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事先并不清楚,这个保险柜上的密码锁实际只是个样子货。
财政所用的这个保险柜上的密码锁去年就坏了,当时生产保险柜的厂家派维修人员过来将密码锁破坏掉了。
本来是要重新更换一个密码锁,可财政所的领导担心万一哪天再坏了打不开又耽误工作,所以就没让换。
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不少,最起码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应该都清楚,可外边人就未必了。
而正常人看到保险柜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玩意密码是多少,将值班员挟持到保险柜跟前问密码,看上去似乎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当得知保险柜没有密码后,凶手干掉值班员,然后撬开保险柜拿走钱。
瞧,这就是金智海他们推断的,听上去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现在听到李言诚这样说,他脑袋一时间还有点转不过来弯,或者说,他是不想推翻自己的判断。
“你这只是推测。”
“是推测啊。”李言诚两手一摊:“我们办案本来不就是要大胆推断,小心求证么。”
“呃……”
在金智海不知道该怎么接话的时候,李言诚抬起右手食指和中指竖起,大拇指压着无名指和小拇指比划了一个二,接着说道:“如果按照你们的判断,那么凶手肯定是两个人,因为一个人只拿匕首的话,根本没办法同时挟持两名成年男性,除非他手中拿的是这个……”
说到这里,李言诚右手竖起的食指和中指变成了大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个八的手势。
“现在咱们先不考虑凶手手中是否有这个,在只有凶器匕首的情况下,基本就能将你刚才说的凶手可能是一个人的论调给否了。
我说的这点你认同吗?”
犹豫了一下后,金智海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确实,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仅凭一把匕首就想挟持两名能随意活动的成年男性,可能性确实不大。
“好,那咱们现在就按照凶手是两个人来继续说……”
“不”金智海开口打断道:“大诚,你按照你刚才那个想法说。”
“啊?什么想法?”被打断了话的李言诚有点懵。
“啧,就是你刚才说的一号死者有可能跟凶手是一起的那个推测。”
“哦哦哦,这个啊,该说的我不是都说了么,我判断,一号死者之所以死在保险柜旁,并不是被挟持过去的,因为他的身上并没有因为挟持而留下的伤。
如果不是串谋好的,难道说他就那么听话,自己主动走过去?
其实还有一点让我判断凶手是一号死者的熟人,那就是二号死者身上也没有任何约束伤。
凶手杀人前捂受害的嘴,是不让受害者发出声音,可二号死者做为一名成年男性,他被人突然从身后捂住嘴为什么会连一点反抗的动作都没有?”
“照你这样说的话,那么凶手可能跟二号死者也认识?”金智海突然插嘴说道。
“没错”李言诚点了下头:“深更半夜,他还处于值班状态,他看守的那间房子里可是放了五万多块钱,就算来者是一号死者的熟人,他也不可能那么放心的将后背交给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
所以,二号死者极有可能跟凶手也认识,而且他还觉得凶手绝对无害,那个时间段过来很正常。
否则他不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吧嗒……吧嗒……”
听完李言诚的分析后金智海没说话,只有搭在沙发扶手上的左手没有节奏的一下一下缓缓敲击着。
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说道:“听完你分析的,我倒还真来了点灵感,你先听听看。”
“嗯,你说,我听着呢。”
“你看啊大诚,正常情况下,财政所应该是二十四号就通知街道办下属各单位过来领工资,好方便各单位赶在二十五号下午下班前将工资全部发放出去,最迟也应该是二十五号上午,财政所这边就给各单位全部发完了对不对?”
“嗯,没错。”
“这个月之所以发的晚,是因为有特殊情况,所以钱从银行取回来的晚了,截至到二十五号下午下班,工资没有发完,还剩下了五万多块钱。”
“是”
“财政所的财务人员明知道二十五号下午给各单位发的工资肯定发不完,他们为什么要把钱取回来?二十六号一大早刚上班就去取,然后一上午发完,这样既简单,钱还不用在他们手中过夜,多安全的。
反正这个月的工资发放肯定要推迟,他们为什么不选择更安全的步骤?
还有你刚才说的那句也特别有道理,之前我们调查这起案件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作案时间。
按照法医给出的两名值班员的死亡时间来看,凶手过去的时间肯定不会太早,因为他在那里呆的时间越长,暴露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法医判断二人死于二十六号凌晨一点到两点之间,门卫是十点以后睡的觉,也就是说,凶手应该是二十五号夜里十点后,二十六号凌晨一点前这段时间到达的现场。
这么晚过去,值班员看到后还能觉得正常,这本身就不正常。
谁那么晚过去值班员会感觉正常?”
说到这里金智海顿了一下,然后不等李言诚接话他又自问自答的说道:“查岗的领导,我能想到的只有查岗的领导在这个时间段出现,值班员才会觉得正常。”
“可是你不是说街道办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排查完了,没有作案时间么。”
“也许是我们查漏了。”
“呼……”李言诚轻吁一口气:“那就重新查吧。”
金智海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放下杯子后就站了起来。
“行了,我现在就过去安排,连夜开始重新调查。”
李言诚没有挽留他,也跟着站起身说道:“还有两天,今年就结束了,如果赶三十一号之前能查个眉目出来,回头案子破了我向局里给专案组请功。”
“谢谢”看着自己的好兄弟,金智海十分诚恳的道了声谢。
“不过请功就不必了,实际上在这个案件中我们犯错误了,回头案子破了,我们也没脸要功。”
“呵呵”李言诚笑着抬手拍了下金智海的胳膊。
“这叫什么犯错误,又不是大方向的问题,我说的那个时间只是希望你们尽快,并不是命令,别有什么压力。”
第630章 散播
李言诚将金智海送到了大门外,看着吉普车尾灯消失在胡同里,他没有着急回院子,而是站在那里又给自己点了根烟。
他在脑海中不停的回忆着案情,直到确定自己判断的应该没问题后,这才长出一口气。
从那天召开案情分析会看到现场照片时,他就觉得那个一号死者死的地方有些怪异。
其实他挺希望自己判断错误的,那个一号死者如果不是凶手的同伙,那好歹还能落一个因公殉职,甭管国家到底能给多少钱,最起码日后他的孩子们能挺胸抬头的做人。
可要是他真的是凶手的同伙……
那他孩子的人生都跟着被毁了。
还有动机,这是他迄今为止没想明白的。
只要不是突然之间的激情作案,每个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都会有动机。
那就是他为什么要做这事儿。
按照先前的调查结果来看,一号死者不管是家庭还是生活和工作,都称得上还不错,属于典型的比上不足,但比下绝对有余的情况。
他本人为人处世比较圆滑,和同事以及街坊邻居的关系处的都很好。
理论上来说,这种人是不大可能去干犯罪的事情的,尤其是这种杀人盗窃钱财的行为。
李言诚很清楚,如果找不到犯罪动机,那将来就算抓到凶手,凶手也指认一号死者是他的同伙,说出去其他人也是难以信服的。
他相信,如果真的像他判断的这样,一号死者就是那个同伙,那么此人一定有这样做的原因。
只是他们暂时还没查到这个原因,不过他觉得金智海一定可以查到。
“呦,大诚,你一人站这儿想啥呢?”
“蔡大妈,我这儿刚送走一朋友,您这是……”
这会儿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快九点了,外边的气温在零下十度左右,李言诚在这里站了有十分钟,胡同里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大家都嫌冷,这个点除非是有不得已的事情,否则没人愿意出门。
说话的蔡大妈住在二十二号院,她并不是刚从她们院子里出来,而是从前边不远处另一条南北向的胡同口拐出来的。
“我刚去了趟那边老沈家,老沈的小儿子不是准备结婚了么,我是他们小两口的媒人。”
“蔡大妈,您这是又做了件好事儿啊,绝对值得表扬。”听到蔡大妈说她又促成了一对,李言诚咧着嘴笑着说道。
胡同里很多上了年纪的大妈,亦或者是那些四五十岁的女人,都热衷于给单身男女介绍对象,这也是件好事儿。
这位蔡大妈同样不例外,经她手已经促成了好几对,小日子过得还都挺不错,在姻缘这方面也算是小有功德。
“呵呵,是吧。”
蔡大妈今年已经七十了,老伴前两年过世,儿子女儿都有自己的家,孙子孙女也都大了,不需要她帮忙照顾,平时就自己一个人住在这边,闲来无事就喜欢做说媒的事情。
看着那些单身小年轻在自己的帮助下有了家,而且日子过的还不错,她就跟着也高兴。
“大诚,你的亲生母亲和爷爷,他们是以后都打算住在你这里了吗?你的亲生父亲呢?”
这段时间,胡同里谈论最多的就是李言诚家的事情。
他找到亲生家庭的事情,胡同里这些老人也为他感到高兴,但该打听的八卦当然也不会少了。
程家解放前因为大本营在津市的缘故,生活在京市的人了解的并不多,可傅淑怡的娘家就不同了。
这条胡同里有很多老人以前就在傅家旗下讨生活,所以对傅家知之甚深。
当年如果不是收养原主的那位老爷子刻意隐瞒,他可能早就被找到了。
听到蔡大妈这样问,李言诚笑着解释道:“肯定不会一直住在我这里,人家还有自己的家呢,他们这次过来主要就是找我治病,等治疗的差不多了就会离开。”
“哦,这样啊,我也忘了白天是听谁说的,说他们过来主要就是治病,我以为是咱街坊随便乱说的,还真是这样啊。
哎,大诚,你的亲生父母他们解放前就跑到国外去了是不?”
“对啊。”
李言诚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这没什么好隐瞒的,现在又不像前些年,那时候谁敢有个海外关系那可了不得,不死也得脱层皮。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尤其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国家针对外宾、华侨发行了外汇券之后,凭借外汇券在指定商店,例如友谊商店,购物是不用那些专用票的。
不但购物不用专用票,还能买到很多在其他商店根本买不到的东西。
这个时期的国内,虽然物资匮乏,不管是买粮食还是买副食,或者其他的如布匹、棉花之类的都需要专用票,人均工资看上去也不高,大多都是几十块钱一个月,能上百都是高工资。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老百姓经常都是拿着钱都花不出去。
其他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不多,像住房,公家分配的,也有需要按月缴纳租金的,但每个月的租金也就块八毛。
看病,只要有工作单位的,医疗费这方面都会实报实销,也几乎不用花钱。
两个花钱大头去掉后,剩下需要花钱的就是衣、食、行。
衣服,那时候的人最喜欢说的话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不是不想买新衣服,而是布票凑不够,最多就是过年前扯点布,想办法给孩子做一身,家里孩子如果多的那就没招了。
食,也就是吃的,粮食、食用油、盐、酱油、醋、菜、肉、蛋、瓜子、花生、糖等等,差不多所有吃的东西,都是要专用票的,没有票?那不好意思,你就是买不到,或者可以去鬼市买。
最后就是行了,这时候人们出行,主要靠的还是自行车,再辅以公交车,哦,京市还有地铁。
买自行车也需要票,这玩意儿现在虽然不能说是奢侈品,可无论是对哪个家庭来说,也都是个大件物品。
结婚的时候三转一响七十二条腿,其中的一转就是指的自行车,剩下两转分别是缝纫机和手表,那一响则是收音机。
至于七十二条腿,代表的是家具,每样家具四条腿,凑吧。
当然,这种说法是最理想的状态,事实上,现在结婚的年轻男女,很少会有人提这么过分的要求,让把所有东西都凑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