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开,顿时点燃了大家的情绪,都想看看最终谁会妥协。
前进乡的种植户本来还在等乡里和合作社的谈判结果,结果合作社以前进乡乱干涉为由,直接放弃了履行收购义务。
也就是等于废除了和当地农户签订的合同,一切责任由前进乡承担。
这么一搞,前进乡的种植户不干了。
这件事的是非曲直很清楚,根本怪不着人家合作社,完全是乡里的那些人横生枝节。事情要是能办妥也还罢了,可合作社直接掀桌子,叫停了前进乡的稻谷收购。
要知道,这可是直接触动了农户的根本利益,好多人就去乡里闹。
另一方面,有脑子灵活的农户,直接把稻谷运到了合作社。不就是一点运费吗?他们不在乎,毕竟合作社给出的收购价才是最优惠的。
稻谷只要运到合作社的地盘,人家二话不说就开始检验定级,然后直接付钱入库。
接下来就有越来越多的农户采取了这个办法,等前进乡的干部反应过来开始拦截,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
所谓的关卡被卖稻谷的农户直接冲的七零八落,还是县里最后处理了几个直接责任人,这件事的风波才得以平息。
郑先发很有感慨,他和郑虎去县里告状,事情拖拖拉拉的难以解决。
没想以这种方式给解决了。
过了一段时间,合作社顺利完成了稻谷的收购工作。瑶岭大米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全国各地,销量节节攀升。
“支书,我就想不明白了,前进乡的某些人到底是咋想的?他们的工作不是应该维护当地农户的利益吗?怎么还乱来呢?”
事情得到了解决,但赵金生等人百思不得其解。
事实上公社改为乡镇之后,工人人员的数量突然暴增,有不少人根本不了解农村工作的特点。他们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只想“管”而没有服务意识。
这就导致一些人想起来一出是一出,反而增加了矛盾。
“不说这个了,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些奇葩事。老赵,接下来你要保证辣椒酱厂的原料供应,绝不能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方唯不想谈论这个问题,随即转移了话题。
现在辣椒酱厂对于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合作社自己种植的辣椒产量远远无法满足生产所需。所以缺口部份,还得和其他乡镇的农户签订收购合同。
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双赢,但谁知道还会不会出现前进乡发生过的事情?
方唯很警惕,特意提醒了赵金生一句。
“我知道了,在后续工作中一定会注意的。”
赵金生也在思索这个问题,不过今天没时间做过多的讨论,等过些天开理事会会议的时候再说。
中午。
方唯去了乡里,和盘莲花一起吃了午饭。
随后他就去找黄志刚,说实话,他对于县里处理和前进乡纠纷一事的态度很不满意。
“方支书,不要上火嘛。来尝尝别人刚送给我茶叶,味道如何?”
黄志刚任由方唯发牢骚,他只是笑眯眯的听着没有在意对方的态度。
“茶叶是好茶叶,可那件事情县里一直都在和稀泥,是不是要给我们一个说法?”
方唯显得有点咄咄逼人,谁都能看出来他的气不顺。
“不是处理了责任人了吗?你还想要什么说法?方支书啊,各乡镇都是才建立不久,人员的膨胀必然会导致不少人压根不熟悉农村工作。
这种时候你可以想象,会有多少事情在等着县里去处理。这样说吧,你们那件事真的是一件小事,优先等级排在末尾的。”
黄志刚随后道出了实情,不是县里不想管,实在是事情太多轮不到这样的小事。
总不能什么事情都由他拍板吧,如果那样的话,他还不得累死?
他是事后才知道出了这一档子事情,对前进乡的责任人处理起来毫不手软,希望能达到警示的目的。
“的确不能怪县里,但这点小事差点毁了【瑶岭大米】这块牌子。前进乡为什么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合作社的短板,所以我们今后还需要化解这方面的风险。”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像是在抱怨又像是在总结经验教训。
黄志刚也没当回事,还以为自己成功说服了对方呢。
半个小时之后,方唯便告辞离去。
离开了县里,他的心情突然好了起来。反正他已经和黄志刚打过招呼了,要是以后再出现什么问题,谁都别抱怨。
回到社里之后,方唯召开了理事会会议,研究扩大采购稻谷范围的事情。
“支书,我明白这是为了分散风险,但咱们的【瑶岭大米】有原产地认证,难道原产地还能发生变化?”
这次前进乡的事情让各位理事很生气,合作社本想带着大家一起致富,结果却遇到了少数不明事理的家伙。
这就给大家提了个醒,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稻谷如此、辣椒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有备份。但在实际处理的时候,却有不少麻烦。
“为什么不行?当地原产地注册的时候,是以地理概念来划分的,而不是以行政区划为标准的。只要是大瑶山相关的地区,都可以作为原产地的延伸。“
方唯微微一笑,这才是他今天去找黄志刚的主要目的。
县里当时没能站出来主持公道,那么就不要责怪合作社把稻谷的供应链外延。
“是这样啊,还是方支书看得远。那就别犹豫,咱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和周边的地区谈合作,谁愿意无条件保护咱们的利益,咱们就和谁签协议。”
理事们很高兴,扩大收购范围增加收购量,这件事势在必行。
随着【瑶岭大米】的销售越来越好,货源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这个时候开辟新的供应渠道,正当其时,没必要想得太多。
于是,会议通过了此项提议,有两位理事回头就开始外出考察,争取在来年春节前把这件事敲定。
方唯暂时松了一口气,折回头去了乡里,有些手续还得提前准备完备。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溜走,合作社最终选定和相邻的【致远县】合作,双方签订了一揽子合作框架协议。
稻种由合作社提供、并提供技术指导,收获的稻谷由合作社按照协议价进行收购。
同时,合作社在致远县投资1000万元兴建蔬菜大棚,为当地提供反季节蔬菜。各种高产的蔬菜种子也是由合作社提供,并为当地解决部分人员的就业。
投资蔬菜大棚是致远县的条件,他们看重的是合作社的优质蔬菜种子,以前根本买不到。
方唯经过考虑还是答应了对方的条件,这样的话,双方的利益捆绑的更紧,反而有利于长期的合作。
这份协议签订之后,【瑶岭大米】的货源供应就不成问题。
合作社通过收购份额的变化,可以让各乡镇感受到合作社的能量,不会再轻易出幺蛾子。
忙活完这些事情,方唯才抽出空,去育种中心视察工作。
“方支书,我们今年增添了一批农机,同时建成了100亩的大棚试验田。中心的灌溉系统进一步得到了完善,新增机井16口.”
育种中心的副主任向方唯做了详细的汇报,中心的各项工作都完成的很好,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方唯点点头,感到很满意。
他随后查看了这一季的生产记录,同时还抽查了部分账目,没发现什么问题。
“我计划明年春天继续生产【南光四号】稻种,夏天生产【农优76】稻种,适当的减少【南光四号】稻种的供应。”
方唯在中心召开了总结会,顺便安排了来年的生产计划。
他之前就和理事们通过气,打算适当的调控一下【南光四号】的产量,继续推高【农优76】稻种的产量。
【农优76】稻种如今行销全国,不仅在南方各省的口碑很好,而且还打入了北方。
方唯一直觉得这一款粳稻杂交水稻的前景更好,而发展到现在也印证了他的想法。由于需求太过旺盛,他不得不增加【农优76】稻种的种植面积。
“明白!我们会提前做好相关准备的,绝不会误事。”
中心的管理层很听话,方唯说什么就是什么,基本上不会有人唱反调。
方唯点点头,随机宣布散会。
此时,合作社和育种中心的田里已经种上了高产油菜。这一次是响应县里的号召,种植油菜越冬,顺便也可以增加一些经济效益。
第350章 早已是庞然大物,拒绝合资
返回社里,方唯趁着自己最近比较清闲,就把这一年来的收获统计了一下。
首先是夏收,育种中心的4万亩水田产出了5600万斤【南光三号】稻种,合作社产出了6900万斤【农优76】稻种,以及3200万斤【南光四号】稻种。
接下来是秋收,6万亩的【南光四号】稻种,总产量达到了9600万斤。另外6万亩的【农优76】稻种,总产量达到了6900万斤。
【采收农作物,点数+560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690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320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960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69000000】
【副业结算,点数+18000000】
【瑶寨结算,点数+5000000】
【总点数:753098020点。】
方唯暂时没有升级的打算,点数先存着,等回头好好做一下计划再说。
翌日。
他又去了瑶寨,和王松林等人商议来年的生产计划。
“三哥,明年的生产计划还是照旧吗?”
“稻种培育这一块不变,黄豆和花生种子的培育暂停,改为培育各种高产蔬菜的种子。”
方唯告诉大家,由于高产黄豆种子和花生糕种子这两年出现了大量库存积压的情况,所以需要及时做出调整。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纷纷上马“菜篮子工程”,对于蔬菜种子的需求量较大,明年可以集中力量生产高产蔬菜种子。
蔬菜的品种繁多,光是主要蔬菜就有几十种,暂时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
至于明年过后的计划安排,等到时候再说,现在不做讨论。
来年的生产计划定了之后,方唯还提出来了一条,那就是寨里还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现在经常都会有游客到寨里来游玩,他希望大家能提高服务意识,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鉴于此,寨里的养殖业可以适当的扩大一些规模,让前来游玩的客人吃到正宗的瑶山腊肉、走地鸡等特色的美食。
现在的旅游收入还不高,但却可以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王松林等人认真的做了记录,今后会一一落实到位。
会议结束之后,方唯便离开了寨子,回到了家里。
“孙老,要不明天我带你去三清观看看?那边的道路已经修好了,咱们开车去,一天一个来回都没问题。”
晚上吃饭的时候,方唯突然提出来想去三清观看看。
孙道人自然很感兴趣,就连盘莲花都跃跃欲试。
以前去一趟三清观起码要两天的时间,早上出发,到了观里差不多就到傍晚时分了。即便是方唯走得快,到了三清观也到了下午较晚的时候。
一来一回,怎么也要两天。
而现在,三清观通了公路,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半山腰,应该会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