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本来是不用回答的,既然是你方支书问,我们就和你说说。苏珊这次入境,是以新凯奇母公司的董事的身份进来的,入境合法。
至于她想挖走你,这个不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就算你答应了也不会遇到麻烦。至于良种和技术是不允许私自带出境的,这一点你要记住。”
双方聊了几句,这两个同志便扬长而去。
方唯想了想,这件事大概也就这样了。苏珊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稻种和技术资料的事情,谈论的也只是挖人而已。
在积极招商引资的大背景下,当然不会因为这点事就处理对方。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对方一计不成又生出了一计,随后把主意打到了侄子方涛的身上。
傍晚。
方唯一家人正坐在一起吃晚饭,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盘莲花过去接听,然后冲着他喊道:“三哥,涛涛找你。”
方唯随即起身走过去,问道:“涛涛,有事吗?”
“满满,我今天在单位见了个人,他说他是一家跨国公司的业务经理。他找我是想让我去国外,说实话,开的条件着实让人心动。”
“那是自然,想要挖人就得付出代价。怎么样,涛涛,你是如何考虑的?”
“我不想去,还有,满满,他们是不是找过你了?”
“找了,而且不止一次,我已经拒绝了他们。”
叔侄俩聊了很久,方涛很聪明,从见到那个人起他就有一种感觉,对方不是奔着自己来的而是奔着小叔来的。
因此才有了这一通电话,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完全正确。
方唯放下电话,三口两口吃完了饭,便拉着盘莲花出去散步。
“三哥,他们究竟是什么人?找到你不算现在又找到了涛涛,会不会有麻烦?”
刚才在家里有些话不好说,现在两人走了出来,盘莲花就忍不住问了一句。
“不会有什么麻烦,这里是国内,是咱们自己的地盘,他们不敢放肆的。”
方唯对安全方面倒是很有信心,这一系列的事情,背后肯定有新凯奇的影子,但又不完全是新凯奇。
他们是什么人不重要,只要知道国际巨头做梦都想控制国内的种子行业,这就够了。
方唯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接连在方唯和方涛叔侄身上碰了钉子,苏珊等人就再也没出现。
新凯奇调整了销售策略,开始走差异化经营的路子,将新品种玉米种子的价格下调了百分之十五。降价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只不过作用没那么大而已。
新凯奇的新品种玉米种植的销量,略有回升,很难再回到巅峰期的水平。
这天一早。
方唯和蔡桐一起驾车去了阳山县,去拜访了当地的领导。
“方支书,你们瑶岭农业需要土地没问题,县里会大力支持的。不过,你们能不能在县里多投一些资金?搞个农副产品加工厂就行。”
县里的领导先答应了土地的事情,然后恳请方唯来县里投资。
方唯有些为难,目前他手里并没有对外投资的计划,也没有值得投资的项目。
公司是有钱,但有钱也不能乱投资,在这一点上他一直很清醒。
“这件事我没办法答应你,因为公司目前没有合适的项目,我们总不能乱投资吧?或许以后我们会有合作的机会,但现在不行。”
方唯不愿意给人家画饼,只好实话实说。
毕竟公司旗下的阳山农场还在人家的地盘上,耍心眼只能自食恶果。
“这样啊,希望你们能早日加大对本县的投资吧。”
县里没有把土地的事情和投资挂钩,一码归一码,这赢得了方唯和蔡桐的好感。
只不过他们随后去看了可以租赁给公司的土地,情况不理想,一方面是土地的品质很差,另一方面是这一带缺乏水源,后续还不知道要往里面砸多少钱。
所以,这件事最终都没有谈成,方唯和蔡桐便离开了阳山县。
回到家,方唯差点就想申请报告,把公司旗下各生产单位的水田,划出来一部份改做旱田。
不过冷静下来之后,他就推翻了这个想法。
第二天。
他一个人去了县里,和崔义明说了自己遇到的问题。
“县里也拿不出来大片的空置土地,要不这样,我看看其他乡有没有愿意租赁田地的。如果有希望,我帮你们牵线,具体的事情你们自己谈。”
现在是不允许土地流转,但也没那么绝对,可以通过一些操作规避这个风险。
但终究是会有一些隐患,所以崔义明才不会掺和的过深,而且当事双方也没啥风险,最多就是有人挑刺解除协议罢了。
“算了,现在还没有到那一步,等等再看。”
方唯不想麻烦人家,就委婉的拒绝了。
要是为了自己的事情到最后把人家拖下水,他的内心会不安的。
匆匆数日。
从京城传来了好消息,方唯搞出来的【南豆333】大豆种子,在通过评审之后又获得了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评选资格。
同时,有关方面开始正式推广【南豆333】。
“崔书记,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土地不够用,因为需要培育的作物种子太多,比如像【南光五号】稻种、【玉香133】玉米以及【南豆333】大豆。
上面要求我们做好的种子的供应工作,这没问题,但此事有个前提,必须给我们解决土地的问题,要不然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这天上午,方唯被崔义明喊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对方拿出来一份文件,要求瑶岭农业必须保证重点作物种子的供应。
这可让方唯找到了机会,此时不谈条件更待何时?
“好吧,你还挺会提要求。这样吧,我把你们的困难如实向上面做汇报,至于怎么解决,我就无能为力了。”
崔义明笑眯眯的看着方唯,然后当着他的面给地区有关部门打了电话。
那边也很发愁,毕竟向瑶岭农业这样的单位,需要的土地可不是小数目,他们也没办法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
但任务就是任务,方唯完不成可能没啥后遗症,他们要是完不成,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倒霉。
挂了电话之后,地区那边就召开了紧急会议。
现在各地都已经分田到户,解决土地的问题难上加难。不过,换一个思路就有办法了,可以给政策呀,有了政策相信瑶岭农业自己就能搞定。
没过几天,崔义明就给方唯打电话,说了地区的决定。
“地区有关部门也是特事特办,准许你们根据生产需要自由切换水田和旱田。还有就是,为了保证种子的供应,允许你们租赁农户的土地。”
地区也是没办法了,政策给的很足。
瑶岭农业从此就有了特许,不管是水田旱田的自由切换,还是租赁农户的土地,都可以去做。
崔义明就很高兴,毕竟不用他担责任还能解决问题,这简直是太美好了。
“崔书记,上面有文件下来吗?”
方唯不相信口头承诺,万一说话的人调走了,那这些政策优惠还在不在?
“有文件的,你放心,我马上就让人给你送过去。”
崔义明笑了起来,他知道方唯的一些往事,所以马上让人把文件送了过去。
方唯拿到文件并反复的看了几次,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租赁土地的事情先不急,既然旱田和水田可以自由切换,那么到了下一季,他就能在现有土地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好生产计划。
第425章 居安思危,前进乡模式
就这么点事,卡了他这么久,还是遇到机会才解决了问题。
当然,风险也有,毕竟地区的文件也有被推翻的可能,但暂时还是对公司很有利的。
匆匆数日。
方唯这些天考察了不少地方,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
当地的农田以水田为主,旱田不仅少而且不成片,阻碍了机械化生产的实施。
他只好打电话和蔡桐商量:“蔡总,你们测算过没有,如果下一季停止培育【玉香183】玉米种子,市场供应会不会趋于紧张?”
“这个我们还真做过测算,咱们现在有5.5万亩旱田,经过两季的培育,【玉香183】玉米种子的市场供应基本上可以满足明年全年的生产需要。”
蔡桐回答的很肯定,这样的话,今年就可以培育一季的【南豆333】大豆种子。
接下来要是还找不到合作伙伴,那么就只能将一部分水田改成旱田使用,确保公司的三个主力品种的产量。
“你们先制定几套方案,等到时候看夏种采取哪套方案。”
方唯很快就挂了机,然后离开了办公室。
稍后,他来到了县城,见到了崔义明。
“方支书,请坐。我喊你来是有这么个事儿想和你商量。前进乡的刘书记找过我好几次,人家可是真心实意想和你合作,结果你连面都不见,莫非还记着当年的恩怨?”
崔义明拿出了珍藏的茶叶,泡了一壶茶,然后和方唯谈起了正事。
听到对方的话,方唯还愣了一下,他怎么不记得自己和刘奋斗有什么个人恩怨?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崔书记说的另外一回事。
“崔书记,你今儿不说,我都忘了当年和前进乡的那些事情。人家刘书记是后面调来的,当年的事和他没有任何关系,更谈不上有啥恩怨。
这段时间我主要是忙,到处跑,几次刘书记说想见面聊了一下,我都有事。崔书记,有啥事你就直说吧,我听着。”
方唯和刘奋斗没有个人恩怨,所以也不存在不愿意和对方见面的问题。
今天崔义明打电话把他喊过来,明显是要帮前进乡说话,他就干脆直奔主题。
“因为当年的事儿,前进乡的种植户基本上和你们没有合作。乡里之前集中种植过油菜、黄豆、花生等人经济作物,但由于市场行情把握的不好,最后的收益都不好。
现在刘书记想加强和你们的合作,愿意成为你们的生产基地之一,结果你还不理人家。刘书记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帮忙说一下。”
事情就这么个事情,也是凑巧了正好赶上方唯很忙,结果刘奋斗就想多了。
崔义明也觉得挺无奈,刚才看方唯的表现并不像说假话,只能说阴差阳错造成了误会。
“前进乡”
方唯并不介意和前进乡进行合作,这会儿他却想起了另外一件事,貌似前进乡的农田是旱田多而水田少。
他之前没考虑过前进乡,因为从全县来说都是以水田为主,但前进乡却是个例外。
要不然当时前进乡一会集中种植油菜,一会集中种植黄豆,就是因为他们的旱田远远多于水田,农业生产也是种植经济作物为主。
“崔书记,这事儿哪敢劳您操心,回头我就去一趟前进乡和刘书记聊聊。”
方唯顿时笑了,马上表了态。
崔义明很高兴,毕竟他都出面了对方还不给面子,他的脸上多少也有点挂不住。
“行,剩下的事情你们自己解决,谈成谈不成都不要紧,关键是要有个态度。”
谈话结束,方唯便告辞离去。
人家崔书记每天都很忙,为了这么点事耽误时间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