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要登月 第334节

  【可要是没有前期探测,阿尔忒弥斯计划重返月球计划不就跟几十年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一样了吗?】

  【还是不一样的,这次的登月舱更大,足足有50米高,马一龙说它可以运载100吨货物去月球,我们可以一次性把所有的探测设备都运上去,一次就比老中那么多次都要多。】

  【但你们也说了新火箭不稳定,马一龙的超级猎鹰火箭还一次都没有试飞过呢,你确定它首飞就能成功?】

  【呃,马一龙的超级猎鹰火箭不可能一次成功的,它必须要炸掉几枚才能成功……】

  【伙计们,不对劲,十分不对劲!】

  【那怎么办?】

第503章 鹊桥二号进入月球轨道,SLS火箭这一世也没有逃过命运的安排

  上一世火神-半人马火箭确实推迟到了二四年,“游隼号”月球着陆探测器也是二四年飞向的月球。

  然后……燃料就开始泄露。

  最后“游隼号”不仅没有飞到月球,反而再入地球大气层烧毁了。

  关键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从二四年起,老美的商业月球探测器项目就像再入大气层的“游隼号”一样……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有摔断腿躺到月面上,然后太阳能板无法充能“冻死”的。

  也有一头扎进陨石坑里“安心睡觉”的。

  还有落下去之后身残志坚的。

  当然,也有成功的。

  不过跟失败的对比起来有点少。

  这一波商业探测器登月,让老中好不容易次次成功提上来的“月球着陆探测成功率”又掉了下去。

  不知道这一世它们能不能跳出命运的安排?

  路云不好说。

  反正鹊桥二号飞了几天之后是顺利的进行了近月制动,进入了环月轨道。

  天都一号和天都二号两颗小卫星也一切正常。

  巧的是,同天国内上映了好莱坞科幻大片《月球陨落》。

  跟路云一块工作的年轻同事还开玩笑道:“嘿,还真吉利~”

  路云:“……”

  他记得这部电影,里边还是国内女明星客串呢,华谊也是制作公司之一,算是中美合拍。

  剧情大概是月球要撞地球了,人类为了拯救地球而重返月球,然后被掩盖长达50年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人们发现月球不是自然形成的天体,而是一个惊人的巨型“造物”。

  并且一种诡怪的“粒子”生命体正在月球上肆虐,似乎它才是导致月球陨落的罪魁祸首。

  主角团还是几个社会边缘怪胎,比如发现月球是空的,是外星文明制造的就是一位航天爱好者。

  然后他找了一个被NASA开除的宇航员,还牵连了被开除宇航员的前同事。

  当然,前同事已经升职成NASA新负责人了。

  后来他们开着一架废弃的在博物馆中的航天飞机飞到了月球,经过一番历险之后拯救了地球。

  这剧情怎么说呢……

  路云记得它的成本是1.4亿美元,但上一世的全球票房才6千多万美元,简直赔到姥姥家了。

  该说不愧是中美合拍电影。

  观众的评价也是剧情老套,特效虽佳但缺乏新意,角色塑造薄弱,叙事混乱。

  算视觉效果不错的烂片。

  看这玩意还不如看现实里的载人登月呢。

  要是航天飞机能飞到月球,那么老美就不用研究新的火箭和新的载人飞船了,直接把博物馆里的航天飞机拖出来洗一洗、晒一晒、拾掇拾掇,再用多好啊!

  路云确定鹊桥二号进入环月轨道之后就不再跟这个项目了,而是投入了重型长征十号的最后测试工作中。

  稍后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会跟嫦娥四号探测器联系,用于测试它的中继链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之后还会跟地球上没发射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展天地对通测试,检验系统间的协同能力。

  如果通过测试,那么就等着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就可以了。

  确定老中这边暂时没有大事了,航天爱好者们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老美那边。

  它那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火箭SLS就要进行湿彩排了。

  四月,愚人节的第二天,全世界航天爱好者的关注度就在发射台上的SLS大火箭!

  当然,看热闹的也来了。

  然后经典的小白问题就来了。

  【什么是湿彩排?】

  【湿彩排是火箭发射前的关键测试,尤其是这种巨型火箭……】

  湿彩排可以模拟真实的发射流程,包括加注推进剂、系统检查、倒计时程序等,但不实际点火发射。

  这一过程旨在全面检测火箭系统、地面支持设备和发射团队的协调能力,确保所有环节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发射任务的可靠性。

  湿彩排通常在发射工位进行,像这枚SLS火箭,工程团队会将大约1000吨液氢液氧推进剂和保护气体注入火箭贮箱,模拟真实发射的燃料加注过程。

  然后测试火箭各系统在加注推进剂后的状态,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

  确认系统没问题之后,再按照实际发射的时间表进行倒计时,验证各环节的协调性和时效性。

  等完成测试之后,最后安全的泄出贮箱内的推进剂,为后续操作做准备。

  工程团队可以通过湿彩排充分发现潜在问题,例如推进剂泄漏、系统故障或操作失误等,从而在正式发射前进行改进和优化。

  作为NASA酝酿了20余年、预算已超过230亿美元、单次发射费用不低于20亿美元的航天大杀器,SLS大火箭的湿彩排非常重要!

  然后……SLS果然暴露了潜在问题。

  湿彩排当天的天气不太好,发射台被雷给劈了。

  (网图)

  好在发射台上和周围有专门的避雷针,被雷劈也没问题。

  不过等到开始测试的时候,问题就开始出现。

  负责给移动发射台的封闭区域内提供压力的两台大型风扇出现了故障。

  这里是加注推进剂的核心区域,必须通过加压来防止有害气体的积累,最大限度保持测试和发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湿彩排只能立即中止。

  NASA方面庆幸不是火箭本身有问题,风扇只是小问题。

  “请放心,这只是技术性调整!”

  “两天时间就能解决,等到四日我们会重新安排一次湿彩排。”

  航天爱好者们也能理解,毕竟是目前世界最大火箭,哪那么容易就成了的。

  等两天就等两天吧。

  四日,全球航天爱好者再次汇聚于直播间共襄盛举。

  这次还不错,风扇修好了,液氧开始加注。

  结果这次移动发射台上的风扇没坏,但一个排气阀卡死了,导致液氢加注无法启动。

  尽管当时液氧加注已完成50%,但液氧无法加注,只有液氧可没办法进行湿彩排,第二次湿彩排也只能半途而废了。

  航天爱好者:“……”

  老中的航天同行们也很关注SLS的湿彩排,包括打算看热闹的路云也一样。

  SLS果然没让他失望。

  所以说,命运呐~

  NASA:“放心,这次还不是火箭的问题,阀门也好解决,十天后我们会再安排一次……”

第504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奔月飞船最大动压高空逃逸试验成功!

  【我靠,老美到底行不行啊?】

  【哎呀,湿彩排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嘛,能在正式发射前就发现问题是好事。】

  【确实,而且都是发射台的问题,这玩意是几十年前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圣遗物”,虽然维修和改装过,但几十年了有点问题也难免,只要火箭没问题就行了。】

  【就是,到现在为止SLS火箭都没问题,要相信NASA,它是世界上最会造巨型火箭的机构。】

  【没错,老美的航天科技还是非常先进的,尤其是对于巨型火箭来说,人家官方有这个8.4米直径的SLS火箭,商业有直径9米的超级猎鹰火箭,咱们自己说的多么多么厉害,结果最大火箭也就5米直径。】

  【好家伙,你们轻点吹啊,别把我大哥吹死了!】

  【哈哈哈,SLS火箭是没问题,那是因为特么的湿彩排根本就没正式开始,湿彩排前就被各种问题卡住进度了,都轮不到测试火箭,所以你们先不要立flag啊!】

  【你们这么吹NASA,人家自己知道吗?】

  那当然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的话,那还会两次湿彩排进度都卡住?

  另一边,跟路云一块关注SLS湿彩排的其他航天专家们也有点挠头。

  老美的航天工程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SLS成为“鸽王”,他们可以用超级火箭的技术过于复杂,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解释。

  毕竟在场不少高级工程师都参与过国产10米直径超级火箭长征九号的预研,当时还是预研的传统四助推捆绑火箭模式,结果每次在电脑上搞模拟的时候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完全无法顺利运转起来。

  后来知道国内的航天工程短时间内用不上它,就果断放下了。

  等以后技术更加成熟了再说吧,那时候还能有更多的后发优势。

  然后……路云就横空出世了。

  他不仅带来了部分替代10米芯级长征九号的5米芯级捆绑两个芯级助推的重型长征十号。

  自己公司还要搞超越9米直径“超级猎鹰”火箭的10.6米直径“星舰”火箭。

  再看老美,怎么它的火箭鸽了那么长时间,航天基础设施也连续出问题?

  并且还是低级问题……

  “他们湿彩排之前都不检查的吗?”

  “是啊,风扇和阀门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检查一遍就都能检查出来吧?”

  “我记得NASA那边好像发过动态,说检查过了,并且还夸奖了检查团队工作细心……”

  “?”

首节 上一节 334/3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