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273节

  此次十头大肥猪肯定不会是全都分给陈国华这边的两大研究机构。

  关于这些奖励的安排,暂时还不能确定下来。

  反正都已经进入了北汽制造厂的仓库,不急。

  到了半下午的时候,关于陈国华的职位待遇奖励,便已经彻底明确下来了。

  拟定陈国华为北汽制造厂的科研项目主任,按照七级工程师的待遇标准发放,本月起生效。

  听到这个职位和待遇,陈国华有些疑惑:

  “领导,我不是兼任纤维科研所所长、配件研究小组组长和设计部第一小组组长的么?现在这些职位都撤了?”

  段云平笑着给他解释了一下。

  眼下北汽制造厂将会成立一个项目科研所,将由陈国华来担任主任的职位。

  纤维科研所等都并入这个材料科研所当中,全部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存在。

  并且,往后陈国华想要申请新的科研项目的时候,也都会在上面审批过后,把这些材料放在科研所下面。

  换句话说,从现在开始,陈国华领导的材料科研所下面就会有纤维研究小组和配件研究小组。

  “上面也对你的配车作出了安排,之前那些公用汽车的说法,全部作废,现在那辆汽车就是你的配车,你是想你自己开车,还是让小叶或者保卫科的其他同志给你开车?”

  老段的话,把陈国华的思维拉回了现实。

  “上面领导真是这样安排的?”

  他顿时非常惊讶,见段云平点头表示肯定,他这才道:

  “好的,谢谢领导,那以后就由老叶帮我开车吧。”

  陈国华的开车技术还算可以,但如果有人开车的话,那就没必要自己开车了。

  坐车不香吗?

  段云平呵呵笑着说道:

  “也好,叶茂昌同志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驾驶技术也不赖,有他在,我们也能更放心一些.”

  其实他跟薛亚军他们也商量过,是不是要派人保护陈国华。

  但仔细想一想,却觉得没什么必要。

  一来陈国华每天的上班路线较为固定,他每天都是跟大部分人一样上下班。

  这个时代的上下班,那基本上都是走路、自行车的,坐车的人,终究是少数。

  所以,这种情况下,出事的概率很低。

  二来,陈国华之前的研究,看似非常牛逼,但其实也就是那样。

  如果是跟钱老他们那样的高精尖科研人才,那么被保护起来,便十分正常。

  但陈国华却不是,没必要草木皆兵。

  现如今,有了汽车,加上叶茂昌的话,那就更加稳妥了。

  “另外,你前两天申请的晶圆制造项目和芯片制造项目也已经批准下来了,只不过,目前能给到你的研究人员,不多。”

  听到段云平的话,陈国华更加惊讶了。

  没想到上面这么高效了。

  在晶体管计算机项目出来之后没多久,也就是趁着熊玉坤、吕进雄等领导在视察的时候,陈国华就顺势把这两个项目给拿出来,往上面进行申请。

  晶体管计算机已经研究出来了,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集成式计算机了呀。

  以集成式计算机的难度系数,陈国华肯定是要提前进行准备的。

  并且就目前来说,还没办法进行加速呢。

  按照段云平的说法,这一次分配给到他这边的大学生不会很多,不过中专生和高中生这些,倒是直接给他配了五十人。

  大学生主要还是第六研究所那边的十二名大学生,以及物理研究所二部和京城钢铁厂给的九名大学生。

  总共就是二十一名大学生。

  这些人都会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陆续到岗。

  由于现在时间还是七月上旬,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所以那些高中生肯定没那么快到岗的。

  陈国华闻言,倒也没有再强求什么。

  “那领导,我需要的光学方面专家呢?有没有什么头绪?”

  搞芯片研究,尽管他已经跳过去遮蔽式光刻这个最初始的步骤了,并不需要什么照相机来缩小50-100倍这样子。

  但投影式光刻,对光学层面的要求,同样是非常高的。

  尽管它并没有之后那些什么深紫、极紫光刻机等非常高深的芯片制造机器,对光学人才的极高要求。

  可投影式光刻在五六十年代来说,特别是内地,想要找到合适的光学人才,就有些困难了。

  陈国华不可能单靠自己来培养光学层面的人才,毕竟这样一来,少说不得要七八九十年啊?

  所以,寻找外部专家,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段云平闻言,却是苦笑着摇头,“你说的那些照相机工厂,人家可舍不得放人,我也没办法啊.”

  内地这边的光学人才,几乎都在中科院、大学或者照相机工厂。

  经历过中科院的事儿之后,陈国华对中科院里的那些教授专家,并不太喜欢。

  所以他想要寻找这方面的人才,当然是优先从照相机工厂寻找,再不济就是大学了。

  可是大学层面的教授讲师之类的,人家也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并且这些人嘛,工资可不低,待遇什么的都还挺好,所以不是那么容易挖过来的。

  “好的,领导我知道了,谢谢领导。”

  陈国华深呼吸一口气,道:“麻烦领导再帮我问问,有就最好,没有的话,那就算了吧”

  没有的话,那就只能他自己慢慢来了。

  当天晚上,陈国华回到家,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家里人。

  他七姐第一个兴奋地说道:

  “那以后是不是要叫你陈主任了?”

  哈哈!

  胡萍姑、于沫离、陈小月她们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云婉裳没好气地拍了陈梨花一下。

  “胡说八道什么呢?陈主任是你叫的吗?”

  又瞪了一眼搞怪的女儿之后,云婉裳这才看向陈国华,温声道:

  “我记得七级工程师的工资是每月一百三十三块五毛钱,对吧?”

  哇!

  她这么一说,陈小月她们几个小家伙,全都惊呼了起来。

  一百三十三块五毛钱的工资,妥妥的高薪啊。

  尽管家里已经有云婉裳这个高薪教授了,但陈国华能拿到这么高的薪水,对于三小只而言,当然是更加值得开心的事儿。

  一家人见陈国华微笑点头,顿时更兴奋了。

  只不过,陈梨花又忍不住酸道:

  “弟弟你的工资涨得也太快了吧?上个月才十级技术员的工资,这个月就变成七级工程师了?你这比坐火箭还要夸张啊”

  她这句话,很有道理。

  事实上,陈国华对自己工资的巨大涨幅,也是挺吃惊的。

  只不过,接下来一段时间,估计想要再涨工资,只怕会很难了。

  因为他接下来的工作,一个是第六研究所那边的纤维技术培训,二是晶体管技术改进,三是数控机床方面的技术应用,四是晶圆制造和芯片制造。

  这些工作,都不是什么突破性的工作,所以想要涨工资或者升职位,绝非易事了。

  对这些,陈国华也不是特别在乎了。

  毕竟之前他搞翻译的时候,每个月的工资,其实并不低。

  眼下来说,他已经十分满意了。

  此时的老陈,面带笑容,心里却是有些发愁。

  儿子太优秀了,显得他这个一家之主很没用。

  只不过,他目光看向于沫离的时候,顿时说道:

  “国华,你看啊,茉莉再有十天左右就参加高考了,到时候高考结束就结婚,现在是不是确定一下结婚日期了?”

  于沫离顿时脸色不已,羞涩到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陈国华却满心无奈,道:

  “爹,这件事能不能等茉莉高考之后再说?您现在这不是扰乱茉莉的心神吗?万一影响到她的高考,那就不美了.”

  说罢,他又拉着于沫离的小手,在她耳边小声嘀咕了一句。

  老陈看到这一幕,比陈国华还无语。

  云婉裳却是非常赞同陈国华,所以她瞪了一眼自己的老伴,让他没事儿别乱提意见。

  “茉莉都是我们家的儿媳妇了,结婚也不过是走个过场,但现在没有什么事儿比她参加高考还重要,反正她参加高考之前,大家都别提这件事了.”

  有云婉裳的一锤定音,大家自然不会再说什么。

  话题再次回归到陈国华升职这件事上面,陈梨花再次提及配车这件事。

  这一次,陈国华就没有隐瞒了。

  毕竟他以后也是要当主任的人了,想要隐瞒也更困难了。

  这两天,报纸上已经刊登了关于晶体管计算机的新闻,全城全国都在热议此事。

  主要是内地居然真的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计算机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全民兴奋,自信心暴涨啊。

  另一边的北方工程师叶甫根尼和米哈伊尔教授,他们也看到了报纸上面的新闻。

  作为援助内地的专家,他们当然是看得懂中文的。

  尽管上面并没有陈国华的照片,但是有对陈国华的信息简介。

  都说明白了是来自北汽制造厂的陈国华,因此,叶甫根尼和米哈伊尔两人都目瞪口呆:

  这个陈国华不是搞农用地膜和蔬菜大棚技术的农业人才吗?

  上半年因为烟条棒等增雨三件套上过报纸,但那会儿叶甫根尼和米哈伊尔两人还在莫斯科那边种菜呢,所以不知道这件事。

  但是现在他们两人的三观却极为震撼。

  好家伙,陈国华这人也太牛逼了吧?

首节 上一节 273/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