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447节

  作为过山峰的编外人员,章阳煦仍旧领着一份额外的工资,他其实已经可以不做这方面的工作,但习惯成自然,也觉得这培养了自己观察国际动向的视角,就一直断断续续的有提供邮件。

  刘琬英等到秘书离开,说道:“神户制钢的一批数据看了吧?八九不离十了。”

  俞兴很淡定:“接着测呗,我看这些公司都是钻了多年的空子,我们可以考虑再搜集这方面的信息。”

  刘琬英同意这一点,但今天着重是聊对凡利亚制药公司的打草惊蛇。

  她抿了口茶,起身走到白板旁,用笔在上面写下“潘兴广场”这四个字。

  “潘兴广场Pershing Square,美国知名的对冲基金,创始人是威廉·阿克曼。”

  “现在出现一个打草惊蛇的好机会,这家对冲基金是制药公司Allergan的最大股东,然后,它似乎在推动凡利亚来收购Allergan公司。”

  “这桩收购的金额可能高达数百亿美元,必将在业内深受瞩目。”

  “如果我们在这样的时机里提出质疑,舆论效果的传播至少是有很大加成的。”

  刘琬英讲述着一个利于过山峰发难的机会,Allergan制药公司在眼科、医美领域很有建树,拥有肉毒杆菌Botox这样的核心产品,而凡利亚制药公司如能激进的并购前者,必将再一次刺激股价。

  过山峰认为凡利亚制药公司的模式存在问题,但从公开的信息始终拿不到合适的利空。

  俞兴沉吟道:“这么大的并购案?我们要是跳出来坏了他们的好事,这个阻力也会不小啊。”

  过山峰现在可以称之为知名空头,同样的,潘兴广场这种对冲基金也是全球闻名,如此多头和空头的背书在没有扎实的利空情况下必然会让市场偏向前者。

  虽然是打草惊蛇,过山峰也是要投入资金的,如果打草却没惊到蛇,没有获取后续的证据,本来想着进一步筹措的做空本金也会被削弱。

  除此之外,这种策略一旦失败,过山峰积累的声望也必然受损。

  “潘兴广场必然会维护这桩潜在交易,他们已经投入很多资金。”刘琬英说道,“我有考虑是不是转向神户制钢,但神户制钢的原材料很多,目前检测出的问题恐怕还不足以形成巨大的利空,包括日产的车型,也有类似的问题。”

  俞兴撑着下巴,思索情况,除了实际的利益考虑,他也很喜欢那种戳过去的感受。

第442章 恶意收购

  过山峰的动作需要斟酌。

  不同于先前或多或少的实际证据与调查,凡利亚制药公司的情况相当特殊,现在呈现出的更多是主观上的看空。

  临港这边临近春节,俞兴清闲不少,也就趁机多多研究和权衡这次的局面。

  知名对冲基金潘兴广场的创始人阿克曼,他虽然在过山峰这次的目标中属于多头立场,但他实际上是一个很知名的大空头,早在2003年就从事做空盈利,更是在2008年的次债危机里做空美国最大的债券担保公司MBIA而一举成名。

  截止到目前为止,潘兴广场管理的资金规模超过120亿美元,是不折不扣的华尔街明星基金。

  所以,过山峰想要杀伤凡利亚公司的股价,必然会迎接极其扎实的多头资金支持。

  过山峰自出山以来还未尝败绩,这也是俞兴最初考虑打草惊蛇的倚仗,但究竟能起到什么程度的作用,确实很难预估。

  俞兴左右权衡了两天,心里有些偏向先从排放造假的车企开刀。

  然而,那位全球闻名的阿克曼,他在1月27日公开称赞了凡利亚制药公司的发展,对于这家加拿大公司赞不绝口,这立即就让俞兴有些应激了。

  作为曾经的预备医学从业者,俞兴本能的对凡利亚这种激进的模式极其厌恶。

  以及,也作为历经瑰爱网、百晓生、微信、碳硅集团、碳硅数据多个项目的运作者,他也不认可凡利亚这种商业模式可以就这么激进的发展下去。

  这种“不认可”是过山峰这次考量的“主观”基础。

  俞兴在反复看了目前收集到的凡利亚和阿克曼的信息之后表明自己的想法:“小英,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试试,大不了,不投钱,只打草。”

  “俞老板,没有这个选项。”刘琬英阅读着俞兴的表情,认真的说道,“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投钱,你不要再给我增加选项了。”

  俞兴闻言,也变得干脆:“那就试试,不要投那么多。”

  刘琬英询问道:“理由?”

  俞兴眼里闪烁着邪恶的光彩:“我们输了,只是输一点,他输了就一定是大败。”

  刘琬英没想到是这样的理由,忍俊不禁:“你这不一定利己,但一定要损人啊……”

  “这是我们对商业模式不同想法的交锋。”俞兴说道,“另外,我不觉得只有我们觉得凡利亚公司这种模式不正常,就像我做碳硅集团需要打出旗号,过山峰这次出面,其它沉默游弋在凡利亚周围的空头也许也会一起扑上来。”

  刘琬英轻轻点头。

  她是真觉得过山峰动不动凡利亚属于两可之间,既然俞老板愿意这样选,那就这么干。

  刘琬英提到一个两个小时前的最新消息:“俞老板,阿克曼的基金斥资接近17亿美元收购了Allergan的5%股票,这是已知的情况,未知的是他是否也持有凡利亚公司的股票,因为可能没到线。”

  “就在6点钟的时候,Allergan公司的董事会公开指责阿克曼的动作没有经过公司的同意,还认为阿克曼和凡利亚公司同时吃进股票的做法是要恶意收购。”

  俞兴愣了愣:“阿克曼要和凡利亚一起对Allergan恶意收购?这么看,Allergan公司很反对这桩潜在的收购?那它暂时是接近我们的立场?”

  “不错,按它最新的态度是这样,但也难说是不是价格不到位。”刘琬英认真的说道,“而且,Allergan的董事会提到一个反对并购的理由就是,凡利亚依赖高杠杆和激进涨价的模式进行发展,这和它的研发驱动战略完全冲突。”

  阿克曼是Allergan的股东,是近期按照规定必须披露已经达到5%的股票持仓,凡利亚公司还没达到5%,但已经流露收购并购的意愿,而成为被并购目标的Allergan在先前持续沉默,今天正式发声的表示反对。

  目前,阿克曼支出将近17亿美元的资金,凡利亚公司还没披露相关金额,但两家加起来至少也有20亿美元的调动。

  至于Allergan公司,它目前的整体市值超过340亿美元。

  也就是说,这桩并购案如果成交,至少也是接近400亿美元的规模,考虑到恶意收购常见的溢价,甚至会更多。

  刘琬英详细的解释了恶意收购的情况,谈到凡利亚和阿克曼各自承担的角色,以及于Allergan公司可能启动的应对方法,包括而不限于毒丸计划、寻找白衣骑士。

  这桩恶意收购案必将牵连甚广。

  “有意思,我就说一定不止我们觉得凡利亚这个模式不对劲。”俞兴消化着这些信息,若有所思的说道,“那我们介入的话,有可能会帮Allergan公司一把?反过来,Allergan公司可能也会明里暗里的帮我们一把?”

  刘琬英点点头,这很有可能。

  业界常规应对恶意收购的寻找白衣骑士,也就是寻找第三方相同立场的角色来增持股份,如果过山峰这个邪恶空头露面,虽然没那么白衣,也算是黑暗骑士了。

  俞兴露出笑容:“那就更值得试一试了。”

  “这个试,我本来考虑是在2000万美元左右的仓位。”刘琬英提到预案,“现在看Allergan公司有这样明确的反对,我觉得可以提高到三四千万美元。”

  俞兴同意这种幅度的提升。

  万一亏了这部分的本金,可以考虑再用一部分比特币,车企那边的暴雷就安稳很多。

  他重复了变得更坚定的判断:“和Allergan公司一样,绝不会只有我们在盯着凡利亚公司,它的模式就是不对劲。”

  “先让这次恶意收购的风暴更大一些。”刘琬英的思维已经进入如何出手,“阿克曼虽然光环很耀眼,但也不是没有对手,他去年和另一位知名的基金经理卡尔伊坎在做空康宝莱上有很大争执,两个人在2003年就有过节。”

  她顺嘴介绍了卡尔伊坎,这位的风格独树一帜,有着“企业掠夺者”的称号,又号称“华尔街狼王”,恰恰是喜欢恶意收购,争夺他认为被低估公司的控制权,然后再出售套利。

  近年,卡尔一个知名的操作就是在雅虎拒绝微软收购之后买入前者的股票,然后要求撤换杨致远及整个雅虎董事会,最终成功促使巴茨成为新的CEO。

  俞兴听着这么一系列的介绍,颇觉津津有味,忍不住感慨:“干什么的都有哈,我能想象他饱受的争议。”

  刘琬英的注意力主要是卡尔与阿克曼的过节,有些遗憾的说道:“可惜的是我们没法公开身份,不然,暗地里的联系会方便很多,现在的联络不一定能引起注意。”

  俞兴笑道:“过山峰的公开质疑就是最好的信号。”

  刘琬英想了想,也有道理,如卡尔这样,如Allergan公司那样,都会依着各自的立场权衡出手的。

  她沉吟一会后给了时间点:“年后,过完年就来磨磨刀,最后再让大众试试锋芒。”

  俞兴同样想大众很久了。

  不过,临港这边确定决策,酝酿行动,曾经来拜访过碳硅集团的乐视倒是在年前给车圈带来新的话题。

  就在即将过节的时刻,乐视官宣了进军汽车行业的决定,要把“乐视汽车”纳入乐视生态,要做“互联网+”的电动汽车。

  碳硅集团自然不在乐视官宣的提及之列,不过,俞兴这边迅速接到乐视的电话,询问了一体化压铸的施行可能,甚至没聊几句就谈到碳力公司充当供应商的事情。

  俞兴欢迎合作,提到压铸机的进步,但没提铝合金材料的情况,也没提碳力公司在供应周期上的难度。

  反正都是说故事,乐视应该也不在乎这些,至于后面会不会在这种环节被卡住,那就再观后效。

第443章 造车叙事

  乐视做事高调,并且是向来高调。

  它这次官宣造车,除了确定年后会有一场全面的战略发布会,已经在阐述乐视造车对于行业的意义,要打破封闭,拥抱开放,为互联网与汽车的融合与变革提供一种全新的可能。

  这种高调与上升的意义自然得到媒体的多方报道,也让乐视的股价在年前有小幅的上升。

  “乐视能做好车吗?”

  俞兴没想到这个问题是从自己亲妈口里问出来。

  他瞧着眼睛里很有探知欲的老母亲,哭笑不得的反问:“妈,你……你怎么问我这个事?”

  楚奇英脸上很认真:“我看到新闻了啊。”

  她昨天和俞国胜一起抵达的临港,今天闲着没事又知道儿子这边临近年关没那么忙,也就来办公室转转,参观了一番工作环境。

  至于乐视汽车,楚奇英在儿子忙碌造车之后就总是有意无意的注意着相关新闻。

  “车还没造,人没怎么招,态度就先这么着了。”俞兴笑道,“路子不一样,让我怎么说呢。”

  楚奇英瞥了眼儿子:“直说。”

  俞兴:“……”

  他直说了:“不看好。”

  楚奇英寻根问底,奇怪道:“为什么不看好啊?乐视不也是上市公司吗?乐视还说要给用户打造极致体验,你的碳硅汽车不也是要从客户体验出发吗?”

  俞兴有点乐了:“妈,你这从学校退了,还想来跟我一起造车吗?还研究上我这边了?”

  “那都是新闻上分析的。”楚奇英想了想,又说道,“但是,谈到你们的新闻不太多,有时候我还得专门搜,怎么你不多和记者说说你们造车的事情啊?”

  俞兴感受到老妈“精神股东”的立场,笑道:“我们的路线不一样,我是先做再说。”

  他略微说了几句自己这两年的工作,手机上忽然收到徐欣的微信,拜年之余也是提到乐视造车这件事。

  俞兴琢磨着如何回复,瞧见刘琬英推门进了办公室就把和母亲的话题推给了她。

  刘琬英面带笑意的听了听,又知道今日资本有了和乐视的初步接触,说到自己的想法:“乐视造车这个事,它的问题是在于贾总不是用上市公司造车,是在这个项目放在非上市公司,偏偏又和上市公司关联。”

  “按照我们的经验,关联公司的交易里是最容易存在模糊地带的。”

  什么经验?

  当然是过山峰的经验。

  她继续说道:“碳硅这边呢,项目清清楚楚,资金明明白白,俞兴连百晓生公司的总裁职务都放出去,只担任董事,资方只考虑项目本身就行,乐视那一摊子模模糊糊的就容易让人谨慎了。”

  楚奇英依旧好奇:“那乐视就是为了股价吗?”

  刘琬英沉吟一会,摇头道:“应该有一部分,我听俞兴之前提过,乐视这两年拓展的步子挺大的,资金方面应该也比较紧张,如果不乐观的看待这个事……”

  她组织着合理的措辞。

  俞兴回完徐欣的信息,把话接过来:“乐视造车能做到开模这一步就不错了,就我目前接触到的信息,没感觉他们认真造车的筹备。”

  刘琬英这次也把寻求解释的目光看过来。

  俞兴解释道:“谈行业,说故事,买通稿,这些多动嘴就可以,包括前期找地皮、招人、设计,这些都不是很花钱,要是真正开模,这就多花钱了,单是模具开发,这个成本可能就得占整车工装开发的4成。”

  车企从PPT到实质性量产就需要在工装开发上进行大规模投入,真这么搞,打窝的成本就过于高了。

  俞兴对乐视的情况比较清楚,造车的叙事就是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而结合他现在做碳硅集团的经验,刚才回复徐欣的建议就是至少要等乐视搞开模才考虑投资。

  他觉得乐视是绝对无法完成这一步的,而出于叙事需求,很可能会拿其它车型的配件来进行手工改装,也能看起来像模像样。

  这种环节也很好验证,到时候去看看有没有完整的冲压生产线或者批量生产的车身部件,立即就知道虚实。

首节 上一节 447/4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