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425节

  吴天明曾经给方唯帮过很多忙,方唯同样把对方当做至交好友来看待,热呢家夫妻难得来一趟,他总得让人尽兴呀。

  曲终人散,盘莲花驾车把大家带回了家。

  “明天我就不能陪你们了,让三哥陪你们到处转转。”

  盘莲花抽了一天的时间陪客人,第二天就得去厂里上班。

  吴天明夫妇连忙客气了一番,并说要是方唯忙也不用陪他们,他们吗打算明天去县里看看。

  “我这边好说!去县里不用太早,我早上先去社里打个转,然后开车带你们去县城。对了,还可以顺路带你们去参观一下社里的蔬菜大棚。”

  商量好第二天的行程,吴天明的爱人喝了药就睡了,一脚睡到了大天亮。

  吴天明夫妇马上就意识到,孙道人有点东西,对方开的药见效很快,马上就能让人感受到真真切切的疗效。

  真的很厉害!

  第二天。

  方唯去了社里和大家开了个短会,做了一些交代。

  然后他就开车低着吴天明夫妇去了城郊的蔬菜大棚,一下车,就把吴天明夫妇给镇住了。

  他们以为是那种土大棚,土墙的上面盖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谁知道居然是这么一座庞然大物。全钢结构,透明的玻璃,整个大棚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湿度。

  全自动喷淋系统,补偿性灯光照明系统,先进程度完全超出了他俩的现象。

  吴天明顿时来了兴趣,又在大棚里拍了好多相片,这才意犹未尽的跟着方唯去了县城。

  中午。

  方唯给盘莲花打了电话,然后去学校接上两个孩子,去常去的酒家吃了一顿。

  吴天明不太能吃辣,他爱人还行,但两人对这家菜品的评价都很高。

  下午回去休息了一下,第二天,方唯又带着他们去了三清观。

  说实话,吴天明这次过来只是想陪老婆找个安静的地方歇几天,没想到却收获了这么多的惊喜。

  七天的时间一晃而过,两口子也该走了,临走前孙道人又给吴天明的爱人号了脉。

  “这些天以来,你自感觉怎么样?”

  “我自己感觉好了很多,睡觉也比以前好,胃口也比以前好。”

  “那我就再给你开7天的药,吃完之后应该不用吃了。平时不要思虑过甚,注意饮食和作息规律,适当的动一动。”

  孙道人随后又给吴天明的爱人开了7服药,然后直接配好了药让他们带回去。

  不仅如此,老道给吴天明夫妇教了一套动作,可以看做是养生功的简化版,让他们回去坚持锻炼,对身体会有好处的。

  方唯开车把夫妇二人送到了陈州,两人便乘坐火车返回了羊城。

第376章 工资待遇,涨还是不涨?

  “三哥,你这几天也辛苦了哦。”

  送走了客人,盘莲花顿时觉得轻松了不少。她主要是担心什么地方招待不周,她可记得很清楚,之前自己一家人去羊城玩,人家也是尽心尽力的。

  方唯不禁莞尔,朋友之间尽心就好,倒没必要太过在意。

  现在正好是农闲时间,吴天明也是专门挑这个时候来的,这段日子还真不是很忙。

  “对了,莲花,你这几天是不是要去公司开会?”

  方唯突然想了一件事,便问了一嘴。

  “是啊,我后天走。怎么,你也要去省城?”

  “我倒没什么事情,你去开会的话,我正好去看一看瑶岭大厦的建设情况。”

  盘莲花说自己后天要去公司开水,方唯便打算和对方一起去。

  趁着现在到年底的一段空闲时间,他打算去省城以及香山巡视一番。企业在外地更好多操心,不仅是他,各位理事也都有巡视任务。

  到了日子。

  方唯和盘莲花便开车去了省城。

  反正两人都会开车,路上可以轮换着开,也算不上有多辛苦。

  两人抵达的当天,和方平、田桂花等人一起吃了顿饭。小雅也带着孩子来了,她现在调到了农学院,平时不太忙,看着比以前稍微胖了一些。

  吃饭的时候,小雅提到了方涛想调去粤地的事情。

  “满满,我不是想阻止涛涛奔事业,但真要是到了那边人生地不熟,两个孩子也没人帮着照料。我现在很矛盾,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如何选择需要你们夫妻好好商量,外人给你们出不了主意。当然,不去粤地也是能干出一番事业来的,没谁能永远一手遮天。”

  方唯没有给小雅出主意,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事儿只能他们自己做决定。

  实际上去不去粤地农科院都行,那天他还和吴天明说过此事,吴天明打算联络一些人将方涛领导的错误行径反映给省里。

  以前农科院是农业厅的下属单位,不过目前农科院准备和其他几个研究单位合并,合并之后归省里直接管辖。

  所以,现在关于农科院某些人的问题,反映给农业厅没用,得直接向省里反映。

  只要上面重视这个问题,方涛受打压的日子就到头了,并不一定要调走才有出路。

  吃过饭,方唯和盘莲花就直接去了宾馆。他俩都是出公差,就没有必要去大哥那边挤了。

  翌日。

  盘莲花去公司参加会议,方唯则去了瑶岭大厦的建设工地。

  如今大厦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内装修,预计明年六月份之前就能完工。

  届时,一座集住宿、餐饮、办公为一体的大厦就可以投入运营,合作社的人员来省城出差,就再也不用住别的地方了,住在大厦就行。

  当然,这些都还是计划,具体如何经营还得等大厦完工之后再说。

  “方支书,我们一直在跟踪监督工程的质量,截至目前,没有发现任何不妥的地方。”

  派驻在省城的人员,工作很认真,几乎是全程参与了大厦的建设。有了他们的监督和协调,工程进度明显加快,工程质量也有保障。

  至于懂不懂,一个工程参与下来都快变成了半个专家了,另外不是还有监理单位吗?

  “很好!你们的工作牵扯到质量问题,一定不能放松。大家一直以来辛苦了,晚上我代表社里请你们吃饭。”

  方唯感到很满意,决定晚上带大家去吃顿好的。

  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也说要请客,不过让他给推了。他不希望和建设单位走得太近,对方只要把工程搞好,就比什么都强。

  晚上。

  方唯订了一家酒店,把驻扎在省城的人员都喊上了,一起吃了顿饭。

  这是对他们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第二天。

  方唯巡视了家具公司,听取了公司管理层的工作汇报,并去各部门和专卖店进行了视察。

  他做工作一向很细致,绝不是走马观花。除了查看各类账目之外,还要和一线的员工对话,倾听他们的建议和诉求。

  目前家具公司的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更应该群策群力。

  “支书,你把于浩调走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损失。不过,公司的销售队伍已经锻炼出来了,接下来我们会积极的拓展销售渠道,不再过度依赖专卖店模式。”

  临走前,方唯和方平、林汉阳等人一起坐了坐,大家纷纷说了解决办法。

  方唯没有表态,他们提出来的措施到底行不行,得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

  翌日。

  一点早,方唯和盘莲花就退了宾馆的房间,驾车返回了合作社。

  “三哥,你觉得大家提出来的建议,能让公司再上一个台阶吗?”

  在路上,盘莲花问起了这件事。

  方唯摇了摇头,表示不太乐观。家具这个行业的下限不高,相应的上限也不高。一个是竞争激烈,另一个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很难突破瓶颈。

  不过,好好经营的话,维持现有规模也是能做到的。

  回到家,方唯歇息了一周的时间,然后才去了香山。自从电器集团公司接纳了正隆控股的投资之后,他还是第一次来巡视。

  “支书,我们现有的一条生产线,已经忙不过来了。江董帮我们联系了新生产线和相关技术的引进,过了元旦我就会把申请报告提交给社里。”

  张文远依然是雄心勃勃,公司生产的空调机供不应求,他准备上马第二条生产线。

  这次生产线的引进是和技术引进配套的,江石月通过自己的渠道,拿到了比较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会为公司的技术升级带来强大的助理。

  “这个事情没什么问题,毕竟是计划之中的嘛。另外,我们做企业光靠引进还不行,更重要的是消化吸收再创新。所以,应该在研发上加大投入,自己有才是真的有。”

  方唯和公司的管理人员聊了很多,特意强调了引进消化,消化吸收才是关键。

  另外他要求公司增加研发经费,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一套研发班子。

  “方支书说得对,我们也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张文远也认识到了研发工作的重要性,他说公司今后会逐年提高研发经费占营收的比例,一定要把引进的技术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在基础上有所创新。

  方唯点点头,接下来就去各工厂视察。

  事实上没多少人知道【瑶岭电器集团公司】,居然是一家乡镇企业,反而是不少人把它当成了一家港资企业。

  方唯倒不在意这些,别人怎么看都不要紧,关键是一定要用产品说话。

  这年月谈不上进军高科技领域,能把传统制造业玩转了就是本事。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着蛋。

  传统产业没什么不好,国内在之制造业上最先突围的就是家电行业。

  这几年国内引进了无数条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方面的生产线,虽然日系家电依然占据了高端市场,但国产品牌也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方唯在香山呆了一个星期,全面了解了电风扇厂和制冷设备厂的情况。

  作为企业的最终决策者,他一定要清楚企业实际情况,越细致越好,在做决定的时候就不容易犯错。

  回到社里,他只休息了一天,便召开了理事会会议。

  这次会议的议题就是来年的生产计划,制定计划很重要,这也是合作社的惯例。

  “根据目前的情况看,种植10万亩的【农优82】稻种应该是合适的,毕竟五岭农业一家就包销了三分之一的产量。

  那么还剩下2万亩的【南光四号】稻种,完全可以满足【瑶岭大米】的销售,因此,这个比例是合理的。”

  方唯觉得明年的稻种种植比例不需要调整,维持现状即可。

  这个比例其实也是之前经过反复调整的,目前看没什么问题。

  “我同意方支书的意见,不过明年,旱田那边建议种植一季辣椒,要不然辣椒酱厂的原材料供应会不足。”

  稻种的生产计划不需要过多探讨,接下来就讨论旱田坡地的种植计划。

  有理事建议要种植一季辣椒,还有理事建议培育一季的高产大豆种子,但方唯却拿出来了详实的数据资料,表示明年的黄豆种子和花生种子会很紧缺。

  “所以,辣椒再占用一季的生产似乎不妥,不如和临县合作,与当地的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咱们将辣椒种子卖给他们,他们生产出来的辣椒我们负责收购。”

  合作社不缺劳动力、不缺资金,但是缺土地。

  加上育种中心,合作社一共拥有12万亩的水田、3.5万亩的旱田坡地。估计明年的行情好,各个品种的作物种子将会有不俗的表现,但是,土地根本不够分。

首节 上一节 425/4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