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360节

  但是这玩意儿也只是在北美那边有生产,内地现如今还没有呢。

  原时空的历史上,是七十年代左右才开始生产的。

  “得,还得去找领导审批此事才行。”

  查找了一下资料之后,陈国华就知道,如果振华研究所想要订购大量的化学实验室防护服的话,那么就必须找上面领导审批。

  否则的话,现在的内地,可没有那么多的工厂来搞这样的生产。

  部队那边可能会有防辐射这样的防护服,但这个跟普通的化学实验室防护服是两码事啊。

  众所周知,防护服这东西有很多不同的款式,使用不同的材料物质制成,用以应对不同的场景。

  比如说阻燃实验服,这东西就是由阻燃棉或者阻燃纤维制成,适用于与易燃材料接触的试验环境。

  还有一次性实验服,通常有聚丙烯、聚乙烯等多种材料制成,用于制药、工业环境当中,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固体物质和光飞溅的伤害。

  然而,一次性实验服的穿着时间是不适宜超过八个小时的。

  如此一来,使用这样的实验服,绝对会增加单位的成本。

  文津街,陈国华主动登门,找到了邱宗岳。

  后者听到了他的汇报,也看到了他的计划书,不由惊讶地看向他,道:

  “你应该很清楚,这样一来,你们研究所的成本就会增加最少一两成,以你这个财迷的属性,你会舍得?”

  陈国华闻言,顿时如同被踩着尾巴的猫咪,炸毛了起来。

  “领导,您别冤枉我好不好?我可不是财迷,而且我这个人很大方的好不好?”

  “大方?”邱宗岳冷笑一声:

  “有了科研成果,就只奖励大家五块肉的人,你管这个叫大方?”

  听到这句话,陈国华顿时狡辩了起来:

  “领导,我们研究所当时也只剩下四头大肥猪了,而且我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您会不会奖励我们大肥猪呢”

  “要不是我知道我们国家现在困难的话,您看看我会不会天天让他们吃大餐?”

  “我们研究所的工资有多高,您也知道,就这您还说我小气?这话说不过去啊!”

  邱宗岳顿时笑了,这臭小子,他就说了一句,结果陈国华这小子怼了他好几句。

  当即他便挥手道:

  “行了行了,我知道你大方,行了吧?”

  “本来就是!”

  听到陈国华的小声嘀咕,邱宗岳顿时气笑了:

  “你还没完没了了是吧?要不要审批?”

  “要要要,领导您快点签字吧,我好安排兄弟单位帮忙生产”

  “不用你来处理这些小事儿了,我叫人帮你吧。”

  拒绝了陈国华的提议,邱宗岳旋即跳过这个话题,然后询问起了最近的事儿。

  关于昨天的事儿,邱宗岳当然知道,但抓老鼠这件事,急不得。

  因此,眼前最关键的还是搞科研。

  陈国华当即表示没有什么大问题,他肯定会跟进好,不会耽误事儿。

  跟领导聊了大半个小时,陈国华便回了振华研究所。

  接下来的几天,研究所都还算风平浪静。

  郑桂萍这个人,不出意外的话,果然没有意外。

  她真的藏得很深,完全没有在她居住的地方,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

  什么电台机器、秘密工具、枪支弹药等等,都没有。

  似乎,居住的场所,就只是一个居住的场所罢了。

  并且她还伪装得挺像一个普通研究员的样子,把家里布置得十分温馨有爱。

  按照童敬之派过去的小队长安国昌所猜测,郑桂萍应该是有自己的安全屋的人。

  所以郑桂萍这个人绝对算得上一条小鱼,甚至是大鱼也不一定。

  即便藏得深,可安国昌却更加兴奋了。

  陈国华从马明伟和殷孟伦他们口中知道了安国昌的结论,也没有说什么。

  那就让后者去折腾呗,反正抓老鼠这件事,他们绝对是专业的。

  时间一闪即逝,这一天,陈国华来到北大上课。

  今天上午第一和第二节课,都是他高级程序语言的课程。

  只不过,课程名字是这个,但讲课的内容,却不是这些。

  程序语言这门课对于现在的北大来说,还有点远,也用不上。

  毕竟到了现在,北大都还没一台计算机。

  徐献瑜倒是已经跟教育部门申请了,但没那么快下来。

  现在的计算机,都是优先供应科研单位和军工企业,用于教学的计算机,可没有那么快。

  至于说陈国华画的大饼,鬼知道什么时候兑现啊?

  振华研究所目前也没有多少资金,甚至可以说还欠着不少呢。

  毕竟五十微米晶体管已经研制出来了,但目前也只是跟其他军工企业交换了技术罢了。

  换句话说,只要还没赚到外汇,振华研究所就不算真正实现盈利。

  不过,根据计划,七月份的话,就可以开始销售了。

  如果再晚一些时间,只怕人家IBM公司等,都已经研制出了五十微米晶体管了。

  毕竟一月份的时候,一百微米晶体管就已经开始出售了。

  给到这些老外半年的时间,他们应该还没突破到五十微米的技术瓶颈吧?

  要知道,从一百微米到五十微米,技术突破的难度就是几何倍数递增的。

  反正陈国华不太担心这些,但半年时间绝对是差不多了。

  再多的时间,那可能就危险了。

  “好了,今天的离子注入课程就上到这里了,大家下课之后,还是要多去看看相关的物理知识,你们的基础还是有点不够扎实啊.”

  讲台上,陈国华听到铃声响起,很准时地结束了自己的课程。

  台下的一众同学,听到他的话,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好家伙,又不是每个人都像薛晋权他们这样的超学神,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超一流的。

  毕竟物理微观层面的知识,可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学会的。

  更别说,他们这可是计算数学系啊,让他们学习高能物理学,是不是有点太过强人所难了?

  陈国华可不管这些,拍拍手就离开了教室。

  当初学这门课程,还是他们自己要求的,谁让他们自己说,对离子注入设备的研究,很感兴趣呢?

  否则的话,陈国华都准备给他们讲一讲进阶版的程序语言编程了。

  要知道,现在振华研究所已经把离子源给研制出来了,距离离子加速器、中性质谱仪等研制项目的完成,也不会很远了。

  搞掂了这些项目之后,那么下一个阶段就是光刻机了。

  还有光刻胶、薄膜沉积等设备也解决之后,那么芯片制造就近在咫尺了。

  只要能够制造芯片了,那么陈国华就可以很快把上亿次、十亿次的计算机给造出来了。

  有了这样的计算机之后,陈国华再把配套的技术设备重新梳理一下。

  然后申请更多的原材料,直接造个几十台集成式计算机出来。

  只要有了这样的计算机,那么编程工作就可以开展了。

  第一件事自然是庞大的计算机系统程序了,第二件事就是要搞文档应用程序,第三件事就是汉字编辑应用程序,比如五笔打字。

  至于说拼音这个应用程序嘛,可能还不太行。

  有了这样的程序之后,再把电脑打印机给弄出来,啧,现代化办公不就出现了吗。

  想法有点美,但能不能做到,还是两说。

  从走廊离开的陈国华,正想着事儿呢,就被徐翠薇给拦住了。

  “陈老师,先别走,徐教授有事找你。”

  “好!”

  老徐找自己?

  走进教研室的陈国华,看到了老徐,以及老徐办公桌旁边站着的段学复。

  “教授,段主任,刚才听徐导员说教授您找我?什么事儿啊?”

  徐献瑜闻言笑着指了指段学复道:

  “是段主任找你。”

  后者此时有点激动,没有直接说事儿,而是恭维了一下,最近陈国华在数学期刊上面发表的关于几何学、拓扑学等层面的论文。

  对于这件事,陈国华不太想吐槽。

  其实他刚才之所以想到,在有了集成式计算机之后,要第一时间把打字应用程序和打印机等先拿出来,便是因为论文的事儿。

  或者说最近他都十分频繁地使用打字机,尽管每分钟的打字速度很快,但陈国华还是更喜欢电脑的键盘打字。

  键盘打字可以进行词根联想,只要深入进行开发,那么到时候的打字速度,绝对不是现在的打字机能够比拟的。

  更何况,现在的打字机,那可是十八盘啊,光是想想就有些头皮发麻。

  现在是一九六零年了,经过几年时间推广简体字,目前的使用习惯上面,已经十分接近后世的了。

  所以常用汉字肯定是超过三千字的。

  这么多汉字,如果是在电脑上面的话,那就简单多了。

  但在打字机层面,算了,说多了都是泪。

  偏偏,陈国华每天都需要编辑不少文字。

  并不仅仅只是论文,还有其他的文字工作,因此他几乎离不开打字机。

  数学期刊的鹿乔山主编,找过他好几次。

  都是希望他继续多写一些几何学、拓扑学等层面的论文,就差让陈国华去证明那些十分困难的数学难题了。

  毕竟最近一段时间,鹿乔山又托人从国外带回来了不少外国数学期刊,其中便有不少周炜良的数学论文。

  后者这个人,虽说不爱国,但不得不承认,人家的数学能力,确实非常强。

首节 上一节 360/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