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要登月 第328节

  现在老美差不多就是这个情况,几十年前辉煌过,甚至站到了世界顶峰。

  但老美仿佛有点“拿一刻当永久”了,彻底沉迷了进去。

  实际上近些年已经越来越拉。

  而巧的是,连年高涨的GDP给了老美充足的信心。

  好吧,至少一部分人看了GDP数据是真有信心。

  另一部分人则已经开始想着怎么应付这个实际的“内忧”了。

  要是这个“内忧”处理不好,那之后的“外患”可就不可避免了。

  但一些见识不够的人则在欢呼。

  【去年的GDP数据出来了,老美还是第一,超过23万亿美元,老中第二,达到了18万亿美元,小日子第三,5.1万亿,德子第四,4.2万亿,老英又回到了第五,3.1万亿,三哥滑落到了第六,2.95万亿……】

  【牛批,老美去年的GDP超过23万亿了,跟第二名直接差了一个第三。】

  【谁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慢的,老美这不是经济增长飞速啊,你老中永远在后边追着赶不上!】

  【就是,当初超过日子有什么可高兴的,两国的体量根本没有可比性,要比还是跟老美比。】

  【哈哈哈,老中可比不过老美,别看总体GDP数据涨的快,其实都是泡沫堆起来的,一比人均就拉稀。】

  【没错,就像阿三凭借人数和牛屎数据超过了当初的宗主国,结果还是被带嘤轻易的反超了,堆人数没意义。】

  【可得了吧,还说我们的GDP有泡沫,老美的GDP就没泡沫?它的泡沫都快堆到天上去了!】

  【就是,你只看老美的GDP高,你不看它这几年通货膨胀涨了多少?】

  【哈哈哈,要么怎么说土殖就是土,根本不了解真实情况,所有的好还要靠自己臆想,也很辛苦的。】

  【算了算了,管他们这些煞笔干嘛,还是期待一下春节吧,我已经迫不及待的冲进电影院去看《流浪地球2》了!】

  【之前看预告太炫酷了,这一部的特效感觉一点也不比老美那些花了几亿美元成本的科幻大片差!】

  【肯定的,这两年路云旗下的蓝星天工影视特效公司的特效技术进步飞速,就像咱们国家的航天技术一样,我怀疑这个公司也用了外星人的特效技术。】

  【哈哈,现在外星人的事传的这么广吗?】

  【都是从老美那边传过来的阴谋论,不知道他们搞这种事要干嘛,又打不垮我们。】

  【什么阴谋论,我就是蓝星天工的员工,是我亲自拿烟头烫外星人的屁股让它们把先进的特效技术交出来的!】

  【不仅仅是特效啊,里边很多太空场面都是实拍,而且路云是不是穿着航天服在月球?那个灰蒙蒙的背景是月球吧?】

  【肯定是月球,毕竟别说电影里了,估计路云在现实里也会去月球……】

  越靠近春节,《流浪地球》的讨论度越大,毕竟仅仅几个预告片就能看出很多东西了。

  那特效质感真不是第一部能比的,完全不输于那些成本几亿美元的好莱坞科幻大片。

  关键相对于那些好莱坞的“实拍狂魔”,郭凡才是实拍狂魔。

  好莱坞的很多科幻大片都有太空的镜头,但谁真去太空拍摄了?

  这次郭凡真去太空拍摄了!

  他是用的蓝星航天公司内部渠道,甚至算是路云投资的一部分。

  再加上路云之前在《向往》综艺里承诺过,如果两个妹妹考试成绩不错的话,就让她们去太空玩。

  结果她们真考得不错,那路云肯定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正好,郭凡要去太空拍镜头,所以路云就让他们一块坐到了“木鸢号”上。

  《流浪地球2》里边的一些飞行器起飞,还有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的镜头都是这么拍摄的。

  至于月球……路云暂时还无法去月球,但他早就说过想在月球拍电影。

  不过他现在是没办法亲自去,可没说没办法在月球上拍电影。

  《流浪地球2》里的月球材质都是参考的无人月球车拍摄的画面,同时还搞了一段无人月球车拍摄的移动画面当做电影里载人月球车的监控画面。

  毕竟无人月球车的视频清晰度肯定达不到电影级别,不能直接用于演员看到的景象,但当做监控画面还是可以的。

  电影里都是有人驾驶的,监控只要能大概看清就行,不用搞到电影级别的画面。

  要按照那个规格装监控,那成本不得起飞啊。

  而说到《流浪地球2》电影剧情里的科技,路云可是埋了不少彩蛋的。

  动力外骨骼就不用说了,因为这一世有他的参与导致动力外骨骼技术大发展,比上一世先进的多,所以这一世的动力外骨骼可不算什么彩蛋。

  真正的彩蛋还是在武器方面。

  比如在战斗机方面,除了制作组要搞的炫酷垂直起飞歼20改,剩下的很多都是参考的路云的意见。

  当然,很多东西现在还没有,所以路云不能直接搞“主角大特写”,所以他只是在边边角角里塞了一些东西。

  像是什么“银杏叶”六代机,它们会加在无人机叛变的空中大混战里。

  比如熊大的“隐身战斗机”吐槽自己总是被攻击,就是因为隐身太差。

  而就在他旁边飞过的六代机却根本不会被锁定,只有六代机攻击无人机的份。

  另外就是行星发动机和太空电梯的基座保护,除了密密麻麻甩着曳光弹的多管近防炮,路云还安排了激光炮。

  有了这些东西,等之后观众们看到真家伙的时候就不用老是在网络上找郭凡让他“改剧本”,说他拍“古装剧”了。

  不过真正的大彩蛋还是来自航天方面。

  毕竟作为现在老中的“航天风向标”,路云是可以参与规划老中未来航天的发展方向的。

  这方面,电影里沙益介绍行星发动机的时候说月球上都用机器人3D打印,更快。

  那可不是单纯的电影剧情,路云打算来真的!

  要想在月球上常驻,那仅仅使用地球上运输过去的“预制模块舱”是不行的,而是要真正的在月球上建造建筑。

  然而在月球上开展原位建造所面临的极端挑战可不少。

  比如会有材料来源单一、无液态水、低重力条件,以及昼夜温差高达300摄氏度以上等挑战。

  另外还有每年约1000次的2~3级月震、强烈的宇宙辐射、崎岖复杂的地貌与地质结构等等。

  这一系列挑战都会让“月球建造”成为一项真正的“超级工程”。

  上一世的二三年,北航提出了“月壤砖”概念。

  月壤砖是未来可能用于月球盖房子的建筑材料,研究团队结合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实际带回来的月壤搞了两种模拟月壤BH-1和BH-2,并在模拟月表环境中利用碱激发反应制备地聚合物,揭示其硬化机理并完成地面验证。

  结合3D打印技术,团队将这些材料作为“墨水”打印砖块,探索月面原位自动建造的可行性。

  不过这只是造砖,到了二四年,华科大进一步推出了“月壶尊”构想。

  他们通过烧结月壤风化层制砖,并由“超级泥工”机器人在月球表面自动建造。

  “月壶尊”外形如竖立的蛋壳,内部分为上下两层,分别为工作区与休息区,作为月面基地的标准样式。

  (网图)

  同时团队还设想建设“月球玄武基地”,通过烧结出带有榫卯结构的月壤砖,融合传统砌筑工艺与3D打印技术,采用模块化预制与打印连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月面建造。

  而这些还只是设想,等到了二五年才有实验室搞出了实验版本的月球“打砖”机。

  那套系统利用聚焦太阳能熔化月壤,并通过太阳能驱动的3D打印工艺,将其直接转化为可用于建造的砖块,全程无需水或任何粘合剂,体现了资源原位利用的核心理念。

  该系统主要由两个模块组成,也就是光学聚焦模块与成型制造模块。

  其原理是通过大型抛物面镜集中太阳光,并通过光纤传导使光能在终端聚集超3000倍,产生高达1500摄氏度的高温,从而实现对月壤的熔化,最终由自动化3D打印装置成型为砖块。

  另外月球的辐射防护是月球居住面临的另一大难题。

  由于没有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月球表面受到的宇宙射线强度是地球表面的200倍。

  所以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只要在3D打印墙体中加入月壤提炼的钛铁矿粉末,那就可以使建筑对银河宇宙射线的屏蔽效率提升至85%。

  同时提高厚度也可以防御一些微小流行的碰撞。

  毕竟月球没有大气层,微小流星不会在大气层内烧掉,只能直直的砸下来。

  上一世的二五年才有造砖的技术原型,那是因为上一世载人登月要等到三零年左右。

  而这一世路云可是瞄准了二四年载人登月的。

  哪怕前期只是短期驻留,但一些东西肯定要早早准备好。

  他现在恨不得时间快点,直接快进到二四年、二五年,那时候就可以看看网友们惊呆的表情了。

  【不是,你真有啊!】

  【所以《流浪地球2》里的那些科技都是真的?】

  【那《流浪地球2》到底是科幻片还是纪录片啊?】

  肯定是科幻片,毕竟太空电梯还是有点难度的,二四年、二五年可造不出来。

  于是带着这样愉快的情形,时间到了除夕。

  《流浪地球2》准备春节档开映,而这一次北美也会同步上映!

第495章 国产电影单片能百亿?联邦和老中在合伙欺骗全世界!

  春节对于老中的人民来说可比元旦重要多了,因为很多老中的人民觉得只有过了春节才算新的一年。

  当然,主要也是元旦只放假三天。

  而春节放假七天。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春节期间的消遣行为也有很多变化,现在很多家庭都会在春节期间走进电影院看电影。

  这也让春节档像兵家必争之地的“徐州地方”一样,成了“电影必争之档”。

  其实一开始国内是没有春节档的,这也是摸着老美过河。

  上世纪九七年的时候老美300多家电影院首次同步首映了同一部电影——派拉蒙影业的《教父》!

  以往好莱坞的电影一般会先在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上映,待一段时间后再将拷贝运送到其他地区依次上映。

  而那一次打破常规的同步上映让影片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教父》不仅于当年斩获了1.3亿美元的票房,也掀起了“现象级”讨论热潮。

  电影发行公司意识到当电影成为大众瞩目的文化事件,那么它的市场效应将被放大很多倍。

  至此,电影档期的概念开始逐渐成形。

  之后随着电影发行机制与市场营销进一步完善,“档期”这一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老美电影市场为例,它们以夏季、秋季和节日档期最为重要,这三个档期上映的影片数量几乎占全年总数的70%。

  夏季档也被称为“暑期档”,是全年票房收入最高的档期。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暑期档大片是七五年首映的《大白鲨》!

  而秋季和节日档期则在圣诞节、新年与奥斯卡评选的多重加持下,变得更为重磅。

  老中的电影观众对“档期”的认识基本始于港区电影。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每至岁末,港区演艺界一些明星会自发凑在一起,不计片酬的拍摄以“恭喜发财”、“家有喜事”等吉祥词命名的影片。

  内容以喜剧为主,有知名明星参演。

首节 上一节 328/3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