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方唯建议,将普通种植的辣椒外包出去。
这是提供辣椒种子,种植户种植辣椒,到了收获的时节合作社会全部收购。当然,辣椒的品质必须达标,所以他觉得还得先去外地考察一下。
“我觉得方支书说的在理,我同意这个意见。”
“我同意。”
“我也同意。”
会议敲定了来年的生产计划,赵金生第二天就带队外出考察,考察结束之后就会和选中的农户签订合同。
像这种事,赵金生很有经验。
来年社里除了培育稻种,还会培育黄豆、玉米和大豆的种子。这是经过反复权衡定下来的方案,其实就是无奈中的选择。
不是花生种子不好卖,实在是没有土地了。
至于像板栗南瓜、小蜜瓜那些瓜果,因为产量有限,完全可以在蔬菜大棚进行种植。
比如像现在的大棚虽然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主,但两处大棚都种植了部份小蜜瓜。小蜜瓜会在元旦到春节之间上市,估计销路不错。
目前合作社还没有大量的向市场供应,这些小品种作物的种子,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时间匆匆。
又到了年终结算的时间。
财务部的人员开始忙得团团转,方唯则和理事们商量,有人提出来的提高工资待遇的事情。
这件事却没有获得通过,反对的声音太大,就连方唯都不同意。
“一来是社员们的工资加奖金本就不低,二来还有年底的分红,哪一个社员的年收入不是令人羡慕?
所以没有必要提高工资待遇,你们别忘了,工资待遇涨上去容易,要是以后想降下来那可是千难万难。”
方唯一锤定音,大家不再讨论没意义的事情。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社里的一名理事,对方明显有点飘了,总觉得社里这么有钱给大家涨点工资怎么了?
但方唯不这么认为,他宁可在分红上做文章,也不会轻易提高工资待遇。
这里面的事情很复杂,为了合作社的长远发展,他只要出来做这个恶人。
“三哥,你为什么不同意上涨工资待遇?”
晚上。
夫妻俩都躺下了,盘莲花忽然问起了这事儿。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边理事会会议一结束,外界顿时就知道了消息。也就是方唯站出来否决了涨工资的议案,要是换个人能被人骂自闭。
“工资成本占比过高,对于凭借分红的社员们就公平。我给你打个比方,社员们投入到社里的土地就好比是股份,而干活的社员则是雇员。
雇员的工资参考的是现阶段大众的平均工资水平,而不是参考合作社一年的盈利。盈利部分已经用奖金形势奖励了大家,要求再多就过了。”
社员们往往拥有双重身份,既是股东又是雇员。
因此,那个理事就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提出来的方案给很多人都造成了困扰。
既然每一个社员都享有分红的权利,那么急于涨工资就没什么意义。育种合作社又不需要缴纳所得税,还是要尽量照顾一下社里的老弱病残。
“我说嘛,我男人怎么会压制大家的收入呢?别理他们,你这么做就挺好。”
盘莲花觉得男人想的对,现在大家的工资收入已经比大部分城里人都高,更何况年底还有分红,不用急着再上调工资。
第377章 金种子奖,再起波澜
过了一段时间。
社里的年终结算工作顺利完成。
方唯在会议上提出来了今年的分红方案,按照每人2800元的标准进行分配,比去年又上涨了2800元。
光是分红这一项,合作社就要拿出来9800万元的真金白银。
按照方唯的估计,工资收入加分红,合作社一年的支出差不多有1.5亿元,还真不是一笔小数目。
分红方案获得了理事会的批准,具体执行要稍晚一些。
方唯让人把分红方案张贴在合作社的院子外,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就没有人再讨论涨工资的事情了。
实际上这两年的工资支出,要是不算下属的几家企业,实际上是在递减的。
为啥?因为农业生产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少,林业大队和农业大队的人员也没有增加,总体上合作社的务工人员在减少。
年轻人很愿意去工厂做事,五金厂、竹器厂、家具公司、甚至还有不少人去了粤地的香山。
但这些人无论在哪里,只要有社员们的身份,每一年就会有分红。
最近几天,方唯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了蔬菜大棚。小蜜瓜长势良好,再有半个月就可以采摘上市销售。
下午。
方涛拿着一封信函兴冲冲的跑来找方唯,还没到跟前就挥舞着右手,喊道:“我们拿下大奖了!”
他刚开始还没当回事,等她看完了信函,也忍不住兴奋了起来。
这次的奖项可不一般,是育种领域的最高奖项,【金种子奖】。
由于方唯和方涛带领团队,先后培育出了【南光四号】稻种、解决了板栗南瓜的本土化栽培、培育出了目前国内产量最高的玉米新品种。
几项实实在在的成绩摆在那里,今年的【金种子奖】决定授与方唯方涛叔侄。
这个奖项对于方唯来说,最多算是锦上添花。但对于方涛来说,意义非同凡响。
省里在接到了吴天明等代表反映的问题之后,正在核查相关人员的违规问题。结果,方涛就获得了育种领域的最高奖项。
这就相当于在农科院领导的脸上,扇了一个大巴掌。
这件事就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省里终于下定决心重组农科院,压制方涛的那些人几乎全军覆没,被扫地出门。
新上任的刘院长,亲自来到了新林县,代表单位对方涛进行了表彰,表彰他在育种工作中的突出贡献。
崔义明和方唯陪同刘院长在社里参观了一圈,方方面面都给刘院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原本以为方涛的工作环境有多艰苦呢,结果参观了研究所之后,他便默默地收回了自己的想法。
一个合作社的研究所,设备居然比省农科院还要先进。再看看一个个头发花白的科研人员,那些人在退休前都是农业各领域的大牛。
刘院长觉得,方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干出成绩,理所应当。
“方涛同志,你不计个人得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而且还做出了如此耀眼的成绩,我们不对不起!在这里我承诺,一年之内为你解决正高职称的问题,年后就会给你调整住房,工资上调三级。”
刘院长代表院里向方涛表示了歉意,毕竟之前单位上的某些人做的太过,把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发配到了偏远的山村。
现在为了留住对方,院里给出了优厚的条件。
涨工资、换住房、解决职称问题,全都是最实际的好处。
“谢谢组织的信任,谢谢刘院长以及各位领导的帮助,我今后一定会努力工作,争取取得更大的好成绩。”
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情,方涛早已成熟起来。
他向刘院长和院领导表示了感谢,没有提要求调走的事情,看样子还是打算留在原单位。
刘院长松了一口气,现在农科院的地位拔高了,和省农业厅平起平坐,他可不希望因为这点事影响到自己的前途。
稍后,方唯在县里招待了刘院长一行人。
他和对方又没有矛盾,一个大领导亲自来向方涛道歉,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这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合作社和农科院也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后在技术、人才、研究课题方面会互相支持。
当然,像这种框架性的协议,主要还得看双方的话事人。话事人之间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个合作就能继续下去,反之,这个协议也不过是废纸一张。
正好现在距离过年也不是很远了,刘院长和县里打了招呼,走的时候把方涛也带了回去。
方涛在瑶岭乡农技站的挂职即将结束,但作为与合作社联系的纽带,他在挂职结束之后,还会经常到这边来。
刘院长算是看出来了,合作社研究所的条件这么好,在这边搞研究更容易出成绩。
何况合作社还有方唯这么个育种领域的权威,只要能打着合作共研的旗号,成绩有农科院的一份,他对方涛会很宽松的。
“三哥,涛涛总算是熬出来了啊。”
晚上,夫妻俩聊天,盘莲花就深有感慨。
侄子苦尽甘来,以后可以随时和家人团聚,哪像这两年,他一个人呆在偏远的农村,想见老孩子一面都是奢望。
好在涛涛这两年干出了成绩,获得了大奖,他以后在单位上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很难再有人像以前那样打压他了。
“是啊,涛涛是个好孩子,做事有韧性且不怕吃苦。要是换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人,说不定就是破罐子破摔,早就放弃了。”
方唯给侄子铺了路不假,但也得对方踏踏实实的做事才行。
像后面的玉米种子,完全就是方涛带领团队培育出来的,方唯没出什么力。当然,这其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属性的加成作用。
这个不提也罢,毕竟利器在手谁还用十指挖土是吧?
这天。
财务部的人员一大早就去县里,取回来了大量的现金。
以大队为单位进行分配,各队领走了现金,回去后就给社员们开始发放分红款。
方唯和盘莲花都领到了这笔钱,两人加起来有5600元,一家老小一年的开销都足够了,而且还是很好的生活水平。
趁着两个孩子放寒假,方唯和盘莲花还有孙道人,一家人就去了龙虎山游玩。
孙道人肯出来旅游主要是为了斌斌,这一路上只要有空,老道就会给斌斌传授医学知识。斌斌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实践经验,已被获准给同学看个头疼脑啥的。
好在这年月的人还算朴实,要是搁在后世,这事儿打死都不能干,免得有点小问题就被人告上法庭要求赔钱。
回来后就临近过年了,方唯和盘莲花带回来大包小包的年货,两辆车的后面都装满了。
“老赵,准备杀年猪吧,让大家好好过个年。”
杀年猪是合作社的保留节目,现在社里已经很少免费分东西,毕竟各队的市场里天天都有鸡鸭鱼肉销售。
但过年不一样,要的就是这个气氛。
斌斌回来后还是和以前一样,每天有半天的时间跟着孙道人呆在了医务室。如果是一些小病,老道就会让他上手,社员们也没什么意见。
谁知道支书的儿子是孙道长的徒弟,而且已经跟着对方学习了很多年了。
大家都相信孙道长不会拿大家的身体健康开玩笑的,更何况全程都有孙道长把关,那还有啥好怕的。
斌斌的诊断准确率很高,孙道人对这个小徒弟越发的满意。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吃了团年饭,正月初一,孙道人要去三清观,方唯天不亮就把老道和儿子送到了山上。
回来后才在社里和瑶寨走访了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
每一年的春节基本上都是这样,大年初一搞慰问活动,方唯已经坚持了很多年。
年初二,二姐和二姐夫一家过来玩了一天,喝酒是少不了的,不过田炳义学乖了,浅尝即止,并没有喝醉。
“我们去年的收益还不错,凭借优质高产的蔬菜种子,牢牢占据了一部分市场。老三,你们搞出来的板栗南瓜,我也试种了一些,卖的很好啊。”
田炳义合作社这几年发展的不错,有强大的经济发展作为支撑,社员们越来越团结,个人收入也在逐渐增加。
培育蔬菜种子就比较灵活,毕竟蔬菜的品种太多了,可以根据市场反馈及时作出调整,不存在种子积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