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艾特肯盆的面积占了月球背面的四分之一,但它覆盖月球南极之后也有一丢丢在月球正面,沙尔克顿陨石坑正好在里边。
甚至连月球的自转轴点就位于沙克尔顿陨石坑内距中心点仅几公里处。
沙尔克顿陨石坑直径20.92公里,深度约4.2公里,在月球陨石坑里不算特别大。
从地球只能看到位于粗糙、崎岖高地上的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其坑壁略微突起于月表,外侧坡稍有撞击侵蚀。
由于月球的轨道与黄道只倾斜5°,因而这处陨坑内部处于永久黑暗中,这导致其内部的平均温度约为90K,也就是零下183摄氏度。
在此条件下,所有伴随撞击的彗星一道抵达此处的水分子都将被冻结在坑底表层或之下。
曾经月球探勘者探测器测量沙尔克顿陨石坑内氢的含量远高于月表一般水平,这表明可能存在着水冰。
不过该陨坑坑底的反照率显示与月球背面一致,这表明坑底并没有暴露的表面冰。
当然,之前的探测器探测能力有限,所以不能100%确定。
另外就是坑内永久黑暗,但环坑口的壁峰却几乎持续处于阳光的照射中,暴露在太阳下的时间约占整个月球轨道周期的80%~90%,这些持续照亮的山脉被称为“永昼峰”。
这就是“吴刚”一号着陆到这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外,这么好的地方其实是NASA划定的“重返月球”计划的一个重要着陆地。
可惜的是,被老中捷足先登了。
毕竟谁让老美计划二零年在这里建设月球基地,但现在都二一年了还没动静呢。
为了提高着陆成功率,“吴刚”一号没有直接着陆到沙尔克顿陨石坑的坑口最高峰,而是着陆到了一个坑外相对平坦的地方。
这里的全年光照达不到90%,勉强能达到80%的光照率,也就是地球一年的290多天是有光照的,70多天没光照。
月球的南极可不像地球的南极有大气层过滤和折射导致阳光衰减的问题,只要把太阳能板竖起来,月球南极也是阳光直射。
所以两辆新的玉兔月球车可以获得充足的能源进行科学探测!
它们的首要目标就是靠近沙尔克顿陨石坑的坑口边缘,然后尽量探测它内部是否有水。
不过后边的内容就要“收费观看”了,所以直播到此为止。
有机会的话官方会放出一些着陆器和月球车拍摄的“月球美图”给大家看。
或者等着那个最终的好消息。
现在正是老中这边的白天,有不少人摸鱼看了直播,现在直播结束了就开始兴奋的找人聊天。
而老美那边在晚上进行网上冲浪的网友就有点炸锅了。
因为推特“热搜”赫然就是……
【刚刚,老中的新型无人月球探测器着陆在月球南极!】
【老中的“吴刚”探测器着陆点正是NASA选择的“重返月球”着陆点之一!】
【老中的无人月球探测器降落在NASA选择的未来月球基地着陆点!】
【沙尔克顿,联邦未来的月球基地已被占领!】
【老中抢夺了我们的月球水源!】
【王德发?!】
【厚礼蟹,老中打过来了?】
【强盗!简直就是强盗!】
【我们必须发射火箭抢回来了,让海军陆战队上月球!】
【这是战争!我就说邪恶老中要对我们发动战争,你们却只关注那个半死不活的毛子!】
【航天爱好者:???】
第411章 嫦娥五号“天船基地”之后的“积水基地”
看着几个标题就把老中的“无人探测器登月”传导成了“侵占老美资源地”,世界航天爱好者群里的航天爱好者们就无语了。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
而大多数航天爱好者基本上可以认定是没有国界的。
毕竟普通的航天爱好者不参与实际的航天科技研发,也无法左右一个国家的航天工程走向,只能看着。
不管哪个国家,只要有航天发射看和新航天科技看他们就高兴。
甚至外国的航天科技超过本国的航天科技也没事,甚至某种时候还算好事。
比如上一世马一龙搞出了“星链”太空互联网,然后就像一条“鲶鱼”一样搅动了全世界的太空新格局,让老中也开始重视这方面,让老中也搞了太空互联网。
另外就是马一龙的9米直径超级火箭,不少老中的航天爱好者就希望他能成功。
因为那玩意成功了,老中的10直径长征九号超级火箭肯定能立项!
那样老中的航天爱好者就可以看自家的超级火箭了!
而这一世的老美航天爱好者也一样,路云的太空穿梭机成功了他们也高兴,同时也能促进联邦重视自己的太空穿梭机。
比如重启X-33和冒险之星单级入轨航天飞机,或者搞两级入轨的全回收空天飞行器等。
就连欧洲那些“咸鱼”国家也加大了航天产业投入,开始搞可回收火箭了。
这让那些国家的航天爱好者欣喜不已。
甚至早期的时候各国航天爱好者巴不得世界各国再搞一次太空竞赛,那样人类的航天科技就可以再一次大增长了。
想当年第一次太空竞赛的时候人类就在幻想二零年生活在火星城市了,结果真到了二零年人类再派人登陆月球都费劲!
这就是因为太空竞赛结束了。
而现在,他们的愿望再次实现。
当然,太空竞赛肯定得有太空竞赛的样子,“诋毁敌对国家的航天发展”这件事就不得不尝了。
你说老美一直都是这么干的,你不干老美也照样诋毁你?
那没事了。
世界航天爱好者群里互相聊了聊基本上也明白了,而且来自老美的航天爱好者非常了解老美的网民,表示这伙人也就是在网上嚷嚷一下,不会真去线下干老中的。
毕竟老美的航母编队都不愿意在第一岛链内瞎晃悠。
知道了这个,大家都在群里愉快的聊起了月球畅想。
【你们说沙尔克顿坑里真的会有水吗?】
【我感觉80%的概率会有固态水冰,只不过可能要往下挖一挖。】
【确实,月球南北极有水的概率非常大,而沙尔克顿又是一直以来的重中之重,我甚至觉得它肯定有水冰,就是未来要使用的时候可能不太容易。】
【尤其是设立科研站的初期,4公里深的大陨石坑呢,如何把开采出来的冰矿运输出来是一个大问题。】
【对,4公里长的运输带,甚至斜向的话8公里都不过分,那就只能一节一节的组装了,而且不知道要运输多少次才能拼出一条几公里长的运输带。】
【人类要想在月球上开展工业生产太难了。】
【我甚至感觉几公里长的运输带都太遥远了,人类还是先重返月球,然后在上边待一两个星期再想其他的事吧。】
【确实,上一次人类在月表一次性最多待了3天3个小时,各种纪录要一点一点的来,开采矿产什么的还是先想想吧。】
【不知道这次“吴刚”着陆到NASA的选定着陆点之一会不会对老美有啥影响,有老美的群友可以预测一下吗?会不会加强竞争?】
【应该会的,毕竟民众情绪已经被挑起来了,而老登又刚刚接任,应该是会给出一些反应的。】
【没错,老登团队肯定会有反应,虽说预定着陆点不是最终着陆点,被其他国家先一步着陆之后也没办法,甚至沙尔克顿本来就是一个热点地区,不少无人或有人登月计划的国家都想登陆它,现在老中先登陆了,而老美又主动跟老中搞太空竞赛,老登肯定会搞一些动作的。】
【是的,尤其是老特原先搞的二四年重返月球计划,现在这个成果要被老登享用了,他肯定非常重视月球任务。】
【那岂不是有好戏看了?】
【不过最近老美没有月球任务吧,SLS首飞和猎户座无人绕月任务推迟到明年了,难道是要催一催那几个商业登月计划?】
【那要看你怎么定义“最近”了,反正七月份有联邦商业无人登月任务,是搭乘火神半人马火箭首飞的“游隼号”着陆器……】
【伙计们,先别说这个了,有路云的新消息,他接受官方采访公布了“吴刚”着陆点的名称……】
“……我们‘吴刚’一号探测器着陆点周边区域官方命名为‘积水基地’,已经向国际天文联合会申报了。”
路云对着话筒侃侃而谈:“这个名称跟嫦娥五号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的‘天船基地’一脉相承,都是直接采用的胃宿‘星官’名称。”
“这一命名延续了古代星官在现代航天工程中的文化传承,标志着传统天文体系与当代科技成就的融合。”
“而‘积水’还跟‘天船’有联系,说的就是‘天船内的积水’,隐喻液态物资储存,完善天仓生态系统,非常符合这次月球找水任务,希望它能给这次任务带来好运……”
老中的航天工程确实跟很多古代神话有关,观众们听到这个并不奇怪,毕竟历史太长了,神话传说也足够厚重,总能找到合适的名称。
反而要是哪个航天工程搞了一个比较随意或现代化的名字,那人们就要怀疑它的正统性了。
当然,也有听起来不怎么稳重的,比如路云起名的“周天星斗大阵”。
有时候……还是老成持重一些为好,年轻人搞事确实不怎么让人放心。
而就在老中这边热烈讨论了一天进入夜晚之后,老美那边也渐渐天亮了。
新上任白房子的老登大统领年纪大了,觉少,所以很早就拿到了每天的重要信息简报。
其中就包括老中的探测器占了老美重返月球的预选着陆区。
第412章 “您来了,联邦的天就晴朗了!”
老美,白房子。
大统领每天的时间表都排得非常满,平常的大统领可以应付,可老登已经快八十岁了,精力可没平常的大统领那么好。
所以他一天的日程表跟其他的大统领不太一样。
老登会用呼吸机来治疗他的睡眠呼吸暂停,所以经常会有记者在早晨拍到他脸上呼吸机皮带留下的印记。
起床后他会先跟物理治疗师进行晨间运动锻炼,毕竟他快八十岁了,并且去年在大选期间还摔断了脚,所以两者叠加导致他的步态日益僵硬。
医生建议他穿矫形步行靴,但据报道,他拒绝遵循医生的命令,这被认为加剧了他的病情。
所以需要做锻炼来对抗衰老和僵硬。
不过毕竟年龄在那了,治疗师还是说他未来的摔倒频率会增加,让他平时走路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不要为了表现自己“我依然很年轻”和“我能行”的状态逞能跑步、跳跃、骑自行车等。
那样只会增加摔倒的几率。
从健身房出来就是早餐时间,然后开始工作,老登通常在上午10点抵达椭圆办公室开始他的正式工作。
与所有大统领一样,老登首先会收到一份关于国家面临威胁的每日机密安全简报。
幕僚长和国家安全顾问在内的助手们整天都在椭圆形办公室进进出出。
就像今天一样。
“大统领阁下,老中抢占我们的登月点虽然只是假新闻,但民众情绪已经被各大媒体炒作起来了,他们在白房子网站上发起了请愿,并且已经有超过10万人签名了,所以我们需要回复一下。”
老登看了看昨晚的简报,想了一下说道:“老特留下的航天计划还是二四年重返月球是吧?”
“是的,大统领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