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见大厦的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轨,便返回了合作社。
从年后开始,他就显得很忙,不停地东跑西颠,直到这会儿才稍微清闲了一些。
“支书,咱们的大棚蔬菜陆续上市,销售的很火爆。说实话,和咱们的蔬菜品种相比,新凯奇的蔬菜品种啥都不是,差远了。”
方唯回来的第二天,赵金生就向他汇报了大棚蔬菜的情况。
尽管种植成本要高一些,但蔬菜上市后表现却非同寻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大棚蔬菜比一般的蔬菜稍微贵一些,但相差不大。凡是尝过了大棚蔬菜的人,就被这些蔬菜的口味和品质所折服了。
甚至还有临县的菜贩子,专门来新林县进货,貌似这几个品种的蔬菜很耐储存,运输途中的折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很多客户指名道姓就要这几种蔬菜,城郊的蔬菜种植户又开始和田炳义眉来眼去。
田炳义合作社的蔬菜种子成了抢手货,一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农户,纷纷要求和田炳义签约。
新凯奇种业的扩张势头终于停了下来,方唯和田炳义的反戈一击太漂亮了,之前的抹黑和谣言不攻自破,大家都说还是合作社的蔬菜品种好。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田炳义合作社就是瑶岭合作社一个分支,二者没什么区别。
方唯扳回一局,新凯奇倒是收敛了一些。
但他很清楚,这都是表象。
在社里采收了黄豆种子之后,方唯临时划出了5000亩旱地,加大蔬菜种子的培育力度。
田炳义合作社的产量有限,不趁着现在的机会加速占领市场,那么之前扳回来的优势很快就不复存在。
至此,方唯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从事育种工作这么些年,能称得上是对手的也只有新凯奇一家。
不过,新凯奇的销售经理绝对不是省油的灯,就看对方出了那么些阴损的招数,就知道那个婆娘不是什么善茬。
经过统计,未来城郊有一半以上的种植户,会选择合作社(也包括田炳义合作社)的蔬菜种子。
暂时来说,方唯和新凯奇在蔬菜种子这一块打了个平手,方也只是略微的占了一点优势,未来肯定还会有争斗的。
这天。
方涛兴冲冲的来找方唯。
“满满,我又发现了6个蔬菜变异品种。这些品种的蔬菜味道纯正、口感好、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而且还耐储存。”
万事开头难,有了之前的4个变异蔬菜品种,后面在培育过程中变异明显增多。
他一口气培育出来了6个变异蔬菜品种,或者叫做蔬菜新品种。
“哦?你们的进展这么快?走,去看看。”
方唯随即和方涛来到了试验田,果然看到了那6个蔬菜新品种。
他都不用去验证,一眼看过去就觉得涛涛没有说假话,的确是多了6个新品种的蔬菜。
“非常好!涛涛,这个成果允许让你们单位挂名,你回去也好交代。”
方唯难得这么开心,顺手给方涛提供了便利。
“谢谢满满!这下我就可以交差了。”
方涛随后高高兴兴的离开了方唯的办公室,回到研究所就给单位打了电话。
刘院长得知对方这么快又出成绩了,在电话里把对方一顿夸,并承诺等回头会给方涛发一笔很丰厚的奖金。
“方涛同志,你抓紧时间把论文写出来,申报奖项的事情你不用管,到时候单位帮你搞定。”
光是表扬肯定是不够的,刘院长随后又承诺了一些别的好处。
方涛挂了电话之后,很有感慨,院里换了领导之后,这待遇果然和以前大不相同啊、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方涛一边忙着写论文,一边继续培育蔬菜种子。他现在已经有经验了,除了一轮又一轮的培育,关键是筛选。
他有信心将社里的蔬菜品种整个换一遍,都换成高产、优质、耐储存的新品种。
“莲花,涛涛已经彻底成长起来了呢,以后就算是没有我的帮衬,他也能走的很远。”
搞研究一是要有专业的知识,二是要有耐得住寂寞的精神。这两点方涛的身上都已经具备,而且对方的运气还不错,未来在农业领域还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方唯和盘莲花聊天的时候,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涛涛是个好孩子,有出息!婷婷最近怎么样?怎么没有她的消息?”
盘莲花对方唯的侄子和侄女一向很好,男人说起了涛涛,她便想起了婷婷。
“应该是工作很忙吧,等明天我给她打个电话。”
方唯这几个月也很忙,经过婆娘的提醒他才想起来最近一直没有婷婷的消息。
侄女之前还时不时的写封信来,最近却断了音讯。
结果到了第二天打电话到对方单位,单位上的人说婷婷出国学习去了,要到下个月才能回来。
他这才放下了担心,不过心里也有点小埋怨,婷婷这孩子从小的主意就正,这么大的事情事先也不和家里说一声。
随后他给大哥打了电话,大哥也不知道这事儿,在电话里还抱怨了几句。
方唯放下电话,就走了出去,去查看蔬菜种子的培育情况。这5000亩地,他调高了生长速度的属性值,争取早日有所收获。
这个过程会很快,应该在40天之内。
他现在已经彻底放飞了自我,一方面是被新凯奇逼的,另一方面也是大家早已习惯了各种奇迹,仿佛社里的农作物生长或者种子培育,就应该比别人快、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一旦被大家接受就很难颠覆。
方唯算算日子,这些蔬菜种子在端午节前后就可以采摘,接下来这5000亩旱地会继续培育最新的蔬菜品种。
不自觉间,变异蔬菜品种(新品种)已经达到了10个,也算是初具规模了。
时间匆匆。
转眼就临近了端午节。
社里采收了5000亩的蔬菜种子,趁着热度还在,赶紧开始对外发售。
因为要和新凯奇打擂台,社里的3.5万亩旱田坡地,会拿出来5000亩常年培育蔬菜种子。他估计会持续好几年,然后才能和对手达成一个动态的平衡。
想彻底干掉新凯奇是不现实的,以后还得在对方的优势产业上发力,大力生产优质高产的玉米种子。
玉米种子才是新凯奇的支柱,像辣椒、各类蔬菜都不是重点。
“支书,5000亩蔬菜育种农田,我已经让人继续耕作了,马上就可以继续培育蔬菜种子。”
上午,方唯在办公室里看文件,赵金生过来向他汇报工作。
按照目前的进度,5000亩旱田说不定能种植4季。
“不错,你们动作的确很快。老赵,辣椒的收购没有出现问题吧?”
“没有!我们和临县签订了收购协议,我们提供种子他们种植,然后我们再收购。这是一个完美的闭环,我们给的价格是市面上最高的,他们没有理由毁约。”
赵金生做这些事情一向很靠谱,张楚隔三差五就会请他喝酒,为的就是要保证原材料的供应。
对方也没让张楚失望,原材料的供应从没有出过纰漏。
“那就好!对了吗,黄豆的销售情况怎么样?”
第一季的黄豆种子已经采收,前后一共种植了5万亩,产量达到了3000万斤。按照目前的行情,这既是差不多将近3个亿的产值,卖出去可就是将近3个亿的营收。
要不方唯非要抓这个热点呢,利润绝对很丰厚。
“销售情况不错,在夏收前绝对能销售一空。”
赵金生显得很有信心,要不是因为黄豆种子的价格涨的太快,有不少人还在观望,社里的这些黄豆种子早就卖光了。
方唯点点头,感到很满意。
两人随后又聊了几句,赵金生便起身离去。
方唯还想把剩下的文件看完,没成想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
他本来心情还不错,但只听了一会儿,脸色便沉了下来。对方显然也不想多说,向他通报了消息之后,就挂了机。
事情是关于郑虎的,郑虎自从调到了其他乡,两人就很少联系。
平时各忙各的,偶尔在县里开会遇到能聊一会,不过方唯觉得郑虎在那边呆的不是很开心。
刚开始他还以为是不熟悉当地的情况,心想等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谁知道郑虎就出了事,目前正处于停职反省的阶段。
方唯二话不说就去了郑虎的家里。
郑虎的家搬到了县里,他也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铁燕红则调到了县里城关镇小学当体育老师。
本来一家人都挺好,谁知道乡里的一位女干部突然检举揭发郑虎,说对方老是在没人的时候调戏自己,有一次出差差点就让对方得手了。
郑虎就是因为这事儿,停职在家,目前正在接受有关方面的调查。
现在这个时代,这种情况是属于生活作风问题,担刑责不可能,但对于仕途却有重要的影响。
来到郑虎家,方唯敲了半天的门,对方才从屋里出来。
“三哥,你怎么来了?”
“我怎么不能来?你特么出了这个大的事儿倒是吱一声啊,能不能帮上忙,总得尝试一下嘛。走,先进去,别站在这里说话。”
方唯和对方打了招呼,然后就一起走了进去。
屋里整整齐齐,收拾的很干净。郑虎的婆娘和孩子都不在,说话倒是少了很多的顾忌。
“三哥,这事儿怪丢人的,我没法和你说。那个贼婆娘就是诬告,之前她总是有意无意围着我转,我没搭理。
那次我和她去地区出差,晚上有个活动,都喝了点酒。结果夜里她找借口跑到我的房间,就开始往上贴,被我拒绝了,后面才有了一系列的事情。”
郑虎说自己很冤,他不清楚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
那次事情过后,他和谁都没有说,本想着找机会把对方调走,结果还没落实就被人家给告了。
“虎子,你是我兄弟,我当然相信你。不过,你说的理由很难令人信服,你好好想想,这里面会不会牵扯到了利益纠葛?”
“我不知道啊,我以前根本不认识她,在乡里也只是工作的接触。”
方唯想得更多,但很明显,郑虎却是两眼一抹黑。
他忍不住摇了摇头,虎子适合做实事,就像以前一样给他当副手。不是他故意贬低兄弟,主要是这家伙缺乏ZZ头脑,适应不了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
第383章 最后的赢家,封杀令
比如像虎子已经发现了这个女人有些不对劲,干嘛还要和对方一起出差?就算是一起出差也得拉上一个挡箭牌啊,怎么能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
“虎子,这件事结束之后,你换个不担责任的闲职吧。我有一种直觉,人家根本就不是因爱生恨,说不定就是冲着你的位子来的。”
方唯和对方聊得很详细,他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说不定背后还有黑手。
无冤无仇又怎么样?挡了别人的道儿,你就是那块绊脚石,不踢开还留着过年吗?
只不过他不熟悉虎子他们乡里的情况,无法判断这个黑手到底是谁。从理论上来说,谁受益谁的嫌疑就最大。
现在的情况是两个人都没有证据,女方没有证据证明郑虎的所做多为,郑虎也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事儿不会让郑虎受到严厉的处罚,但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仕途。
“三哥,我走到现在就到头了,未来也不可能有任何的上升空间。你说得对,我的脑子不够用,等这件事结束之后,我会主动离开乡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