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54节

  “我们国家现在百废待兴,大家都吃不饱肚子,我就希望能尽一份力量,看看能不能帮点忙什么的”

  身为龙的传人,种菜这一天赋可是深深刻印在血脉当中的。

  即便是北汽制造厂这样的单位,也有夏孟远这样的种菜‘大户’。

  那么多一个陈国华这样的种菜先锋,不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么?

  段云平听到这里,顿时冲陈国华竖起了大拇指。

  “好好好,你能这样想,真的很好,我们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我们北汽制造厂才能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接着,他拍了拍陈国华的肩膀,勉励道:

  “那就好好干,争取把菜给种出来,到时候我们都沾你的光,大冬天也能吃上绿色的蔬菜.哈哈!”

  尽管蔬菜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儿。

  但老段却在畅想未来:万一冬天也能种植粮食呢?

  这个时代是非常缺粮食的,全民都希望每年风调雨顺,谷物大丰收。

  只有粮食丰收了,才能吃饱饭,才能建设美好的国家。

  陈国华谦虚了几句,然后离开了一把手办公室。

  当天回到家,他就将这件事跟家里人说了一下这件事。

  于沫离和她娘亲甘如霜还没离开翠花胡同,听到这事儿,也跟着讨论了起来。

  甘如霜和云婉裳两人都是教授,虽说不是理科教授,但作为中文教授,她们也了解很多资讯。

  蔬菜大棚这不就是之前的那种菜棚子么?

  十多年前的民国时期,京城这边就有人试着栽种过呢。

  但现在却没有听说过了。

  “大哥,大冬天还能种菜?”

  陈小敏瞪大眼睛,满脸不敢置信。

  她二姐和三姐也同样目瞪口呆,刷新了她们的三观。

  要知道,马家坟那边就是菜农啊,整个生产队都是种菜的。

  在她们三小只的印象中,冬天不都是窝在家里猫冬的么?

  现在却是冬天还要继续种菜,天啊!

  而且冬天真的可以种菜么?

  那些菜,不会被冻死么?

  “当然能种菜啊,为什么不能种?”

  陈国华呵呵笑着说道。

  他这是给家里人提前打预防针,免得到时候他带菜回家,一家人大惊小怪。

  “什么东西不能种啊?你们要种什么?”

  这个时候,从外面回来的陈恭禄,大声笑着说道。

  刚说完,他人就出现在了客厅。

  一家人都在屋里呢,云婉裳还冲他招手,赶紧过来烤火。

  其实外面现在还不算很冷,但家里已经开始烤火了。

  主要是云婉裳,她上年纪了,所以得烤火才行。

  很快,陈恭禄也知道了要种菜的事儿,不由道:

  “大冬天种什么菜啊?这不是劳民伤财的事儿嘛?”

  “再说了,冬天有冬储大白菜就够了呀,难道你们还想吃绿色的蔬菜?”

  “现在国家那么困难,到处都缺粮食,就你们北汽制造厂那么有钱?”

  老陈终究是读书少,格局不够大。

  不过他的想法也十分正常,毕竟越是这个时候,越要节省,而不是花钱去研究什么蔬菜大棚的事儿。

  此事儿即便放在领导层面,估计还是会有不少人赞同老陈这个观点。

  云婉裳和甘如霜两人连忙提出了反对意见。

  “冬天能吃饱穿暖,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很多技术都需要去研发,去改进”

  “而且伟人也说过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老陈当然是说不过云婉裳的,所以只好闭嘴。

  反正就这件事,家里议论了许久,甭管反对还是赞同,陈国华都会进行下去的。

  大嫂胡萍姑回来之后,对这件事倒是蛮支持的。

  她认为,如果京城的冬天,还能有蔬菜供应,那绝对是天大的喜事儿。

  到时候每年都不需要冬储大白菜了,她们街道办也就不需要那么忙碌了。

  这两天,冬储白菜已经开始上市了。

  她们街道办的人,就必须加班加点了。

  后天就可以轮到陈家这边采购大白菜了。

  因为大卡车数量不够的原因,道路交通也不太行。

  所以大白菜想要运进城里来,只能分批次进行。

  导致街道办这边也是因此需要帮很多忙,人力还不够。

  陈国华的蔬菜大棚要是能搞出点动静,未来这冬储大白菜估计会不需要了。

  “大嫂,我觉得您还是期待我们国家实力变强,把道路铺平,有更多的大卡车运输大白菜,这样会更实际一些。”

  陈国华闻言,却乐呵呵地说道。

  “你这话说的没错,但这不也是你们北汽制造厂肩负的使命任务么?你们得加油啊。”

  听到他大嫂这么说,陈国华微微错愕了一下,于沫离却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哈哈!

  大家也跟着乐了。

  外面天色已经很晚了,陈国华只好亲自送于沫离和甘如霜母女俩回去。

  第二天,陈国华回到中科院,夏培肃却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晶体管计算机的设计方案已经基本完成了,华院士准备今天就去找上面的领导,协调这件事。

  这种新型计算机,想要更进一步,那么需要的材料更多,攻克的技术难点也同样如此。

  设计图纸是出来了,可不代表技术也出来了。

  “教授,您说上面会不会支持这个项目啊?”

  陈国华有些迟疑地问道。

  在计划书上面,他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华罗庚他们可是提出了六十万人民币的科研经费。

  太多了,估计上面领导不会赞同的吧?

第114章 ,插队和白嫖(求订阅)

  夏培肃哪里会知道上面领导的想法呢?

  不过,当初103电子管计算机项目的科研经费也才十二万人民币。

  现在使用价格更便宜的晶体管,按理说,科研经费甚至还能更少一些。

  为什么反而还多那么多呢?

  这里面就不得不提及现如今的内地计算技术了。

  103型计算机是十年前的技术了,而且也是通过仿制北方大国M-3和БЭCM-II两台计算机。

  在五六年那一年,北方大国那是非常大方。

  不仅送来了M-3和БЭCM-II两台计算机,还把技术图纸都送过来了。

  这些都是内地贷款,以后再还的钱。

  利息是百分之一!

  也因此,十二万科研经费就差不多够了。

  但是现在的晶体管计算机,那可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了。

  在这段时间,华罗庚、夏培肃等人讨论设计方案的时候,就联系过物理研究所的陈启宏等专家。

  后者是晶体管专家,对晶体管的技术十分了解。

  讨论过程中就发现了两个研制晶体管计算机的障碍:晶体管的工作寿命短和不稳定!

  这绝对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仅仅只是解决这两个问题,就需要耗费不少资金了。

  还有逻辑元件、磁芯材料作为存储器等其他元件,以及陈国华提出的关于高级程序设计、数据处理、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扩展和设计。

  最为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毫无参考资料,完全就是平地起高楼,难度系数很大。

  也因此,必须得预备更多的科研经费,以免中途而废。

  当然了这笔六十万人民币的经费,也不是乱喊乱叫的。

  别说华罗庚他们这样的大佬了,即便是陈国华也能简单进行统筹计算出大概的科研经费。

  毕竟陈国华也自学了不少计算数学的知识,而且他上辈子就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

  虽说这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专业知识领域,但它们也跟计算机有关系啊。

  晶体管计算机的设计研发工作当中,就涉及到了语言编程的问题。

  而这一部分,恰恰是陈国华最拿手的部分了。

  “别想那么多了,设计方案已经提交上去了,现在我们就开始做一些能做的工作吧.”

  夏培肃感慨了一下,跟着对陈国华说道。

  “你最近几天还是尽量少回北汽制造厂吧,说不定哪天结果就下来了。”

  “软件程序方面的设计语言,你上次提到的那几点,我觉得还是很有趣的,你再跟我们说说,争取能完善一个是一个.”

  后者无奈,只好埋头苦干了。

  整个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发设计工作,他参与的程度并不算很高,但也不能说很低。

首节 上一节 154/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