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的甲兵纷纷下马,有人用刀劈砍鹿角,有人试图推倒拒马,却被绳索连在一起的障碍拽得东倒西歪——这些拒马的横杆上还缠着带刺的倒钩,稍一用力就会划破手掌。
“快!再快些!“阿济格在马背上咆哮,腰间的刀鞘已被汗水浸透。
他看见营寨半坡的火炮又在闪光,炮口的青烟还没散尽,第二发炮弹就已呼啸而至。
这枚实心弹擦着沙堤飞过,带起的沙砾像刀子般割在脸上,随即在清军阵列中穿过,数名甲兵被砸得肢体分离,断臂飞出去老远,甩在后面的马头上,惊得那匹马人立而起,将骑手掀进冰冷的海水里。
“贝勒爷!明军的炮太凶了!“一名巴牙喇滚到马前,甲胄上的铜钉被血糊得发亮,“这沙堤光秃秃的,咱们躲都没法躲啊!“
他的左腿不自然地扭曲着,显然是被流弹擦伤,说话时牙关打颤,却不敢哼一声。
阿济格眯起眼睛,借着微弱的月光,他终于看清了前方的情形。
明军在天桥末端堆起的鹿角比人还高,拒马之间缠满浸油的麻绳,最外层还码着装满沙土的木桶,像道铜墙铁壁。
更可怕的是,沙堤上密密麻麻的铁蒺藜在月光中泛着冷光,尖刺上还挂着破碎的马蹄和血肉。
“下马!下马!给老子清路!“阿济格厉声吼道,“前锋营,就算用尸体铺也要铺出一条路来!“
更多的甲骑咬着牙翻身下马,有的用长矛挑开鹿角和拒马,有的甚至直接脱下衣甲铺在地上,让后面的骑兵踩踏过去。
但明军的炮火并未停歇,每一次轰鸣,都会在清军队伍中撕开一道血口。
“轰!“
又一枚炮弹呼啸而至,砸进正在清理拒马的清军队伍里。
瞬间,血肉横飞,断肢和内脏溅在沙堤上,又被后续冲锋的骑兵踏进泥里。
“继续冲!别停!“阿济格挥刀怒吼,可他的声音很快淹没在火炮的轰鸣中。
四更将尽时,清军终于挪到天桥末端,距离明军距营寨不到一百二十步。
然而,这里的鹿角堆得更为密集,拒马之间层层叠在一起,还缠满浸油的麻绳,明眼人都看得出是特意加固过的。
阿济格恼怒地挥刀劈开右侧的鹿角,营寨方向又传出一声巨大的火炮轰鸣声。
“主子,小心!”他的巴牙喇亲兵萨廉惊呼声还没落下,前方立时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
暴风骤雨般的铅弹瞬间泼洒而来,正在清理路障的清军像被割麦子般齐刷刷倒下,血雾里混着断裂的弓弦、飞落的头盔,还有半截连着甲片的胳膊。
“是霰弹!”
阿济格的坐骑被流弹击中,悲鸣着栽倒在地,将他甩出老远,后腰撞在一根拒马的木刺上,疼得他眼前发黑,喉头涌上一股腥甜。
“主子!”亲兵扑上来,将他向后拖着倒退了数十米远,以期避开明军凶猛的火力打击。
“贝勒爷,撤吧!”一名镶白旗的梅勒章京捂着淌血的肩膀,从尸体堆里探出头,他的左脸被弹片划伤,血糊住了眼睛,“明军早有准备,咱们冲不进去的!”
“闭嘴!”阿济格猩红着眼睛充耳不闻。
他的视线越过层层尸骸,死死盯着那座黑沉沉的粮仓——只要冲过去,松山的明军就会断粮,这场仗就赢了!
他猛地抽刀砸向梅勒章京甲胄,火星四溅:“再敢言退者,斩!“
“老子还从未在明军阵前败过!给我向前冲,杀进去烧了他们的粮草,砍下他们的脑袋!”
他指着前方近在咫尺的营寨,那里的明军士卒在火光照耀下,正四下奔走着,忙着排兵布阵,装填弹药,隐约中能看见一排排火铳手举着火枪,遥遥对着“天桥”方向,枪管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冲过去!”他嘶吼着推开身边巴牙喇亲兵的胳膊,“营寨里的明军士卒皆为辅兵,根本不禁打,只会远远的打炮放铳。只要杀过去,明军必然溃散!”
然而,冲锋的清军像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
前排的骑兵在霰弹的的抛洒下,瞬间变成了筛子,血雾在月光下呈现出诡异的粉红色。
一个镶蓝旗的骑兵身上密布着弹孔,上半身还保持着冲锋的姿势,手指死死抠着沙地往前爬了半丈才断气,留下一道蜿蜒的血痕。
当清军前锋踏着同伴的尸体,终于冲到营寨入口不到六十步时,迎接他们的是更恐怖的打击。
“砰!砰!砰!……“
密集的铅弹如狂风般扫过,前排的清军骑兵像被无形的大手狠狠推倒,战马哀鸣着栽进拒马堆里,骑兵则被后续的子弹打得纷纷扑倒在地。
“啊!我的腿!“一名镶蓝旗甲兵惨叫着倒下,他的右腿被炮弹打断,白骨刺破甲胄,鲜血喷涌而出。
“砰!砰!砰!……“
冲锋的清军骑兵尚未从弹雨中回过神,营寨入口处再度喷出死亡的火光,一阵金属风暴骤然袭来,清军的冲锋队伍像被镰刀收割的麦浪,一排排倒下,尸体堆积如山,与拒马、鹿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血肉屏障。
“贝勒爷!撤吧!“一名镶白旗甲勒额真跪在阿济格马前,满脸血泪,“再冲下去,八旗子弟都要死光了!“
阿济格的双眼布满血丝,他死死盯着近在咫尺的明军营寨,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就差一点,就差最后一点!
“不!继续冲!“他嘶吼着,挥刀指向营寨,“马上就要杀进去了,明军撑不住了……“
然而,就在他话音刚落的一瞬间……
“轰!“
一枚炮弹呼啸而来,直接穿透了阿济格的巴牙喇亲兵队列,狠狠砸在他新换的战马上。
战马瞬间被撕成两半,阿济格整个人被掀飞出去,重重摔在沙堤上。
“贝勒爷!“巴牙喇亲兵疯了一般扑过去。
借着月光,他们看见阿济格的右腿从膝盖以下被炮弹直接削断,白骨森森,鲜血如泉涌般喷出,染红了身下的沙砾。
他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嘴唇颤抖着,却仍死死抓着亲兵的甲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挣扎着想要站起来。
“冲……冲进去……“他嘶哑着说道,可声音已经微弱如蚊鸣。
“撤!快撤!“巴牙喇亲兵们再不顾他的命令,七手八脚地将他抬上马背,疯狂地向后方撤退。
失去主帅的清军瞬间失去战斗意志,溃败的洪流像被捅破的蚁穴,沿着沙堤往回涌。
“败了!败了!“
“贝勒爷重伤!撤!快撤!“
残存的清军骑兵调转马头,疯狂地向天桥另一端逃窜。
明军的火炮仍在轰鸣,炮弹如雨点般追射,将逃窜的清军一排排扫倒。
天桥上,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整条沙堤。
拒马和鹿角上挂满了残肢断臂,战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血泊中,有的还在抽搐,马眼里映着营寨方向的火光,像两团将熄的烛火。
清军撤走未及半个时辰,潮水又开始缓慢上涨,海水漫过沙堤,将血迹慢慢冲淡,可那股浓重的血腥味却久久不散,随着海风飘向远方。
当晨光彻底照亮笔架山时,明军的营寨依旧屹立。
佟瀚邦站在瞭望台上,望着天桥上堆积如山的清军尸体,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的左手不自觉地摩挲着残缺的无名指,那道疤痕在晨光里泛着淡红,却不再像往常那样刺痛。
“赢了。“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浊气,脸上露出狂喜的神情。
远处,松山方向的炮声仍未停歇。
佟瀚邦知道,这场仗还远没结束。
但至少今天,笔架山的粮草还在,那些堆积如山的糙米和草料,还能支撑着明军,在这片血色土地上再撑下去。
——
第478章 “只能拼命了”
九月十三日,夜,寅时二刻。
洪承畴站在松山城的箭楼上,眺望城外北侧大营。
清军甲兵如潮水般缓缓退去,甲叶反射的火光在他瞳孔里跳动。
这已经是今夜所击退的第三波清军强攻了。
夜风裹挟着硝烟和血腥味,吹得他官袍猎猎作响。
清军的攻势虽被暂时击退,但远处仍传来零星的炮声和喊杀声。
“督师,右翼已经稳住,鞑子退了!”一名亲兵快步跑来,单膝跪地禀报。
洪承畴微微点头,手指下意识地松开了腰间佩剑的剑柄。
他目光扫过城下灯火通明的各部大营,心里盘算着下一步的部署。
然而,就在此时……
“报!”一名夜不收百总跌跌撞撞地冲上城楼,脸色煞白。
“督师!笔架山……笔架山遇袭!”
洪承畴的手指猛地一僵,瞳孔也微微收缩,后背猛地窜起一股凉意。
他强撑着扶住箭楼栏杆,指尖却在发抖。
笔架山囤着十万石粮草,是这十余万明军的命根子。
若是没了粮,别说反击,不出五日就得溃散,比萨尔浒的杜松败得还快。
但他很快又恢复如常,只是嘴角的肌肉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
“何时的事?”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仿佛只是在询问一件寻常军务。
“半个时辰前!”那哨探军官抬头应道:“我部发现清虏有数千甲骑离开大营,向东急奔,便跟了过去。结果……结果发现他们直驱笔架山粮草营地……“
“继续说!“洪承畴紧紧地攥着衣角,声音却劈得像被刀割过。
“末将返回报信时,听得笔架山已经喊杀声四起。而且……,而且有火炮轰鸣声传来,想是守军正在阻击清虏。”
“通往笔架山的‘天桥’可能让骑兵奔袭?”
“督师。”那军官脸上露出惶急的神情,“今日恐是大潮,有探马望见‘天桥’裸露大片,可并行十余骑兵通过……”
“嘶!”
洪承畴的喉咙发紧,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刀抵在他的后颈。
笔架山若失,松山数万大军将断粮!
“督师,末将请令去救笔架山……”站在他身后的玉田总兵曹变蛟沉声说道。
洪承畴突然抬手止住他的话。
旁边的参军周士朴看见督师的喉结滚动了几下,鬓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火把下闪着微光。
“吴三桂在哪?”他转身时,袍角扫过案上的烛台,烛火猛地晃了晃,将他的影子投在地图上,像只张开翅膀的困兽。
“吴总兵正在城外东营督战!”
“让他立刻来见我!”洪承畴的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的“笔架山”,那里的朱砂标记被他戳出个小窟窿。
吴三桂策马奔来时,甲胄上还浸着浓浓的硝烟,脸上的杀气还没散。
“督师!”他拱手施礼。
洪承畴盯着他腰间的“忠勇”令牌,那是皇帝亲赐的。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扯出个生硬的笑容:“长伯,你带三千关宁精骑出营走一遭。”
“去哪?”吴三桂挑眉。