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488节

  新的一年的一号文件下发,在很多地方都引起了震动。

  文件宣布彻底放开个人承包土地的流转,允许转包或者进行其他形式的合作。说白了就是可以农民的手上直接租赁土地,租赁期跟随农民的承包期。

  如此一来,之前调查组的结论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蔡桐代表瑶岭农业和前进乡重新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内容几乎没什么变化。

  以前违法的事情现在合理合法,世界就这么奇妙。

  随后,瑶岭农业在省城召开了生产计划会议,除了探讨新年的生产计划之外,还探讨了公司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规划。

  “支书,咱们应该大力推广前进乡模式,将各自为政的小农种植模式,变成集约化生产的种植模式。既可以为公司创收,还可以带动农民致富。”

  蔡桐是从农村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情怀。

  他考虑问题不仅仅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还兼顾了社会效益。

  “我觉得蔡总说的不错,带动农民增收也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同志们,我们是一家纯粹的集体企业,考虑问题就应该这样。”

  方唯很赞同蔡桐的想法,当即给予了支持。

  不过,他也告诫大家,扩张要量力而行,不能一哄而上,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扎稳打。

第434章 新增20万亩土地,红眼病

  生产计划也获得了通过,育种中心培育4万亩【南光四号】稻种、新林农场培育4万亩【农优82】稻种,而合作社和阳山农场则培育14万亩【南光五号】稻种。

  下一季根据实际情况再探讨,但减产是必须的。

  前进乡这边继续培育6万亩【南豆333】大豆种子,【玉香183】玉米种子的培育面积为2万亩,剩剩下的旱田坡地则生产其他的经济作物。

  这一季没有安排水稻生产,估计下一季会大量生产。

  会议结束之后,方唯带着赵金生去各地考察,最终还是和阳山县达成了合作协议。

  阳山县答应给瑶岭农业租赁20万亩上好的水田,用以种植水稻。瑶岭农业在阳山县所需的人手,大部分要从当地招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除外。

  个体种植很难达到品种的产量上限,而且像化肥农药等成本居高不下,纯收入其实很低。

  瑶岭农业事项机械化作作业,成本控制到位,收益会提高很多。

  农民出租土地有一笔收入,在公司做事又可以获得工资奖金收入,算下来比自己种地的收入要高很多。

  这就是双赢。

  上午。

  方唯在办公室接到了阿姐的电话,说小洁这个寒假的时间很紧张,放假之后还要补课,估计也就过年那几天能休息一下。

  如今的学校为了升学率也是拼了,好在没有限制补课的政策,而且老师补课不收补课费,由学校给与老师一定的补贴。

  该说不说,现在各行各样还是有一点奉献精神的,并不是一切都向钱看。

  到了晚上,方唯就和盘莲花商量,过年该怎么安排。

  “就不要让小洁跑了,明天你想办法通知斌斌,让他放假之后直接去省城。我这边没什么事,明天我安排好工作就去省城,你忙完了再过去。”

  盘莲花什么时候都是以家庭为主,而且竹器厂到了年跟前也没什么订单,过几天就会停产。

  因此,她打算尽快去省城陪女儿,今年过年也在那边过。过了初五小洁就要上课,他们就可以返回村里了。

  “我也没啥事了,咱们后天一起走。”

  接下来方唯也没啥重要的工作,大家都等着过年,他也不例外。

  于是第二天,他安排好一些事情,并给斌斌打了长途电话,第三天就和盘莲花、孙道人一起驾车赶往了省城。

  对于方唯一家在省城过年这件事,最高兴的莫过于方平。

  他今年就没有打算回去过年,没想到两兄弟却在省城团聚了。

  小洁顾不上高兴,她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基本上就没有放寒假的概念。学习的事情家里人都帮不上她,也只能从生活上和精神上多关心关心。

  过了几天。

  斌斌从京城乘火车抵达了省城,方唯和孙道人去车站接他,回家的路上斌斌一直说个不停。

  这孩子到了大学的成绩依然很好,年年都拿奖学金,这个学期还成为了学生会的干部。

  有些事情孙道人听不懂,但并不妨碍他很开心。总之,孩子有出息,不管是父母还是孙道人,都很开心。

  “斌斌,你现在最想吃啥?”

  “我啊,现在最想吃玉楼东的肘子。”

  方唯记住了儿子的心愿,晚上一家人就去了玉楼东,美美的吃了一顿。

  斌斌吃完饭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要说饮食,他还是最喜欢家乡的味道。

  翌日。

  方唯去了公司,和蔡桐等人商量今年的分红方案。

  “我的意见,今年的收益虽然略有下滑,但总体的情况还是不错的。所以分红应该有所增加,就按照每人3200元的标准执行吧。”

  方唯提出了分红方案,大家都没有意见。

  分红方案在董事会会议上获得了通过,公司随即把分红款打给了瑶岭合作社、田炳义合作社以及瑶寨。

  然后再由各单位分到社员们的手上。

  方唯和盘莲花在省城没法领钱,不过也没事,合作社的财务部门会帮他们保管,等他们回去之后就会交到他们的手上。

  反正家里也不缺这点钱,方唯和盘莲花在省城开始了大采购,年货准备的可充足了。

  两口子在羊城买的新衣服新鞋子也带来了一些过来,给小洁和阿姐的东西都带齐了,他俩加上孙道人和斌斌的新衣服新鞋子,只带了一套。

  大年夜。

  方平和田桂花两口子来到了方唯的院子,两家人在一起吃了团年饭,比往年都热闹。

  “唉!我这个闺女白养了,这么些年都见不着人影子,过年都不回来。”

  田桂花看着三弟一家四口团聚在一起,就忍不住想起了婷婷。

  婷婷自从在京城上班之后,就几乎没有回来过,每次问她都说工作忙走不开,要不就是没有假期。

  这让田桂花很不开心。

  方唯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只能含混的回应了一句。

  “吃饭还堵不住你的嘴!女儿工作忙离得远,不是还有儿子在身边吗?”

  方平觉得大过年的说这些不好,便连忙打断了自己的婆娘。

  实际上他也没说错,往年不回去都是在儿子家里过年,前两天涛涛还喊他们去家里过年呢。这不因为是方唯一家来了,所以才没去。

  涛涛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和婆娘一起陪岳父岳母过年,方平他们其实并不孤单。

  田桂花也觉得大过年的说这些不好,便不再提这事儿了。

  第二天。

  涛涛带着小雅还有孩子来给小叔拜年,盘莲花提前准备好了压岁钱,还留他们在家里吃了午饭。

  方唯一大早就接到了婷婷的拜年电话,因为是大年初一,他就没说什么,打算等回头说一下婷婷,不能因为工作而长期忽视父母的感受。

  当然,他只会说一次,对方听不听他都不会再吱声。

  在省城开开心心过了个年,小洁这些天虽然还在用功学习,看得出来她其实还是蛮开心的。

  等过了初五,小洁就开始回学校上课,其实也就是为了高考冲刺。

  方唯和盘莲花还有孙道人便一起返回了村里,阿姐依然是留在省城照顾小洁。

  年后开始上班,方唯的办公室便人来人往。

  前进乡模式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其他几个乡也想和公司进行合作,说白了就是想把土地整体租赁给瑶岭农业。

  方唯的态度是可以谈,但具体落实恐怕要到春播之后了。

  换言之,这一季他并不想再扩大规模。毕竟阳山县那边的20万亩农田还没有理顺,要是再继续扩张,他真的很担心公司会“消化不良”。

  阳山县突然就成为了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加上阳山农场,一共拥有土地28万亩,比新林县拥有的土地还要多。

  “蔡总,你觉得派谁去阳山县坐镇比较合适?”

  方唯打算派人专门负责阳山那边的生产,他打电话给蔡桐,询问对方的意见。

  “支书,我觉得赵金生最合适。老赵常年在生产一线工作,农业生产经验很丰富,而且他职位刚好,农业生产部的副部长坐镇阳山,大家也服气。”

  蔡桐建议派赵金生去阳山县,主管28万亩农田的生产。

  方唯觉得这个提议不错,放下电话之后,就和赵金生谈了一下。赵金生表示服从公司的安排,他有信心在阳山干得更好。

  至于新林县这边,公司重新派了一个农业生产部的副部长过来,常年在瑶岭乡坐镇,负责具体的生产管理工作。

  方唯是公司董事长,一般不会插手具体的事务,没这么个人还真不行。

  二月中旬。

  瑶岭农业在新林县召开了董事会会议,审议成立两个分公司的议案。

  “方董事长,我不同意成立分公司。随着咱们的业务范围扩大,以后咱们可能在很多县都有农田,难道每个县都成立一个分公司?”

  议案是蔡桐提出来的,但遭到了副总的强烈反对。

  他认为这种管理架构效率不高,而且还会增大经营成本,得不偿失。

  “那你觉得怎么办比较好?”

  方唯其实也认为每个县设立一个分公司没有必要,当做一个生产基地即可。

  听到副总的反对意见,他便问对方,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

  “最多一个地级市成立一个分公司,要不然直接是公司的农业生产部垂直管理也行。”

  副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方唯不禁点了点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要成立太多的分公司,还是垂直管理比较好。以后每个县算作一个生产基地,统一归农业生产部管理。”

  方唯一锤定音,确定了这个方案。

  蔡桐等人就不再说什么,接下来他会负责落实,尽量不要出什么问题。

  很快,阳山生产基地成立,包括了公司租赁的土地以及阳山农场。赵金生任农业生产部的副部长兼任阳山生产基地管委会主任。

  郭芳任农业生产部的副部长兼任新林生产基地管委会主任。

  这两人在公司里主抓农业生产,地位待遇都和公司高管一样,分量很重。

  “蔡总,最近新凯奇有没有新的动作?”

  方唯一般情况下都是和蔡桐打交道,有时候也和副总打交道,很少直接和各部门的负责人直接打交道。

  这是尊重蔡桐的这个总经理的表现,要是他处处插手,还要总经理干什么?

  但有一点,公司的统计部门和审计部门直接归方唯管。

  至于所谓的财权和人事权倒不打紧,因为按照公司的制度,有些事必须要由他这个董事长批准了才可以执行。

  新凯奇的动向有专门部门和人员盯着,问蔡桐就对了。

首节 上一节 488/4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