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仅仅飞过了100公里高的“卡门线”他们就敢叫“宇航员”。
可见这个名头的情绪价值有多吸引人。
不过这一世不同了,年龄最大和最小的航天员已经被路云的“木鸢号”太空穿梭机达成了。
年龄最大的自然就是91岁的孙嘉栋院士。
而年龄最小的是一位12岁的小朋友,他爷爷走“内部合作商”路子买了五张全家太空旅游的票。
所以现在新谢泼德号首飞的82岁老人和18岁高中生只能说……一般。
并且这一世是轨道级的太空穿梭机旅游先开始,所以也就没有神秘人花2800万美元买一个亚轨道旅游的名额了。
而上一世的后来也揭秘了,那个神秘乘客是一个著名的华人富豪,玩加密货币的“炒币客”。
所以非常会炒作。
后来还成了重登大宝的老川家族加密货币项目顾问,帮着老美的大统领搞“床破币”割韭菜。
这个消息在抽象圈都相当抽象。
毕竟世界一极的大统领重登大宝之后不想着怎么施展政策,反而先发币圈了一波钱,真是……
神奇!
而说到新谢泼德号的……神奇造型,它上一世的时候还有一个全女航班。
也就是某次飞行任务的六名乘客全都是女性。
她们还在新谢泼德号的发射架前合了影,后边就是一柱擎天的神奇亚轨道火箭。
(全女航班合影图)
不过就像这一世那个2800万的炒作没了,不知道以后的全女航班还会不会有。
说到影响,维珍银河的太空船二号可能受影响更大。
因为它上一世受到的影响就不小。
上一世的新谢泼德号有贝索斯这个世界首富托底……至少前几年是,后来世界首富就变成了马一龙。
而这一世因为路云的影响,马一龙在世界航天领域的份额不再一家独大,并且老中的电车也因为“大技术整合理论”的影响更早爆发,所以影响到了不少人对特斯拉的信心,导致这一世马一龙的财富跃升没有上一世那么快。
于是这一世的贝索斯估计能多当几年世界首富了。
所以这一世的新谢泼德号有他托底,可能比上一世发展的还好。
上一世新谢泼德号按照几个月发射一次的频率一直发射到了路云去世的二六年,而维珍银河的太空船二号就不行了。
二一年七月公司创始人带着朋友首飞过后,等到二三年才正式执行商业任务,结果执行了9次飞行任务之后太空船二号就退役了。
维珍银河号称要研究更先进的……亚轨道飞行器,结果在路云去世的二六年也没影子。
它的子公司维珍轨道在搞空射火箭,结果发射几次公司就申请破产了。
这一世维珍轨道的“发射者1号”火箭已经发射三次了,一次失败两次成功。
要是还像上一世一样,那么它再发射三次就要退役了。
(飞机空射火箭图)
这一世有路云的“木鸢”太空穿梭机以便宜的轨道级太空旅游镇压亚轨道旅游,搞不好母公司维珍银河的状况也会更糟。
但是没办法,市场之争,向来如此!
此时,坐在起飞的新谢泼德号里的贝索斯也感觉到了紧迫。
世界航天市场发展太快了,他不得不放弃“慢就是快”的信念,加快7米直径新格伦火箭的研发。
因为之前的时候新格伦火箭有7米直径的大整流罩,并且45吨的可回收近地轨道运力可以运输大型航天器,重型猎鹰的小整流罩根本比不过新格伦。
可是现在长征十号已经首飞,人家也有7米直径大整流罩。
哪怕长征十号的25吨可回收运力比不过新格伦,但人家有回收运力80吨的重型长十!
所以贝索斯急了!
第445章 世界首富贝索斯:抱歉,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路云:难说
“新格伦”火箭采用两级设计,直径7米,高达98米,整流罩宽7米,起飞质量约1500吨,推力为1750吨。
作为使用液氧甲烷燃料的新型大火箭,贝索斯对它的定位是根本不执行全消耗任务,只执行回收模式。
在一级火箭回收模式下它的近地轨道运力是4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力超过13吨。
它十年前就开始研发了,在一六年正式对外宣布,并且最初计划在二零年首飞。
但二零年已经是去年的事了。
新格伦火箭别说起飞了,人们连它的完整状态都没见过。
哪怕是蓝色起源自己发布的宣传照片和视频,人们也只能在宽大的厂房里看到半个整流罩、几台摆放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和一部分火箭箭体等零碎的东西。
本来新格伦最初的对手是猎鹰九号,回收运力45吨比17吨,整流罩直径是7米比5米,优势绝对在新格伦。
哪怕猎鹰九号先飞,新格伦火箭的对手变成了数据更加强大的重型猎鹰火箭,但贝索斯的“慢就是快”信条还是没有动摇。
并且每年雷打不动的从亚马逊套现10亿美金给到蓝色起源公司。
毕竟重型猎鹰火箭先天不足,所以强大的只是理论数据,它那3.7米直径的脆弱芯级结构根本撑不起60多吨的重物发射。
并且它那5米直径和13米高的“狭小”整流罩也装不下60多吨的精巧航天器。
除非它只发射一块60多吨的铁坨子。
哪怕重型猎鹰火箭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力是26吨,比新格伦的13吨大了一倍,但是贝索斯依然认为优势在新格伦!
因为重型猎鹰火箭的同步转移轨道运力也被整流罩的大小限制了。
现在的同步转移轨道卫星的重量大多是6吨,大一点的有8吨,可重型猎鹰的整流罩别说装下三台了,连两台都装不下。
而只装一台的话,猎鹰九号就能运输,客户干嘛花更多的钱用重型猎鹰?
新格伦就不一样了,他有大整流罩优势,可以一次发射两台,那么综合下来的成本就比猎鹰九号还低。
所以贝索斯才有自信!
然后一不留神,老中那边竟然冒出了一个蓝星航天。
不过他作为世界首富,起初是看不上蓝星航天这种小卡拉米的。
毕竟“万户”火箭的可回收运力才10吨,比猎鹰九号都少一大半。
不必管他!
结果没两年,蓝星航天就把太空穿梭机搞了出来。
这……也还行,毕竟蓝色起源的业务不包含轨道级载人。
要说影响,那太空穿梭机狙击的也是马一龙的“载人龙”飞船商业太空旅行业务。
贝索斯还挺高兴!
可是很快……“木鸢”级太空穿梭机的票价150万美元一张!
王德发?
这轨道级太空旅游的价格都快赶上他亚轨道“太空游”的价格了。
对于他这样的全球首富来说,25万美元和150万美元根本就没区别。
更别说他还动过把25万涨到50万的心思。
但这情况涨个屁!
后来长征十号的出现是真的让贝索斯有些慌了。
毕竟猎鹰九号和重型猎鹰他都不在乎,那3.7米的脆弱箭体结构和小整流罩威胁不了7米直径的巨大新格伦。
可长征十号直径5米的箭体结构能用直径7米的整流罩,这就跟新格伦的整流罩一样大了。
虽然长征十号火箭的可回收运力只有25吨,比新格伦的45吨小了20吨,但目前人类也没有运载45吨的需求,反倒是20多吨的需求不少。
不说其他的,单单老中的航天官方和蓝星航天的空间站任务就可以提供不少订单。
联邦虽然也有几个商业空间站项目,但一是时间比较慢,二是重量也都是十几二十吨。
顶多就是因为沃尔夫法案的因素不能跟老中合作,只能用他的新格伦火箭。
比如有蓝色起源参与的“轨道礁”商业空间站项目。
另外太空叉也有参与了一个叫“港湾”的商业空间站项目,那个空间站舱体可以塞入猎鹰九号的整流罩内。
这些都无法彰显新格伦的大载荷优势。
同步转移轨道运力也一样,新格伦是超过13吨,长征十号基础款是10吨,但只要长征十号加装一个扁扁的上面级推进装置就可以达到新格伦的相同运力,同样可以跟新格伦抢夺国际订单。
那样的话,新格伦就只有理论上的大载荷优势了。
但老中也有正在研发中的重型长征十号火箭,那可是回收运力能超过80吨的庞然巨物,并且不受结构和整流罩限制。
因为人家也有7米直径大整流罩。
贝索斯能够成为世界首富,他的各种理念肯定不会差,奈何这几年领航领域的变化太快了,直接让他的“慢就是快”理论变成了“慢就是慢”。
这就让他绷不住了。
尤其是新格伦的首飞时间从去年推迟到今年,而今年早些时候技术团队告诉他还要推迟。
并且不是推迟到明年,而是直接推迟到二四年!
二四年?
二四年都到重返月球的关键时刻了,哪还有新格伦的事?
并且他因为NASA选了太空叉“登月舱”的事正跟NASA和太空叉打官司呢,想要把自己的“国家队”登月舱塞进去。
而“国家队”登月舱是使用新格伦发射的。
你跟我说要二四年新格伦才能首飞?
得亏他没有跟路云聊天,要是路云告诉他上一世新格伦在二五年才首飞,他估计能直接炸了!
加钱!必须加钱!
“新格伦必须在明年跟SLS火箭和重型长十火箭一块首飞!”
贝索斯说道:“我不管你们是去其他公司挖人,还是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研发效率,或者其他的什么方法,我只要结果!”
“我知道做这些都需要钱,所以我可以把往后三年要投入的30亿美元提前打到公司账上,然后再额外加10亿美元。”
“如果明年新格伦可以首飞,那么这40亿里剩下的就是你们的奖金。”
这个承诺一出,蓝色起源的技术团队立刻开始了全力运转!
之前的时候是因为他自己给的“慢就是快”理念,所以公司的所有人都不着急,导致公司根本就没有满负荷运转过。
而太空叉那边是出了名的快,不仅要用“炸炸炸”来快速拿到数据,连员工都是三班倒。
现在贝索斯自己着急了,把“慢就是快”的理念换成了“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那蓝色起源自然也高速转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