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的鉴定结果出来了,一切都很完美。
鉴定组带着【南豆333】的种子样品,离开新林县返回了京城。
没过多久,有关部门就通过了【南豆333】的评审,对这款大豆品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接下来获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有关部门也准备大力推广这种大豆。
作物所的几个人也很快完成了论文的发表,【南豆333】被冠以“国内最强大豆”的称号。
常驻瑶岭乡的几名研究人员算是捡了便宜,即便是不是第一发明人,也跟着大出风头。对他们接下来的晋级、职称评选等,都大有裨益。
【南豆333】一炮而红,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
赵金生和销售部的几个人又开始忽悠客户缴纳定金,这可不仅仅是多了一笔现金的问题,而是无形中造成了货源紧张的局面。
客户们抢着支付定金,生怕晚一点人家就不收了呢。
“老赵,你和销售部的一些人做的不错。不过,预售也要适可而止,交货的期限不能拉的太长,咱们可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方唯适时地叫停了赵金生等人的疯狂预售行为,他要是不拦着,估计这帮家伙能把明年甚至后年的产能都给预售了。
赵金生等人这才收手,没有排上队缴纳定金的客户一个劲的摇头叹息,就仿佛是错亿的那种感觉。
现在这个时间点,转基因大豆还没有进入国内,方唯趁着市场空窗期快速占领市场,就是想着打破转基因作物的神话。
除了杂交水稻,他几乎没有搞其他的杂交作物,其实还是觉得保留更多的纯种比较好。
没什么具体的理由,纯粹是他个人的想法。
时间匆匆。
南方种植的玉米陆续成熟,开始收获。
瑶岭农业派出了大量的人手去统计各地的产量,一份份捷报传回了公司总部。
方唯每一天都能拿到最近的快报,他的心情越来越好。根据各地的统计数据显示,所有种植户的玉米亩产都超过了2000斤。
【玉香183】的名气越来越大,之前流传的一些谣言不攻自破。
现在北方种植【玉香183】的数据还没出来,但按照以往的经验,绝不会比南方种植玉米的数据差。
新凯奇的玉米新品种很快就卖不动了,在【玉香183】面前,他们的玉米种子根本不够看。
而瑶岭农业这一季培育的玉米种子,正好收割完毕,随即就可以上市销售。
“董事长,你所有的安排也衔接的太好了吧?”
这天,蔡桐等公司高管来到了瑶岭乡开会。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最近都在外面跑,这还是好不容易才聚集起来的。
“这些事情早就明朗了,做算术题谁不会?好了,大家静一静,现在开会。”
今天的会议议题主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如果公司要采取多品种去头并进的额策略,那么现有的旱田就不够。
水田改成旱田有些可惜,而且手续繁琐,所以方唯才召集前来商量增加土地面积的事情。
“清河县愿意给我们提供土地,大家之前有一些矛盾,但都过去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他们想把县里的育种基地租给我们,但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没法解决。”
梁副总首先发言,他最近一直在和清河县谈,效果不是很好。
经过前些年的治安整治,各地的治安环境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观,但并不代表经营环境也好了。
“那就放弃吧。”
方唯摇了摇头,觉得没必要再浪费时间。
“不行的话,我再去和阳山县谈一谈,或许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蔡桐也亲自出马去了几个县,可惜人家的要价都太高,据说经营环境也不是很好。
他这会说起阳山县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之前就有过几次接触,感觉那边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蔡总,这样,回头我和你一起去一趟。”
方唯点点头,觉得蔡桐的提议更靠谱一些。
议题一项一项都获得了通过,本次会议就该结束了。
蔡桐想起来一件事,说道:
“董事长,无论是【玉香183】还是【南豆333】,都是属于你个人的成果。公司已经完成了价值评估,未来你都可以从销售额当中提取1%的提成。”
“这事儿不用专门讨论,按照公司规定执行即可。”
方唯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这个事情之前就开会讨论过,公司有相应的规定,照章办事就好。
“好的,我明白了。”
蔡桐点到为止,大家随后便纷纷散去。
过了几天。
供公司财务部把方唯的提成款转到了合作社,合作社提出来现金然后送到了他的办公室。
这次提成足足有两百多万元,这还是公司代扣了税金之后的数目。
“这就有点显眼了啊!”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拿出来40万元的现金,针对参与研究工作、培育工作的人员进行了奖励。
这些人就像是突然之间被天上掉的黄金给砸中了,一个个都感觉像做梦一样,这时觉得无比的幸福。
方支书言出必行,他们是知道的,也知道自己会有奖励,但没想到会这么多。
晚上吃过饭之后,他把剩下的200万元交给了盘莲花,盘莲花半天都没数清楚。
“三哥,这么多的提成,会不会犯错误?”
别看改开已经有些年了,但现在依然没有私营经济的提法。
个人不允许开公司,所以很多人都是披着乡镇企业或者集体企业的皮,实际上干着私营企业的活儿。
这年月新老观念时有冲突,盘莲花就是担心这个。
第424章 说客,有利条件
“无妨!现在有些地区搞企业承包,承包者一年下来拿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比比皆是,不差我一个。再说了,这是我的研究成果带来的收益,营业额1个点的提成,我才是吃亏的那一方。”
方唯不以为意,这种事只要不是自己到处宣扬,应该也没事。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也加大了对科技成果的保护与奖励,他已经交了税,这些钱拿着不烫手。
“那我明天存起来吧,嗯,去县里多跑几个地方分开存。”
现在的存款,也还没有实行实名制,所以盘莲花决定分开存起来。毕竟这么多的现金放在家里才不安心,当然要存银行了。
“随便你,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明天我和你一起去。”
方唯担心出什么意外,决定明天和婆娘一起去县里。
真的,现在的200万元,会让无数的人疯狂。
“三哥,这么多的钱,以后可咋花呀。”
接下来,盘莲花又开始犯愁,不知道该怎么花这笔钱。
其实方唯也不知道,家里并没有大笔的开支,这些年最大的一笔开支就是在省城买了一套院子,平时过日子根本花不了太多的钱。
“先存着吧,以后斌斌和小洁都会成家的,想花钱还不容易?”
方唯含混的回答了一句,就不再吱声。
没钱有没钱的的烦恼,钱多了也有烦恼,想想挺好笑的。
第二天。
方唯和婆娘一起去了一趟县城,将大部分的钱都存了起来,光是存折就十来张。
盘莲花终于放心了,然后两人便各自驾车去上班。
方唯回到办公室不久,突然有工作人员敲门走了进来,说道:“支书,有一个女人找你,她说她叫苏珊。”
“苏珊?”
方唯的脑海里闪现出来一个人,于是他就起身去了会客室。
“方先生,我来的匆忙,没有打扰你吧?”
“苏珊小姐,你居然能找到这里,佩服啊。我这里可没有咖啡,先喝杯茶。”
这里是方唯的地盘,他倒没必要一见面就赶人,也是想听听对方会说什么。
苏珊端起茶杯做了一下样子,实际上根本没碰着嘴唇。
“方先生,上次在曼谷见面的时候,你不是说会考虑一下我的提议吗?现在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呢?”
苏珊放下茶杯,旧事重提。
“不好意思,苏珊小姐,我决定哪都不去就呆在村子里。”
方唯也懒得再应付对方,直接给出了答案。
他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钱,他手里的钱已经足以让他和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再多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那可真遗憾!其实,你考虑的结果是不对的,你不为自己着想,难道也不为子女考虑?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国内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差国外发达国家太多,为何不给子女铺设一条康庄大道呢?”
对方的拒绝不出苏珊的预料,她马上换了一套说辞,拿孩子说事儿。
现阶段的国人还是很羡慕欧美的,人家是发达国家,家家都有小轿车(其实不是),甚至去国外刷几年盘子都能发财。
至于出国留学,那是无数人的梦想,只不过大多数人是实现不了的。
所以,苏珊抛出这个话题之后,就静静的等着对方的反应。
“苏珊小姐,你还真是一个不错的说客。不过呢,任凭你说的天花乱坠,我都不会改变主意,请回吧。”
方唯觉得很腻歪,他生于斯长于斯,不可能因为一点经济利益就远走他乡。
再说了,他可是两世为人,完全可以做到平视那些发达国家,不会戴着滤镜去看他们。
“真可惜,这么好的机会你都不知道把握。谢谢你的茶,下次见了我请你喝咖啡。”
苏珊没有继续纠缠,随即起身告辞。
方唯返回了自己的办公室,立马给有关部门打了电话,准备汇报之前和苏珊见面的所有的细节。
“电话里先不说了,我们马上去你那里。”
对方是有规定的,不在电话里谈论一些事情。
方唯便打住了话头,说自己会在乡里等着他们。
他中午回去吃过饭,还小睡了一会儿,等的人也没来。一直到下午四点,才有两个人员到了他的办公室。
方唯给他们说了今天的事情,然后就等着对方提问。
“好了,我们已经做了记录,你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麻烦你在这里签个名。”
出乎方唯的预料,人家仅仅是做了笔录,就打算走人。
“同志,我能问一下吗?苏珊会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