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469节

  “是啊,他们这个数据简直太夸张了,而且还声称不是杂交玉米品种,绝对是数据造假。”

  新凯奇的高层坐在一起商量这件事,大家都觉得这个事情很诡异。

  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结果自己这边刚发布新品,对手就宣称取得了技术突破,这未免也太巧了吧?

  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太假了。

  “他们不是也公布了发售日期吗?居然和咱们的发售日期相重叠,有意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一切都会大白于天下。”

  新凯奇的总经理也不相信瑶岭农业公布的数据,关键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已经没了退路。

  这其实就是方唯想要的效果,他之所以严格保密,就是为了这一天。

  时间匆匆。

  新凯奇和瑶岭农业的玉米新品种同步上市,与新凯奇的严重怀疑不同,客户们倒是很看好瑶岭农业的新品种。

  因为瑶岭农业(包括它的前身合作社)的口碑很好,说一不二,这么些年还从没有翻过车。

  “支书,咱们的【玉香183】玉米种子卖的很好,新凯奇的新品无人问津,这一次对方可是踢在钢板上了。”

  方唯在省城呆了两天就返回了社里,他要会同王松林一起组织货源,同时还得组织人手收割最后一季的经济作物。

  公司所属的旱田,在最后一季的生产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田地用来培育【玉香183】。

  当时大家都以为培育的是【玉香083】,可见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

  瑶寨囤积了大量的【玉香183】种子,客户要多少就卖多少。加上其他单位的产出,供应充足,让等着看笑话的人大跌眼镜。

  新凯奇耗费巨资研究的玉米新品,本以为可以快速的占领市场,没成想刚上市就遭遇了惨败,销售数据惨不忍睹。

  新凯奇的高层根本不服气,到处造谣说瑶岭农业的【玉香183】数据造假,等回头种植的时候就知道了。

  好在瑶岭农业有口皆碑,暂时没多少人支持新凯奇的说法。

  但要是今后在种植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瑶岭农业的口碑可就垮了,甚至还会影响到其他作物种子的额销售。

  公司出面驳斥了谣言,但这种事终究要用事实说话。

  “我不担心结果,结果一定是好的。本来最应该的担心是咱们的库存不够,结果对方这么搅合,库存反而不是问题了。”

  新凯奇想把瑶岭农业也拉下水,抱着要死一起死的念头。

  方唯觉得对方的目的永远不会达成,自己搞出来的种子绝不会出问题,等着到时候用事实打新凯奇的脸吧。

  匆匆数日。

  公司旗下所有生产单位都完成了油菜的种植,开始进入农闲时间。

  合作社建设的各项文化娱乐设施就没闲的时候,比如像大礼堂放电影,几乎场场爆满。

  另外,喜欢运动的社员也不少,社里便组织了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以及羽毛球比赛等等。比赛以各大队为单位,采用循环赛制,娱乐性还是蛮强的。

  最终获胜的队伍能拿到一笔奖金,数额不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这天。

  社里还请来了县剧团到大礼堂来演出,演出时间一共是三天,演出场次排的满满当当,即便是卖票收费也丝毫阻挡不了大家的热情。

  “你们看到了吧,合作社的几位理事做的很不错,完全摸准了大家的脉搏,知道社员们需要什么。”

  方唯感到很欣慰,当着赵金生等人的面夸了他们几句。

  坚持走集体经济的道路,不是说只要管好生产和分配就万事大吉,社员们思想领域和精神上的问题也要常抓不懈。

  思想阵地绝不能被落后的甚至是有害的东西占领。

  “支书,要不咱们晚上一起去看一场戏?也算是为合作社的几位理事摇旗呐喊。”

  “你少来,明明是自己想看戏,还说的这么好听,有多无耻了啊。”

  “什么无耻,我这是和群众打成一片。”

  方唯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起身离开会议室就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暂时公司和新凯奇都闭上了嘴巴,这种事情打嘴炮没有意义,等来年的种植数据出来之后,一切都会明朗。

  新凯奇现在是欲罢不能,他们不清楚【玉香183】的种植效果,所以还抱着一线希望。

  两家的玉米种子同时上市销售,但瑶岭农业凭着以往的良好表现,强压了新凯奇一头。

  根据统计,瑶岭农业的【玉香183】玉米种子占据了市场的45%份额,新凯奇的新品玉米种子占据了市场13%的份额,其他市场份额被以前的各类老品种所占据。

  方唯在办公室研究了一会市场调查报告,就开始处理公务。

  秋收之后的事情可不少,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大额支出都必须经过他的同意,否则财务是不会拨款的。

  首先是瑶岭中学和小学以及托儿所的拨款,这些钱不能省,每年年底之前都会以赞助的形式拨给对方。

  其次是乡卫生院的赞助款,这笔钱也不能省,毕竟关系到社员们的身体健康。

  方唯在办公室一直忙活到下午下班,然后才回家。

  “三哥,年底我要去公司述职,打算在省城呆一个星期,你有时间一起去吗?”

  晚上吃饭的时候,盘莲花忽然说道。

  最近公司的生意略有起色,盘莲花打算忙过这段时间就去省城。说是去述职,其实心里还是惦记着小洁。

  “到时候再说,今年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我自己都不知道啥时候有时间啥时候没时间。”

  方唯无奈的笑了笑,估计自己去不成。

  他也想和女儿呆在一起,可他马上就要外出巡视,谁知道还会不会有别的事情?

  “没关系,你有事就忙,反正你也经常去省城的。”

  儿子已经上大学了,本来学医就忙,所以盘莲花也没打算去看望斌斌。

  儿女比较娇气一些,而且才上高中,稍微宠爱的一点也没毛病。

第417章 未来的期盼,舆论战

  夫妻两人吃过饭,随后出去散步。

  这是两人多年来坚持的生活习惯,以前会带着两个小家伙一起,现在兄妹俩都在外地,就只能他们去了。

  两人走出去没多远,就遇到了赵金生。

  “支书,你们两口子出来散步啊?”

  “是啊,吃过饭出来走走,老赵,你干嘛去?”

  “我去办公室打个电话,今儿一天都在外面跑,到这会才有点空闲时间。”

  双方随口聊了两句,便就此分开。

  盘莲花瞅着赵金生背影,开口说道:“三哥,老赵还真是敬业呢。”

  “老赵这个人在农业生产上绝对是一把好手,为人勤恳能吃苦,就是很多时候脑子不够清醒,其他方面的能力差了点。”

  方唯笑着评价了一句赵金生,对方和郑虎很像,就是农村工作做得很出色,其他方面很拉胯。

  所以,像蔡桐就可以当农业公司的总经理,而赵金生就只能当公司农业生产部的副职。

  “那是你的要求太高,老赵这个人还是不错的。”

  “的确,老赵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过了几天。

  盘莲花去了省城。

  年底各单位的事情都不少,会议也多,她趁着到省城出差的机会,正好可以看看女儿。

  方唯没有和婆娘一起去,而是开始了今年的最后一次巡视。

  他首先来到了香山,电器集团公司随即召开了股东大会,审议今年的利润分配方案。

  方唯和江石月都参加了会议,这是公司历史上第一次正经的分红,而且分红数额巨大。

  “截止目前,公司有未分配利润23亿元,除了转增股分的部分,我们计划拿出来13亿元进行分配。”

  张文远说的未分配利润是历年累计的净利润减去各项计提,然后又进行了转增股份处理,最后的13亿元可以进行现金分红。

  江石月首先表示没意见,方唯也表示了同意。

  现如今,瑶岭农业是电器集团公司的第一股东,股份占比为80%。也就是说,瑶岭农业可以分到10.4亿元。

  如此一来,方唯就好和大家交代了。

  电器集团公司一直都没有上缴过利润,后来引入了新的股东,也没有进行过现金分红。

  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而张文远的心里却在滴血。

  毕竟这是真金白金的拿走了十几个亿,做企业啥时候的资金都很紧张,等翻过年头公司还得向银行贷一笔款。

  方唯的想法和他不一样,做企业哪有不欠钱的?

  但通过这件事,却更加促成了张文远想要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决心。

  开完会,江石月邀请方唯吃饭,张文远作陪。

  “方支书,电器集团公司的发展很不错,但受到资金的限制,规模还是有点小了。我认为公司应该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为下一步去香江上市做准备。”

  江石月这些年对于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助力,却从来没有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指手画脚过。

  但他一直都希望公司能去香江上市,他认为上市融资才是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

  在这个问题上,张文远和他的意见高度一致,只不过张文远做不了主,所以他才希望能说服方唯。

  “江董,我并不反对上市融资,但现在的时机稍微早了点。这样,先让张总慢慢和外界接触,遇到合适的投资人可以先谈,毕竟股份制改造也是需要时间的。”

  方唯沉吟了一会,原则上同意进行股份制改造。

  不过这里面牵扯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再说了,这件事还需要瑶岭农业开会讨论,并非他一句话就可以决定的。

  “方支书,有你这句话就成,来,我敬你一杯!”

  江石月却很满意,只要对方不是坚决反对他都有把握把这件事做成。

  第二天。

  江石月就离开了香山,方唯则开始对电风扇厂、制冷设备厂、集团公司等单位进行视察。

  他出来巡视可不是走过场,背后还带着一个审计小组,会对各单位进行全方位的审计。

  这次的审计工作就很顺利,几乎没发现什么问题。

  张文远被处罚过几次,早就学乖了,方唯硬是找不到对方的一点毛病。

  “支书,这下该表扬我了吧?”

  “是啊,不光是该表扬你还应该奖励你,那就奖励你请我吃顿好的。”

  两人开起了玩笑,随即在张文远的带领下驱车几十公里,去吃所谓的正宗粤菜。

  这一家二层楼的中等规模菜馆,据说有几十年的历史。

  大家在二楼找了个包间坐下,张文远也不看菜单,轻车熟路的点了一些人家的拿手菜。

  “支书,以后在公司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会发职工内部股吗?”

首节 上一节 469/4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