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作为《侏罗纪世界》系列影片的完结篇,片方搞了很多怀旧情怀,所以观众勉强给了个及格分。
当然,作为完结篇,观众在票房方面非常给面子,不光国内票房破了10亿人民币,全世界票房也达到了10亿美金。
然后……片方隔了几年就又搞出来一个《侏罗纪世界:重生》。
三部曲完结之后来了第四部。
没办法,能挣钱的大IP太香了,肯定要榨干最后一分钱。
这一世因为现实的影响,全世界掀起了“科幻热”,估计这个IP能挣的钱会更多一些。
不过很快,世界的注意力就不在电影上了,而是转向了老中的滨海航天城。
因为航天城的新垂直组装大楼大门打开,巨大的转移平台托着同样巨大的重型长征十号火箭走了出来。
(重型长征十号火箭虚构图)
【哇靠,真大啊!】
【以前光看缩比模型了,真家伙确实巨大无比!】
【那肯定的啊,它约等于四枚去掉助推器的长征五号火箭组合在了一块,能不大吗?】
【鬼鬼,那真是够大的,三枚一级火箭并排都超过15米宽了!】
【重型长十跟SLS的高度差不多都是90多米,宽度差不多也都是15米,只不过重型长十是5米+5米+5米,SLS则是3.7米+8.4米+3.7米。】
【哇,那还真是中门对狙啊,我喜欢!】
【我感觉重型长征十号火箭的首飞应该没问题,毕竟它不像SLS火箭那样是全新的,它是从长征十号基础型发展出来的,而长十飞的又稳又好,重型长十应该也没问题。】
【哈哈,SLS也不是全新火箭,它大量的技术都来自之前的航天飞机。】
【感觉现在的老美变菜了。】
【反正我感觉这次重型长十的首飞重点不是火箭本身,而是它上边装的梦舟飞船。】
【确实,我也觉得有多次成功发射和回收的长十做基础,重型长十首飞不是问题,而梦舟飞船却是首次飞月球轨道……】
这个倒确实。
梦舟飞船最初设计的时候就是面向国家载人航天未来发展需求的新一代载人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
它采用不同于神舟飞船三舱结构的两舱结构,只有返回舱与服务舱。
它全长约9米,最大发射重量26吨,在充分继承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在结构、推进、回收、能源、热控、电子、人机交互和可重复使用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使飞船具备高可靠、高安全、低成本和宜居的特点。
梦舟飞船的返回舱是全新的钝头体构型,相比神舟飞船的“钟型”返回舱,梦舟飞船返回舱具有更大的升阻比。
而且梦舟返回舱由密封舱与非密封舱组成,按照人、设备分区布局,密封舱内只安装航天员相关设备,其他设备安装在非密封舱中,提高航天员舒适度。
设备还考虑了赋形设计,有效利用安装空间。
密封舱金属结构使用高强度新型金属材料,非密封舱外层为可拆卸防热结构,由新型轻质、耐烧蚀碳基防热材料生产制造而成,能耐受从月球轨道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时的热流环境。
经过灼烧的防热结构拆下来换上新的,整体返回舱就可以复用了。
返回舱头部安装可展收头罩,舱内安装全向整体缓冲隔振系统等机构,提升航天员发射再入过程舒适性。
这种两舱设计让返回舱、密封舱空间比神舟飞船大了一倍多,让飞船可以有更多功能上的可能性。
梦舟飞船的推进系统返回舱推进系统使用单组元无毒推进剂,相比神舟飞船返回舱使用的有毒单元无水肼推进剂,可消除危险源提高航天员安全性,并有利于实现推进系统重复使用。
它的服务舱推进系统使用超大型表面张力贮箱,以提供满足任务需求的速度增量。
飞船具备全自主轨道控制,具备自主诊断和故障处置能力,提高自主运行能力,可大幅简化地面飞控支持保障工作。
不同于神舟飞船的单伞回收,梦舟飞船还利用了群伞进行减速回收,以适应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重量规模相比神舟飞船返回舱大幅提升的回收任务需求。
主要也是考虑降落伞的制造工艺和工作可靠性等原因,无法使用神舟飞船的单个主伞减速方案,需通过多个主伞组成的群伞实现更大返回舱落地前的减速。
为了实现重复使用,梦舟飞船返回舱着陆方式采用无损着陆,将以往神州飞船使用的缓冲发动机换成了着陆气囊。
而且它还可能在海上降落,使用缓冲气囊对不同的地形适应能力更强。
如果落水,缓冲气囊本身还能起到漂浮的作用。
梦舟载人飞船的逃逸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设计,以“满足发射全程安全逃逸”为目标,采用了“大气层内逃逸塔逃逸+大气层外整船逃逸”方案。
逃逸塔负责待发段至上升抛塔之间逃逸,抛塔后至近地入轨船箭分离则利用服务舱动力逃逸,逃逸及后续救生均由返回舱统一控制,实现了返回舱一体控制和整船资源高度复用。
相对于老中这边的兴奋,老美那边就有些急了。
“SLS火箭必须尽快首飞!”
“不能再拖延了!”
“没错,你们工程组怎么回事,就不能快点嘛?”
“千万不能拖延到7月,那样就太危险了……”
NASA会议室,看着火急火燎的众人,主管竟然有一些兴奋。
第517章航母下水,SLS终于首飞
“六月二十日,SLS火箭必须首飞!”
很快,白房子那边的命令下来了,直接把时间定死了。
还是主管亲自传达的。
看着下边一众面面相觑的工程师,主管的心情又好了几分。
感谢路……咳,感谢大统领对这个项目的重视。
虽然白房子不了解老中的航天科技水平,但绝对了解联邦航天机构和公司。
只要不定死时间,那绝对会使劲地推迟。
毕竟重返月球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某某天必须完成”的任务,甚至推迟的时间越久他们能赚的钱就越多。
之所以SLS火箭搞成现在这样,其实就是这个问题。
以前的时候也就算了,那些大公司的水太深,捞钱就捞钱吧,但现在不行了,老中的登月火箭同样亮相了,再鸽下去位置不保啊!
所以既然说了二十日首飞,那就必须二十日首飞。
哪怕有点小问题,但只要在安全冗余之内,那就可以启动“紧急状态法案”直接起飞。
之所以设计那么多安全冗余,不就是想让火箭在紧急情况下有点小问题也能飞吗?
现在就是发挥作用的时候!
而主管宣布了来自白房子的命令之后就不管下边嗡嗡商量的工程师了,转而看起了重型长征十号火箭的转运直播。
不得不说,当换了一种心态再看,重型长征十号火箭是一款相当漂亮的火箭。
当然,对于老中来说,它绝对是国家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箭。
而围绕它新建的垂直组装厂房和移动设备等,也都是国家有史以来最大的。
所以别看它今天只是要移动到发射场合练,只是为了验证火箭、发射场、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的接口协调以及吊装起竖、测试、转运等流程,是为了确定重型长征十号火箭的整体技术状态,但航天城还是以发射的姿态欢送了它。
各个工种的先锋队扛着旗跟它一块走向发射台。
作为重型长十的总师,路云也是一脸感慨的跟着它走到了发射台。
前几天还在看老美的SLS登月火箭呢,现在就轮到自己的了。
更别说路云还有上一世的遗憾。
这一世老中的载人登月项目由他掌控了,那可得好好拍几张照片记录一下。
所以很快他的微博、朋友圈、小破站等平台就更新了。
那评论区自不必说,一片羡慕、追捧之声。
路云也趁着这个机会在网上冲了会浪,然后就发现了一件大事。
【003航母悬挂彩旗,疑似要下水了。】
【有卫星图拍到003航母旁边搭了红色的礼台,确实要下水了!】
【好家伙,003航母造了这么多年终于造好了吗?】
【不,003航母的建造速度绝对算快的,老美的福特级二号舰甘乃迪号航空母舰一一年开建,一九年下水,结果现在还没服役,我感觉后下水的003航母可能要比甘乃迪号更早服役了。】
【真的假的?】
【不知道003航母会叫什么名字?】
这路云还是知道的。
他也知道003航母确实比甘乃迪号航空目前先服役。
并且已经服役多年的福特级航母首舰福特号,它的各种毛病导致它其实也只是半服役,不管是电磁弹射装置的问题还是阻拦索问题,都导致它不能发挥最大战力。
甚至五代舰载机F35都在上一代的蒸汽弹射航母上服役了,福特号声称服役那么多年了,它的电磁弹射器竟然还是无法弹射F35。
不得不说,老美的造船业,或者说制造业真的完蛋了。
了解到了这个情况,路云就在重型长征十号火箭合练的期间特别关注了一下航母的事,毕竟他作为火箭总师,其实有时候就跟“主管”一样,并不需要什么都管。
等到了十七日,官方直接发了通稿,003航母下水!
【……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福祉建设号”,舷号为“18”。】
【“福祉建设号”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该舰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
(003航母网图)
军迷们时时关注这艘航母的建造动态,对它现在下水并不意外,所以看到新闻之后只是感慨万分。
而普通民众平常是不关注这个的,这突然多了一艘航母,还是大平板的电磁弹射航母,直接吓了一跳。
【好家伙,咱们国家的科技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吗?】
【是啊,我记得咱们不是在搞常规动力的滑跃航母吗,这直接跳过蒸汽弹射搞电磁弹射了吗?】
【既然都电磁弹射了,谁还用蒸汽弹射啊,那都是上一代的技术了,老美最新的航母都用电磁弹射。】
【哈哈,很明显咱们的新航母就是对标老美的新航母。】
【哇,咱们现在已经能造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了吗?】
【并非核动力,官方公告不是写了吗,是常规动力。】
【啊,常规动力能带的动电磁弹射?】
【当然可以,要不然福祉建设号航母是怎么造出来的?】
【哈哈哈,是这个道理,所以大家不要总是觉得老美搞出来的东西就是铁律,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照着它那个搞的,只要技术到位,我们也可以输出我们的标准。】
【其实这事已经在军迷圈讨论很久了,之前就有“核常之争”,后来信息越来越多之后才统一的,但现在军迷们对它的吨位还是有分歧。】
【确实,这个“八万余吨”怎么听怎么不对劲。】
【八万一百吨是“八万余吨”,八万九千九百吨也是“八万余吨”。】
【我甚至觉得它可以到九万多吨,又没人规定“余”一定是要在“万吨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