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新载人登月肯定要大幅度超过上世纪,最起码得多一倍时间才行。
而老中比较激进的地方就是要让登月舱可以复用。
或者说,因为抠门想省钱,所以登月舱要复用。
不过登月舱立项较晚,还是老中从来没搞过的载人登月设备,所以进度较慢,估计要到二三年才能具备试飞能力。
这个到是不要紧,先测试奔月飞船,再测试登月舱也算符合流程。
别说跟最晚二六年实现载人登月的“明面目标”不冲突了。
就是跟老美中门对狙,把载人登月时间提前到二四年的“暗面目标”也不冲突。
毕竟老美自己的50米高巨大“超级登月舱”进度更迷,因为它就是一款新火箭,要把那款超级火箭研发成功之后才能进一步的研发“超级登月舱”。
不少人都怀疑它能不能在二四年成功,更别说二四年乘坐它重返月球了。
而到了重型长征十号火箭这边,“不务正业”去拍戏的总师路云轻松且自信说道:“重型长十的进度一切正常,并且明年的首飞时间可以进一步精确到七月份。”
“所以要是新飞船能在上半年完成高空逃逸测试,正好可以赶上七月份的重型长十首飞,那样我们的重型长十首飞任务就跟老美SLS大火箭的首飞时间和任务一样了。”
“也就是跟它所谓的重返月球‘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一样,即无人驾驶的深空飞船绕月飞行……”
会议现场的众人听到这个就心里直呼“卧槽”!
卧槽,这年轻人!
真要跟老美中门对狙啊!
不过……
很好,很有精神!
不愧是新时代优秀青年的领军人物!
第443章 路云不露面,但处处有路云
老中的载人登月任务已经加入了之前公布的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还是比较前期的任务。
毕竟你得先有人去了,才会建造有人驻留的科研站,比如轨道空间站和南极科考站。
所以现在的载人登月任务已经是一个综合的大项目了。
它是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前期项目,而它自己的前期项目包括资源探测和轨道导航。
毕竟老中的航天经费可没有老美那么豪横。
所以期望前期的无人探测能找到合适的科研站建设地点,然后首次载人登月就奔着那里去。
这要是前期没有找到合适的“建家点”,那么新时代的载人登月也会搞成上世纪老美的“插旗旅游式”登月。
对于花了那么多钱,动用了那么多资源,结果只是去月球旅游了一圈,老中肯定是不满意的。
现在资源探测项目已经在进行了,不过限于“玉兔”三号和四号月球车的能力,它们的爬坡能力有限。
而沙尔克顿陨石坑的“坑顶”边缘也不是那么平坦,有不少山峰是月球车无法翻越的,所以就只能寻找合适的“峡谷路口”。
月球车需要通过那些路口尽量地靠近陨石坑边缘,然后尽量地在边缘地带探测陨石坑内部。
毕竟它们无法进入陨石坑,那需要另外的设备。
好在月球车位于坑顶边缘的时候距离坑底也就三四公里的高度,探测距离对比那些上百公里高的轨道探测器可谓是“相当近”,应该能得到更详细的数据。
而现在老中“吴刚”计划中的两辆月球车正在寻找合适的“路口”接近沙尔克顿陨石坑的坑顶边缘地区,好进一步探测坑内是否有水。
这还是因为月球轨道上没有专用的地形探测卫星,所以专家们只能根据之前几米比例的轨道卫星远景照片和月球车拍摄的近景照片一点一点的找合适路口,然后指挥月球车过去看,比较耽误时间。
好在“月球导航与资源探索”计划中的遥感导航卫星已经在准备中了,等它们在月球轨道上组网了,月球车再想找合适的地点和路线就容易多了。
其实最开始的任务都带着试验的性质,比如老中搞的嫦娥探月任务,单号基本上都有试验形式,所以全设备基本都是国内的,不找国际合作。
等单号任务成功了,负责当备份的双号设备会转正,然后大胆的寻找国际合作,最后带着外国合作单位的设备去月球。
路云参与的这次会议非常成功,各个部门了解了情况,配合起来会更加的丝滑,上边对二四年跟老美正面硬刚的载人登月“暗中目标”也更有自信,甚至还要增加一部分拨款。
当然,老中的拨款没有老美那么豪横,并且也不会大张旗鼓,所以目前世界目光还是在带嘤和老美的两个航天公司创始人乘坐自家亚轨道飞行器进行亚轨道之旅的事情上。
之前大家的胃口都被路云的太空穿梭机商业航班太空之旅吊起来了,但吃多了山珍海味,偶尔吃一次野菜还挺新鲜。
尤其现在的野菜在城市果蔬超市里卖的价格可比正常蔬菜贵多了,是真正的稀罕物。
七月,老中的影视行业迎来了新的革命历史剧,只不过都评分一般,票房也一般。
主要是老中的影视行业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老导演能力不行了,但把持着地位和资源,年轻导演少有郭凡和饺子这样出头的。
但是几乎所有观众都能看出来,新一代的年轻导演明显更有文化,也更有能力。
比如现在还只能搞短片和网络电影的申澳导演,过两年就会执导《孤注一掷》,再过两年还会出《南京照相馆》。
而演员的行列反过来,是年轻的流量小鲜肉当道,演技高超的老演员只能做配。
搞得影视剧里要么是面无表情的扑克脸,要么就是五官乱飞毫无演技痕迹的大脸。
像路云这样又年轻又有演技的演员很少,更别说路云现在的工作重点还不在影视行业里。
另外评价不错的年轻演员,也因为资源问题无法跟那些流量小鲜肉竞争。
导演行列和演员行列分开算还罢了,更绝的是“腐朽老导演+流量小鲜肉”的组合,那真是……
作品还没出,观众们就知道是史!
要赶紧远离!
好在现在大家的关注就在外国野菜……哦,是外国的亚轨道旅行上,不太关注电影的事。
十一日,维珍银河先来,它的白骑士二号+太空船二号组合体还是比一般火箭飞船有看头的。
毕竟光翼展43米的白骑士二号就有“世界上最大的全碳纤维材料飞机”的名头。
(白骑士二号图)
老美的上午十点半,老中的半夜,维珍银河创始人跟几个朋友一块进了太空船二号的船舱,等待起飞。
这次飞行也是有直播的,所以直播间也很热闹。
十分钟之后白骑士二号搭载太空船二号从维珍银河自家的“太空港”机场跑道上起飞,直播间的观众纷纷叫好。
这就是飞机和飞行器组合体的优势了,比一般的飞船火箭有看点,也更优雅。
等巨大的白骑士二号搭载太空船二号飞到了15千米的高空,它就释放了太空船二号。
(白骑士二号释放太空船二号图)
太空船二号脱离母机,发动机瞬间点燃,载着公司创始人和几位乘客飞向天空边缘!
当太空船的速度达到3.3马赫,并且接近100千米高的天空与太空“卡门线”时,它的火箭发动机就会关机,而太空船会在惯性作用下爬升至110千米,然后过了最高点开始再入大气层。
在这大概5分钟时间内,乘客们可以感受珍贵的失重感。
看着维珍银河创始人的老脸和其他乘客的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直播间的弹幕就开始感叹。
【感觉好怀念,就跟我当初第一次坐飞机一样感觉新奇。】
【确实,我当时第一次咬牙坐高铁的时候也是这个表情,甚至真拿一枚硬币在窗台上立了一下。】
【这创始人老头也真够不容易的,以他的身价花150万买一张“木鸢”太空穿梭机的商业太空旅游航班机票肯定轻而易举,结果亚轨道旅行体验5分钟失重都这么兴奋。】
【没办法,就算再怎么一般,这也是自家的,肯定得捧捧场。】
【感觉世界的参差出来了,就像老中和带嘤,年轻气盛的路云是乘坐自家的“木鸢号”去太空,这位垂垂老矣的亿万富翁乘坐自家的“太空船二号”去亚轨道。】
【好了,带嘤的看过了,过几天等着看老美的。】
【贝索斯那个光头就牛批了,世界首富啊!】
【他的新谢泼德号亚轨道旅行火箭……头也挺光滑的……】
第444章 市场之争,向来如此!
好吧,其实老美的新谢泼德号亚轨道旅行火箭也挺有看头。
毕竟它不是一般的载人飞船火箭。
而是那种……很别致的造型。
(世界仅有的三款现役轨道级载人火箭,中、俄、美,以及新谢泼德亚轨道载人火箭)
新谢泼德号这次是真的载人首飞,它跟之前一直有驾驶员试飞的太空船二号不一样,它之前一直是无人试飞,顶多就是带一些实验载荷。
所以同样是正式商业运行之前的最后一次载人飞行,新谢泼德号的人员配置就豪华一些。
比如世界首富光头贝索斯,他是亚马逊的老板,也是蓝色起源航天公司的老板。
另外一个乘客是他的亲弟弟,虽然没有具体职务,但是贝索斯家族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
同样是有钱人。
第三位乘客是82岁的退役飞行员,是当初老美的载人航天项目“水星13号”的候选女性宇航员之一,但因为项目取消没能进入太空。
最后一位乘客则是18岁的高中生,是他的父亲为他付了钱。
当然,观众主要不是来看这个的,而是来看新谢泼德号的神奇造型的。
之前它的关注度不高,所以只有航天爱好者在看,但是随着这段时间航天信息的大爆发,还有轨道级太空游和亚轨道旅游的区别炒作,普通人也来看看什么叫“亚轨道太空游”?
结果一看立在发射台上的新谢泼德号火箭就绷不住了。
【龟龟,这火箭的造型还真……别致。】
【它的飞船圆头凸起了一圈,真的好像龟……那啥。】
【咳咳,主要是跟几十米高的载人火箭比,这种亚轨道火箭太短了,才十几米长,加上它的载人舱造型挺那啥的,于是整体也那啥……】
(新谢泼德号)
路云最近也在被动关注这些航天消息。
没办法,虽然他大多时间都是在《梦华录》剧组拍戏,并且拍的还是古装剧,但谁让剧组的人都是现代人呢。
加上今年航天流量和热度大爆炸,是人都能聊上几句。
而路云又是剧组里最懂航天的那个人,所以不少混熟了的人跟他聊天的时候总会带上一些航天信息。
“路云,现在外国搞的亚轨道旅游票价比你的太空游便宜六倍,会影响蓝星航天的太空旅游业务吗?”
“小路,这亚轨道旅游只能体验五分钟的失重感吗?”
“路总,你嘛时候成为世界首富啊?”
“路哥,那个蓝色起源航天公司的世界首富是不是跟世界最强的一拳超人一样,最强者都会变光头吗?”
“……”
路云知道的相关信息确实很多,甚至还知道另一条世界线的信息。
比如上一世新谢泼德号的一个首飞名额拍卖了2800万美元。
只是那位神秘乘客因为时间安排冲突,所以没去,于是18岁的高中生从后边的乘坐名单里提前了过来。
这也让新谢泼德号的首飞达成了两个新成就,那就是82岁的“年龄最大宇航员”和18岁的“年龄最小宇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