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的林地经过封山育林,生态环境早已恢复如初,又到了可以计划伐木的时候。
不过,随着各项法规的里陆续出台,未来对于这一块管得很严,家具公司迟早得有其他的原材料供应渠道。
几片野生林都长得很好,树上开始挂果,但距离采摘期还有挺长时间。
方唯巡视了一圈,然后采摘了一背篓的天鹅菌,便返回了家里。
晚上。,
大家吃到了无比鲜美的野山菌,盘莲花和阿姐、阿公很开心,相对而言,他们更喜欢这种美食。
“三哥,不是说可以承包国有林地吗?不如社里出面把这座大山承包下来,山里的物产丰富,肯定不会赔钱。”
吃饭的时候,盘莲花说起了承包林地的事情。
方唯一听立马抬起了头,显得有点惊讶。
这一代的深山里有很多野生的珍贵树木,这要是承包出去了就不怕有人会盗伐那些树木?
“林业局这不是瞎搞吗?承包费才能收取几个钱,要是山里的自然环境被破坏了,那才是损失巨大啊。”
方唯觉得这是一个馊主意,不过这仅仅是传言,他还需要证实一下。
第二天。
他就给林业局打了电话,询问了国有林地承包的事情。
对方的工作人员显得很不耐烦,这种承包并不是针对社会面的,而是针对个别人的。
方唯见问不出什么来,便直接开车去找林业局的局长。
现任林业局局长姓齐,对方在办公室见了方唯,态度不冷不热。对方告诉方唯,事情还没有定,凡事牵扯到需要保护的珍贵树木的,那一带的山林就不会对外承包的。
方唯不放心,随后又去找了黄志刚,希望对方叫停国有林地的承包。
第345章 矛盾,不服输的五叔
“这件事你放心,再怎么着,大瑶山深处的林地都不会对外承包的。”
黄志刚知道这事儿,林业局的报告已经递交了上来,可他不打算批准。
这种事不能随便开口子,一旦开了口子就收不回去了,到头来他也得背责任。
方唯心里有了底气,随即起身,返回了社里。
过了几天。
黄志刚打来了电话,说县里开会否决了林业局的建议,一刀切,除了荒山之外,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承包国有林地。
方唯心领神会,终于放下了担心。
他随即把办公桌上的文件都收了起来,打算出去走一走,透透气。
结果还没等他出门,几名乡干部就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方支书,我们需要核查一下合作社这一季的播种面积,以及品种比例。麻烦你了。”
“可以!现在你们去找赵理事长,请他协助你们完成这项工作。”
方惟一听是这么个事儿,当即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可当他说完,几人却没有动地方,摆出一副欲言又止的姿态。
正好这时赵金生走了过来,方唯就冲着对方招了招手。
“支书,我刚才拒绝他们了。他们说是要核查播种面积,但却提出来要看我们的销售数据以及客户资料,这哪能给他们?”
赵金生黑着一张脸走到跟前,看了一眼几名乡干部,就直接说道。
方唯一听也皱起了眉头,刚才他们和自己可没说这个,难怪说完了前面的事情还不肯走,站在那里磨磨唧唧的。
“几位,到底是怎么回事?”
方唯看向了几人问道。
“是这样的方支书,上面下文件让我们做一个调查,需要用到这些数据。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支持支持我们的工作?”
其中一个乡干部说出了实情,原来是省里层层下达的一个统计任务。
他们之前还想请郑先发出面,可郑先发才不管这些具体的事情,该谁的工作谁去做,他就知道合作社肯定不乐意。
“不行!乡里也没有权利要我们交出核心数据。这事儿不用谈了,你们请回吧。”
方唯一听就有点恼火,断然拒绝了对方的无理要求。
几名乡干部只好打道回府,然后向领导作了汇报。
郑先发和郑虎也没办法,人家合作社容纳了全乡的所有农户,走集体发展的道路。集体的力量不容小觑,谁也没办法逼人家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乡里没有资格要合作社交出这些数据,对方不配合,乡里只好干瞪眼。
事情虽然不了了之,但乡干部都觉得合作社不好打交道,双方之前的关系就不怎么融洽了。
“这是谁想出来的馊主意?”
方唯同样很无奈,他的本意是想和乡里搞好关系的,但有些事不能让步,要不然没完没了,吃亏的还是合作社。
乡干部是具体干活的人,工作完不成肯定挨批,这关系没法处。
方唯随即驾车去了县里,找到了黄志刚询问这到底是哪个部门非要这些统计数据。
“是省农业厅下发的文件,这事儿不怪瑶岭乡,县里也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
黄志刚同样很无奈,他请方唯坐下,还特意让人泡了一壶好茶端上来。
方唯就很无语,农业口子你管稻种的销售去向做什么?真搞不懂。不过,他不可能接受别人随意的侵害合作社的权益,像这种无礼要求,他自然一概拒绝。
黄志刚也摇了摇头,随即转移了话题。
两人聊了二十来分钟,他随后还有一个会议要参加,方唯便告辞离去。
过了一段时间,省里突然下发了文件,要求各育种单位不要私自将稻种卖到外省,而是将稻种都卖给各地的种子公司。
方唯去查了一下现行的政策,稻种并非专营的商品,允许自行销售。
查清楚了这个问题,他就把之前的文件扔到了一边。
说实话,这一两年省里的各种操作真的很难理解,想扶持农科院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稻种,这肯定没问题,但不能用市场以外的手段进行干预。
可他们偏偏就这么做了,结果今年遇到了极端天气,被大家骂了。
结果现在又想限制各单位自行销售稻种的权力,有时候真搞不懂他们到底要干什么,还是在为种子公司拉业务。
不过他也懒得多想,以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用理会这种这种无礼要求。
下午。
方唯去乡里接上了盘莲花一起回到了家。
阿姐今天做了好吃的,有腊肉、有粉蒸肉还有活鱼。
“三哥,咱们给斌斌送点吃的去,好不好?”
盘莲花看到这么多好吃的,就想起了儿子,打算给儿子送一些过去。
“行!这会儿学校还没有开饭,咱们现在就跑一趟。”
方唯看了看表,决定现在就给儿子送吃的。
小洁也吵着要一起去,于是夫妻俩就带着女儿,一起去了县城。
有车就是方便,当盘莲花把饭盒递给斌斌的时候,饭盒还是热的。小洁拉着哥哥的衣角,自顾自的说个不停,两兄妹一两周才能见一面,小家伙觉得很孤单。
回去后。
盘莲花就和方唯商量:“三哥,瑶岭乡中学不是投入使用了吗?咱们要不要把斌斌转过来?”
“那还是算了!半中腰转学,孩子又要重新适应,很麻烦。再说了,新学校的教学质量肯定不如县一中,不能这么干。”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一家人赶紧坐下来吃饭。
“那就罚你经常给儿子送点好吃的,就没见过你这么心狠的。”
盘莲花自然知道是男人说得对,她这么说主要是心疼儿子。
方唯连连点头,给斌斌经常送点吃的算不上很麻烦,也就一脚油门的事儿。
转眼到了采摘季。
今年进山采摘的社员们少了一大半。
现在大家不缺吃不缺穿,倒不是怕辛苦,主要是山里比较危险,很多人都懒得折腾。
但方唯很喜欢吃野生茶油,于是他就从瑶寨调来了20个阿哥帮忙,不仅采摘了野生油茶籽,还采摘野生板栗和野生枇杷果。
“三哥,你这边够了吗?”
“够了!回头采摘的你们自己带回去,给大家尝个鲜。”
方唯的院子里都满了采摘回来的东西,瑶寨的阿哥们这才停手,然后进山采摘了一些野果返回了寨里。
大家都不靠这个赚钱,也就是尝个鲜罢了。
方唯随后还要榨油以及炼制【枇杷膏】,现在合作社的人数这么多,他也没办法继续给医务室供应枇杷膏,最多就是给孙道人留一些。
说起孙道人就更有意思了,方唯每次去给儿子送吃的,老道都会让他给斌斌带一些手写的方子。要求斌斌在休息的时候,把这些方子都背下来,周末回家的时候他会检查。
方唯觉得斌斌的医术应该超过了自己,他自己是二半调子,已经摸不清儿子的水平了。
不过他严禁儿子在学校里给同学看病,小毛病也不行,免得小家伙不知天高地厚,惹出大麻烦来。
上午。
方唯在办公室处理了一些事情,便开车去了乡里。
他首先来到了郑先发的办公室,现在乡里可比以前热闹多了,光是工作人员就达到了四、五十个,要知道当初的公社也就十来个人。
“方支书,你今儿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坐坐了?”
郑先发看到方唯挺高兴,打算泡壶好茶跟对方好好聊聊。
“郑主任,我打算去乡中学看看,顺便来看看你。”
方唯实话实说,他今天到乡里的重要目的是去中学考察一下。
瑶岭乡中学不属于合作社,但合作社在学校建设支出就捐助了1000万元,可以说这所学校几乎是靠着合作社的捐助建立起来的。
所谓学校最大的捐助者,自然有权利来看看学校的具体情况。
“还叫什么主任?现在都改了。”
郑先发点点头,前几天他见了乡中学的校长,人家还说想请方唯过来看看呢。
毕竟是学校最后的金主,难保什么时候还得用人家。
不过,他也纠正了方唯对自己的称呼,以前的GWH全面撤销,恢复了66年之前的机构设置。像郑先发是瑶岭乡的书记、郑虎是乡长,现在都是类似的称呼。
“哦哦哦,是我的疏忽。这刚改,我一时半会还不习惯。你现在有没有时间?要是不忙的话,一起去乡中学转转?”
方唯意识到自己疏忽了,赶紧转移了话题。
郑先发正好没啥事,便和他一起去了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