边,图书馆已经见不着他的身影了。

  计算机室内,陈国华此刻正听着夏培肃跟闵乃大等人正在讨论104型计算机的研发工作。

  他们需要把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一万次或者以上。

  毕竟现如今的103型计算机,也才每秒一千五百次,还是太慢了,不符合他们的最初要求。

  坐在座位上的陈国华,看似认真听讲,其实已经神游天外了。

  因为他在查阅脑海里生物硬盘的知识。

  在计算机领域,内地是落后了别人整整十年的代差。

  尽管现在已经研发出了以电子管为代表的103型计算机,并且正常研制每秒运算速度一万次的104型计算机。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家外国已经研制出了每秒几十万次运算速度的全晶体管RCA501型计算机。

  与此同时,主存储器的存贮量也从几千字节一下子提高到了十万字节以上。

首节 上一节 140/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