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要登月 第327节

  就像今年的跨年夜,有的地方用无人机灯光组成当地的名胜古迹,有的地方用无人机灯光组成当地的科技产业,有的则单纯组成龙凤呈祥、大鹏展翅、绿水青山之类的。

  而滨海搞的就是航天旅游产业,所以这次的无人机灯光秀都跟航天有关。

  倒计时结束的重型长征十号火箭起飞和奔月飞船绕月只是开始,后边还有木鸢级太空穿梭机、十几座火箭发射塔、地球与环绕的卫星和空间站与航天员等。

  (航天员与空间站无人机灯光秀网图)

  当然,也有复古的。

  比如天圆地方、万户飞天、墨子木鸢等。

  最后以嫦娥奔月收尾。

  很明显,从今年开始,老中的航天计划就是以“嫦娥奔月”为目标大跨步向着月球飞奔!

  不过这暂时跟普通人的关系不大,毕竟就算是无人机灯光表演中的重型长征十号火箭首飞也要再等好几个月。

  所以元旦节的几天假期还是怎么开心地玩耍怎么来。

  元旦当天有新电影上映,是开心麻花团队的喜剧片《李茂扮太子》。

  可惜含“藤”量不高,并且观众评论更像“闹剧”而不是喜剧,所以评分不高。

  各方的票房预测也只有5亿左右。

  倒是去年最后一天上映的爱情片《穿过寒冬拥抱你》评分不错,上映两天就拿到了4亿多票房,预测最终票房在10亿左右。

  而上映半个月的《误杀2》票房已经快9亿去了,最终票房预测可以达到11亿左右。

  跟《误杀2》同天上映的《雄狮少年》就……

  别看各种口号喊得震天响,网络上还有粉丝各种发疯,但票房只有1亿多,最终票房预测也只有2亿多。

  别说碰瓷60亿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了,就是一五年上映的《大圣归来》都比不过。

  被称为“名作之壁”的《熊出没》系列同样是它不可逾越的大山!

  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三维动画天然比二维动画的票房高,但三维动画《雄狮少年》还没二维动画《大鱼海棠》票房高。

  各方面吹得震天响,结果哪个方面都比不过,这种玩意就很……难评。

  不过这电影上映半个月了,票房又不好,除了相关粉丝其他影迷已经不关注了。

  下个月就到春节了,所以要上春节档的电影已经开始密集宣传。

  当然,也有年年上,年年不动如山的。

  比如《熊出没》系列,它有稳定的观影团体。

  甚至伴随着电影越做越出彩,观影团体还越来越大了,不再是单纯的家长带着孩子。

  一些年轻人也开始看。

  所以不少预测机构都预测今年的《熊出没》最终票房能到10亿左右。

  相对来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就差了不少。

  同样作为一代人的“童年”,它的发展就没有《熊出没》系列好了,票房好的也就过亿水平。

  而有不动如山的,就有避其锋芒的。

  同样作为大投资大场面的大片,本来《长津湖之水门桥》是打算在春节档上映的。

  毕竟《长津湖》也是一部电影上下两集的结构,上一集是去年国庆档上的。

  本来想趁热今年春节档上映下集,结果听说《流浪地球2》定在了春节档,《长津湖之水门桥》立刻就推到了今年的国庆档。

  官方的解释是:“咳咳,本来就是特殊战争时期的电影嘛,国庆档非常合适,上一集是这样,那么下一集也会是这样!”

  有些人管这叫“王不见王”。

  但也有人觉得这就是“避其锋芒”。

  不过避《流浪地球》锋芒也没啥,毕竟人家第一部的票房接近65亿。

  而当时的路云还没有现在这么出名,《流浪地球》第一部的很多东西也因为经验不足所以有不少瑕疵。

  现在,路云的名气超级加倍,《流浪地球2》的制作水准也超级加倍,那么票房肯定会涨不少。

  更何况现在大家都知道老中在明火执仗的参加新一轮太空竞赛了,正好《流浪地球2》里边又是航天员,又是太空电梯,又是月球的,想想就刺激,肯定也能给票房提供不少助力。

  很多预测机构都预测《流浪地球2之天梯危机》的国内票房至少能上80亿,可以打破一系列的国内影视记录。

  这换算成美元接近12亿,放在全球影史票房榜都能望一望前二十名了。

  更何况这次《流浪地球2》的海外市场竟然得到了好莱坞的鼎力相助。

  而有了它的助力,哪怕还是有所谓的“外国人不习惯看老中的大片”,但怎么也能拿个一两亿美元。

  如果真能这样的话,那《流浪地球2之天梯危机》的总票房都能朝着全球影史票房的前十发起冲击了。

  不过宣传归宣传,但是有路云露面的宣传却不多,毕竟这二二年的年初对于老中来说也是某种年末,所以很多事需要搞总结。

  今年夏天重型长征十号火箭就要首飞了,所以路云要趁着春节之前把各个项目组都转一转,亲自确定各个项目的实际进度都按照计划在进行。

  但路云也确实挺想知道今年叠了这么多buff的《流浪地球2之天梯危机》能有多少票房。

  电影提前一年上映,不仅没有那个“国师”和“大佐”的《半山绿》来抢排片,也没有“国师”的IMAX国区首席执行官女婿让“剧本杀故事片”占据多数IMAX厅。

  《长津湖之水门桥》也主动挪到了国庆档。

  并且不同于上一世,这一世的《流浪地球2》分成了上下两集,单部电影的“短时长”更容易排片。

  另外还有路云自己的名气、影片制作更加精良、太空竞赛、国家大势等等。

  路云感觉那些影史票房预测机构预测的国内80亿票房或许有些保守了。

  至于全球……

  其实就全球市场来说,科幻大片的可接受度相当高,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就有好几部科幻或广义科幻大片。

  而《流浪地球2之天梯危机》抓住了这次机遇,在好莱坞的帮助下,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搞了各种配音版本,肯定可以让各国人民看的舒心。

  所以路云感觉《流浪地球2之天梯危机》不是朝着“全球影史前十”奔去了,而是肯定可以进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

  只是具体全球影史票房第几的问题……

第494章 不知道《流浪地球2》里的未来科技会有多先进?

  随着老中的春节越来越近,老中的气氛也越来越热烈。

  不过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经常翻墙的老中网友发现外网兴起了某种阴谋论。

  也就是老中的航天科技发展速度非常不合理,有点太快了!

  开始的时候老外不清楚、不知道、不理解这是为什么,所以看老中的航天科技突飞猛进有点看“克苏鲁”的感觉。

  而现在,他们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

  【这哪是克苏鲁啊,这就是外星人!】

  有了这样的“清晰认识”,他们就不再把这种情况局限在航天科技上了,而是把所有老中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都归类到了“老中获得了外星人科技”的答案里。

  当然,他们也知道老中肯定不会承认,所以才叫“阴谋论”。

  本来这事就是在那些阴谋论爱好者、UFO爱好者和外星文明爱好者群体里传播一下,其他人也没当回事,顶多就是信息归类一下再出一本《世界未解之谜》呗。

  结果老美的NASA突然掺和了进来。

  它倒是没有用官方身份说老中现在的航天科技发展就是来自外星科技,但它的一些退休员工,甚至是在职员工却以私人身份出来支持这种说法。

  甚至这里边还有级别比较高的管理层。

  而这对于那些阴谋论者来说已经足够了,这就是“官方背书”了啊!

  至于老中……

  那完全就是没反应。

  这都快过年了,谁有空跟你搞那个乱七八糟的。

  你要有本事就亲自来我这调查。

  这老美当然就不敢来的。

  毕竟它要真有本事,早就像世纪初的时候那样了。

  想打谁就打谁。

  现在嘛……

  在当地的驻军都撤退了,还搞出了人道主义事件,所以就只能有事逼逼了。

  当然,没事也逼逼。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人感觉老美跟一月中旬上映的那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有点类似。

  这是《黑客帝国》系列的第四部。

  人们发现老美的科幻电影……似乎走到了尽头。

  现在好像只剩下炒冷饭的嫌疑了。

  这《黑客帝国》系列最初始于上世纪末九九年。

  嗯,就是那个要签署保密协议不能说的年代。

  后来新世纪零三年连出了第二部和第三部。

  直到今年这第四部,影迷们再次被迫回到第一部的剧情中打转。

  第一部《黑客帝国》讲述了程序员尼奥在黑客活动中发现现实世界竟然是被AI控制的虚拟世界“矩阵”。

  反抗军领袖墨菲斯坚信尼奥就是预言中的“救世主”,于是帮助他脱离矩阵,觉醒至真实世界。

  这让他惊悚的发现人类被机器囚禁,成为了生物能源。

  经过格斗训练后尼奥与矩阵特工史密斯展开激烈对抗,最终在牺牲后复活,还觉醒超能力,并以代码的视角重塑矩阵,成功击败史密斯。

  哪怕放到今天来看第一部以身体躲避子弹的特效依然震撼。

  然而《黑客帝国》的真正意义恰恰就停留在了第一部。

  因为接下来的两部电影完全是画蛇添足。

  第四部更是让人感到恶心。

  完全就是“第一部票房成功,没有续集也要硬拍续集捞钱”的典型例子。

  就像大多数好莱坞电影一样,结尾留了彩蛋,票房一好就开始拍续集,票房不理想则默默无闻。

  像《独立日》续集、《异形》续集和《侏罗纪公园》续集等,都是经典之作强行搞续集,然后依赖炒冷饭的方式再度赚取票房。

  而《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一个月前就开始在外国上映了,各国的影迷都怎么买账,不仅评分不高,票房也扑街。

  它的成本接近2亿美元,但预估总票房顶多1亿多美元,简直亏到姥姥家了。

  现在刚在老中上映,国内的票房评估也不高,顶多八千多万人民币。

  这个水平怎么说呢,跟同期上映的动画片《汪汪队立大功》差不多。

  《汪汪队立大功》的预估票房也是八千多万人民币。

首节 上一节 327/3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