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动声色地收起匕首,右手自然地搭上了放在身旁的HK416突击步枪。
“是拉希姆来了?”
“应该是他。”
“这么晚他亲自过来,会有什么事?该不是政府那边又有什么东西变卦了吧?”
亨利显然有些担心。
“变卦也没办法,我们现在没得选。”
“老班长,拉希姆局长到了。“
江峰掀开帐篷门帘走了进来。
“还带了个白人。“
“白人?”
宋和平的眼睛眯了起来。
白人?
在苏丹军情局的高层中可不多见。
他缓缓起身,拍了拍卡其裤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让他们进来。“
拉希姆走进帐篷时,宋和平注意到了跟在他身后的那个白人男子——高挑身材,金丝眼镜,一身剪裁考究的沙漠色西装,看起来与这片荒漠格格不入。
“宋先生,深夜打扰,实在抱歉。“
拉希姆用流利的英语说道,语气中带着刻意的恭敬。他转向身后的白人。
“这位是我的助理,韦伯。“
“您好,宋先生。”韦伯显得文质彬彬:“久仰大名,很荣幸能见到你。”
“你也好。”
宋和平嘴角微微上扬。
助理?
苏丹军情局什么时候开始雇佣牛津腔的“助理“了?
他注意到韦伯右手无名指上的戒痕——结婚戒指刚摘下不久,左手手腕上若隐若现的百达翡丽手表,以及领带夹上那个不起眼的微型摄像头。
“请坐。“宋和平指了指地上的坐垫,自己则重新盘腿坐下,HK416随意地横在膝上。
他注意到韦伯在看到他手中的武器时,瞳孔微微收缩——不是恐惧,而是专业的评估。
美国特种部队目前在用的最新型突击步枪,不是谁都能搞到的。
拉希姆坐下时显得有些笨拙,显然不习惯这种坐姿。
韦伯则优雅地屈膝跪坐,动作流畅得像是经过专门训练。
宋和平心中冷笑——日本人的坐姿,英国人的口音,瑞士产的手表,这位“助理“的身份越来越有趣了。
“茶?“
宋和平问道,不等回答便向帐篷外的阿布打了个手势。片刻后,帐篷外的保镖阿布端着一个铜盘进来,上面放着三杯冒着热气的红茶和一小碟椰枣。
“谢谢。“
韦伯接过茶杯时,小指微微翘起——典型的英国上流社会习惯。
他啜饮一口,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太甜了。
宋和平猜道,这些英国人永远喝不惯正宗的苏丹茶。
“所以……局长先生深夜造访,有什么急事不能在电话里谈吗?“宋和平开门见山,眼睛却盯着韦伯。
“因为今晚谈论的事情和美国人有关,而他们的监控能力太厉害,我担心被监控了……”
“跟美国人有关?”
宋和平心中微动,顿时来了兴趣。
拉希姆清了清嗓子:“我们得到情报,CIA正在策划针对你的行动。“
他从西装内袋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递给宋和平,“一个代号叫做‘牧羊人’的中间人和CIA前任副局长彭斯有过接触,策划针对你的行动,彭斯因为之前无人机事件而引咎辞职,估计他不会放过你,我来是要亲自向你提供这份情报——“
他的手指在信封上轻轻敲了敲。
“这里面装着的是'牧羊人'的行动路线和时间表。”
宋和平没有立即接过信封,而是继续盯着韦伯:“这位'助理'先生参与了这个情报的获取?“
韦伯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几不可察的微笑,蓝色的眼睛在煤油灯下显得格外深邃:“我只是负责分析工作,宋先生。具体的行动细节由我们的外勤人员完成。“
我们的外勤人员。
宋和平捕捉到了这个微妙的措辞。
不是“军情局的外勤“,而是“我们的外勤“。
他拿起信封慢慢拆开,里面是一张手绘的地图和几张卫星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戴着阿拉伯头巾的男子在乍得的某个机场登上一架小型飞机。
很显然,这个就是他们口中的“牧羊人”。
“48小时后,'牧羊人'将在北达尔富尔的艾尔迪高原与哈基姆会面,24小时后再与马库尔见面。“
拉希姆说道,声音压得很低,仿佛担心帐篷外有人偷听。
“美国人想联合这两派武装分子同时夹攻阿特龙绿洲,目的是要对付你。“
宋和平将照片放在地图上,抽出匕首,用匕首尖指着艾尔迪高原——一片荒凉的边境地带,苏丹、利比亚、乍得三国交界处,政府管制势力的真空地带。
“为什么告诉我这些?“他直视拉希姆的眼睛:“你没必要冒这个险。“
拉希姆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表情略显僵硬。
宋和平注意到,他的眼睛不自觉地瞟向韦伯,似乎寻求帮助。
“好吧,我来解释下。”韦伯放下茶杯,瓷器与铜盘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宋先生,非洲的局势正在发生变化。这几年美国人在萨赫勒地区的扩张已经威胁到了许多“
话到这,有些停顿,然后很快又接上了:“传统利益。”
“传统利益?“宋和平假装困惑:“你是说苏丹的传统利益?“
“咳咳,我说的是所有人的利益。“
韦伯干咳两声,声音变得低沉起来。
“包括你的。美国人一旦在达尔富尔站稳脚跟,第一个要清除的就是像你这样的恐怖分子头目。“
“哈哈哈哈!”
宋和平大笑起来,笑声在帐篷内回荡。
他拍了下膝盖,突然收敛笑容:“韦伯先生,或者我该称呼你为MI6的韦伯特工?你们英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关心起我的死活了?“
帐篷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拉希姆的脸色变得惨白,韦伯则保持着完美的镇定,只是右手食指微微抽动了一下——宋和平知道那是人体在紧张时的本能反应。
第814章 只有永远的利益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宋先生。“
韦伯故作平静地一边回答一边摊了摊双手。
但宋和平注意到他的瞳孔扩大了——典型的撒谎迹象。
他的右手下意识地摸向领带夹,那个微型摄像头的位置。
宋和平拿起一枚红色图钉,钉在地图上的艾尔迪高原:“让我猜猜看。美国人这几年在非洲的动作太大,抢了你们法国人和英国人的蛋糕。“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
“尼日尔的铀矿,南苏丹的油田,现在又盯上了达尔富尔。“
他看向韦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而你们MI6发现,与其正面冲突,破坏你们多年来的传统盟友友谊,不如找个像我这样的'麻烦制造者'给美国人添堵,对吧?“
韦伯的嘴角抽动了一下,几乎不可察觉。
其实他的内心已经产生了难以形容的震撼。
现在,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CIA、摩萨德,甚至当初MI6插一腿进入想要干掉宋和平却为什么会被反噬的原因了。
这个人太聪明了!
他又更佩服自己的上司——M女士的远见。
上次的联合行动,MI6表面同意提供资源,但并未投入任何一名特工。
这也给了MI6如今的回旋余地。
也是在那时候开始,M女士已经有了利用宋和平的心思。
而这次的合作,同样也是M女士的指示。
宋和平知道自己的猜测正中靶心。
帐篷外,一只沙漠狐狸发出凄厉的叫声,像是为这场博弈配乐。
“宋先生,你的想象力很丰富。“
韦伯调整了一下领带,那个微型摄像头正好对准宋和平的脸。
这个动作太过刻意,几乎是明目张胆的挑衅。
宋和平也注意到了。
不过这种细节在“合作”的关键时刻显得根本不重要。
MI6这种情报机构的特工永远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搜集情报的机会。
如果自己现在拆穿对方,抢走他的微型摄像头当然可以不给MI6留下一丝研究自己的余地。
可那样做一来等同搅黄了这次“合作”,二来也让拉希姆下不来台。
以后自己还要在达尔富尔立足,没了北苏丹政权的支持,似乎也就少了合法性。
这面子。
要给。
“不过,即使你的猜测有几分真实,又有什么不好呢?敌人的敌人“
韦伯的话还没说完,宋和平已经打断了他的话头。
“就是暂时的朋友。“
宋和平冷笑一声,人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帐篷内投下长长的阴影,直接笼罩住了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