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489节

  “新凯奇最近没什么动作,他们的新品玉米种子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好像对方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市场营销上面。”

  蔡桐果然很清楚新凯奇的动向,马上向方唯作了汇报。

  “嗯,我知道了,你们继续盯着,有什么问题及时告诉我。”

  方唯随即挂了电话,然后继续处理处理公务。

  得益于这几年通讯事业的发展,装电话比以前容易了一些。至于费用都不用考虑,瑶岭农业不差这点钱。

  现在公司高管和各部门都有电话,方唯的几套房子也都装了电话,和外界联系很方便。

  所以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他就回到了家里,打算歇一会。

  泡了一壶茶,难得有这么清净的时刻,完全放空了自己。上一个危机刚刚过去,下一个危机却又悄然浮现。

  关于公司给他的提成,如今有成为定时炸弹的可能。

  在农村几乎没什么秘密,方唯从公司拿高额提成的事情传了出去,有些眼红的人又开始四处些举报信。

  他记得前世有很多人怀念80年代,但实际上这个年代正处于新老观念冲突最厉害的时期。

  都说要搞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究竟该怎么搞却存在很多分歧。就像方唯从公司拿了育种权益的高额提成,就有人说他侵害了集体的利益。

  实际上这件事他一直都是被动的,但现在有人向他开炮,他反而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

  搞活经济不是一句空话,没有完善的奖惩制度,怎么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说法?

  说实话,现在允许土地流转,种粮大户就会应运而生。他要是自己单干,租赁一些土地,在金手指的加持下肯定比现在还赚得多。

  至于侵害集体利益就更可笑了,方唯可没有把瑶岭农业变成自己私产的打算。

  他可是比别人多一世的记忆,日后多少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摇身一变都变成了私营企业。

  所以对于所谓的举报,他并不担心,只是觉得心累。

  “咦?三哥,你这么早就回来了?”

  正当他神游天外的时候,盘莲花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

  一向不爱在家里偷懒的男人,居然在家里喝茶发呆,这让她2感到很惊讶。

  “嗯,回来歇会儿。对了,你怎么也早退了?”

  “什么早退,我回来找个东西,下午要用。”

  盘莲花可不是回家躲清静来的,她之前有一个小竹器的设计图在家里,现在派上了用场,她的找出来才行。

  方唯点点头,盘莲花就进屋开始翻箱倒柜。

第435章 技术突破,活到老学到老

  时间匆匆。

  一年一度的春耕正式开启。

  盘莲花之前闲着没事设计的一件小竹器,居然爆火,公司接到了大量的定单,一下子就成为了今年的销售冠军。

  方唯可不像婆娘这般春风得意,先后去县里和地区接受了两次询问,这才把所谓的“高额提成”问题说清楚。

  县里和地区是支持科研技术人员凭劳动致富的,更何况方唯取得的成绩世人瞩目,拿这点提成真不算多。

  可即便是有关部门做出了澄清,但谣言已经开始广泛流传,根本停不下来。

  方唯也懒得去辟谣,他又不是体制内的干部,管那么多干什么?只要上面认定他没有违法就行了,至于别人怎么想,和他没关系。

  他几乎每天都会在田间地头巡视,生产的具体问题不用他操心,但他需要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与此同时,项目组那边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已经选定了三个玉米品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杂交试验。

  方唯接到消息就赶去了试验田,作物所和研究所的相关人员都在这边,一个个跟打鸡血似的,都很兴奋。

  杂交玉米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当然令人欢欣鼓舞。

  “方支书,这是试验种植记录,你看看。”

  育种小组的负责人拿着种植记录走了过来,然后递给了方唯。

  方唯接过来仔细的看一遍,没发现任何问题。紧接着他又查看了选定的三种玉米植株,从外形上观测倒是很符合要求。

  “方支书,这三种品种的玉米我们都做了测定,和自交系有很强的互补性。我们希望通过杂交之后能获得更加优良的品种,并能稳定的遗传。”

  作物所的项目负责人等方唯看完了记录,便笑着补充了一句。

  之前的测定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也让研究所和育种小组的成员,第一次见识了生物基因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有了这项技术,很多东西就会显得更直观一些,不再是完全撞大运。

  “支书,还得多谢作物所的同志,是他们带来了新技术,让我们受益匪浅。”

  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说了句大实话,国内在生物基因方面的研究比国外差很远,没有作物所的同志手把手的教,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掌握了先进的测定方法。

  方唯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开始培育杂交玉米吧,然后再进行最终的筛选。”

  接下来就是配对试验,经过测定筛选之后的目标减少了绝大部分,现在剩下的只有三个品种,这就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项目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能否成功很快就可以见分晓。

  在试验田这边呆了小半天,方唯随后和研究所的负责人一起去了办公室。研究所这边需要购买几样仪器,趁着方唯心情好赶紧让对方签字。

  “支书,我想再引进几个生物基因方面的人才。作物所的同志的确很不错,但毕竟是其他单位的人。另外,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可以展开转基因技术的研究。”

  贺青云今年63岁了,他退休的早,已经在育种研究所干了好些年。

  研究所当初是由几家单位共同投资建立的,成立公司后就被瑶岭农业收入囊中,投入明显加大。

  正因为公司的育种技术独步国内,因此作物所才会和【育种研究所】长期合作,甚至连最新的技术都毫无保留的进行了传授。

  研究所的贺青云所长有了更多的想法,所以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向方唯提了一句。

  “转基因技术?”

  方唯并不排斥转基因技术,这项技术在目前这个时间点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但很快就会成为国际巨头们的杀手锏。

  对于这项技术褒贬不一,但肯定不像前世传说的那么邪乎,到后来都快视为洪水猛兽了。

  转基因技术和杂交育种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技术路径,方唯选择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但并不意味着他会完全摒弃另一种技术。

  “贺所长,可以开展转基因技术的前期研究,但需要慢慢来,毕竟研究工作耗资巨大,而且我们选择的技术路径也不同。”

  方唯答应了贺青云的请求,让对方回去写份报告给蔡桐,公司会进行审议。

  作为他个人,是支持对转基因技术进行前期研究的,但暂时不会有太大的投入。

  随后,他在采购清单上签了字,贺青云便告辞离去。

  “方支书,这是会议通知,你看看。”

  方唯正准备回去吃午饭,工作人员送来了会议通知。

  又到了去京城开会的时间,他回去收拾了一下,第二天就动身去了陈州。从陈州再乘火车进京,这是最为快捷的一条线路。

  因为刚过完年不久,所以他就没有急于去看看斌斌,而是和吴天明等熟悉的代表聚了聚。

  “方支书,你的运气可真好,又躲过一劫。”

  七八个人在酒店餐厅聚餐,有个代表就开了句玩笑。

  “人家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结果差点栽进去,简直不可理喻。好在上面及时放开了土地流转,方支书这下子可以大展宏图了。”

  吴天明一直在关注此事,他紧随其后发表了意见,举双手欢迎允许土地流转的政策。

  土地流转虽然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相较于问题而言,好处是足够大的。别的不说,就像瑶岭农业这样的先进企业,一旦拥有足够的土地,那么创造出来价值就会成倍增长。

  “事情已经过去,不说了。我这次准备的提案是关注本土的种子安全,一定要将粮食安全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家怎么看?”

  方唯不想就过去的事情说太多,因为没有意义。

  他成功的转移了话题,大家的注意力果然就集中到了种子安全以及粮食安全这些方面。

  事实证明,现阶段大家对于种子安全没多少概念,一门没心思就是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至于用什么种子都无所谓。

  国外的种子好用就用国外的,本土的老种子不好用就摒弃,这不很正常吗?

  “方支书,你这项提案有点超前了啊,等咱们的粮食产量上来了,再谈其他也不迟。”

  吴天明的话很含蓄,其实就是不赞同对方的提案。

  因为他看不到十年、二十年乃至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不会明白自主可控的重要性。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毕竟这几年很多从七十年代延续过来的项目都下马了。

  方唯倾听了大家的意见,但没有和他们争论。

  等会议开始之后,他还是按照计划提交了提案,然而这份提案并未引起重视。现在的主流观点就是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然后走引进、消化、吸收的路子。

  所以,很多产业都被冲击的很厉害,像一些知名的国产品牌就是从现在开始逐渐消亡的。

  会议结束之后,方唯才去学校看望了斌斌,本想喊婷婷出来一起吃顿饭,结果婷婷又去了国外,只好父子两人去吃了顿涮羊肉。

  “爸,婷婷姐怎么去了国外留学?”

  “搞不清楚,单位上说是去进修,不知道是读硕还是访问学者。”

  方唯和儿子聊起了婷婷,都觉得对方的工作似乎有点神秘。

  不仅仅是平时工作忙,而且还经常去国外,这次干脆去了国外学习,据说要一两年的时间。

  他现在有点能理解田桂花的抱怨了,有这么个女儿和没这么个女儿几乎没啥区别,反正好几年都见不着人影子。

  “婷婷姐不会是从事什么特殊的工作吧?”

  “怎么可能,你小说看多了吧?”

  父子俩的对话到此结束,但方唯心里面也很怀疑,只不过这种事没办法求证,他一直相信婷婷不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

  这世界上往往有很多的无奈,他愿意相信婷婷只是无奈罢了。

  回到村里,方唯马不停蹄的开始巡视春播工作。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即将进行插秧工作,然后春播就彻底结束。

  这一季是全年的重头戏,将会大面积培育稻种,所以公司上下都很重视。

  阳山那边的20万亩水田则全部种植【南光五号】水稻,方唯提前针对那些土地进行了指定,全都纳入了【种植区】。

  日子在匆匆忙忙中溜走,等插秧工作结束之后,方唯才闲了下来。

  趁着最近不忙,他对于之前的收获进行了结算。

  公司现在的盘子大了,但作为方唯来说,点数的收获依然不尽如人意。他这次结算了17亿点点数,但依然不够升级的消耗。

  【总体结算,点数+1700000000】

  【总点数:2893481400】

  手上现存的点数差不多有29亿点,方唯想了想,首先选择对研究所进行升级。

  【归属设施】→【生产设施】→【育种研究所】

  【设施等级:(16级,05亿点)】

  【设施属性:提高研究效率、提高研究水平、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提高学习效率,提高项目研究成功率。】

  【在此建筑内进行科研,全属性额外增加160%,灵光乍现+1,妙手偶得+1】

  【总点数:2726814740点。】

首节 上一节 489/4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