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242节

  既然涉及到了技术,那么就需要有技术的人来管理,否则的话,那都是白塔。

  何况,去年的时候,即便有陈国华在,蔬菜大棚不也倒了不少么?

  管理人员和技术员在这个期间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是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技术拿出来了,并不等于农业就发展起来了。

  再比如养猪模式,这些都是需要正向循环和时间来积累的。

  北汽制造厂能养得起大几百头大肥猪,那是因为背后有几千上万的半大小子、小屁孩,每天都跑去城外扒拉野草、猪草、烂野果、树根等等。

  否则的话,换其他单位试试?

  然鹅,如果是在南方的话,直接建一个农场进行管理,种植稻谷、花生、玉米等农作物。

  同时养殖鸡鸭猪等家禽,以南方的气候条件,养这些家禽,其实更加容易一些。

  但,这样的农场,在南方是很少见的。

  五十年代的农场,一般都在东北,也就是北大荒。

  西北那边都是一些生产建设兵团在那边扎根儿,很少是农场这样的模式。

  养猪模式在这些单位比较好执行,但也同样是看人。

  何况这样的小社会,利益勾连,也未必能经营好养猪模式这样的技术。

  适合这个时代的技术,才是最好的,其他都是白扯。

  所以技术不好拿出来,陈国华除了随大流地扯闲篇,还能干啥?

  这次的农业技术研讨会,其实说白了,还是跟当下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甭说京城了,其他不少地方机构,也都有研讨会。

  比如刚才吴绍骙这位专家就提及过去年在江城的农作物育种方面的研讨会。

  人民报还刊登过相关新闻呢。

  反正是跟国际上面的一些学术指责有关系,认为内地不可能弄出来先进技术或者提高生产力的玉米育种技术。

  所以吴绍骙、李竞雄等相关专家直接起草文件,在报纸上面跟那些人隔空骂战。

  陈国华今天来参加这个会议,听得最多的就是关于这些方面的一些讨论或者小故事。

  发表完讲话之后,陈国华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当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算了,今天就当出来放松放松了.”

  如是想着,心情也就格外轻松了不少。

  毕竟他在过去一段时间,几乎都是连轴转,没怎么停下来过。

  好不容易结束了一天的研讨会,陈国华也回家休息了。

  在家养精蓄锐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他回到北汽制造厂就收到了来自一把手的好消息。

  关于磁芯板的奖励,下来了。

  “领导,是什么奖励呀?我赶紧通知我同学他们过来取”

  陈国华闻言,顿时喜滋滋地看向段书记,摩擦双手问道。

  后者没好气地笑骂道:

  “你看看你都成什么样了?这么着急干嘛?”

  “领导,您又不是不知道,现在粮食份额下调,猪肉份额下调,我能不着急么?”

  “你可是高级脑力劳动者,这些下调,跟伱有关系么?”

  “哇,领导您这样说话就不对了吧?”

  听到老段的话,陈国华正要撸起袖子跟对方好好掰扯清楚这件事,结果老段不讲武德,直接打断了他的发挥。

  差点没让他憋岔气了。

  段书记说了,这次中科院那边是真舍得,拿出了不少资源来换磁芯板。

  而且,他现在已经跟上级领导那边申请了,必然会把磁芯板生产线留在北汽制造厂的。

  对此,陈国华自然是希望如此,不要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给到陈国华他们这个团队的奖励,除了每人奖励十块钱之外,就是每人十斤面粉、十斤腊肉、一斤白糖和两斤花生油了。

  讲真的,陈国华听到这些零零散散的奖励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好家伙,要不要这样零散?

  不过这样的奖励也不算差了,毕竟在为期半个月的工作当中,成时若他们这些北大学生,可是被承包了一顿晚餐的呢。

  别小看一顿晚餐,每人的分量是两个馒头和四个窝窝头。

  这样的粮食分量,在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绝对是超规格待遇了。

  要不是老段力排众议,非要讨好这些北大学子,咋可能会给如此之高的待遇啊?

  “关于你的奖励嘛,二十斤大米和十斤腊肉,就这么多了。”

  段云平说完之后,笑眯眯地看着陈国华。

  后者点点头,似乎挺满足的,然后准备拿着条子去领奖励。

  这一幕顿时让老段错愕不已,“小陈,你就不问问还有没有其他奖励了么?”

  “那领导,还有其他奖励么?”

  陈国华回头,演技大爆发,故作不知地反问道。

  得,段云平瞬间泄气了,他还想逗一逗陈国华呢。

  结果却不太理想啊。

  最后的奖励,其实就是陈国华之前提及过的打字机,这玩意儿已经申请下来了,过两天就从津城那边运过来了。

  “真有打字机呀?那真是太谢谢领导了。”陈国华惊讶了一下,旋即感激地说道。

  “不用谢,你为我们北汽制造厂带来了这么多荣誉,为你申请一台打字机,方便你的工作,本来也是我们这些当领导应该做的事儿.”

  段云平温和地说道,“对了,你之前的那篇数学论文,什么时候发表呀?”

  他都还没时间完善这篇论文,又怎么可能发表呢?

  之前是因为梁胜才把论文给拿走了,失而复得之后,陈国华也没有马上进行完善后续的论文。

  总得找时间吧?

  “最近太忙了,没时间弄呢,再等等吧。”

  “那行吧,你不要忘了就行。”

  老段还是非常关心陈国华的,然后又听他关心起了工作上面的事儿:

  “对了,第109号碳纤维的生产情况如何了?”

  “目前生产了一部分,也不是很多,总之领导您按照我们之前商定的一周时间,然后再上报给上面的领导吧,不急。”

  见陈国华如此云淡风轻,什么都说不急,段云平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了。

  当然了,他还是安排好了如何给成时若他们派发奖励的事儿。

  陈国华闻言,当即便表示,等会儿他也跟着大卡车前往。

  很快,他跟着段云平来到了厂区的仓库这边,此时罗树江他们已经做好了安排。

  分配给到每个人的粮食并不多,但架不住成时若他们总共二十人呢。

  “这是二十人的分量吗?领导,您不会也预留了给其他同学的吧?”

  看到眼前大卡车上已经分配好的粮食,整齐堆放在一起,陈国华顿时吃惊地问道。

  如此整齐码放,让他很快就计算出了眼前的粮食份量。

  然后他想到了老段对薛晋权、余德词他们这些大学生的稀罕,以及对剩下那三十多名北大学子的虎视眈眈,当即便明白了过来。

  此前的时候,段云平还因为陈国华没有把剩下的三十多名北大学子也接过来北汽制造厂而懊恼后悔,还说后者不懂得做事儿。

  所以他现在是想要补偿回来?

  见领导笑着,陈国华摇头道:“领导这肯定是不行的,您这样做,只会让他们离心离德,而且后续我想要再管理好他们,更加困难了.”

  余德词他们这些人都不是傻子,相反他们非常聪明。

  对于老段的这点小伎俩,他们能马上反应过来。

  甭以为这点小恩小惠就可以把余德词、杨孝如他们的人心给收买了,狗屁!

  如果不是陈国华放出来的科研项目,吸引住了他们,人家怎么可能会上当呢?

  安安稳稳地在北大校园里当一名安静的学生,不好吗?

  要知道他们这些大学生,每个月都有二十多元的补助,吃穿层面是不愁的。

  “领导,这些粮食就不要派发给他们了,还有以后关于跟我这些同学的接触,由我来负责就可以了,我建议领导您还是别随意插手了,您不了解他们。”

  陈国华的这句话,让段云平十分不以为然。

  但他是一个能听得进去建议的领导,所以思索一番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罗树江他们又把部分粮食给拿回了仓库,带着仅有二十份粮食离开了北汽。

  而且老段也没有跟着一起来北大了。

  他是在用行动向陈国华证明,他是一个听劝的领导。

  燕园正门外,薛晋权他们几人全都跑了出来。

  “老陈,真有奖励啊?”

  大卡车就停在正门口,陈国华笑呵呵地让他们上车,大大方方地让他们提着这些粮食回寝室去。

  只不过,余德词他们却有些傻眼:“老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哪有锅碗瓢盆啊?”

  眼前这些都是粮食,但他们又没有相应的厨具来烹饪这些粮食,所以要来干嘛呢?

  “我都已经替你们直接换成粮食了,剩下的问题,很难解决么?”

  陈国华瞪了他们一眼,道:

  “要不这样吧,粮食我拉回去,我让食堂那边的厨师给你们做好,你们抽时间每天晚上过来一趟还是我安排人给你们送过来?”

  “我们过去一趟吧。”

  “确定?”

  “确定,不过你必须要在厂里面啊,不然的话,我们可不干!”

  他们宁愿每天下午坐公交车前往北汽吃顿饭,也不愿意让人送过来,这打的是什么主意,陈国华瞬间就懂了。

  “你们怕是要失望了,我现在每天下班之后就回家,可不会一直待在厂里面”

  余德词他们一听,不由错愕不已,旋即马上说好话,希望陈国华可以在厂里面多留一会儿。

  毕竟只要陈国华在厂里面,那么他们就可以缠着他询问更多的信息。

首节 上一节 242/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