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喜新厌旧这个事……不仅仅是军迷。
虽说SLS大火箭其实也是多年“老鸽子”了,很早之前就开始研制,所以理论上也算“旧”。
但是谁让它一直造了这么多年才造出来呢,所以也算某种“新”。
【真大啊,不愧是用以前航天飞机的“大橙罐”燃料箱做芯级的大火箭!】
【确实,芯级直径8.4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火箭!】
【那个驮着火箭移动的是什么,怎么感觉比长征十号的移动平台还大?】
【那可是“上古圣遗物”了,当年土星五号发射月球飞船的时候就是用的它。】
【对,它上边的金属塔架可以拆下,拆下来就可以运航天飞机了,因为是“趴在地上移动”的,所以外号叫“爬虫”。】
(“爬虫”履带式运输车)
【哈哈哈,对,只不过这个“爬虫”重达2700多吨!】
【嘶——】
“爬虫”履带式运输车是全球最大的运输车之一,主要用途是作为移动发射平台,为航天火箭运输提供支持。
它有8条巨大的履带,上面的承载平台相当于网球场大小,整体长度为40米,宽度35米,高度可调,在6~8米之间。
而且它自重超过2700吨,堪称地面上的一座钢铁城堡。
即便是世界上最大的采矿车,在它面前也显得如同玩具车一样渺小。
每当这款巨无霸般的履带式运输车启动的时候,履带在地面上碾压而过带来的颤动仿佛能撼动大地,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车身过于庞大,每次移动作业都需要35名司机、工程技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协同合作。
别看它高达2700多吨的自重就很惊人了,它的载重量更是惊人。
高达8000吨!
所以即便是3000吨重的土星五号放在上面也能轻松运走。
运输重约2040吨的航天飞机及其发射器就更不在话下了。
而SLS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它的直径达8.4米,现在的初始载人版高度为98米,近地轨道载荷为70吨。
重量则是重量为2497吨,还没“爬虫”的自重大。
就算加上火箭里装着的猎户座飞船,那也就增加20多吨,还是没有“爬虫”的自重大。
所以运输起来也是轻而易举。
当然,那些重量都是加注满燃料之后的总重量,现在的火箭是空的,也就两枚固体助推火箭已经提前堆满了固体发射药柱,所以运输起来更轻而易举。
后期的SLS运货版高度会增加到122米,重量为2951吨,近地轨道载荷为130吨。
据说后期最大版本的近地轨道运输能力能达到165吨。
不过那会有多么“后期”……按照老美现在的进度来说谁也不知道。
而就在SLS火箭朝着发射台移动的时候,搭载了鹊桥二号中继卫星的“万户”火箭也开始朝着发射台移动。
不过相对于SLS火箭的“立式”移动,万户火箭的“躺式”移动就快多了。
毕竟万户火箭加注满燃料之后的总重量才350吨,现在完全空心的状态就更轻了。
而两边都转移,让很多航天爱好者不得不开两个直播间。
这看得那些第三国的航天爱好者最乐。
【哈哈,老美和老中连载人登月任务之前的准备步骤也要比一比先后吗?】
【那老美赢了,它的SLS火箭早出发一个小时。】
【但最终还是老中赢,因为万户火箭更轻巧,它会更早立在发射台上。】
【反正我更多的是在看SLS,因为它是一个超级震撼的巨无霸火箭,更有看头。】
【这个确实无法反驳。】
【可惜SLS火箭转移到发射台只是为了4月的湿彩排,结束之后又会推回垂直组装大楼,而万户火箭是要这个月下旬发射中继卫星去月球。】
【那看来还是老中赢了一局。】
【我之前还听到一个传闻,据说之后SLS首飞发射猎户座飞船无人绕月任务的时候NASA要借用老中的两颗鹊桥卫星做月背中继。】
【这个确实是个问题,毕竟NASA要测试猎户座飞船,但在月背的时候收不到信号就挺遗憾的。】
【好家伙,真的假的?】
【这就不知道了,反正老中一直都是欢迎合作的。】
【假的吧,毕竟NASA可是用“沃尔夫条款”封锁了老中的航天科技,跟老中进行航天合作岂不是犯了自己制定的法律?】
【我觉得有点真,毕竟老美的形象大家都知道,对自己有好处的时候就是好的,对自己没好处的时候就是坏的,或许到那时他会说:“不是你找我合作,而是我主动找你合作,所以不算违法。”】
【哈哈,按照老美的流氓性格,还真有可能。】
【我倒觉得不可能,甚至要是以前的时候会有可能,但现在两边可是在打新一轮的太空竞赛,在竞争本世纪新一轮的载人登月名次,老美向老中申请有关登月任务的合作不是主动认输吗?】
如果让路云看到这个信息,他肯定会说:“并非传闻。”
上一世的老美确实这么搞过。
甚至当嫦娥六号采回人类第一份月球背面的月壤之后,老美NASA那边也腆着脸想要一点做研究。
甚至不说月背的,就是嫦娥五号采回来的月球正面的月壤样本他们也想要。
老中:“?”
你是真不要脸啊!
然后就……不给。
俺们可不干犯法的事。
不过路云现在没时间看这个,因为他现在非常忙。
现在都三月中旬了,四月份有奔月飞船的最大动压高空逃逸实验,还有航天日活动。
五月份就是基础型光杆长十火箭发射嫦娥六号去月球背面采样。
六月份则是第三架量产型木鸢级太空穿梭机下线,测试一两个月就要交付给阿联国了。
并且六月底还要发射太空酒店的核心舱,他跟安芳菲结婚还要靠这个呢。
至于七月,那就是重型长征十号火箭计划首飞的日子!
第502章 老美:“不对劲!十分不对劲!”
“3、2、1,点火!”
“起飞!”
“起飞时间……”
伴随着冲天而起的水蒸气,“万户”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飞上了天空。
“万户”火箭从一八年首飞到现在已经四年了,这期间它轻松完成了100次发射的目标,并且已经快速朝着自己的第200次发射目标前进了。
这一百多次发射中,只有一次二级火箭出了故障,但也算是勉强完成了任务。
那次是火箭运送的轨道高度不够,只能让卫星自己消耗燃料爬升高度,导致那颗卫星的设计服役时间缩短了一半。
还有一次是载荷运输任务完成了,但是一级火箭着陆的时候着陆腿出现了故障,让一级火箭摔在了回收船上。
好在没有爆炸,只可惜那枚回收利用了12次的一级火箭提前报废了。
除那两次之外,“万户”火箭都完美的完成了任务并回收,不管是官方的改进版还是蓝星航天公司的基础版。
可以说“万户”火箭已经是一款完全成熟的“老火箭”了,所以各方面的流程大家都很熟悉。
要不是这次运输的载荷是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的中继卫星,观看的人会少很多。
现在聚集在发射场外围和直播间的观众都是给“鹊桥二号”面子。
【感觉跟做梦一样,我们竟然要采集月球背面的月壤了,这可是人类第一次!】
【这说明你不太关注航天,我是在嫦娥四号一九年初着陆月背的时候就感觉国家要在月球背面搞文章,毕竟嫦娥五号成功采集了月球正面的月壤,而嫦娥四号又搞定了月背着陆,正好还有一个月球采样备份着陆器嫦娥六号,那月背采样肯定得安排上。】
【确实,我也是那时候猜到的,奔着不浪费的原则,航天局不可能让嫦娥六号再采一份正面的样本,我只是没想到咱们载人登月的计划也能这么快,我以为至少要等到三零年呢。】
【其实差不多,很多航天大佬最初估计就是三零年左右进行载人登月,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个确实,我也没猜到,主要是没想到会有路云这一号超级牛批的人物。】
【这几年咱们国家的航天科技发展飞速,载人登月任务提前也是理所当然的。】
【真期待啊,二四年的载人登月盛况,千年的登月梦想……】
【二四年还很远,还是先关注今天的鹊桥二号和五月份的嫦娥六号吧……】
鹊桥二号作为嫦娥六号月背采样的前置任务,不仅老中的航天爱好者们关注,全世界的航天爱好者们都关注。
这其中就属老美的航天爱好者们最关注。
毕竟要说拥有月壤的数量,那肯定是老美最多。
他们上次载人登月任务搬回来了几百千克月球样本,其中还有大块的月球岩石。
但别管他们的月壤再多,那也都是月球正面的月壤,而嫦娥六号却是要采集并带回人类第一份月球背面的月壤。
最主要的是月球背面真的太神秘了,并且外来陨石撞击月球背面的数量可比正面多多了,说不定就能找到什么好东西呢?
所以现在老中航天的每一步,都是在增加嫦娥六号采样返回的成功率,他们相当的关注。
他们也像老中的网友一样聊天,并且也聊到了载人登月上,然后聊着聊着就发现了不对劲。
【伙计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件事,老中和我们都在准备载人登月的事,但两边的准备进度却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了,因为我们更快,用于载人登月的SLS大火箭前几天就转移到发射台准备湿彩排了,你不知道?】
【我说的不是这个,我说的是总体准备进度,你们看老中目前做的事,他们在进行载人登月之前的资源探测,想要找到最合适的着陆地点,为此已经发送了好几辆月球车,并且新的轨道卫星也要发射了,它们不仅可以在轨道上进行探测,也可以作为未来不间断的全月球导航和通信系统。】
【对对对,我也注意到了,还有刚发射的鹊桥二号说是在给即将飞往月球背面的嫦娥六号做通信中继,其实它之后还会变轨为月球南极进行通信中继,那里以后会有组成无人科考站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要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他们二四年还会载人登陆月球南极,鹊桥二号同样可以做前期中继!可我们为重返月球做了什么呢?】
【嘶,好像……什么都没做?】
【是的,我们目前除了阿尔忒弥斯计划重返月球计划,好像其他的准备都没做。】
【我记得不是有好几个月球着陆探测器吗?】
【那是NASA的商业项目,由各个小的航天公司和外国公司或大学合作搞的,进度非常慢,不一定赶得上二四年的时间节点。】
【“游隼号”月球着陆探测器应该是第一个发射的,但它搭乘的火箭是火神-半人马的首飞火箭,现在这枚火箭的首飞不知道要推迟到什么时候,那么“游隼号”也就跟着推迟了。】
【其实我听说“游隼号”的进度也不太理想,所以火箭推迟之后它的公司就“愉快”的宣布了推迟。】
【我这边有点消息,好像火神-半人马火箭有概率在二三年下半年首飞。】
【二三年下半年?这也太极限了,要是再出点问题,立刻就会推迟到二四年。】
【这也没办法,新火箭就是这么不稳定。】
【那“游隼号”着陆探测器估计也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