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316节

  毕竟那些技术发明,是团队合作,外界是不太清楚陈国华在其中具体起到了什么作用。

  但数学理论研究的论文,这一点,绝对是没办法作弊的。

  要知道,五十年代的很多数学家,比如华罗庚、段学复、秦元勋、苏步青、张素诚、熊全治等人,几乎都是有在国外留学经历。

  陈国华的论文提交给到鹿乔山之后,后者必定会按照严格的流程,完成初步审阅之后,才会交给以上的这些数学家们进行审阅。

  内地的这些数学家,几乎都是在各个数学领域内,有着很高深的数学研究。

  不管是在国内外,他们都阅读过很多他们这个领域内的论文。

  因此,陈国华写的这篇浅析大规模对称矩阵特征值问题的论文,不可能会出现抄袭的事儿。

  除了不可能抄袭之外,这论文也只能是陈国华自己写出来的。

  扬名立万的事儿,不可能有人会傻到不去做,而是自己写好了然后交给陈国华来发表。

  所以,大家都知道,这篇论文绝对是陈国华自己写的。

  “他已经开始对集成式计算机的数学理论下手了,而且还是下狠手.”

  不知道沉默了多久,闵乃大这才突然开口说道。

  他们也不是不懂数学,当然能够看明白这篇论文的价值所在。

  可也因为太清楚了,所以他们才更加恐惧害怕。

  明明他们都已经抢走了陈国华的材料科研所,没想到他不仅没有因此沉沦下去,反而越挫越勇,直接拿起纸和笔,干起了论文工作?

  理论研究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更加困难。

  好歹计算机研发的话,只是从一到二的工作,然而理论研究却是从零到一啊。

  “他的大脑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就那么厉害呢?”

  这个问题,绝对是没有答案的。

  翠花胡同,陈家客厅,一家人正在吃晚饭。

  “下周开始,我们就要购买冬储大白菜了,不过今年不需要买那么多,因为到了冬季的时候,会有蔬菜大棚的蔬菜.”

  胡萍姑一边吃饭,一边说着今天王春梅主任传达下来的指示。

  今天下午,王春梅作为街道办主任,去上面开会了。

  回来之后就宣布了关于冬储大白菜的工作安排,今年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紧张了。

  但冬储大白菜依然是目前街道办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而且还是工作考核指标之一。

  陈恭禄闻言,好奇地询问道:

  “今年郊外种了很多蔬菜大棚吗?”

  “不知道,不过听那些经常去城郊的大妈大爷们说,不少菜农所在的农村,他们都接到了相关的任务指标”

  对于这件事,陈国华也是不太清楚,不过他还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爹,其实前几天我和小月她们回马家坟的时候,也看到了不少村民准备农家肥,也咨询过他们,今年马家坟这边也确实需要种植蔬菜大棚.”

  “不过,听他们说是试种植,不会大规模种植”

  去年冬天,蔬菜大棚技术才刚出来。

  除了北汽制造厂有种植经验之外,也就还有几个科研单位、大学等尝试过种植了。

  这意味着,懂这项技术的人,还不是很多。

  经验也不够充分,因此,不可能在今年就一下子推广开来。

  更重要的是,农用地膜也没有制造很多,这才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不过,不管外面怎么样,我们家多买一些大白菜是没错的,特别是那些三级、四级的蔬菜”

  听到陈国华的话,大家都点点头。

  三级和四级的大白菜,今年是不受限制了,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不过,一二级大白菜却是不行的,有限购。

  买回来的大白菜,那些老帮子可以用来喂鸡。

  家里还有两只小鸡崽,是陈国华和于沫离婚后,陈梨花买回来的。

  一来,之前养的那两只已经成了婚宴上的一道菜。

  二来,现在养的这两只小鸡仔,到时候于沫离有了身孕之后,坐月子什么的,也能下两个蛋,补充一下营养。

  家里不养鸡是不行的,毕竟偶尔家里来了客人,或者没什么吃的时候,就可以应应急。

  何况,两处院子那么大,别说养两只鸡了,养两百只都没有问题呢。

  当然了,现在可没有那么多粮食来养鸡,而且也不允许养这么多。

  陈国华肯定也不会养那么多鸡的,甚至到了七八十年代之后,谁还会养鸡啊?

  一家人闲聊着这件事,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地,陈恭禄突然就把话题转移到了陈梨花的婚事上面。

  “萍姑,你在街道办工作,消息比较灵通一些,也多留心一下哪些青年适合你妹妹.”

  催婚!

  此话一出,陈梨花瞬间就有些怂了。

  “爹,我还那么小,今年也刚出来工作,能不能晚几年再结婚?”

  “你说呢?”陈恭禄瞪眼道:

  “你看看你弟弟,今年都已经结婚了,明年我和你娘就可以抱大孙子了,可是你呢?”

  “再过几个月你就二十一周岁了,你还小啊?”

  “当初你娘生你大哥的时候,也才十七岁,你都二十一了,还没人要,你以后想当老姑婆啊?”

  一句没人要,直接让陈梨花破防了。

  看戏的陈国华他们都不吱声,只有于沫离俏脸微红,只因为刚才老陈说了一句明年抱大孙子。

  不过,隔岸观火的陈国华,很快就被他爹点名了。

  “国华你也是,你身边也有那么多大学生,工厂里面也有不少,有合适的就介绍一个你姐.”

  听到他爹的话,陈国华哭笑不得:

  “爹,我那些大学生,都还小.”

  事实上,不是没有合适的,但不适合啊。

  比如吴礼义、李寿同、钱振鹏等,还有聂景忠、王宝柱、高裕民、程耀华等等。

  他们这些要么是去年毕业的大学生,要么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智商情商都不低。

  奈何,之前他们也来过家里,当然也见过陈梨花了。

  如果真的合适,都不用陈国华说,早就看对眼了。

  结果是到现在都没有什么下文,那还用说吗?

  再说了,他七姐的要求估计不低,怕不是要像他六姐那个姐夫危裕民一样。

  反正陈梨花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云婉裳此时开口了,道:

  “梨花,你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我们给你参考一下。”

  “喏,像弟弟这样的就很好,温文儒雅、高高瘦瘦.”

  话还没说完,陈恭禄便打断道:

  “其他都好,你弟弟这身板太瘦了,不好!”

  这个时代,能找到几个不瘦的年轻人?

  对老陈的这个观点,陈国华没有当场提出反对意见。

  事实上,在这个年代,胖子才是福气。

  满大街溜一圈,基本上都不可能找到一个胖子。

  “爹,又不是您相亲,是我相亲啊,得我喜欢才行吧?”陈梨花当即反驳道。

  老陈还想发表意见,被云婉裳瞪了一眼,只好没再吱声了。

  只是,陈梨花说完她对未来对象的要求之后,云婉裳忍不住开口道:

  “你这样的要求太高了,难怪你嫁不出去,活该你没人要.”

  “娘,您怎么知道没人能达到我说的这些要求呢?”

  陈梨花得意洋洋地说道,她就是不想那么早嫁人,晚几年就挺好的。

  瞅瞅她说的这些要求,不提其他了,只说像陈国华这样的年轻人,整个京城都找不出来几人。

  或者说,一个都没有。

  当然了,老陈和云婉裳两口子肯定不会让她继续这样下去了。

  今年过完年,指定会让她去相亲。

  只要是能够见面,基本上也能定下来了。

  因为这个时代的相亲,不会相很多次。

  关于他七姐的婚事,陈国华没有发言权,也懒得插手,免得被他七姐以后埋怨。

  何况,有陈恭禄、云婉裳、胡萍姑他们三人,也轮不到陈国华插手。

  十一月,如期而至。

  伴随着北方吹过来的西伯利亚冷风,京城的气温已经骤降到了零上一二度。

  这个气温,已经十分寒冷了。

  “明天晚上,街道办在六十五中那边放电影,是长影厂拍摄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你们要去看吗?”

  傍晚的陈家,陈小月从厨房那边端来了最后一道菜,胡萍姑拿着洗好的碗筷边走进来边说道。

  陈国华一听,撇撇嘴道:

  “大嫂,又是露天电影啊?之前夏天的时候,我们去看那部《沙漠追匪记》,喂了多少蚊子不记得了吗?”

  对于这个时代的露天电影,他向来嗤之以鼻,不太喜欢。

  为什么?

  就比如说之前看的《沙漠追匪记》这部电影,在他看来就是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

  整部电影讲的是五一年的时候,在西北大沙漠当中,张文甲率领骑兵连追击武装残敌,英勇打败敌人的故事。

  故事没什么好说的,肯定是展现我军的不畏艰难险阻,也要把敌人歼灭在大沙漠境内的英勇果敢的精神。

  可是这打斗场景、化妆技术等等,在陈国华看来,都是破绽百出。

  加上又是黑白电影,就这,能有多好看?

首节 上一节 316/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